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克拉通1.8Ga镁铁质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以晋冀蒙交界地区为例 被引量:71
1
作者 彭澎 翟明国 +2 位作者 张华锋 赵太平 倪志耀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39-456,共18页
华北克拉通1.8 Ga镁铁质岩墙群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岩墙群之一。在晋冀蒙交界地区,岩墙群表现为NNW和EW向近直立具有冷凝边结构的岩墙,它们产出于统一构造体制之下。单条岩墙的长度达几十公里,宽度0.5~100m,通常20m左右。可以根据岩墙产... 华北克拉通1.8 Ga镁铁质岩墙群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岩墙群之一。在晋冀蒙交界地区,岩墙群表现为NNW和EW向近直立具有冷凝边结构的岩墙,它们产出于统一构造体制之下。单条岩墙的长度达几十公里,宽度0.5~100m,通常20m左右。可以根据岩墙产状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将这些岩墙群分成三组,简记为S-I、S-II和 S-EW,分别对应两组NNW向和一组EW向的岩墙群。岩墙的主要造岩矿物为单斜辉石和斜长石,其它矿物包括角闪石、Fe-Ti氧化物、黑云母、磷灰石、碱性长石和石英。S-II能见到橄榄石斑晶及围绕橄榄石和单斜辉石颗粒生长的斜方辉石和角闪石反应边结构,以及斜长石正环带结构。S-I相对低FeO(全)-TiO_2-P_2O_5,成分为相对高MgO拉斑玄武岩,而S-II高 FeO(全)-TiO_2-P_2O_5,由碱性到亚碱性高Fe玄武岩组成。S-EW包括高Fe拉斑玄武岩和安山岩。所有岩墙稀土总量(∑REE)和轻稀土含量(LREE)较高。它们相对富集Ba、K和P,并且亏损Nb和Ta。S-II和EW相对亏损Sr。分析表明,S-I表现为不同程度部分熔融的特征,内部又有一定的分离结晶作用和地壳混染过程。S-II表现为富铁贫硅(Fenner趋势)的分离结晶作用和明显的地壳混染。 而S-EW表现为富硅贫铁(Bown趋势)的演化过程,也有明显的地壳混染。我们认为岩墙群涉及两个或多个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质岩墙群 华北克拉通 1.8 GA 岩石学 地球化学
下载PDF
藏南基性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9
2
作者 江思宏 聂凤军 +2 位作者 胡朋 刘妍 赖新荣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71,共12页
藏南江孜—哲古一带广泛分布有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产出的基性—中基性岩墙群,它们是新特提斯洋晚期发生大规模扩张的产物。本文对这些基性岩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元素地球化学和Pb-Sr-Nd同位素研究。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略为富集LRE... 藏南江孜—哲古一带广泛分布有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产出的基性—中基性岩墙群,它们是新特提斯洋晚期发生大规模扩张的产物。本文对这些基性岩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元素地球化学和Pb-Sr-Nd同位素研究。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略为富集LREE,Eu的亏损不明显,表明岩浆结晶分异作用较弱;LILE的富集和HFSE的亏损均不明显,所有样品均以相对富集Ta、Ce和亏损La、Y和Yb为特点。铅同位素206Pb/204Pb比值和207Pb/204Pb比值变化范围较小,分别为18.330~18.717和15.504~15.674;而208Pb/204Pb值和μ值相对变化较大,分别为37.664~39.156和9.296~9.931;初始87Sr/86Sr值变化范围较大,为0.7044~0.7105;岩石的εNd(t)值变化范围为-4.49~+6.77,绝大多数为正值。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Nd-Sr-Pb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藏南地区基性岩墙群可能是由来自亏损地幔源的岩浆与来自富集地幔源(EM)的岩浆混合的产物,其快速侵位造成岩浆分异作用较差,而岩浆的不均匀混合导致LILE富集与HFSE亏损均不明显,并产生较大的初始87Sr/86Sr比值变化范围。藏南基性岩墙群的研究结果表明了青藏高原地区复杂的地幔结构特征,这也为研究该区的地幔演化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Sr-Nd同位素 地球化学 基性岩墙群 藏南
下载PDF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基性墙群几何学研究及对地幔柱中心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38
3
作者 李宏博 张招崇 吕林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143-3152,共10页
