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北海市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赵彩云 李俊生 +1 位作者 宫璐 罗建武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3-739,共7页
为了解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对滨海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危害,于2012年10月,在广西北海市丹兜海、青山头和西村港选取了入侵年限为20 a以上、5 a以上和1 a左右的互花米草群落,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分析各生境大型底... 为了解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对滨海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危害,于2012年10月,在广西北海市丹兜海、青山头和西村港选取了入侵年限为20 a以上、5 a以上和1 a左右的互花米草群落,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分析各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的互花米草群落土壤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组成不同。基于非度量多维度(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分析发现,入侵20 a以上的互花米草群落与其他互花米草群落土壤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相似度很低;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生物量随着互花米草群落入侵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这种差异与互花米草密度显著相关(p<0.05);不同互花米草群落土壤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物种数量在入侵约1 a的互花米草群落土壤中升高,在入侵20 a以上的互花米草群落土壤中下降,而大型底栖动物的均匀度指数则与之相反;回归分析表明,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变化与互花米草密度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互花米草 入侵 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广西北海市
原文传递
基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指数的黄河水质评价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黄旭蕾 李天宏 蒋晓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3-561,共9页
应用大型底栖动物指数评价河流水质,不同指数的评价结果差异较大。为了针对特定河流找到合适的评价指数,基于黄河干流1980年代和2008年生态调查数据,应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 应用大型底栖动物指数评价河流水质,不同指数的评价结果差异较大。为了针对特定河流找到合适的评价指数,基于黄河干流1980年代和2008年生态调查数据,应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BMWP指数、ASPT指数、Goodnight-Whitley修正指数(GBI)、FBI(Family Biotic Index)指数和BPI(Pollution Biotic Index)指数对黄河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1980年代相比,2008年黄河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大幅减少,水质理化参数恶化;这9种底栖动物评价指数评价黄河水质状况差异明显,部分指数之间存在较高相关性。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ASPT、GBI和BPI因与部分自然环境因子存在较高相关性,不适合作为评价黄河水质的指标;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BMWP和FBI可作为黄河水质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大型底栖动物指数 生物评价 黄河
下载PDF
广西北海西村港互花米草对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赵彩云 柳晓燕 +2 位作者 白加德 吕凤春 李俊生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0-639,共10页
为了解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红树林的生态影响,作者对位于北海市西村港的红树林湿地以及周边互花米草盐沼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连续4次取样,按照取样时间研究大型底栖... 为了解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红树林的生态影响,作者对位于北海市西村港的红树林湿地以及周边互花米草盐沼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连续4次取样,按照取样时间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物种组成、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特征的差异,探讨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湿地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本研究共采集底栖动物16种,隶属于5门7纲15科,其中互花米草群落10种,红树林湿地12种。研究发现互花米草入侵后中国绿螂(Glauconome chinensis)个体数量剧增,导致不同采样时间互花米草盐沼的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均显著高于红树林湿地;除个别月份外,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互花米草群落。基于生境–采样时间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两种生境间差异显著;两种生境的Margalef丰富度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不同采样时间差异显著;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物种数量在两种生境间和不同采样时间差异均显著。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密度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的关键因子,而互花米草株高可以解释物种个体数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两种生境的变化。