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磁学研究的简介 被引量:89
1
作者 张卫国 俞立中 许羽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95年第3期95-105,共11页
本文概述了环境磁学研究方法的基本问题、原理和应用,并提出了环境磁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环境磁学 磁性矿物 环境过程
下载PDF
磁法在我国矿产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6
2
作者 娄德波 宋国玺 +3 位作者 李楠 丁建华 阴江宁 邹伟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9-256,共8页
磁法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已有多年历史.随着经济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找矿难度的加大,磁法在矿产预测中,尤其是在寻找隐伏构造和岩矿体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综合叙述了磁法技术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现状和应... 磁法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已有多年历史.随着经济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找矿难度的加大,磁法在矿产预测中,尤其是在寻找隐伏构造和岩矿体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综合叙述了磁法技术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现状和应用方法,并对将来磁法技术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法 矿产预测 GIS
下载PDF
杭州城区土壤的磁性与磁性矿物学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80
3
作者 卢升高 白世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62-769,共8页
对杭州城区四个不同功能区块土壤进行了系统的环境磁学测定,结果表明城市土壤的磁化率平均值为128×10-8m3·kg-1,频率磁化率平均值3.6%(样品数=182),城市土壤呈现明显的磁性增强.城市土壤的磁化率与频率磁化率呈极显著指数负相... 对杭州城区四个不同功能区块土壤进行了系统的环境磁学测定,结果表明城市土壤的磁化率平均值为128×10-8m3·kg-1,频率磁化率平均值3.6%(样品数=182),城市土壤呈现明显的磁性增强.城市土壤的磁化率与频率磁化率呈极显著指数负相关,表明城市土壤磁性增强明显区别于自然成土过程引起的以超顺磁性(SP)颗粒为主的表土磁性增强机理.统计分析表明,城市土壤磁化率与软剩磁和饱和等温剩磁(SIRM)呈显著直线正相关,说明亚铁磁性矿物是城市土壤剩余磁性的主要载体.综合等温剩磁获得曲线、热磁曲线、磁滞回线等岩石磁学测定和SEM/EDX分析,城市土壤的磁性矿物以磁铁矿和赤铁矿为主,磁性矿物以假单畴-多畴(PSD-MD)颗粒存在,粒度明显大于成土过程形成的磁性颗粒,这些磁性颗粒主要来自燃料燃烧、汽车尾气等环境污染物.因此,城市土壤磁测可作为城市土壤污染监测、污染空间分布和污染物来源判断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壤 环境磁学 磁性矿物 岩石磁学
下载PDF
环境磁学在城市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和进展 被引量:56
4
作者 张春霞 黄宝春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05-711,共7页
环境磁学是一门介于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磁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已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本文在简述了环境磁学参数和不同环境中磁性矿物变迁和演化过程的基础上,介绍了环境磁学在城市环境污染的不同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探讨了环境磁学在土壤... 环境磁学是一门介于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磁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已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本文在简述了环境磁学参数和不同环境中磁性矿物变迁和演化过程的基础上,介绍了环境磁学在城市环境污染的不同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探讨了环境磁学在土壤污染和大气等城市环境污染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了环境磁学在城市环境污染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磁学 磁性矿物 土壤污染 大气污染
下载PDF
风积地层中铁矿物随环境变化及其启示 被引量:51
5
作者 刘秀铭 吕镔 +5 位作者 毛学刚 温昌辉 俞鸣同 郭雪莲 陈家胜 王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3-457,共15页