本文以1:20万和1:5万区调资料为基础,结合野外观察研究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主要分布区内的基性(辉绿岩)岩墙群的几何学特征。结果表明,岩墙群的几何学特征表现为中心放射状,由6条巨型岩墙群组成,辐射角度近200°。其中心收敛于永仁一... 本文以1:20万和1:5万区调资料为基础,结合野外观察研究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主要分布区内的基性(辉绿岩)岩墙群的几何学特征。结果表明,岩墙群的几何学特征表现为中心放射状,由6条巨型岩墙群组成,辐射角度近200°。其中心收敛于永仁一带,与地层学指示的最大隆起位置吻合,指示了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事件的地幔柱中心位置。岩墙群分布呈中东部较多而西部少的特点,这可能与不同的剥蚀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基性岩墙群 几何学 地幔柱
下载PDF
从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事件论古/中元古代的界限 被引量:30
4
作者 耿元生 旷红伟 +2 位作者 杜利林 柳永清 赵太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99-2324,共26页
国际前寒武纪地层表中始终把古/中元古代的界线置于1. 6Ga,我国则一直将这一界线置于1. 8Ga。存在认识分歧的根本原因是对1. 8Ga前后时期地质事件及其性质的理解与认识的差异或偏颇。本文通过阐述1. 8~1. 6Ga期间地质事件及其性质,重点... 国际前寒武纪地层表中始终把古/中元古代的界线置于1. 6Ga,我国则一直将这一界线置于1. 8Ga。存在认识分歧的根本原因是对1. 8Ga前后时期地质事件及其性质的理解与认识的差异或偏颇。本文通过阐述1. 8~1. 6Ga期间地质事件及其性质,重点分析和讨论古/中元古代(界)界限的划分及相关地质事件的标志与意义。大量的地质资料显示,超大陆从1. 8~1. 75Ga开始裂解,形成一系列的陆内盆地,如北美(劳伦古陆)的Thelon盆地、澳大利亚北部的Leichhardt超级盆地、南美巴西圣弗兰西斯科盆地、华北南缘的熊耳裂谷盆地以及扬子地块西南缘的东川盆地等。在这些盆地形成的早期沉积了冲积扇相、河流相的碎屑岩,之后伴有较广泛的火山岩喷发,中晚期从河流相、湖相碎屑岩沉积过渡到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反映一个拉伸裂解的过程。在复原的哥伦比亚超大陆内,广泛分布有1. 78~1. 72Ga的非造山花岗岩,包括AMCG组合(斜长岩、纹长二长岩、紫苏花岗岩和花岗岩)、环斑花岗岩、A型花岗岩等,以及广泛分布的基性岩墙群。这些岩浆岩都反映了拉伸裂解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在1. 8~1. 6Ga,不论是沉积事件还是岩浆事件,绝大部分与超大陆的拉伸裂解有关,并未显示造山作用、大陆固结和克拉通化的特点,用固结纪来概括这一阶段地质事件的性质并不合适。哥伦比亚超大陆上的许多盆地在1. 6Ga左右经历了一次广泛的抬升,使沉积作用短时间间断,之后原有盆地继续发展,接受了更广泛的沉积,这种沉积作用可以一直延续到1. 4~1. 3Ga左右。与裂解有关的岩浆事件也以幕式方式从1. 78Ga一直断续持续到1. 4~1. 32Ga左右。从1. 8Ga(或1. 78Ga)到1. 4~1. 3Ga,不论是盆地的沉积事件还是与裂解有关的岩浆事件,基本是连续的。以1. 6Ga作为年代界线划分古/中元古代,人为地隔断了连续的沉积事件和岩浆事件,显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中元古代界限 超大陆裂解 裂谷盆地 非造山花岗岩 基性岩墙群
下载PDF
华北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的流动构造及侵位机制 被引量:25
5
作者 侯贵廷 李江海 +1 位作者 H C HALLS 钱祥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0-216,共7页
华北克拉通中部广泛发育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这些岩墙群未变形和未变质,保存了清晰完好的流动构造,完整地反映了前寒武纪岩浆活动的特征和流动构造,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通过对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的形态和流动构造研究,如:流... 华北克拉通中部广泛发育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这些岩墙群未变形和未变质,保存了清晰完好的流动构造,完整地反映了前寒武纪岩浆活动的特征和流动构造,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通过对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的形态和流动构造研究,如:流动线理、矿物组构和磁组构等,提出岩墙群的侵位方向和侵位方式。结合本区岩墙群与燕辽—中条拗拉槽系的关系以及岩墙群的力学性质,探讨本区岩墙群的侵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质岩墙群 水平侵位 华北克拉通 燕辽-中条拗拉槽系 前寒武纪 侵位机制 流动构造