对不同采样时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非度量多维度(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分析结果表明,红树林与互花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很低。总而言之,在西村港地区,互花米草入侵虽然增加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但由于优势物种的凸显,显著降低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且种类组成与群落结构与红树林群落相比已有差异。由此可见,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对当地的大型底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SPARTINA alterniflora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生物入侵
原文传递
三峡库区支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池仕运 胡菊香 +1 位作者 陈胜 张原圆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30,共7页
2010年4月对三峡库区26条主要支流的底栖动物进行了采集,经鉴定共检出97种;其中,水生昆虫78种,软体动物10种,寡毛纲6种。常见种为蜉蝣科(Ephemeridae)、小蜉科(Ephemerellidae)、四节蜉属(Baetis)、细蜉属(Caenis)、宽基蜉属(Choroterp... 2010年4月对三峡库区26条主要支流的底栖动物进行了采集,经鉴定共检出97种;其中,水生昆虫78种,软体动物10种,寡毛纲6种。常见种为蜉蝣科(Ephemeridae)、小蜉科(Ephemerellidae)、四节蜉属(Baetis)、细蜉属(Caenis)、宽基蜉属(Choroterpes)、扁蚴蜉属(Ecdyonurus)稚虫及直突摇蚊属(Orthocladius)、斑特突摇蚊属(Thienemanimyia)幼虫,平均密度673.22个/m2,平均生物量9.9398g/m2。MDS分析表明,御临河、龙溪河、长滩溪和嘉陵江站点明显偏离其他22条河流;种类组成聚类分析表明,抱龙河和汤溪河、童庄河和大宁河、咤溪河和黄金河、磨刀溪和小江、大溪河和官渡河、龙河与梨香溪、御临河与綦江、龙溪河与长滩溪的种类相似度较高;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Shannon-Wiener指数变动在0.6365~2.9329,平均为1.6120;Margalef指数变动在0.6266~5.3074,平均为2.2976。本研究旨在为三峡库区水环境预警平台的建立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底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相似度
下载PDF
基于底栖动物指标的赤水河流域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龚昱田 池世运 +1 位作者 常剑波 朱迪 《水利水电快报》 2012年第1期39-44,共6页
针对长江流域现有水质评价方法的不足,在赤水河流域对以底栖动物为指示生物的水质评价方法进行了测试。2010年秋季枯水期,研究小组对赤水河干流及部分支流共10个断面开展了数据采集工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能够反应... 针对长江流域现有水质评价方法的不足,在赤水河流域对以底栖动物为指示生物的水质评价方法进行了测试。2010年秋季枯水期,研究小组对赤水河干流及部分支流共10个断面开展了数据采集工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能够反应一定的水质污染状况;对部分生物指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ASPT计分系统最适宜用于该区域的水质评价,并可以此为基础构建赤水河流域水质生物学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评价标准 底栖动物 赤水河 长江流域
下载PDF
珊溪水利枢纽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6
作者 崔洵 董增川 +4 位作者 朱圣男 周月娇 刘宇鹏 彭宇晴 王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该文为探究珊溪水利枢纽库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于2022年1月(枯水期)和7月(丰水期)进行了水质监测和底栖动物采样调查,选取18个采样点,覆盖珊溪水库和赵山渡水库库区整体。作者在珊溪水利枢纽库区共... 该文为探究珊溪水利枢纽库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于2022年1月(枯水期)和7月(丰水期)进行了水质监测和底栖动物采样调查,选取18个采样点,覆盖珊溪水库和赵山渡水库库区整体。作者在珊溪水利枢纽库区共采集到底栖动物26种,隶属3门6纲7目8科,优势种群主要为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前突摇蚊属(Procladius sp.)。库区内底栖动物的现存量和多样性在丰枯水期之间无明显差异,而PCoA和Adonis配对检验分析表明其群落结构在区域间差异显著。SIMPER分析结果显示,枯水期导致区域间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的主要贡献物种为颤蚓科、摇蚊科和田螺科共4种,丰水期为颤蚓科和摇蚊科共5种。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枯水期影响库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为水深(H)、总氮(TN)和正磷酸盐(PO_(4)^(3-)),丰水期为透明度(SD)和氨氮(NH4+-N)。研究表明,珊溪水库为典型的深水型水库,受水深和水库调度的影响,优势种群以颤蚓科和摇蚊科为主;赵山渡水库受支流污染物汇入的影响,营养状态相对较高,物种多样性较好。库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差异显著,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该研究丰富了中国东南地区典型河谷型水库和库区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研究,为水库生态保护和温州美丽河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溪水利枢纽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的白洋淀湿地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文君 康立新 +1 位作者 赵燕楚 孔凡青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2年第3期164-168,共5页