铁在不同温度和湿度环境中形成不同铁的化合物,如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和碳酸盐等。这些不同种类含铁矿物可以通过磁学方法测量,根据它们含量与比例特征来分析过去地球环境变化。黄土是一种风积形成特殊成因的沉积岩,经过百余... 铁在不同温度和湿度环境中形成不同铁的化合物,如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和碳酸盐等。这些不同种类含铁矿物可以通过磁学方法测量,根据它们含量与比例特征来分析过去地球环境变化。黄土是一种风积形成特殊成因的沉积岩,经过百余年不断争论,才有了"风成"的定论。本文总结概括世界各地的黄土古土壤形成环境与铁矿物特征,得到如下认识:红色古土壤只形成于干旱氧化环境中,但不是所有干旱条件都能够形成红色土;红色土壤中的磁赤铁矿和赤铁矿在湿润氧化和还原环境中不稳定,会渐渐转变成为氢氧化物(褐铁矿),甚至硫化物(黄铁矿/磁黄铁矿),导致红色褪去、黄色增加和磁化率降低。现代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均为还原环境,沉积物也呈黄、灰、白、绿、黑等还原系列颜色与之对应。将今论古可以推理,过去红色地层极不可能形成于"水成"环境,只能形成于地表透水性良好的干燥氧化环境中。沉积岩除了"水成"和"风成"两个大类环境之外,至少还有一种过渡交互类型需要得到特别认识,如干旱区山间盆地洪积类型(戈壁滩洪积与河流河漫滩等环境)。这类沉积物毫无疑问是洪水搬运形成,因此留下层理等特征;但是洪水消失后,沉积物实际上长期处于地表干燥氧化成土环境,因此兼有水成和成土两种特征。丹霞红层具有水成层理,并同时具有原生红颜色的就是在这样环境中形成的。张掖彩色丘陵,并非湖相水成地层,而主要是风积古土壤地层序列,在长期持续炎热半干旱环境条件下甚至还发育了特殊的厚层石膏土。黄土与环境的深入研究必将对地质学和地理学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黄土研究已经带来地学一些基本概念变化,如:古土壤层并不一定意味着沉积间断;层状沉积岩地层并不一定是"水成"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古土壤 含铁矿物 磁性矿物 成土环境 氧化还原 矿物变化
原文传递
黄土和古土壤中磁性矿物的粒度分布 被引量:35
6
作者 韩家楙 姜文英 褚骏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1-287,共7页
磁化率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替代性指标,对中国黄土中古土壤磁性增强已有不少讨论.本文对采自吉县、西峰和西宁的S_1和L_2的代表性样品进行了粒度分离,并测量了各个不同粒级的磁性参数,对所获得的结果就不同粒级的颗粒对磁化率的贡献、... 磁化率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替代性指标,对中国黄土中古土壤磁性增强已有不少讨论.本文对采自吉县、西峰和西宁的S_1和L_2的代表性样品进行了粒度分离,并测量了各个不同粒级的磁性参数,对所获得的结果就不同粒级的颗粒对磁化率的贡献、黄土和古土壤中磁性矿物颗粒的粒度和古土壤磁性增强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指出古土壤形成过程中并没有像一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有大量超顺磁颗粒生成,它们对古土壤磁化率增大的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古土壤 磁性矿物 粒度分布 古环境
下载PDF
呼伦湖地区扎赉诺尔晚第四纪湖泊沉积物的磁化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3
7
作者 胡守云 吉磊 +1 位作者 王苏民 朱育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3-40,共8页
呼伦湖盆地扎赉诺尔晚第四纪湖泊沉积物为砂、泥质碎屑沉积。对东露天矿剖面沉积物样品进行了低、高频磁化率测量、粒度分析、磁性矿物成分鉴定和Al~2O~3、Fc~2O~3含量分析。分析表明:磁铁矿是沉积物磁化率的主要贡献者,全铁含量控... 呼伦湖盆地扎赉诺尔晚第四纪湖泊沉积物为砂、泥质碎屑沉积。对东露天矿剖面沉积物样品进行了低、高频磁化率测量、粒度分析、磁性矿物成分鉴定和Al~2O~3、Fc~2O~3含量分析。分析表明:磁铁矿是沉积物磁化率的主要贡献者,全铁含量控制了磁化率值的变化;磁化率与沉积物粒度呈负相关。进一步讨论认为,磁性矿物主要为粉砂-粘土级碎屑,集中分布在细粒沉积物中,因此造成其磁化率较高。砂质沉积物中频率磁化率较高,其原因可能是其中的磁性颗粒比粉砂-粘土级沉积物中的磁性颗粒更细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湖 湖泊沉积物 磁化率 磁性矿物 第四纪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沉积物磁性特征和磁性矿物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31
8
作者 王张华 张丹 +2 位作者 李晓 陶士康 解燕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4期670-682,共13页
笔者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平原晚新生代钻孔SG7孔沉积物的粒度和磁性分析,揭示磁性矿物类型随时间的演变,探讨新构造运动、气候、海平面等对本区沉积物源、沉积环境的耦合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上新世磁性强弱相间,且达到全剖面最强,磁性矿物... 笔者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平原晚新生代钻孔SG7孔沉积物的粒度和磁性分析,揭示磁性矿物类型随时间的演变,探讨新构造运动、气候、海平面等对本区沉积物源、沉积环境的耦合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上新世磁性强弱相间,且达到全剖面最强,磁性矿物为磁铁矿、磁赤铁矿、针铁矿和黄铁矿,反映本区气候暖湿,发育山间湖泊,沉积物主要来自周边白龙港玄武岩的风化产物;早更新世早期,磁性为全剖面最弱,以磁铁矿为主,反映在构造沉降作用下,发生物源改变,即主要来自贫铁的中酸性浅成岩或喷出岩,同时沉积物主要为冰期的河道相沉积,反映山间河流/冲积扇环境;早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末,磁性显著增强且和沉积物粗细变化一致,粗颗粒沉积物中磁性矿物以变质岩来源的粗粒磁铁矿为主,细粒沉积物中磁性矿物见针铁矿、赤铁矿和黄铁矿,反映古地理环境逐渐向冲积平原、滨海平原演变;自晚更新世晚期出现细粒磁赤铁矿和磁铁矿,反映长江上游物源的加入。全新世沉积物磁性较更新世泥质沉积物显著增强,反映长江河口、三角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矿物 白龙港玄武岩 变质岩物源 长江上游物源 构造沉降