下载PDF
鲁西前寒武纪基性岩墙群 被引量:26
6
作者 侯贵廷 李江海 +1 位作者 金爱文 钱祥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0-199,i003,共11页
鲁西地区发育大规模的中元古代基性岩墙群,侵位于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内,未变形未变质,以北北西向和近南北向为主,是鲁西前寒武纪最引人注目的一种伸展构造标志。鲁西基性岩墙群属于板内大陆裂谷拉斑玄武岩系列,与板内大陆裂谷活动密切相... 鲁西地区发育大规模的中元古代基性岩墙群,侵位于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内,未变形未变质,以北北西向和近南北向为主,是鲁西前寒武纪最引人注目的一种伸展构造标志。鲁西基性岩墙群属于板内大陆裂谷拉斑玄武岩系列,与板内大陆裂谷活动密切相关,代表一种非造山岩浆活动。该岩墙群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 IL E) ,略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 ,比较富集Cr、Ni,明显亏损Th。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略富集的右倾曲线。鲁西基性岩墙群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反映源区为略富集的地幔。从时空分布特征、构造特征、岩石化学相关性、岩浆源区和古构造应力场分析,鲁西基性岩墙群与燕辽—中条拗拉槽系有一定的成生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地区 寒武纪 基性岩墙群 伸展构造标志 玄武岩 非造山岩浆活动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K-Ar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2
7
作者 侯贵廷 穆治国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1994年第3期267-270,共4页
华北克拉通腹地山西地块内广泛发育大规模的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通过对晋北地区新平堡镁铁质岩墙群9个样品的K-Ar年龄等时线分析,这些岩墙可能形成于1430Ma.从山西各地所采集的64个镁铁质岩墙群样品的K-Ar表观... 华北克拉通腹地山西地块内广泛发育大规模的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通过对晋北地区新平堡镁铁质岩墙群9个样品的K-Ar年龄等时线分析,这些岩墙可能形成于1430Ma.从山西各地所采集的64个镁铁质岩墙群样品的K-Ar表观年龄统计分析可见,华北克拉通腹地内广泛发育的镁铁质岩墙群主要形成于中元古代1000~1800Ma间,活动高峰期在1200~160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纪 岩墙群 钾-氩年龄年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1.75Ga基性岩墙群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8
作者 胡俊良 赵太平 +1 位作者 陈伟 彭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7-470,共14页
基性岩墙群是地壳伸展背景下,来自地幔的基性岩浆侵入体。华北克拉通同世界上其它克拉通一样,广泛发育前寒武纪基性岩墙群。它们在不同时代均有产生,其中1.75Ga前后的规模最大,分布范围最广,几乎遍布整个克拉通,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 基性岩墙群是地壳伸展背景下,来自地幔的基性岩浆侵入体。华北克拉通同世界上其它克拉通一样,广泛发育前寒武纪基性岩墙群。它们在不同时代均有产生,其中1.75Ga前后的规模最大,分布范围最广,几乎遍布整个克拉通,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华北克拉通该期构造演化过程。华北克拉通1.75Ga前后的岩墙几何形态多变,直立或近直立,走向主要为NNW向和近EW向。岩石以拉斑玄武质岩类占绝对优势(>80%),主要造岩矿物为单斜辉石和斜长石。根据岩墙走向、岩浆分异程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可将其分五组:低分异LT组、低分异HT组、高分异NW组、高分异EW组,以及具明显差异的高铁系列。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研究显示,岩浆源区主要与富集Ⅰ型地幔(EMⅠ)、弱亏损的常规地幔(DM-PREMA)以及陆下岩石圈地幔有关。目前对华北克拉通1.75Ga基性岩墙群产出的构造环境在认识上有分歧,其中地幔柱观点和碰撞后伸展观点最为人们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1.75Ga 基性岩墙群 地幔柱 碰撞后
下载PDF
华北南缘古元古代末岩墙群侵位的磁组构证据 被引量:18
9
作者 侯贵廷 王传成 李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8-324,共7页