白洋淀湿地是海河流域的重要水体之一,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为评价白洋淀湿地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于2019年在湿地布设12个点位,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类群的调查监测。采用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分析了白洋淀湿地水生态系统... 白洋淀湿地是海河流域的重要水体之一,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为评价白洋淀湿地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于2019年在湿地布设12个点位,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类群的调查监测。采用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分析了白洋淀湿地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对21个备选参数进行了筛选,总分类单元数、摇蚊科类群所占百分比,耐污类群所占百分比和撕食者所占百分比等4个参数用于构建白洋淀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采用比例积分法,以参照点位25%分位数值作为评价湿地健康状况的标准,评价了各监测点位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湿地 大型底栖动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 水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the Ecological Status and Threats of Welala and Shesher Wetlands, Lake Tana Sub-Basin (Ethiopia) 被引量:1
8
作者 Negash Atnafu Eshete Dejen Jacobus Vijverberg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1年第7期540-547,共8页
The ecological status of the Welala and Shesher Wetlands, on the eastern side of Lake Tana, were studied during pre-rainy, main-rainy, post-rainy and dry seasons from May 2009 to January 2010. Species composition, div... The ecological status of the Welala and Shesher Wetlands, on the eastern side of Lake Tana, were studied during pre-rainy, main-rainy, post-rainy and dry seasons from May 2009 to January 2010. Species composition,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of macrophytes,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s and birds were assessed and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Phosphate and silicate concentrations, conductivity, TDS and turbidity varied significantly (p 0.05) between the two wetlands. The values for dissolved oxygen and pH ranged between 4.8 - 7.8 mg/l and 6.7 - 7.6, respectively. The values for nitrate and phosphate ranged between 0.2 - 3.1 mg/l and 0.2 - 3.3 mg/l, respectively. A total of 274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 individuals belonging to 5 families were collected, 32, 699 individual birds belonging to 62 species were enumerated and 13 species of macrophytes were identified. The two wetlands are shrinking at an alarming rate, mainly because of unsustainable farming practices and a huge irrigation project on Ribb River which is at presently under construction. Farming practices include draining and pumping of water for irrigation and expansion of farmland at the cost of the wetlands. The construction of a dam in Ribb River prevents overflow from Ribb River into the wetlands and disrupts the connection with Lake Tana which is vital for the survival of these two wetlands. We conclude that the Welala and Shesher Wetlands are valuable wetlands which need urgently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gera macroPHYTES macro-invertebrates Birds Abundance SPECIES Composition SPECIES Diversity SOCIO-ECONOMICS
下载PDF
水位抬升对丹江口水库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文威 李双双 +1 位作者 冯桃辉 彭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5-92,共8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2014年秋季正式供水后,全年平均水位相较往年抬升超过10 m,极大地改变了库区的生态环境。在库区设置10个监测站位,于水位抬升前(2013年11月、2014年5月)和水位抬升后(2019年11月)分别对底栖动物进行了...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2014年秋季正式供水后,全年平均水位相较往年抬升超过10 m,极大地改变了库区的生态环境。在库区设置10个监测站位,于水位抬升前(2013年11月、2014年5月)和水位抬升后(2019年11月)分别对底栖动物进行了3次系统调查,在解析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现存量、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基础上,探讨水位变化引起的生态胁迫对底栖动物群落和库区生态系统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水位大幅抬升后,寡毛类仍然是丹江口水库底栖动物的优势类群,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未发生显著改变,但优势种霍甫水丝蚓和正颤蚓的密度占比发生小幅变化,底栖动物种群分布趋于均匀分布,物种多样性趋于上升。水位抬升后水温分层效应的增强给原有生态系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胁迫和干扰,恶化了底栖动物的栖息环境,其现存量明显下降,β多样性略有上升。秋季(11月)适合霍甫水丝蚓的生长繁殖,而春季(5月)利于正颤蚓和摇蚊类的生长繁殖,底栖动物密度春季高于秋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位抬升 生物多样性 现存量 丹江口水库