下载PDF
岩石的磁学性质 被引量:22
9
作者 田莉丽 邓成龙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2001年第2期109-117,共9页
岩石磁学是古地磁学和环境磁学的基础 ,正确认识岩石的磁学性质对获得可靠的古地磁学和环境磁学记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较详细综述了自然界常见磁性矿物的晶体化学结构、主要磁学性质以及鉴别特征 ,并讨论了它们的磁学性质在古地磁学和... 岩石磁学是古地磁学和环境磁学的基础 ,正确认识岩石的磁学性质对获得可靠的古地磁学和环境磁学记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较详细综述了自然界常见磁性矿物的晶体化学结构、主要磁学性质以及鉴别特征 ,并讨论了它们的磁学性质在古地磁学和环境磁学研究中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矿物 晶体结构 岩石磁学 环境磁学 古地磁学 磁铁矿
下载PDF
南方红土的磁性矿物组成及其区域性差异 被引量:26
10
作者 刘彩彩 邓成龙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6-634,共9页
位于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南方红土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第四纪土状沉积,其经历了较强的化学风化作用,具有典型的磁性矿物组成。磁性矿物是沉积物的重要组成成分。磁性矿物的种类、粒度和含量等信息可以反映沉积物形成时的温度、降水等气... 位于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南方红土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第四纪土状沉积,其经历了较强的化学风化作用,具有典型的磁性矿物组成。磁性矿物是沉积物的重要组成成分。磁性矿物的种类、粒度和含量等信息可以反映沉积物形成时的温度、降水等气候条件。因此,了解红土沉积物磁性矿物组成对于研究南方红土区的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分析了安徽宣城、浙江长兴、江西九江及广西百色4个剖面不同层位红土样品的x-T曲线、三轴等温剩磁热退磁曲线等岩石磁学结果,发现南方红土的磁性矿物组成主要为磁铁矿、磁赤铁矿、赤铁矿及针铁矿,这些磁性矿物的相对含量不仅具有地带性差异,而且在不同风化阶段也存在差异。其中百色剖面顶部棕色土中磁赤铁矿含量相对其他剖面较高,与百色地区现今较强的风化作用相符。同一剖面内网纹红土中赤铁矿的含量较高,磁赤铁矿的含量相对较低,指示网纹化时期较强的成土作用引起磁赤铁矿向赤铁矿的转化。此外,岩石磁学结果显示百色剖面网纹红土及均质红土中含有一种特殊性质的磁性矿物,即粒度较细、解阻温度较低的成土成因赤铁矿,该矿物为后期强烈风化作用的产物。该次生矿物携带了较强的化学剩磁,引起了百色剖面初始碎屑剩磁的重磁化。该研究表明磁性矿物组成的差异还可以用来解释南方红土剩磁记录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土磁性矿物 岩石磁学
原文传递
火电厂粉煤灰的矿物磁性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21
11
作者 单红丹 卢升高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火电厂排放的粉煤灰是重要的大气颗粒污染物之一,利用粉煤灰的磁性监测环境污染是新近发展的新手段.应用矿物磁测技术和X射线衍射对浙江省主要电厂排放的粉煤灰的矿物磁性特征和磁性矿物学,以及与重金属元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火电厂排放的粉煤灰是重要的大气颗粒污染物之一,利用粉煤灰的磁性监测环境污染是新近发展的新手段.应用矿物磁测技术和X射线衍射对浙江省主要电厂排放的粉煤灰的矿物磁性特征和磁性矿物学,以及与重金属元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具有较高的磁化率(χ)、软剩磁(IRM20mT)和饱和等温剩磁(SIRM)值,粉煤灰频率磁化率(χfd)的平均值为2.5%,磁性矿物以多畴(MD)颗粒存在,粉煤灰的剩磁矫顽力(BCR)在42~53 mT之间.矿物测试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粉煤灰中的氧化铁矿物以Fe3O4和Fe2O3-α为主,粉煤灰的磁化率与Fe、Mn、Pb、Zn、Cu、Cd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是0.924,0.866,0.725,0.756,0.945和0.867,磁化率可作为粉煤灰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代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磁化率 磁性矿物 环境污染
下载PDF
花岗岩上发育的亚热带红土岩石磁学特征 被引量:23
12
作者 吕镔 刘秀铭 +3 位作者 王涛 温绣娟 赵国永 陈渠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4-515,共12页