华北克拉通南缘的中条山及邻区广泛发育元古宙放射状基性岩墙群,与五台山-恒山和大同地区的北北西向基性岩墙群以及熊耳中条拗拉谷的火山岩在时空分布和地球化学方面均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中条山及邻区放射状基性岩墙群的宏观和微观流动... 华北克拉通南缘的中条山及邻区广泛发育元古宙放射状基性岩墙群,与五台山-恒山和大同地区的北北西向基性岩墙群以及熊耳中条拗拉谷的火山岩在时空分布和地球化学方面均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中条山及邻区放射状基性岩墙群的宏观和微观流动构造(包括捕虏体、冲痕构造、矿物线理和定向斑晶)指示岩墙群以一定的仰角向北西侵位。通过该区岩墙群磁化率各向异性(AMS)测量得到磁组构的最大磁化率长轴优势方位分布图和磁组构各向异性特征分析进一步指示华北南缘古元古代末岩墙群从熊耳中条拗拉谷的底部向北西侵位。岩墙群的流动构造和磁组构的统计成果夯实了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末基性岩墙群与熊耳中条拗拉谷的成生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基性岩墙群 流动构造 磁组构 侵位机制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岩墙群形成的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10
作者 侯贵廷 钱祥麟 李江海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2-496,共5页
华北克拉通中部广泛发育中元古代镁铁质岩墙群。这些岩墙群未变形和未变质 ,侵位于先存破裂中 ,成为恢复华北克拉通中部中元古代构造应力场的显著标志。克拉通北部地块的镁铁质岩墙群为张剪性 ,而中部和南部地块为张性。根据华北克拉通... 华北克拉通中部广泛发育中元古代镁铁质岩墙群。这些岩墙群未变形和未变质 ,侵位于先存破裂中 ,成为恢复华北克拉通中部中元古代构造应力场的显著标志。克拉通北部地块的镁铁质岩墙群为张剪性 ,而中部和南部地块为张性。根据华北克拉通中部中元古代镁铁质岩墙群的分布和成因机制分析 ,来恢复模拟中元古代的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镁铁质岩墙群在中元古代形成于伸展的大地构造背景 ,与横穿华北克拉通中部的燕辽—中条拗拉槽系的伸展作用有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镁铁质岩墙群 构造应力场 伸展作用 燕辽-中条拗拉槽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中生代以来基性岩墙群的分布及研究意义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燊 胡瑞忠 +4 位作者 冯光英 杨毓红 冯彩霞 齐有强 王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9-267,共9页
围绕岩石圈破坏和减薄这个主题,华北克拉通成为近10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地区。华北克拉通中生代以来基性岩墙群分布广泛,然而对此仍缺乏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基性岩墙群的系统总结,在详尽的资料收集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华北克拉通... 围绕岩石圈破坏和减薄这个主题,华北克拉通成为近10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地区。华北克拉通中生代以来基性岩墙群分布广泛,然而对此仍缺乏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基性岩墙群的系统总结,在详尽的资料收集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基性岩墙群的研究现状、分布和意义进行了汇总和讨论。随后,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经验,提出了基性岩墙群定年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墙群 中生代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中部古元古代高Mg低Ti-P镁铁质岩墙的富集地幔源区——锆石Hf同位素的制约 被引量:16
12
作者 韩宝福 张磊 +1 位作者 王亚妹 宋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7-284,共8页