下载PDF
Biomonitoring of Mucheke and Shagashe Rivers in Masvingo, Zimbabwe Using Macro-Invertebrates as Indicators of Water Quality
10
作者 David Chikodzi Munamato Mabhegedhe Tatenda Kudakwashe Tunha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7年第9期221-237,共17页
The traditional way of assessing water quality of water bodies is through measurement of biologic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arameters. However, such assessments only reflect the concentration of pollutants at the time... The traditional way of assessing water quality of water bodies is through measurement of biologic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arameters. However, such assessments only reflect the concentration of pollutants at the time of sampling not periodic pollution events. The goal of the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river health using the macro-invertebrates that are found within the Mucheke and Shagashe rivers of Masvingo City as water quality monitors. The South African Scoring System (SASS 5) was used to score using the sensitivity of macro-invertebrates to levels of pollution in the two river systems. The data collection process was carried in April 2017 at four sampling sites using the kick sampling method and results validated by testing the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 and comparing them with the macro-invertebrates scor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sensitivity score of macro-invertebrates showed variations depending on the selected site. Sample sites B2 and A2 downstream of the two river systems show high levels pollution tolerant macro-invertebrates as compared to sites A1 and B1 that are on the upper course and have more of pollution sensitive macro-invertebrates. On validation, to a large extent the levels of pollution indicated by macro-invertebrates were found to be congruent to the levels of pollution indicated by the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arameters. The research concludes that the presence of specific types of macro-invertebrates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levels of pollution in Mucheke and Shagashe rivers of Masvingo 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ro-invertebrates Water Quality SASS 5 Mucheke RIVER Shagashe RIVER Masvingo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Reference Sites in the Andhi Khola River,Nepal
11
作者 Praveen SHARMA Subodh SHARMA Smriti GURUNG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5年第1期30-36,共7页
Reference conditions having no or only minor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 are a basic requirement for ecological studies in rivers. To study ecological impact of a dam, two sites were pre-classiifed as reference or lea... Reference conditions having no or only minor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 are a basic requirement for ecological studies in rivers. To study ecological impact of a dam, two sites were pre-classiifed as reference or least disturbed in the Andhi Khola River, Nepal, using Rapid Field Bioscreening (RFB) protocol. Biological (macroinvertebrates) and physico-chemica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the month of January and February 2013. Multi-habitat sampling (MHS) was employed in sample collection of macro-invertebrates fauna. Validation of the pre-classiifed sites was done using several indices viz. Nepalese biotic score (NEPBIOS), Biological monitoring working party (BMWP), Hindu-Kush Himalayan biotic score (HKHBIOS), Hilsenhoff (HILSENHOFF) & National Sanitation Foundation Water Quality Index (NSFWQI). The NEPBIOS, HKHBIOS, HILSENHOFF, RFB & NSFWQI indices predicted the river quality at al two sites as good with quality class Ⅱ. Only BMWP/ASPT water quality index predicted the river quality at al two sites as Excelent with quality class Ⅰ. Hence preselected sites with quality of rank Ⅱ i.e. good qualities were validated as reference sites. The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multi-metric approach is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in the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of rivers where dams are built to produce hydropo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FERENCE macro-invertebrates DAMS indices VALIDATION
原文传递
水葫芦修复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区域内外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48
12
作者 王智 张志勇 +2 位作者 张君倩 张迎颖 严少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2-149,共8页
于2010年8~10月对滇池白山湾人工控制性种养的约70hm2的水葫芦区、近水葫芦区和远水葫芦区采样分析,探讨了水葫芦种养工程区域内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水葫芦区、近水葫芦区及远水葫芦区,底栖动物总密度分别为294.5,159,26... 于2010年8~10月对滇池白山湾人工控制性种养的约70hm2的水葫芦区、近水葫芦区和远水葫芦区采样分析,探讨了水葫芦种养工程区域内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水葫芦区、近水葫芦区及远水葫芦区,底栖动物总密度分别为294.5,159,261ind/m2,其中寡毛类的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为绝对优势种,分别占各自区域总密度的68.3%,59.6%和86.0%.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水体总磷(TP)和底泥非稳定态磷(Labile-P)与霍甫水丝蚓密度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表明霍甫水丝蚓对水体的富营养状况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水葫芦区物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均高于近水葫芦区和远水葫芦区(P〈0.05),在水葫芦区、近水葫芦区和远水葫芦区分别共采集到底栖动物14种、10种和6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10,0.57和0.54.种植水葫芦后,在水葫芦区及近水葫芦区,10月份的Margalef、Shannon-Wiener、Simpson和Peilou指数较8月份和9月份有显著性增加(P〈0.05),而远水葫芦区,却未出现类似的结果.一定面积控制性种养水葫芦对大型富营养化湖湾水体无脊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未表现出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 富营养化 水体修复 群落结构 底栖动物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永定河水系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33
13
作者 孔凡青 崔文彦 周绪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0-555,共6页
永定河是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为了解永定河水系的水生态健康状况,2016年对永定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布设样点30个,采集到底栖动物38种,其中水生昆虫33种(摇蚊科16种),环节动物门3种,软体动物2种。从耐污值(Tol... 永定河是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为了解永定河水系的水生态健康状况,2016年对永定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共布设样点30个,采集到底栖动物38种,其中水生昆虫33种(摇蚊科16种),环节动物门3种,软体动物2种。从耐污值(Tolerance Value,TV)看,TV≤3的敏感类群所占百分比为13.2%,TV≥7的耐污类群所占百分比为44.7%。从类群出现频率看,出现频率最高的3个种分别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德永雕翅摇蚊(Glyptotendipes tokunagai)和云集多足摇蚊(Polypedilum nubifer),分别为46.7%、40.0%和36.7%,3个物种均为耐污值较高的种类。采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enthic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B-IBI)方法评价永定河水系生态健康状况。通过分布范围分析、判别能力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等,确定永定河水系生态状况评价B-IBI的核心指标体系,包括总分类单元数、摇蚊分类单元数和BI指数(Botic Index)3个指标。根据比值法,以参照点25%分位数确定永定河水系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标准。根据参照点25%分位数确定永定河水系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标准,即B-IBI>2.13为健康,1.60~2.13为亚健康,1.06~1.60为一般,0.53~1.06为较差,0~0.53为极差。B-IBI评价结果显示,永定河水系6.7%河段处于健康状态,23.3%河段处于亚健康状态,36.7%河段处于一般状态,20.0%河段处于较差和13.3%处于极差状态。除官厅水库坝上和宁车沽闸下外,其余样点的底栖动物完整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表明永定河水系水体的健康状况整体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定河水系 大型底栖动物 生态健康评价 B-IBI指数
