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性黄斑变性玻璃体积血的玻璃体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文吉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伴玻璃体积血的诊断,观察单纯玻璃体切割治疗玻璃体积血对AMD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0例渗出型AMD并发大量玻璃体积血住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3岁。3例患者患眼或对侧... 目的探讨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伴玻璃体积血的诊断,观察单纯玻璃体切割治疗玻璃体积血对AMD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0例渗出型AMD并发大量玻璃体积血住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3岁。3例患者患眼或对侧眼曾有黄斑玻璃疣或黄斑出血。9例患者视力为光感或手动。结果10例患者B型超声检查除玻璃体内光点外,后极眼底前都见列一条光带,光带下有点状高回声;4例患者同时在下方探查到有高回声的局限性视网膜隆起。手术中发现视网膜及视网膜色素上皮下大片出血,范围占1/2至4/5眼底,出血量大时可隆起。5例患者黄斑区见到黄色扁平、拟为新生血管膜的病变。手术仅作玻璃体切割。手术后随访时视网膜下出血吸收,原拟为新生血管膜的病变成为黄白色瘢痕。视力数指~0.3。无一例再发出血。结论渗出型AMD并发玻璃体积血患者B型超声显示后极或下方的视网膜脱离光带伴高回声光点为其特征性改变,单纯玻璃体手术可提高患眼视力。新生血管膜在大量出血后形成瘢痕,病情转向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变性/外科学 玻璃体出血/外科学 治疗结果 黄斑变性/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人工视觉假体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的转化研究现状、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文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7-101,共5页
视网膜变性疾病(RDD)虽然发病背景不同,但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无论是遗传因素还是年龄相关因素引起的RDD,最终均导致视功能的严重损害甚至致盲,因此,RDD是发达国家难治性的致盲眼病,其共同表现是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变性或丧失.目前... 视网膜变性疾病(RDD)虽然发病背景不同,但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无论是遗传因素还是年龄相关因素引起的RDD,最终均导致视功能的严重损害甚至致盲,因此,RDD是发达国家难治性的致盲眼病,其共同表现是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变性或丧失.目前临床上虽然采取很多措施以期望能够减缓其进展,但是光感受器细胞一旦丧失将无法再生,特别是目前严重视网膜色素变性(RP)和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等病变,尚无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法.人工视觉假体作为能够代替变性或死亡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功能的一类人工器官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在近20年的研究中取得很大进展,一些代表性产品已通过了美国FDA的批准进入临床转化阶段,为RDD患者的视功能重建带来了新希望.中国目前也有研究人员积极参与相关研究,建议有志于参与这方面研究的工作者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背景,并进行多学科的联合研究,尤其是在该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方面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人类 假体和植入物/进展趋势 视网膜色素上皮变性/手术 黄斑变性/手术 视觉障碍/修复 转化研究
下载PDF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高汝龙 莫正政 +3 位作者 吕林 张少冲 赖一凡 胡兆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12期733-734,共2页
为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及视网膜下手术治疗湿性型老年黄斑变性(AMD)的疗效和估价,对26眼因AMD玻璃体出血混浊施玻璃体切除术;6眼黄斑中心凹处新生血管膜形成、出血行视网膜下手术。结果为玻璃体切除术组,术后全部看清眼底,... 为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及视网膜下手术治疗湿性型老年黄斑变性(AMD)的疗效和估价,对26眼因AMD玻璃体出血混浊施玻璃体切除术;6眼黄斑中心凹处新生血管膜形成、出血行视网膜下手术。结果为玻璃体切除术组,术后全部看清眼底,发现黄斑区视网膜下出血13眼,有新生血管膜及疤痕10眼,两者同时存在3眼,术后视力提高22眼,不变及减退各2眼,视力在0.05以上仅8眼;视网膜下手术组,成功取出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3眼,出血冲洗干净3眼,术后视力进步4眼,不变及减退各1眼。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虽然能清除玻璃体出血及混浊,但不能阻止AMD病变的发展和治疗视网膜下病变及恢复视功能;视网膜下手术能清除部分视网膜下病灶,亦不能恢复色素上皮和感光细胞功能。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变性 玻璃体切除术 疗效 老年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