华北克拉通中部是古元古代岩墙群最为发育的地区。以镁铁质成分为主的岩墙群可以分为变质的和不变质的两类。不变质岩墙群是在1780~1760Ma之间大约20Ma时间内形成的,是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最晚期铗铁质岩浆活动的产物。不变质岩墙又可... 华北克拉通中部是古元古代岩墙群最为发育的地区。以镁铁质成分为主的岩墙群可以分为变质的和不变质的两类。不变质岩墙群是在1780~1760Ma之间大约20Ma时间内形成的,是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最晚期铗铁质岩浆活动的产物。不变质岩墙又可以细分成高Mg-Ti低P、低Mg高Ti-P和高Mg低Ti-P等3组。本文报道了采自丰镇附近高Mg低Ti-P岩墙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新获得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769±4Ma,与其它不变质岩墙的锆石、斜锆石U-Pb年龄和^(40)At/^(39)Ar年龄的范围相同。高Mg低Ti-P岩墙的锆石ε_(Hf)(t)值的变化范围在-6.4~+0.4之间,平均值为-2.2,略高于时代相近的花岗质岩石。由于镁铁质岩浆在上升、侵位和结晶过程中几乎没有受到地壳物质混染,因而锆石ε_(Hf)(t)值可以代表镁铁质岩浆的富集的岩石圈地幔源区的特征。文献资料显示,高Mg低Ti-P岩墙的岩石圈地幔源区的^(87)Sr/^(86)Sr初始比值为0.7040~0.7050,平均值为0.7046,ε_(Nd)(t)值为-5.6~-2.8,平均值为-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质岩墙群 古元古代 华北克拉通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富集地幔
下载PDF
华北基性岩墙群的古地磁极及其哥伦比亚超大陆重建意义 被引量:17
13
作者 侯贵廷 Henry HALLS +3 位作者 Don DAVIS 黄宝玲 杨默函 王传成 《岩石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50-658,共9页
从华北克拉通的中西部和东部发育的基性岩墙群获得三个精确定年的实际古地磁极位置(VGPs)。华北克拉通中西部恒山GU岩墙的斜锆石U-Pb年龄为1769±3Ma,该岩墙的古地磁给出古地磁极位置在北纬36°,东经247°(dp=2,dm=4);华北... 从华北克拉通的中西部和东部发育的基性岩墙群获得三个精确定年的实际古地磁极位置(VGPs)。华北克拉通中西部恒山GU岩墙的斜锆石U-Pb年龄为1769±3Ma,该岩墙的古地磁给出古地磁极位置在北纬36°,东经247°(dp=2,dm=4);华北克拉通东部DY岩墙的斜锆石U-Pb年龄为1620.8±6.9Ma,获得的古地磁极位置为北纬6.9°东经81.9°(dp=4.31,dm=6.09);东部另一条岩墙LW4的SHRIMP U-Pb年龄为1157±18Ma,获得的古地磁极位置为北纬27.1°东经162°(dp=15.8,dm=18.7)。通过将这三个从基性岩墙获得的华北克拉通古地磁极位置与加拿大地盾的中元古代视极移曲线对比,在中元古代早期(1800~1600Ma),华北克拉通与加拿大地盾一起同属哥伦比亚超大陆,而在中元古代晚期(1600~1200Ma),华北克拉通与加拿大地盾分离,响应哥伦比亚超大陆的最终裂解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墙群 古地磁极 华北克拉通 加拿大地盾 哥伦比亚超大陆
下载PDF
浙江淳安木瓜基性岩墙群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福林 周汉文 +6 位作者 唐增才 李益龙 汪发祥 徐于晨 覃洪锋 罗微 关成国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34,共13页
浙江淳安木瓜地区基性岩墙群以NW-SE向产出,岩性主要为辉绿岩和辉绿玢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其主要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均表现为右倾型,(La/Yb)N=5.1~7.6,平均为6.4,反映轻重稀土元素分异较为明显,重稀土元素明显亏损,... 浙江淳安木瓜地区基性岩墙群以NW-SE向产出,岩性主要为辉绿岩和辉绿玢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其主要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均表现为右倾型,(La/Yb)N=5.1~7.6,平均为6.4,反映轻重稀土元素分异较为明显,重稀土元素明显亏损,表明源区有石榴子石的残余。La/Sm-La图解显示本区基性岩墙的岩浆是平衡部分熔融形成;δEu为0.95~1.03,平均为0.99,Eu异常不明显,暗示无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本区基性岩墙相对于洋中脊玄武岩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Cs、Ba、Sr和高场强元素Nb、Ta、Zr、Hf、Ti,相容元素Cr、Ni、Co与MgO的正相关性指示原始岩浆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本区基性岩墙的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35±2)Ma,这表明其是继华南印支期陆内挤压变形之后,早白垩世岩石圈发生伸展减压作用所诱发的地幔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反映早白垩世扬子地块东南缘处于强烈的裂解和岩石圈伸展减薄的构造环境与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墙群 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浙江省
下载PDF