下载PDF
浑河流域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构建与健康评价 被引量:29
14
作者 张宇航 渠晓东 +5 位作者 王少明 朱瑶 刘晓波 张海萍 张敏 孙仕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74-1386,共13页
应用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Benthic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B-IBI)评价河流健康已成为河流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方法。根据2010年5月对浑河流域62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调查数据,基于采样点的水质等级、栖息地质量综合评估指... 应用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Benthic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B-IBI)评价河流健康已成为河流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方法。根据2010年5月对浑河流域62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调查数据,基于采样点的水质等级、栖息地质量综合评估指数、人类干扰强度和河岸土地利用评估等标准,选择同属于辽河水系的太子河流域的8个采样点作为参照点,构建浑河流域B-IBI生物完整性指数。通过对34个生物参数的分布范围检验、判别能力分析以及相关性检验,最终确定浑河流域B-IBI生物完整性指数由总分类单元数、EPT(蜉蝣目Ephemeroptera、襀翅目Plecoptera、毛翅目Trichoptera)相对丰度、耐污类群相对丰度、最优势类群分类单元数、直接收集者相对丰度以及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6个参数构成。根据各参数值随干扰增强的变化趋势,采用比值法计算各指标的分值和评价标准。结果表明:浑河流域B-IBI平均得分为2.56,河流健康状态处于一般状态;62个采样点中,9个处于健康状态,13个处于亚健康状态、22个处于一般状态、10个处于差状态,8个处于极差状态;从流域空间尺度上来看,河流健康状态从上游区到下游区逐渐变差。相关性分析表明,B-IBI与水温、电导、溶解性固体总量、硝酸盐、总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等水环境指标呈现显著负相关,表明B-IBI指数对于水质污染具有较好的指示性作用。综上所述,浑河流域由于受城市工业区的分布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上游区河流生物完整性较好、中下游底栖动物群落呈现出明显的退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BI 浑河流域 河流健康评价 大型底栖动物
原文传递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的大清河水系水体健康状况评价 被引量:14
15
作者 许维 梁舒汀 +1 位作者 黄艳凤 孔凡青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6-554,共9页
为了了解大清河水系生态健康状况,在该水系的河流、湖泊和水库布设了20个采样点,分别于2018年5月和9月,在各采样点,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采用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enthic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B-IBI)方法,对大清河... 为了了解大清河水系生态健康状况,在该水系的河流、湖泊和水库布设了20个采样点,分别于2018年5月和9月,在各采样点,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采用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enthic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B-IBI)方法,对大清河水系水体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通过分布范围分析、箱线图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确定大清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的主要指标,包括总分类单元数、优势类群数量所占百分比、摇蚊科(Chironomidae)数量所占百分比和敏感类群生物量;根据比值法,以参考点的25%分位数值,确定大清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在20个采样点,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6种,包括扁形动物门1种,环节动物门3种,软体动物门6种和节肢动物门36种(其中有水生昆虫30种);耐污值≤3的敏感类群数量占全部类群数量的16.8%,耐污值≥7的耐污类群数量占42.9%;出现频率最高的3种物种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中华摇蚊(Chironomus sinicus)和德永雕翅摇蚊(Glyptotendipes tokunagai),其出现频率分别为45%、35%和30%,3种物种的耐污值都较高;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系数评价体系结果显示,在大清河水系的河流、湖泊和水库的20个采样点中,唐河上游和西大洋水库入库处的采样点水体的健康状况为健康,拒马河西上游、白沟河、漕河、沙河和团泊洼的采样点水体的健康状况为亚健康,大石河、拒马河下游、中易水、南拒马河、界河、白洋淀和大清河的采样点水体的健康状况为一般,瀑河、潴龙河、府河和独流减河的采样点水体的健康状况为差,孝义河和北大港水库的采样点水体的健康状况为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水体健康 评价 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 大清河水系
原文传递
黄河三角洲水质污染对淡水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申保忠 田家怡 《滨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43-46,共4页
1993~1997年对黄河三角洲内8条河流、3个水库和1个湖泊水质连续5年监测,1996~1997年对淡水底栖动物多样性开展了同步调查.水质评价结果:2条河流严重污染,6条河流重污染,麻大湖严重污染.淡水底栖动物共鉴定出69种,隶属于38科62属.水质... 1993~1997年对黄河三角洲内8条河流、3个水库和1个湖泊水质连续5年监测,1996~1997年对淡水底栖动物多样性开展了同步调查.水质评价结果:2条河流严重污染,6条河流重污染,麻大湖严重污染.淡水底栖动物共鉴定出69种,隶属于38科62属.水质污染已导致底栖动物多样性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水质污染 底栖动物多样性
