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采与手采鲜叶加工平水日铸茶工艺、品质及成本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谷兆骐 曹婷婷 +4 位作者 陈国荣 万景红 龚淑英 徐鹏程 魏明香 《茶叶》 2014年第4期207-211,共5页
在相同生产时间,对机采与手采鲜叶按连续化颗粒型加工工艺技术生产平水日铸茶,对生产的茶叶品质进行感官审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种采摘模式下的加工方法、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机采鲜叶在嫩度与匀整度上明显低于手采鲜... 在相同生产时间,对机采与手采鲜叶按连续化颗粒型加工工艺技术生产平水日铸茶,对生产的茶叶品质进行感官审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种采摘模式下的加工方法、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机采鲜叶在嫩度与匀整度上明显低于手采鲜叶;可采用相同的初加工工艺与技术参数进行加工;机采毛茶品质由于含梗量与嫩度的原因在外形与叶底上感官审评得分略低于手采毛茶,但在香气与滋味上接近、有的甚至还稍优于手采毛茶,综合品质两者接近;精加工后两者品质更趋一致。在生产成本与得率上,每公斤机采茶的成本比手采茶低36.22%,得率低25.48%,经济效益高约2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水日铸茶 机采 手采 鲜叶机械组成 品质 成本
下载PDF
云南茶园机械采摘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德和 肖星 +6 位作者 殷丽琼 夏锐 孙云南 罗琼仙 夏丽飞 梁名志 方成刚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49-51,共3页
为探明云南茶园机采适应性,田间应用单人采茶机,以一芽一、二叶为标准芽叶,对4个采摘时期机采鲜叶的机械组成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对比分析机采与手采的功效和成本。结果表明,应用NV60 H型单人采茶机采摘,油耗量较低,机采鲜叶完... 为探明云南茶园机采适应性,田间应用单人采茶机,以一芽一、二叶为标准芽叶,对4个采摘时期机采鲜叶的机械组成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对比分析机采与手采的功效和成本。结果表明,应用NV60 H型单人采茶机采摘,油耗量较低,机采鲜叶完整芽叶率达64.81%。在本试验条件下,当茶树冠面上标准芽叶占新梢总数的70%~80%时,机采鲜叶的标准芽叶达66.75%~72.73%,此时期可作为机采适期。茶园中应用机械采摘比手工采摘的工效可提高10.42倍,采摘成本节省84.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茶园 机械采摘 标准芽叶 机械组成
下载PDF
适宜机采优质绿茶新品种中茶503选育报告
3
作者 章志芳 曾建明 +4 位作者 杨亚军 王新超 王璐 郝心愿 李小恋 《中国茶叶》 2024年第5期48-53,共6页
中茶503是从中茶108种子后代采用单株选择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适宜机采的茶树新品种。经系统品系比较试验、机采适宜性鉴定试验表明,中茶503属特早生种,产量中等。制烘青绿茶,干茶细紧卷曲、显毫、绿翠鲜活,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高鲜、栗香显... 中茶503是从中茶108种子后代采用单株选择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适宜机采的茶树新品种。经系统品系比较试验、机采适宜性鉴定试验表明,中茶503属特早生种,产量中等。制烘青绿茶,干茶细紧卷曲、显毫、绿翠鲜活,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高鲜、栗香显,滋味甘醇鲜爽,叶底嫩匀显芽、明亮。内含物质丰富,春季一芽二叶3年平均水浸出物含量达46.4%,茶多酚含量13.7%,氨基酸含量5.2%,咖啡碱含量2.7%。抗寒抗旱性强,茶炭疽病抗性表现为感(S)、茶小绿叶蝉抗性表现为高感(HS)。新梢、最下节节间长,机采后优质芽叶一芽二三叶占比、新梢完整率高。中茶503于2022年10月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编号:GPD茶树(2022) 3300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茶503 新品种 机采
下载PDF
信阳毛尖茶区鲜叶采摘方式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1
4
作者 金开美 郑杰 +1 位作者 任红楼 张伟 《中国茶叶加工》 2014年第4期51-53,共3页