本文对发育于花岗岩上的两个亚热带红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岩石磁学研究,测试了磁化率、频率磁化率、等温剩磁、非磁滞剩磁、磁滞回线等常温磁学参数,选取代表性样品进行了高低温岩石磁学分析,拟探讨亚热带红土磁性矿物的特征及湿热环境... 本文对发育于花岗岩上的两个亚热带红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岩石磁学研究,测试了磁化率、频率磁化率、等温剩磁、非磁滞剩磁、磁滞回线等常温磁学参数,选取代表性样品进行了高低温岩石磁学分析,拟探讨亚热带红土磁性矿物的特征及湿热环境下土壤中磁性矿物的转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亚热带红土的强磁性矿物为磁铁矿、磁赤铁矿;弱磁性矿物为赤铁矿和针铁矿,滞水土层中含有纤铁矿。花岗岩具有较强的磁性,在其上发育的红土也因此具有较强的磁性。花岗岩中的亚铁磁性矿物的磁畴以多畴占主导地位,随着风化强度的增强,逐渐形成较细粒的超顺磁与单畴磁性矿物。亚热带红土中的磁赤铁矿与位于半干旱区黄土高原成土作用形成的磁赤铁矿存在着磁学性质上的差异,表现为具有更高的居里点(约600℃和640℃),可能说明亚热带红土中的磁赤铁矿粒径更粗。两个剖面在磁学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泉州剖面磁性矿物以磁铁矿为主,磁化率最高可达1823×10^(-8)m^3/kg,平均值为1033.1×10^(-8)m^3/kg,具有较低的剩磁矫顽力;福州剖面磁性矿物以磁铁矿和部分热稳定磁赤铁矿为主,磁化率最高为385.73×10^(-8)m^3/kg,平均值为91.5×10^(-8)m^3/kg。基于磁学参数分析,认为母质与后期成土作用共同造成了两个剖面的磁学性质差异,但后者起主导作用。磁化率在两个剖面中,均随着深度减小而减小,与温带地区表层土磁化率增强有很大区别。湿热环境条件下,强磁性矿物溶解或转化为弱磁性矿物的程度主导剖面磁化率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红土 岩石磁学 磁性矿物 花岗岩
原文传递
环境磁学磁性参数简介 被引量:15
13
作者 周文娟 杨小强 周永章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6年第1期82-89,共8页
环境磁学是一门能为全球环境变化、气候过程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的边缘新兴学科。目前比较常用的磁学参数有磁化率、频率磁化率、天然剩磁、饱和等温剩磁、剩磁矫顽力、非磁滞剩磁等等,它们用途广泛,其测量既... 环境磁学是一门能为全球环境变化、气候过程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的边缘新兴学科。目前比较常用的磁学参数有磁化率、频率磁化率、天然剩磁、饱和等温剩磁、剩磁矫顽力、非磁滞剩磁等等,它们用途广泛,其测量既简便又快速,可为重建古环境、恢复古气候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磁学 磁性参数 磁性矿物
下载PDF
苏北陆区古潮成沙体沉积动力环境及物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家强 李从先 丛友滋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2-90,共9页
苏北陆区古潮成沙体和海域辐射沙洲共同构成了统一的苏北南黄海潮成沙洲体系。在众多钻孔资料和地质雷达探测基础上,重点对苏北陆区古潮成沙体进行了沉积磁组构和重矿物分析,证明古潮成沙体属海退层序,是在南、北两侧三角洲发育过程... 苏北陆区古潮成沙体和海域辐射沙洲共同构成了统一的苏北南黄海潮成沙洲体系。在众多钻孔资料和地质雷达探测基础上,重点对苏北陆区古潮成沙体进行了沉积磁组构和重矿物分析,证明古潮成沙体属海退层序,是在南、北两侧三角洲发育过程中,以长江、黄河泥沙为主的沉积物质通过沿岸搬运进入早已存在的辐聚辐散潮流场后经潮流沉积和塑造形成的。早期沉积物质主要来自长江,晚期则主要为长江和黄河的联合供沙。认为苏北古潮成沙体是全新世中后期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成沙体 沉积动力环境 物源 沉积磁组构 重矿物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新生代沉积物岩石磁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丹 王张华 +1 位作者 卫巍 李晓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8-317,共10页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7个晚新生代钻孔沉积物的岩石地层和磁化率特征进行详细对比,并进一步选择浦东机场孔(PD孔)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测试,讨论了该地区的晚新生代沉积物物源的演变。结果显示沉积物磁性的4次显著变化:1)各钻孔上新世磁性...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7个晚新生代钻孔沉积物的岩石地层和磁化率特征进行详细对比,并进一步选择浦东机场孔(PD孔)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测试,讨论了该地区的晚新生代沉积物物源的演变。结果显示沉积物磁性的4次显著变化:1)各钻孔上新世磁性强弱差异明显;2)早更新世早期本区普遍表现出弱磁性;3)从早更新世中晚期至全新世,磁性强度一般随粒度粗细变化波动,即砂质沉积磁性强,泥质沉积磁性弱;4)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细颗粒沉积物的磁性较明显增强。磁性参数分析显示上新世和早更新世早期磁性矿物晶体颗粒较细,早更新世中晚期-晚更新世以粗晶粒磁性矿物为主,全新世细晶粒磁铁矿再次占主导。我们认为上述磁性变化反映构造沉降控制下现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物源区的不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 磁性矿物 物源演变 长江三角洲 晚新生代
