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鲁地区地壳岩浆底侵的地球物理判识 被引量:45
1
作者 杨文采 汪集旸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3-179,T003,共8页
底侵作用是研究壳幔物质交换与大陆增生演化的重要机制之一,但是对岩浆底侵作用的判识是十分困难的科学问题。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行项目在苏鲁地区积累的地震学、地热学及地电学资料表明,在苏鲁地区发生过与大陆裂谷同期的地幔岩浆底侵... 底侵作用是研究壳幔物质交换与大陆增生演化的重要机制之一,但是对岩浆底侵作用的判识是十分困难的科学问题。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行项目在苏鲁地区积累的地震学、地热学及地电学资料表明,在苏鲁地区发生过与大陆裂谷同期的地幔岩浆底侵作用,发生的时段主要为始新世,它的发育与沿嘉山—响水大陆裂谷带在时空上有密切联系。这里的壳幔过渡带厚度可达3 km,推测为橄榄岩与基性麻粒岩互层。结合岩石学资料可以推算出由岩浆底侵作用造成大陆地壳增厚的平均速率约为0.1 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幔物质交换 岩浆底侵作用 地球物理判据 中国 苏鲁地区
下载PDF
胶东青山群基性火山岩的Ar-Ar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的启示 被引量:42
2
作者 匡永生 庞崇进 +4 位作者 罗震宇 洪路兵 钟玉婷 邱华宁 徐义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73-1091,共19页
青山群火山岩是华北克拉通破坏期间最具代表性的地幔或地壳熔融产物,记录了华北深部地质演化的重要信息。本文对胶东青山群基性火山岩进行了40Ar/39Ar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前人报道的胶东青山群酸性火山岩资料,发现:(1)基性火山... 青山群火山岩是华北克拉通破坏期间最具代表性的地幔或地壳熔融产物,记录了华北深部地质演化的重要信息。本文对胶东青山群基性火山岩进行了40Ar/39Ar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前人报道的胶东青山群酸性火山岩资料,发现:(1)基性火山岩喷发年龄为122~113Ma,早于青山群酸性火山岩(110~98Ma);(2)基性和酸性火山岩显示了不同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分析表明,基性火山岩为交代富集地幔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而酸性火山岩为古老下地壳和中生代底侵岩浆的熔融产物(Ling et al.,2009)。因此,胶东地区青山群火山岩记录了岩浆熔融源区从地幔向下地壳的转变。这与长时间尺度的岩石圈减薄过程中热能由地幔向地壳传递过程相吻合,而不同于地壳拆沉作用所预测的岩浆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青山群 AR-AR定年 岩石地球化学 富集岩石圈地幔 岩浆底侵作用 胶东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胶辽地块古元古代前造山期深部过程的地质与地球化学制约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三忠 韩宗珠 +1 位作者 刘永江 杨振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4-194,共11页
通过地质与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 ,揭示出胶辽地块古元古代前造山期深部地质过程主要为岩浆底板垫托作用 ,且具有 3个特性 ,即幕式活动性、样式不对称性及空间上向南的迁移规律。受这一深部过程影响 ,在壳内引起了 2 .4Ga的基性岩墙... 通过地质与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 ,揭示出胶辽地块古元古代前造山期深部地质过程主要为岩浆底板垫托作用 ,且具有 3个特性 ,即幕式活动性、样式不对称性及空间上向南的迁移规律。受这一深部过程影响 ,在壳内引起了 2 .4Ga的基性岩墙侵位事件 ,古元古代裂谷带中双峰式火山活动 (2 .4~ 1 .9Ga) ,巨量早期二长花岗岩的形成与侵位 (主要为 2 .2~ 1 .9Ga) ,二长花岗岩的侵位又引发盖层内改造型滑脱变形 (2 .2~ 1 .9Ga) ,伴生顺层伟晶岩脉事件及低压高温变质和垂向顺层递增变质带等特殊拉张变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辽地块 地球化学 古元古代 前造山期 深部过程 岩浆底板垫托作用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下地壳高速层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安 武国忠 吴世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9-616,共8页
通过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地壳结构分析,指出南海东北部存在下地壳高速层,大致分布在112°E~120°E,19°N~22°N的陆坡和拉张程度大的陆架地区,呈NEE向延伸,在海底地震仪剖面上最大的厚度有8km,向南海海盆方向减薄。通... 通过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地壳结构分析,指出南海东北部存在下地壳高速层,大致分布在112°E~120°E,19°N~22°N的陆坡和拉张程度大的陆架地区,呈NEE向延伸,在海底地震仪剖面上最大的厚度有8km,向南海海盆方向减薄。通过对比综合分析认为,高速层物质组成是底侵作用形成的熔岩垫,由于伸展作用,南海海底扩张(30Ma)前后底侵作用形成了熔岩垫,并促使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地壳抬升,导致区域性抬升剥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下地壳高速层 熔岩垫
下载PDF
花岗质岩石中岩石包体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杜杨松 车勤建 +1 位作者 秦新龙 楼亚儿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34-339,共6页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花岗质岩石中的岩石包体研究的部分成果,重点论述了利用花岗质岩石中的岩石包体研究岩浆底侵作用、内生成矿作用、岩浆混合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等方面的主要进展。
关键词 花岗质岩石 岩石包体 岩浆混合作用 岩浆底侵作用 内生成矿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
下载PDF
岩浆底侵的热-流变学效应及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启示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振华 陈赟 +1 位作者 陈林 宋海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102,共12页