为进一步掌握鲜叶采摘方式对茶叶行业经济效益的紧密关系,在信阳市茶叶示范园开展单人采茶机、双人采茶机、手工3种采摘方式的相关指标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秋季采摘方式单位面积茶园经济效益由高到低依次为双人采茶机采摘、单人采茶... 为进一步掌握鲜叶采摘方式对茶叶行业经济效益的紧密关系,在信阳市茶叶示范园开展单人采茶机、双人采茶机、手工3种采摘方式的相关指标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秋季采摘方式单位面积茶园经济效益由高到低依次为双人采茶机采摘、单人采茶机采摘、手工采摘,在信阳茶区,夏秋季宜大面积推行机械化采摘。本试验初步提出了早春高档茶以手工采摘、夏秋季大面积推广双人采茶机采摘的信阳毛尖茶区鲜叶采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叶 采摘方式 机采 效益
下载PDF
不同机采棉种植模式对棉花主要植株形态影响效应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健伟 吴鹏昊 +3 位作者 石洪亮 李春艳 崔建平 张巨松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87,93,共7页
机采棉农艺与机艺高度配套是解决机采棉品质下降和降低植棉成本问题的关键。为了比较不同机采棉种植模式对棉花主要植株形态的影响效应,本研究以新陆中54号和新陆中7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目前大田条件下3种常用的机采棉种植模式,分别在花... 机采棉农艺与机艺高度配套是解决机采棉品质下降和降低植棉成本问题的关键。为了比较不同机采棉种植模式对棉花主要植株形态的影响效应,本研究以新陆中54号和新陆中7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目前大田条件下3种常用的机采棉种植模式,分别在花铃期、吐絮期对9个主要植株形态特征指标进行测定,研究机采棉种植模式植株形态指标间的相关性以及对其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机采棉种植模式对7个植株形态特征指标影响显著。相同机采棉种植模式下不同品种间始果节高度、始果节位和果枝长度等农艺性状差异显著。通过多重比较发现一膜四行较一膜六行机采棉种植模式棉花生育进程提前4~6 d,霜前花率提高2%~4%,单株结铃多1~2个。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机采种植模式下株高与始果节高度、果枝台数、叶形指数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4、0.730、0.560,茎粗与单株结铃数呈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35。因此,增加植株高度可使植株形态更符合机采要求,增加茎粗可使单株结铃数增加并且可减少倒伏,降低机采损失。植株过矮和过密已经无法适应机采棉种植要求,需打破传统的棉花"矮""密""早"高产栽培思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 株行距配置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基于GA-SVM模型的机采籽棉杂质识别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成梁 李蕾 +1 位作者 董全成 葛荣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89-196,共8页
针对中国机采棉加工过程中混级混轧、缺乏棉花参数检测的现状,提出使用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的机采籽棉图像分割、杂质识别方法。在图像分割阶段,采用像素点邻域的色调、饱和度、亮度颜色特征与平均亮度、平均对比度、平滑度、三... 针对中国机采棉加工过程中混级混轧、缺乏棉花参数检测的现状,提出使用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的机采籽棉图像分割、杂质识别方法。在图像分割阶段,采用像素点邻域的色调、饱和度、亮度颜色特征与平均亮度、平均对比度、平滑度、三阶矩、一致性、熵等纹理特征构建特征向量,使用最优保留策略的遗传算法优化惩罚参数及核函数参数,建立图像分割SVM分类器;对杂质识别过程,在计算标记区域的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基础上,增加面积、周长、离心率、矩形度、形状因子等形状特征,使用遗传算法建立杂质识别SVM分类器。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边缘对比度低、纹理信息丰富的机采籽棉含杂图像分割,对杂质的有效识别率为92.6%。该研究为棉花加工设备的参数优化和国产采棉机的研制及优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杂质 遗传算法 机采籽棉 SVM 识别
下载PDF
机采棉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物量和氮素累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 李健伟 +3 位作者 杨培 张巨松 郭仁松 林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06-1416,共11页