下载PDF
超导磁分离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何莉娜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5-58,共4页
首先介绍超导磁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磁选设备的发展概况,其次重点阐述超导磁分离技术在高岭土提纯、矿石选矿、燃煤脱硫、污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超导磁分离技术应用在上述领域的独特优势,最后展望超导磁分离技术的应用趋势。
关键词 超导 磁分离 高岭土提纯 矿石选矿 燃煤脱硫 污水处理
下载PDF
红壤与红壤性水稻土中磁性矿物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卢升高 《科技通报》 1999年第6期409-413,共5页
用环境磁学方法研究了第四纪红土母质上发育的红壤和红壤性水稻土中磁性矿物的数量、粒度和类型⒚结果表明,红壤和红壤性水稻土的磁化率、频率磁化率、软剩磁、硬剩磁、非滞后剩磁和饱和等温剩磁等磁性参数有显著差异⒚磁化率的粒级分... 用环境磁学方法研究了第四纪红土母质上发育的红壤和红壤性水稻土中磁性矿物的数量、粒度和类型⒚结果表明,红壤和红壤性水稻土的磁化率、频率磁化率、软剩磁、硬剩磁、非滞后剩磁和饱和等温剩磁等磁性参数有显著差异⒚磁化率的粒级分布表明,红壤性水稻土各粒级的磁性均受到破坏,以粘粒级降低最多,认为其磁性演变的主要机制是红壤性水稻土中超顺磁性和稳定单畴磁性颗粒的破坏⒚红壤性水稻土中基本不存在超顺磁性和稳定单畴态铁磁性矿物⒚水分对土壤磁性影响的土壤深度在6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水稻土 磁性矿物 磁性参数 土壤磁性
下载PDF
磁学方法及其在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符超峰 强小科 +1 位作者 宋友桂 徐新文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49-255,共7页
针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磁学方法依靠自身便捷、经济等一系列优势在环境污染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总结了环境研究中磁性矿物的特征和鉴别方法及主要的环境磁学参数,回顾了磁学方法在地表沉积物污染、水环境污染和大气环境污... 针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磁学方法依靠自身便捷、经济等一系列优势在环境污染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总结了环境研究中磁性矿物的特征和鉴别方法及主要的环境磁学参数,回顾了磁学方法在地表沉积物污染、水环境污染和大气环境污染方面的应用进展。并指出增进对磁性物质与污染源关系、污染物磁性形成机理的理解,加强从单纯的磁化率测量到多磁性参数的综合运用以及与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方法的结合来查明污染物质的多源性、记录环境信息在时空尺度上的不确定性和不同环境对污染物承载能力的差异性,是提高磁学方法在环境污染研究领域应用效果的关键,有利于使环境污染监测和评价由定性研究向定量化研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磁学 磁性矿物 环境污染
下载PDF
Mid-Late Quaternary loess-paleosol sequence in Lantian's Yushan,China:An environmental magnetism approach and its paleoclimatic significance 被引量:10
19
作者 WU Yi ZHU ZhaoYu +2 位作者 RAO ZhiGuo QIU ShiFan YANG Ti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26期2989-3000,共12页
The application of rock magnetism methods to investigating the variations of magnetic minerals in the sediments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the reestablishment of paleoclimate evolution. Thus we performed fine magneti... The application of rock magnetism methods to investigating the variations of magnetic minerals in the sediments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the reestablishment of paleoclimate evolution. Thus we performed fine magnetic measurements on the loess-paleosol sequence (from L15 upwards to S5, in which L is short for Loess, S is short for Paleosol, the same hereinafter) of Yushan strati-graphic section, which is o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Chinese Loess Plateau, in Lantian County of China's Shaanxi Province, and the thickness of which is ca. 