陕南镇巴东部地区基性岩墙群的构造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夫杰 杨骏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238-243,共6页
应用现代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镇巴东部地区基性岩墙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分析表明,Ta/Hf值在0.27~0.90之间,Th/Ta值在0.68~1.59之间,这与地幔柱成因的玄武岩系特征(Ta/Hf〉0.3,Th/Ta〈1.6)相符。根据分析提出早古生代... 应用现代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镇巴东部地区基性岩墙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分析表明,Ta/Hf值在0.27~0.90之间,Th/Ta值在0.68~1.59之间,这与地幔柱成因的玄武岩系特征(Ta/Hf〉0.3,Th/Ta〈1.6)相符。根据分析提出早古生代期间扬子板块北缘南秦岭区发生一次重要的地幔热柱岩浆活动,也正是因为这次深部地幔热柱岩浆活动的存在才引发了该区大范围的拉张裂解。此次地幔热柱活动应该是早古生代期间整个南秦岭地区构造演化的主要深部驱动力来源,可能对晚古生代时期勉略洋盆的打开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对秦岭造山带古生代构造演化过程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墙群 地慢柱 裂谷作用 北大巴山
下载PDF
新疆北山地区二叠纪地壳伸展量估算:基性岩墙群厚度统计的结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宁华 董津津 +1 位作者 厉子龙 倪妮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540-3546,共7页
新疆北山地区广泛发育晚古生代侵入岩和基性岩墙群。本文利用多源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ETM+,SPOT,CORONAKH4B.Geoeyel.Quickbird2)在该区约26880km^2范围定量提取基性岩墙1375条。基性岩墙侵入石炭、二叠系火山岩、侵入岩、沉... 新疆北山地区广泛发育晚古生代侵入岩和基性岩墙群。本文利用多源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ETM+,SPOT,CORONAKH4B.Geoeyel.Quickbird2)在该区约26880km^2范围定量提取基性岩墙1375条。基性岩墙侵入石炭、二叠系火山岩、侵入岩、沉积岩和前寒武纪变质岩。岩墙单体长250m至34km,平均长度5km,厚度从1m至31m,平均厚度7.9m,岩墙长度和厚度均呈负指数分布。约70%的岩墙呈NNW-NNE方向展布。受NEE向走滑断层影响,在断裂带附近岩墙发生强烈扭曲。从北到南垂直岩墙的主要走向,取3条剖面,分段统计岩墙的厚度并计算伸展量。结果表明:该区二叠纪地壳伸展量为0.59%~2.01%,自南向北伸展率逐渐减小,在侵入岩体伸展量高达8.32%,沉积岩/变质岩区的伸展量为0.05%~0.3%。该区二叠纪基性岩墙发育与侵入岩体有密切的时空关系并受断裂控制和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墙群 伸展量 遥感 北山 新疆
下载PDF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基性岩墙群几何学与岩浆超压估算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津津 陈宁华 厉子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547-3554,共8页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发育大量密集的岩墙群,反映了该区所经历的岩浆活动及地壳伸展事件。本文基于多源遥感影像(Landsat 7 ETM+、SPOT、CORONA KH-4B、QuickBird2)共提取了区内2284条岩墙,在此基础上进行几何学分析和岩浆超压估算。这些...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发育大量密集的岩墙群,反映了该区所经历的岩浆活动及地壳伸展事件。本文基于多源遥感影像(Landsat 7 ETM+、SPOT、CORONA KH-4B、QuickBird2)共提取了区内2284条岩墙,在此基础上进行几何学分析和岩浆超压估算。这些岩墙主要侵入新元古代侵入岩及前寒武系沉积岩和变质岩。走向以NW向(300°~320°)为主,同时存在NE向(40°~70°)和近东西向岩墙。岩墙单体长90m^22.8km,平均4.3km,呈对数正态分布。垂直岩墙走向,沿NE60°方向取4条剖面计算地壳伸展率,由北至南分别为4.22%、1.83%、2.60%和7.40%。根据岩墙纵横比(长度/厚度),计算获得岩墙侵位时岩浆超压为7.9MPa(E=10GPa)~23.7MPa(E=30GPa)。该区同时出露新元古代和二叠纪岩墙群,其空间分布与花岗岩有密切关联,为多种构造背景的产物,且经历了多期构造叠加和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鲁克塔格 基性岩墙群 遥感影像 几何学 岩浆超压
下载PDF