【目的】研究机采棉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物量、氮素累积分配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为南疆机采棉高产栽培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株型松散品种新陆中54号和株型紧凑品种新陆中75号为材料,设置3种不同适宜机采的株行距配置进行试验,分别为... 【目的】研究机采棉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物量、氮素累积分配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为南疆机采棉高产栽培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株型松散品种新陆中54号和株型紧凑品种新陆中75号为材料,设置3种不同适宜机采的株行距配置进行试验,分别为高密度一膜六行(66+10) cm、高密度一膜六行(64+12) cm和低密度一膜四行(64+12) cm。研究其对棉花生物量、氮素动态累积特征的影响。【结果】新陆中54号与新陆中75号在低密度一膜四行(64+12) cm种植模式下,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生物量的积累进入快速增长期起始日、结束日及最大生长速率的时期均提前,其生长特征值与总氮积累量理论值均较大。确保棉株营养器官中氮素的净吸收和净转移量的增加,发挥棉株单株优势,使棉株生长具有较高的氮代谢水平,可有效增加棉株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达到较高皮棉产量(3 307. 8和3 150. 9 kg/hm2)。不同品种间,新陆中54号对新陆中75号而言单株结铃数高出9. 23%,最终皮棉产量高出4. 98%。【结论】在新疆南疆不同品种在机采棉株行距配置间,松散型品种新陆中54号在低密度一膜四行(64+12) cm配置下,地上部生物量及氮素累积特征值较协调,各器官分配比例较合理,使皮棉产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 株行距配置 生物量累积 氮素累积 产量
下载PDF
机采种植模式对不同株型棉花脱叶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健伟 吴鹏昊 +2 位作者 肖绍伟 崔建平 张巨松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88,共7页
以新陆中54号(株型较松散)和新陆中75号(株型较紧凑)为试验材料,代表南疆早中熟品种类型,以一膜六行、一膜四行、一膜三行模式代表目前机采种植模式,研究了机采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和不同株型果枝交错程度与脱叶效果的... 以新陆中54号(株型较松散)和新陆中75号(株型较紧凑)为试验材料,代表南疆早中熟品种类型,以一膜六行、一膜四行、一膜三行模式代表目前机采种植模式,研究了机采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和不同株型果枝交错程度与脱叶效果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相同密度下,新陆中54号一膜三行较一膜六行模式籽棉产量增加10.0%,皮棉产量增加8.9%,但新陆中75号一膜三行较一膜六行模式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下降5.8%和8.2%,而一膜四行模式产量下降幅度较小;一膜三行脱叶率、挂枝率均高于一膜四行和一膜六行模式;果枝交错系数α1与脱叶率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685,果枝交错系数α2与挂枝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824,吐絮期LAI与脱叶率和挂枝率相关性不明显;相同品种三种机采种植模式之间纤维品质差异不明显。新陆中54号在一膜三行模式下增产显著,脱叶效果好;新陆中75号一膜六行、四行模式产量较高,但综合考虑脱叶效果和纤维品质,一膜四行模式更适宜机采。因此,对于南疆株型松散型品种推荐采用一膜三行模式,株型紧凑型品种推荐采用一膜四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机采种植模式 脱叶率 纤维品质 株行距配置
下载PDF
新疆棉花的发展现状与质量提升对策 被引量:10
9
作者 曹吉强 徐红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74,共4页