下载PDF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镇 张岩 +1 位作者 袁建平 卢路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4期96-101,共6页
现从河流健康的内涵出发,回顾河流健康评价指标的发展历史,通过分析单一生物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及生物完整性指数的研究进展,评述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作为生物监测工具在河流健康评价之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从技术、方... 现从河流健康的内涵出发,回顾河流健康评价指标的发展历史,通过分析单一生物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及生物完整性指数的研究进展,评述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作为生物监测工具在河流健康评价之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从技术、方法等方面提出建议,并展望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发展趋势,力求为我国河流健康评价工作提供借鉴,以便能够更好的进行流域管理和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单一生物指数 生物多样性指数 生物完整性指数 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 评估参照点
下载PDF
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在漳河上游水生态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崔文彦 孟宪智 +1 位作者 张世禄 孔凡青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77,共5页
为了解漳河上游水生态健康状况,于2015年非汛期和汛期对漳河上游的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状况进行调查。根据所调查站点的水质和人为扰动情况,将布设的12个站点分为参照点(4个)和受损点(8个)。使用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对漳河上游水生... 为了解漳河上游水生态健康状况,于2015年非汛期和汛期对漳河上游的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分布状况进行调查。根据所调查站点的水质和人为扰动情况,将布设的12个站点分为参照点(4个)和受损点(8个)。使用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对漳河上游水生态状况进行评价,对4个类型的18个候选生物参数的分布范围、判别能力以及相关性等进行分析,筛选出构建漳河上游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的4个核心参数,分别为总分类单元数、(甲壳类+软体类)单元百分比、耐污分类单元数百分比和捕食者百分比。采用比值法统一量纲,获得漳河上游12个站点的B-IBI值。结果表明,漳河上游的12个站点中,5个站点为健康或亚健康状态,3个站点为一般状态,4个站点为较差或病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河上游 大型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完整性 水生态评价
下载PDF
永定河京津冀段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孟翠婷 郎琪 +2 位作者 雷坤 程全国 李秀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307-313,共7页
根据2020年秋季京津冀区域水生态和水质调查情况,分析了京津冀区域水环境及水生态特征,并构建了基于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的水生态健康评价体系,对水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河流受干扰程度较严重,丰、平水期QHEI评分在39~80... 根据2020年秋季京津冀区域水生态和水质调查情况,分析了京津冀区域水环境及水生态特征,并构建了基于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的水生态健康评价体系,对水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河流受干扰程度较严重,丰、平水期QHEI评分在39~80分之间,生物栖息地质量较差;永定河京津冀段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较差且存在空间差异性,共采集到底栖动物3门6纲34种,其中腹足纲最多,占44.12%,其次是昆虫纲,占35.29%;丰富度指数和物种数区域性差异显著,在上游和下游数值差异较大.水生态健康评价结果表明,京津冀段水生态健康状况不佳,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评价结果为“健康”与“较好”比例仅占33.3%,其中官厅山峡段和桑干河段整体健康状况较好,洋河段和平原段健康状况较差,亟需开展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特征 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 河流健康评价 永定河流域
下载PDF
北汝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水质生物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冰冰 方改霞 +3 位作者 王亚南 张元元 单林娜 胡建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638-12640,共3页
对北汝河水系16个采样点进行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调查和水质生物监测,结果表明,北汝河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由8纲、19目、93科组成。运用2种生物学指数进行水质的评价,结果表明,北汝河水系已受到了轻度的污染,个别河段已达重... 对北汝河水系16个采样点进行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调查和水质生物监测,结果表明,北汝河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由8纲、19目、93科组成。运用2种生物学指数进行水质的评价,结果表明,北汝河水系已受到了轻度的污染,个别河段已达重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水质生物评价 北汝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