岩浆底侵在大陆地壳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二维热传导方程模拟不同规模的地壳底侵产生的热-流变学效应,以及幔源岩浆温度和含水量对底侵厚度的影响;并以现有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结果为约束,... 岩浆底侵在大陆地壳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二维热传导方程模拟不同规模的地壳底侵产生的热-流变学效应,以及幔源岩浆温度和含水量对底侵厚度的影响;并以现有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结果为约束,模拟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幔源岩浆底侵对应的地表热流随时间演化,探讨了形成幔源岩浆底侵的潜温和初始熔融的深度制约。结果显示:1)幔源岩浆底侵引起的热扰动的耗散时间取决于岩浆底侵的初始厚度。以幔源岩浆侵入温度为1300℃,20km厚的地壳底侵为例,热扰动完全耗散需经历约150Myr;而5km厚的地壳底侵,只需经历50Myr热扰动已基本耗散殆尽。2)在初始阶段,岩浆底侵会造成岩石圈强度的显著降低;随着热耗散的进行,岩石圈强度会逐渐恢复;在热扰动耗散殆尽之后,岩石圈强度反倒比底侵前的岩石圈强度更大。这表明岩浆底侵不但可以导致地壳增厚,还会最终导致岩石圈的强化。3)温度对地壳底侵厚度的影响比含水量的影响要大得多。将我们的模型应用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结果表明内带地壳底侵的热耗散需持续上百个百万年,岩浆潜温超过1500℃,初始熔融深度超过20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底侵 热传导 岩石圈强度 温度 含水量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下载PDF
Role of sedimentation in continental rifting from comparing two narrow rift valleys the Salton Trough and Death Valley-California
7
作者 Diane Doser Musa Hussein +1 位作者 Laura F. Serpa Aaron A. Velasco 《Natural Science》 2011年第11期927-935,共9页
To unravel the forces and better understand the processes that drive continental rifting, and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sedimentation in promoting the rifting process, we compare;the different geological features of t... To unravel the forces and better understand the processes that drive continental rifting, and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sedimentation in promoting the rifting process, we compare;the different geological features of two narrow rifts, the Salton Trough and Death Valley, California. According to our models, the Moho is 22 km deep to the southwest of the Salton Sea on US-Mexico border and it deepens to 30 km in the region west of the Salton Trough. In Death Valley, the Moho is 24 km deep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basin and it deepens to 32 km outside of the basin. The dome shaped Moho in both rifts is suggested to be primarily the product of magmatic activity in the lower crust and upper mantle. Death Valley is narrow rift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rifting with several sedimentary basins 2 - 4 km deep. In Death Valley magmatic (thermal) forces appears to drive the rifting process. The Salton Trough is wider than Death Valley and is moving toward sea floor spreading. The depth of the sedimentary basins ranges from 8 - 10 km and a combination of thermal and sedimentation appears to drive rifting processes in the Salton Trou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STAL Models Data Incorporation magmatic underplating NARROW RIFTS
下载PDF
Imaging the Deep Structure of the Central DeathValley Basin Using Receiver Function, Gravity,and Magnetic Data
8
作者 Musa Hussein Laura Serpa +1 位作者 Diane Doser Aaron Velasc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1年第4期676-688,共13页
We use receiver function, gravity, and magnetic data to image the deep structures of central Death Valley. Receiver function analysis suggests the Moho is 24 km deep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basin and deepens to 33 ... We use receiver function, gravity, and magnetic data to image the deep structures of central Death Valley. Receiver function analysis suggests the Moho is 24 km deep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basin and deepens to 33 km to the east and 31 km to the west. The estimated lower crustal