探讨新疆棉花的发展机遇和提升质量的对策。以新疆棉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疆棉花的生产现状和存在的质量问题,讨论了新疆棉花质量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提升新疆棉花质量的相应对策。认为:针对当前新疆棉花产业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思... 探讨新疆棉花的发展机遇和提升质量的对策。以新疆棉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疆棉花的生产现状和存在的质量问题,讨论了新疆棉花质量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提升新疆棉花质量的相应对策。认为:针对当前新疆棉花产业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思路,从数量增长型转变为质量增长型;调整产业政策,完善推广目标价格与棉花质量挂钩;加强标准引导,将籽棉含杂纳入分等计价收购质量指标;实施创新驱动,研发新型适用轧花机,改进棉花采收加工工艺;立足棉花质量,建立标准化和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的质量管理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棉花 棉花质量 轧花加工 机采率 轧花环境 种植面积 技术创新
下载PDF
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叶铃分布的影响及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春艳 张巨松 +3 位作者 石洪亮 李健伟 窦海涛 向雁玲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7-59,共13页
为研究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机采棉冠层叶面积指数、透光率和果枝长度等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2个种植密度D18(18万株/hm^2)和D24(24万株/hm^2),副区设4个施氮量N0(0kg/hm^2)、N170(170kg/hm^2)、N320(320kg/hm^2)和N470(470kg/h... 为研究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机采棉冠层叶面积指数、透光率和果枝长度等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2个种植密度D18(18万株/hm^2)和D24(24万株/hm^2),副区设4个施氮量N0(0kg/hm^2)、N170(170kg/hm^2)、N320(320kg/hm^2)和N470(470kg/hm^2)。结果表明,同一施氮量下,随种植密度增大,单株结铃数、单铃重与衣分减小,冠层上、中和下部叶面积指数增大,冠层上、中和下部果枝长度呈先降后增的趋势,冠层开度降低,冠层上、中和下部单铃重逐渐降低。同一种植密度下,当种植密度为D18时,随施氮量的增加,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籽棉产量、皮棉产量、DIFN、冠层上、中和下部叶面积指数及果枝长度均呈上升趋势,表现为N470>N320>N170>N0,种植密度D24条件下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表现为N320>N470>N170>N0。D24N320处理虽然较最高籽棉产量略低,但差异不显著,其增产率及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最高,在减少氮肥投入量的同时也减轻了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因此,当种植密度为24万株/hm^2、施氮量为320kg/hm^2是本试验条件下最理想的种植密度与施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施氮量 机采棉 叶铃分布 产量
原文传递
南疆两种膜下滴灌布管方式对机采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蔡利华 练文明 +7 位作者 邰红忠 戴翠荣 吴博 卢金宝 王献礼 贺美球 周龙 赵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2-58,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南疆机采棉田水分利用效率,探索机采棉膜下滴灌一膜三管种植模式下最适宜的布管方式,2017年在新疆阿拉尔市兵团第一师农科所试验地开展田间试验。试验设计为窄行布管(滴灌带放在棉花窄行中间)和偏置布管(滴灌带置于棉花窄... 为进一步提高南疆机采棉田水分利用效率,探索机采棉膜下滴灌一膜三管种植模式下最适宜的布管方式,2017年在新疆阿拉尔市兵团第一师农科所试验地开展田间试验。试验设计为窄行布管(滴灌带放在棉花窄行中间)和偏置布管(滴灌带置于棉花窄行外边10 cm处)2种处理,采用定点定时田间调查、取样测试等方法研究2种布管方式下棉花生长势、干生物量、叶面积、黄萎病发病率、产量和品质及0~40 cm土层土壤水、肥、盐运移的情况。结果表明:在棉花花铃期和盛铃期,窄行布管蕾花铃数和铃数显著高于偏置布管方式,分别高13.9%和5.9%;花铃期棉花叶片、茎秆、蕾花铃的干生物量和叶面积同样显著高于偏置布管方式,分别高21.2%、10.3%、14.9%和29.2%;同时窄行布管方式能够显著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率,比偏置布管发病率低23%;窄行布管棉花生育期消耗根层土壤水分和氮、磷、钾养分量显著高于偏置布管方式,并且土壤脱盐效果相对于偏置布管较好,产量比偏置布管增加14.8%。综上可知,南疆棉田窄行布管方式更有利于提高根区土壤水分和养分利用率,降低含盐量,促进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提高棉花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窄行布管 偏置布管 机采棉 棉花产量 棉纤维品质