40 m. Our study shows that the primary magnetic carriers of loess and paleosol in this section are magnetite, maghemite, hematite and goethite. Thermomagnetic analyses on the samples of representative horizons show that the higher pedogenesis degree of the sediments, the smaller variations of magnetization there will be before and after heating, probably related to the pedogenic alteration of loess sediments. Analyses of several magnetic parameters show a significant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paleoclimatic conditions recorded in the strata from the loess unit L15 upward to the paleosol unit S5 in the study area and those recorded in the relative strata of other sections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and those recorded in marine sediments, indicating the great impact of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Similarly, the rapid and intensive change recorded in the segment from L15 to S9-1, an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aleoclimate evolutions of the two periods before and after the change (from L15 to S9-1, and from L9 to the base of S6) indicate the strong alteration of magnetic carriers in the study area as a result of the alternations of summer and winter monsoons in East A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土壤序列 黄土高原 古气候意义 环境磁学 晚第四纪 中国 玉山 黄土沉积物
原文传递
上海崇明岛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磁学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吕达 郑祥民 +2 位作者 周立旻 王永杰 吕金妹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系统分析了上海崇明岛的8个样点沉积物样品的重金属元素和磁化率、频率磁化率以及饱和等温剩磁等磁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介于轻度污染和偏中度污染的重金属Pb、C r、Cu、Zn元素与磁性矿物特别是亚铁磁性矿物之间在赋存形态、沉积特... 系统分析了上海崇明岛的8个样点沉积物样品的重金属元素和磁化率、频率磁化率以及饱和等温剩磁等磁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介于轻度污染和偏中度污染的重金属Pb、C r、Cu、Zn元素与磁性矿物特别是亚铁磁性矿物之间在赋存形态、沉积特征上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磁性测量可作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记录信息提取的辅助手段,但不同的磁性参数对重金属的指示程度不同,由于本研究以较粗的多畴亚铁磁性矿物为主,同时质量磁化率(χ)、非磁滞剩磁磁化率与饱和等温剩磁的比值(χARM/SIRM)对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比较敏感,因而χ、χARM/SIRM可作为重金属含量的替代指标。最后在重金属元素和磁性参数相关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磁诊断线性回归模型。系统分析了上海崇明岛的8个样点沉积物样品的重金属元素和磁化率、频率磁化率以及饱和等温剩磁等磁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介于轻度污染和偏中度污染的重金属Pb、Cr、Cu、Zn元素与磁性矿物特别是亚铁磁性矿物之间在赋存形态、沉积特征上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磁性测量可作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记录信息提取的辅助手段,但不同的磁性参数对重金属的指示程度不同,由于本研究以较粗的多畴亚铁磁性矿物为主,同时质量磁化率(χ)、非磁滞剩磁磁化率与饱和等温剩磁的比值(χARM/SIRM)对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比较敏感,因而χ、χARM/SIRM可作为重金属含量的替代指标。最后在重金属元素和磁性参数相关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磁诊断线性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磁性参数 亚铁磁性矿物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