鲁西岩墙群侵位机制的磁组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乐 侯贵廷 +2 位作者 王传成 王延欣 肖芳峰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98-804,共7页
在华北克拉通东部鲁西地区广泛发育大规模的中元古代基性岩墙群,侵位于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内,以近南北走向为主。通过岩墙群的岩石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鲁西地区岩墙群属于轻稀土略富集型,岩墙群的岩浆源自富集型地幔,形成于大陆裂... 在华北克拉通东部鲁西地区广泛发育大规模的中元古代基性岩墙群,侵位于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内,以近南北走向为主。通过岩墙群的岩石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鲁西地区岩墙群属于轻稀土略富集型,岩墙群的岩浆源自富集型地幔,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岩墙群的构造形态和流动构造表明鲁西基性岩墙群是基性岩浆侵位到先存的张性破裂中的产物,岩墙自北部向南部侵入。磁组构的最大长轴方向与岩墙中线的夹角指示岩墙流动方向为自北向南,进一步说明鲁西岩墙群是向南侵位的。另外,结合鲁西岩墙群与燕辽拗拉谷的时空关系分析,鲁西岩墙群很可能是来自中元古代燕辽-中条拗拉谷底部富集地幔型岩浆从北向南侵位到先存破裂中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墙群 燕辽-中条拗拉谷 磁组构 流动构造 侵位机制
下载PDF
西准噶尔“滞后型"弧岩浆作用——来自西准东部乌尔禾早二叠世中基性岩墙群的证据 被引量:11
19
作者 晁文迪 李永军 +4 位作者 王冉 杨高学 向坤鹏 刘佳 徐倩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1-183,共13页
西准噶尔东部哈拉阿拉特山南麓的乌尔禾地区新发现大量中基性岩墙群。岩墙群侵位于早二叠世佳木河组磨拉石建造中,展布方向与达尔布特大断裂延伸方向相一致。岩墙群岩性为辉绿岩、辉绿玢岩和辉长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具有低钾钙碱... 西准噶尔东部哈拉阿拉特山南麓的乌尔禾地区新发现大量中基性岩墙群。岩墙群侵位于早二叠世佳木河组磨拉石建造中,展布方向与达尔布特大断裂延伸方向相一致。岩墙群岩性为辉绿岩、辉绿玢岩和辉长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具有低钾钙碱性玄武岩安山岩特征。稀土总量偏低(34.53×10^-6-82.43×10^-6),δEu(0.74-0.98)和δCe(0.98-1.15)负异常不明显,稀土元素分配模式皆呈LREE/HREE富集(LREE/HREE=2.47-7.18)的右倾型配分型式,富集K、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高场强元素Nb、Ta强烈亏损,Zr、Hf适度亏损,具有岛弧俯冲作用的地球化学特征。正的εNd(t)值(5.51-5.71)和相对低的初始^87Sr/^86Sr比值(0.703 802-0.704 223)表明亏损地幔是岩墙群的源区。岩浆来自于亏损的地幔楔,且受到俯冲组分的改造。该岩墙群表明在早二叠世地表完成汇聚造山后,深部的弧岩浆作用仍在进行,所代表的"滞后型"弧岩浆作用晚于西准中西部的俯冲增生作用,表明整个西准地区俯冲造山作用结束的最终时限应在早二叠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基性岩墙群 地球化学 滞后型弧 西准噶尔
下载PDF
西准噶尔乌尔禾早二叠世中基性岩墙群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乐民 晁文迪 +2 位作者 李永军 王冉 范显刚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97-304,共8页
西准噶尔东部哈拉阿拉特山南麓乌尔禾地区新发现大量中基性岩墙群。岩墙群侵位于下二叠统佳木河组磨拉石建造中,展布方向与达尔布特大断裂延伸方向一致。岩墙群中采集的3个锆石U-Pb年龄样品测年结果分别为(286.3±4)Ma(n=18,MSWD=0.... 西准噶尔东部哈拉阿拉特山南麓乌尔禾地区新发现大量中基性岩墙群。岩墙群侵位于下二叠统佳木河组磨拉石建造中,展布方向与达尔布特大断裂延伸方向一致。岩墙群中采集的3个锆石U-Pb年龄样品测年结果分别为(286.3±4)Ma(n=18,MSWD=0.32,95%置信度),(286.5±5.6)Ma(n=10,MSWD=0.3,95%置信度)和(283.6±2)Ma(n=6,MSWD=0.57,95%置信度),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据此确定该岩墙群形成于早二叠乌拉尔世(Cisuralian)亚丁斯克期(Artinskian)。中基性岩墙群具鲜明的与岛弧俯冲作用有关的地化特征,做为西准东部俯冲造山的地质记录,测年结果表明,西准东部的俯冲造山作用明显滞后于西部,整个西准地区俯冲造山作用结束的最终时限为早二叠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准噶尔 中基性岩墙群 LA-ICP-MS锆石U-PB测年 早二叠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