下载PDF
机采棉精播机关键部件运动仿真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冬霞 李明军 +2 位作者 石磊 宫建勋 张爱民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6-55,共10页
为了满足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要求,项目组研发了适用于在耕整后田地上作业的2BMJ-3A型基于机采棉的智能精量播种机。为此,对2BMJ-3A型基于机采棉的智能精量播种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利用三维设计软件Solid Works和机械系统动... 为了满足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要求,项目组研发了适用于在耕整后田地上作业的2BMJ-3A型基于机采棉的智能精量播种机。为此,对2BMJ-3A型基于机采棉的智能精量播种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利用三维设计软件Solid Works和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对播种机的仿形播种机构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并利用Solid Works中的Simulation模块对播种开沟器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耕整后的田地上,播种机仿形播种机构的仿形能力能够满足棉花播种的要求,播种开沟器在工作状态时不会产生屈服现象,能够满足棉花播种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机 仿形播种机构 机采棉 运动学仿真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史加亮 赵文超 +4 位作者 董灵艳 齐洪鑫 李凤瑞 张东楼 杨秀凤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5期42-46,共5页
为探究黄河流域棉区机采棉最优种植模式,本试验以德棉10号、德棉12号、德棉16号和鲁6269共4个棉花品种(系)为材料,设置76 cm等行距(R1)、66 cm+10 cm(R2)、92 cm+60 cm(R3)3种种植模式,研究各种植模式对不同棉花品种株高、茎粗、产量及... 为探究黄河流域棉区机采棉最优种植模式,本试验以德棉10号、德棉12号、德棉16号和鲁6269共4个棉花品种(系)为材料,设置76 cm等行距(R1)、66 cm+10 cm(R2)、92 cm+60 cm(R3)3种种植模式,研究各种植模式对不同棉花品种株高、茎粗、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株高均表现为R1>R2>R3,茎粗均表现为R3>R1>R2;品种间株高和茎粗均表现为鲁6269>德棉10号>德棉12号>德棉16号。4个品种均以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籽棉、皮棉产量最高;各处理中,籽棉产量以德棉10号+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最高,皮棉产量以鲁6269+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最高。纤维品质品种间差异较大,以德棉16号和德棉10号表现最优,种植模式对其影响不显著。本试验条件下,76 cm等行距(R1)为最优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机采棉 种植模式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施磷对机采棉养分吸收与磷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韩伟 叶祖鹏 +5 位作者 冯琳 顾惠敏 黄国平 魏广东 齐晓晨 陈波浪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99,共9页