density is 2900 kg/m3, which suggests a gabbroic composition, whereas the upper crustal density, excluding basin sediments, is estimated to average 2690 kg/m3 or approximately a quartzofeldspathic composition. We modeled the magnetic sources as upper crustal to suggest a relatively shallow Curie depth in this region of high heat flow. We developed models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a low-density, non-magnetic body (magma or fluid-rich material?) within the lower crust at a depth of 15 km could coincide with the location of the Death Valley bright spot imaged on a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Those models suggest that if there is a low density region in the mid to lower crust in the area of the bright spot, then the region is also likely to be underplated by mafic or ultramafic materials which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heating, uplift, and thinning of the crust during exten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GHT Spot CRUSTAL Models Data Incorporation Death Valley magmatic underplating
下载PDF
滇中地区的岩石圈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
9
作者 瞿梦茹 梁坤 杨海燕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64-1474,共11页
虽然地球化学和地质学的研究确信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形成与二叠纪地幔柱活动有关,但从二叠纪至今,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所在的华南板块至少向北漂移了3000 km,以致大火成岩省与地幔柱的空间位置不再对应.本研究使用川滇地区75个宽频固定台... 虽然地球化学和地质学的研究确信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形成与二叠纪地幔柱活动有关,但从二叠纪至今,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所在的华南板块至少向北漂移了3000 km,以致大火成岩省与地幔柱的空间位置不再对应.本研究使用川滇地区75个宽频固定台记录的远震事件计算P、S波接收函数,并利用参考地球模型把单个接收函数从时间域变换到深度域,最后从叠加道上读取地壳厚度和岩石圈厚度.结果表明,Moho面深度从云南南部的33 km向北逐渐增厚,在青藏高原东部可达约66 km,滇中地区地壳厚度变化剧烈,在攀枝花附近明显增厚.在金沙江—红河断裂西侧的印支块体下方,岩石圈厚度仅为70~80 km,但在滇中地区从约70 km变化约到120 km,最薄处发生于攀枝花附近,仅约为70 km.另外,滇中地区部分台站的S波接收函数显示Moho面的Sp转换相一致性较差,而P波接收函数则表明在Moho面附近存在一个正极性的转换界面.综合已有的研究结果,我们推测Moho面附近这一正极性界面是地幔柱岩浆底侵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波接收函数 时间-深度转换 地壳厚度 岩石圈厚度 地幔柱物理模型 岩浆底侵
原文传递
石榴辉石岩的电导率及对岩浆底侵的约束 被引量:1
10
作者 门清波 王勤 +2 位作者 Nikolai Bagdassarov 夏群科 樊祺诚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2-662,共11页
河北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携带的石榴辉石岩为岩浆底侵于上地幔顶部40~45km形成的堆晶岩,是壳幔过渡带的典型样品。本文使用S01artron1260阻抗分析仪,测量1.2GPa和380~900℃下石榴辉石岩WD958的电阻率。样品电导率(d)与温度的关系... 河北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携带的石榴辉石岩为岩浆底侵于上地幔顶部40~45km形成的堆晶岩,是壳幔过渡带的典型样品。本文使用S01artron1260阻抗分析仪,测量1.2GPa和380~900℃下石榴辉石岩WD958的电阻率。样品电导率(d)与温度的关系遵守Arrhenius方程:d=exp(=AH/kT),其中T是样品的绝对温度,k是Boltzmann常数,指前因子GO为97.5S/m,活化焓AH为1.27eV。使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中单斜辉石的平均含水量为117×10-6 H2O,橄榄石无水,石榴子石的含水量凶蚀变无法测定。使用Hashin—Shtrikman平均方法计算样品WD958的电导率,发现样品可看作由含水单斜辉石、无水石榴子石和无水橄榄石组成的高阻集合体,电导率同时受小极化予导电和质子导电的影响。如果原位的石榴辉石岩的矿物含水量保持平衡,其电导率将提高1个数量级,质子导电成为主控导电机制。石榴辉石岩在高温的壳一幔过渡带(~1000℃)表现为高导层,而在正常地温梯度上,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电导率近似,为高阻层。闪此,在岩浆底侵作用下,电性上的壳一幔边界将随着温度和含水量的变化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辉石岩 电导率 含水量 岩浆底侵 壳-幔过渡带
下载PDF
陆壳的垂向增生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立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6-29,共4页
陆壳的垂向增生是幔源物质进入到下地壳和下地壳物质进入到地幔的双向过程 ,前者主要表现为壳下底侵作用 ,后者主要表现为岩石圈规模的拆沉作用 ,其中拆沉作用往往诱发了陆壳下大规模的底侵作用。下地壳部分熔融残余的超镁铁质岩沉入到... 陆壳的垂向增生是幔源物质进入到下地壳和下地壳物质进入到地幔的双向过程 ,前者主要表现为壳下底侵作用 ,后者主要表现为岩石圈规模的拆沉作用 ,其中拆沉作用往往诱发了陆壳下大规模的底侵作用。下地壳部分熔融残余的超镁铁质岩沉入到岩石圈地幔的过程称为陆壳沉没作用 ,它可能是陆壳物质进入地幔的一种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壳垂向增生 壳幔过渡带 底侵作用 拆沉作用 陆壳沉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