研究不同磷肥施用量对新疆机采棉主栽模式[1膜6行(10+66+10+66+10)cm]下棉花养分吸收与磷利用效率的影响,可为机采棉磷肥合理运筹提供理论依据。以新陆早57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5个不同磷肥(P_2O_5)处理(0、75 kg/hm^2、150 kg... 研究不同磷肥施用量对新疆机采棉主栽模式[1膜6行(10+66+10+66+10)cm]下棉花养分吸收与磷利用效率的影响,可为机采棉磷肥合理运筹提供理论依据。以新陆早57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5个不同磷肥(P_2O_5)处理(0、75 kg/hm^2、150 kg/hm^2、300 kg/hm^2、450 kg/hm^2)对机采棉干物质积累、各生育时期N、P、K素积累量、磷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增加磷肥施用量有利于机采棉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N、P、K素积累量的提高,尤以磷肥施用量在75~150 kg/hm^2范围内最高。花铃期机采棉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各器官N、P、K素积累量分别较对照平均增加了9.85%、24.2%、6.24%、27.1%和51.6%;磷肥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率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75 kg/hm^2处理最高,为2.4%、13.50 kg/hm^2和67.39 kg/hm^2;合理的磷肥施用量促进了机采棉产量的提高,75 kg/hm^2和150 kg/hm^2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分别增产了25.05%和38.53%。因此,本试验条件下磷肥施用量为75~150 kg/hm^2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 磷肥效率 养分吸收 干物质积累
原文传递
氮肥运筹对机采棉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龚双凤 马兴旺 +4 位作者 索俊宇 陈宝燕 朱靖蓉 何万义 杨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16-1223,共8页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探明机采棉种植模式下氮肥运筹技术模式,研究不同产量水平下机采棉各生育期吸收N、P、K的量与比例及其区别,以期明确土壤-棉花体系养分吸收利用特征,指导机采棉模式下高效施肥。【方法】在田间不同施氮策略处理下...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探明机采棉种植模式下氮肥运筹技术模式,研究不同产量水平下机采棉各生育期吸收N、P、K的量与比例及其区别,以期明确土壤-棉花体系养分吸收利用特征,指导机采棉模式下高效施肥。【方法】在田间不同施氮策略处理下,对机采棉各生育期定点采集植株样品并测产,统计分析N、P、K含量和产量的相关关系。【结果】随着氮肥基施比例由0提高到40%,在机采棉模式下,可形成7 667.15 kg/hm2超高产,7 376.12 kg/hm2的中高产,7 212.33 kg/hm2的一般产量三种水平;机采棉在苗-蕾期对氮素的吸收是占主要的,占棉花这时期吸收养分总量的34.57%~48.52%。蕾期-花铃期对养分的需求量最大,吸收N占棉花整个生育期吸收总N的66.14%~83.22%、吸收P2O5占总P2O5的52.39%~73.07%、吸收K2O占总K2O的75.57%~79.08%。机采棉种植模式下棉花对养分的需求表现出对氮需求较早,且量也较大;对磷的需求稍晚,但需求持续时间长;对钾的需求时间和强度处于氮、磷之间。【结论】机采棉种植模式下,通过氮肥的基追比例运筹,能够调控棉花达到不同的产量水平。机采棉超高产棉花单位面积上吸收N、P2O5、K2O的量高于一般产量和中高产棉花的吸收量,并且对K2O吸收的绝对量最大。不同产量水平下棉花对N、P2O5、K2O养分吸收比值总体上是相近的,但在各生育期养分吸收比值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 氮肥运筹 产量 养分吸收利用
下载PDF
机采棉轧花加工对棉纤维性能影响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丽芸 贾冬 +2 位作者 马康瑞 张婷婷 汪军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8-53,共6页
探讨机采棉轧花加工对棉纤维性能影响。选取新陆中35品种,在MY171和MY98两种典型的机采棉轧花加工生产线进行试验,采用HVI及AFIS仪器对棉纤维性能进行测试,对比两种轧花生产线所得棉纤维性能,定量分析了轧花加工中每道工序对棉纤维的损... 探讨机采棉轧花加工对棉纤维性能影响。选取新陆中35品种,在MY171和MY98两种典型的机采棉轧花加工生产线进行试验,采用HVI及AFIS仪器对棉纤维性能进行测试,对比两种轧花生产线所得棉纤维性能,定量分析了轧花加工中每道工序对棉纤维的损伤程度。结果表明:轧花机加工后对棉纤维均有损伤,棉纤维的长度和整齐度均大幅下降,短纤指数大幅升高;MY98比MY171轧花生产线加工所得纤维的质量略优。认为:以此定量分析结果为参考依据,可合理选择轧花生产线并调整加工工序,以提高轧花加工所得棉纤维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花加工 生产线 新陆中35 机采棉 HVI AFIS 棉纤维性能 定量分析
下载PDF
2 BMJ-3 A型基于机采棉的智能精量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爱民 李明军 +2 位作者 谢庆 李伟 陈长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0-146,共7页
为了满足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要求,项目组研发了2 BMJ-3 A型基于机采棉的智能精量播种机。该播种机针对应用广泛的三行采棉机进行设计,采用一膜三行等行距种植模式,一次进地可完成种床碎土、侧深施肥、种床镇压、精量播种、覆土镇压、... 为了满足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要求,项目组研发了2 BMJ-3 A型基于机采棉的智能精量播种机。该播种机针对应用广泛的三行采棉机进行设计,采用一膜三行等行距种植模式,一次进地可完成种床碎土、侧深施肥、种床镇压、精量播种、覆土镇压、宽幅覆膜及膜后覆土等工序,并设计了棉花精量播种装置、改进型尖角式开沟器及长度伸缩可调划行器等关键部件。田间试验表明,该播种机作业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机 智能精量 机采棉 全程机械化 三行采棉机
下载PDF
机采早熟棉花新品系筛选及其适宜种植密度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成 张教海 易先达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22-24,39,共4页
对6个自选棉花(Gossypiumspp)早熟新品系进行了品比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棉花新品系H8010和H208在早熟性、丰产性、纤维品质、农艺性状上均表现出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指标要求;筛选出品系H8010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000~67500株/hm^2,在该种植... 对6个自选棉花(Gossypiumspp)早熟新品系进行了品比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棉花新品系H8010和H208在早熟性、丰产性、纤维品质、农艺性状上均表现出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指标要求;筛选出品系H8010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000~67500株/hm^2,在该种植密度条件下,子棉和皮棉产量均为最高,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Gossypiumspp) 早熟 新品系 密度
下载PDF
抗旱耐盐宜机采棉花新品种‘衡棉HD008’的选育 被引量:2
19
作者 戴茂华 刘丽英 +2 位作者 李媛 刘超 吴振良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159-4163,共5页
抗逆丰产宜机采是农业提质增效背景下对棉花品种提出的新要求。衡棉HD00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以中早熟抗病陆地棉品种资源材料‘衡棉4号’为母本,以优质遗传资源材料RILNnXu-0022HF为父本杂交,后代多年南繁北育,经旱棚盐... 抗逆丰产宜机采是农业提质增效背景下对棉花品种提出的新要求。衡棉HD00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以中早熟抗病陆地棉品种资源材料‘衡棉4号’为母本,以优质遗传资源材料RILNnXu-0022HF为父本杂交,后代多年南繁北育,经旱棚盐池鉴定筛选,在枯黄萎病混生重病地、不防治棉铃虫的高压胁迫下,多年连续定向选择育成的转Bt基因抗虫机采棉新品种。其突出表现为抗旱耐盐、优质高产、宜机采,适宜在河北省及黄河流域同类生态春播棉区机收种植,2019年8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棉20199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 衡棉HD008 抗旱耐盐 机采棉
原文传递
纺机采棉清梳设备与工艺的优化配置
20
作者 谢家祥 田九坤 王涛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17,共5页
探讨纺机采棉清梳设备与工艺的优化配置问题。从清梳工序的设备选型、工艺配置方面,对比分析了单打手清棉机与三打手精清棉机、单刺辊梳棉机与三刺辊梳棉机的工艺纺纱性能。认为:通过合理的工艺配置,三打手精清棉机和三刺辊梳棉机在纺... 探讨纺机采棉清梳设备与工艺的优化配置问题。从清梳工序的设备选型、工艺配置方面,对比分析了单打手清棉机与三打手精清棉机、单刺辊梳棉机与三刺辊梳棉机的工艺纺纱性能。认为:通过合理的工艺配置,三打手精清棉机和三刺辊梳棉机在纺高含杂机采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具有广泛的原料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 清棉 梳棉 三打手精清棉机 三刺辊梳棉机 棉结 短绒率 纱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