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可压缩流体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立锋 叶文华 +3 位作者 范征锋 孙彦乾 郑炳松 李英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381-6386,共6页
利用高精度数值格式,研究了二维可压缩流体中的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主要研究了可压缩性对Kelvin-Helmholtz稳定性增长率的影响.模拟定量的给出低Mach和高Mach数两种情况下,初始静压和对流Mach数以及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线性... 利用高精度数值格式,研究了二维可压缩流体中的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主要研究了可压缩性对Kelvin-Helmholtz稳定性增长率的影响.模拟定量的给出低Mach和高Mach数两种情况下,初始静压和对流Mach数以及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线性增长率的关系.模拟结果和自由剪切层以及混合层的实验结果以及理论分析一致.模拟表明,对流Mach数是描述流体可压缩性的合适参数,对流Mach数越小流体越不可压,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的线性增长率随对流Mach数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 可压缩流体 mach 超音速流体
原文传递
Mach数和壁面温度对HyTRV边界层转捩的影响
2
作者 章录兴 王光学 +2 位作者 杜磊 余发源 张怀宝 《气体物理》 2024年第2期9-20,共12页
典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流场存在着复杂的转捩现象,其对飞行器的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针对HyTRV这款接近真实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升力体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Mach数和壁面温度对HyTRV转捩的影响规律。采用课题组自研软件开展数值计算,M... 典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流场存在着复杂的转捩现象,其对飞行器的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针对HyTRV这款接近真实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升力体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Mach数和壁面温度对HyTRV转捩的影响规律。采用课题组自研软件开展数值计算,Mach数的范围为3~8,壁面温度的范围为150~900 K。首先对■转捩模型和SST湍流模型进行了高超声速修正:将压力梯度系数修正、高速横流修正引入到■转捩模型,并对SST湍流模型闭合系数β~*和β进行可压缩修正;然后开展了网格无关性验证,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确认了修正后的数值方法和软件平台;最终开展Mach数和壁面温度对HyTRV边界层转捩规律的影响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转捩区域主要集中在上表面两侧、下表面中心线两侧;增大来流Mach数,上下表面转捩起始位置均大幅后移,湍流区大幅缩小,但仍会存在,同时上表面层流区摩阻系数不断增大,下表面湍流区摩阻系数不断减小;升高壁面温度,上下表面转捩起始位置先前移,然后快速后移,最终湍流区先后几乎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捩 HyTRV 摩阻 mach 壁面温度
下载PDF
导流锥式超声速旋流分离装置流动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大鹏 王荧光 +2 位作者 任文文 赵健华 刘培启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17-2425,共9页
采用二维轴对称模型,以理想空气为介质对超声速旋流分离装置内的流场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搭建实验平台,对小压比条件下影响流场特性和分离性能的结构和操作参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压比为1.4同时排液通道外壁张角小于1... 采用二维轴对称模型,以理想空气为介质对超声速旋流分离装置内的流场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搭建实验平台,对小压比条件下影响流场特性和分离性能的结构和操作参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压比为1.4同时排液通道外壁张角小于12°时,超声速喷管扩张段内在面积比达1.27的情形下仍不存在气动激波,同时对扩张段内存在激波产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其原因为在排液口内产生反向压缩波,并向喷管上游移动。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压比为1.4,面积比为1.27时超声速旋流分离器分离效率最高,达到2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流动 流体动力学 值模拟 激波 离心分离 mach
下载PDF
Effects of Airfoil-probe Tubes on the Flow Field of a Compressor Cascade 被引量:5
4
作者 MA Hongwei JIN Chao +1 位作者 ZHAO Lianpeng MA Rong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21-330,共10页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airfoil-probe tubes and its installment position on the flow field of the compressor cas- cade, and find out the mechanism that how the airfoil-probes affect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airfoil-probe tubes and its installment position on the flow field of the compressor cas- cade, and find out the mechanism that how the airfoil-probes affect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 pressor cascade, this paper performed both numerical and experimcntal works on the same compressor cascade. The experiment mainly focused on the cases of low Mach number (Ma = 0.1), and cases with different Mach numbers (0.1, 0.3, 0.7) and different incidence angles (-5, 0, 5) are investigated by the numerical method. The case without the airfoil-probe tube was referenced as the baseline, and other three cases with the airfoil-probe tubes installed in different chordwise positions O0%, 50%, 70% of the chord length) were studied. The diameter of the airfoil-probe tube is 3ram, which is configured as 300% amplification of some particular airfoil-probe ac- cording to the geometrical similarity princip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irfoil-probe tubes have a negative in- fluenc~ on the flow capacity of the cascade at all investigation points. The separations and the large scale stream- wise vortices that induced by the airfoil-probe tube on the pressure side cause most the losses at the high Mach number. The influence of the airfoil-probe tube on the flow field in the vicinity of the pressure side surface is lo- cal separation at the low Mach number. The airfoil-probe tubes also have a clearly effect on the leakage flow. It decreases the mass flow of the leakage flow and weakens the intensity of the leakage vortex, but enlarges the in- fluence area. The total pressure loss of the case that the tube is installed at the half chordwise position is generally lower than other cases especially at the high Mach number, it can even decrease the losses compared with the ba- sic c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foil-probe compressor cascade installment position 5-hole probe
原文传递
高速掺气水流的压缩性准则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建福 李炜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5-38,共4页
本文利用双流体连续介质模型建立了高速掺气水流基本方程,通过量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高速掺气水流的压缩性准则.在定常均质掺气水流中,绝热Mach数M决定着压缩性效应的强弱:M<03时流动可视为不可压的;否则需要考虑压缩性... 本文利用双流体连续介质模型建立了高速掺气水流基本方程,通过量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高速掺气水流的压缩性准则.在定常均质掺气水流中,绝热Mach数M决定着压缩性效应的强弱:M<03时流动可视为不可压的;否则需要考虑压缩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气水流 压缩性 mach 双流体连续介质模型
下载PDF
Study on compressibility of traffic flow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殿海 梁春岩 +1 位作者 程瑶 姚荣涵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9年第2期262-266,共5页
In order to describe the compressibility of traffic flows and determine the compression factors, the Mach number of gas dynamics is introduced, and the concept and the formula of the compression factor are obtained. A... In order to describe the compressibility of traffic flows and determine the compression factors, the Mach number of gas dynamics is introduced, and the concept and the formula of the compression factor are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the compression factor and its differential equation, a stop-wave model is built. The theoretical value and the observed one are obtained by the survey data in Changchun city. The relative error between the two values is 20. 3%. The accuracy is improved 39%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 from the traditional stop-wave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ffic flow is compressible, and the methods of research on gas compressibility is also applicable to the traffic flow. The stop-wave model obtained by the compression factor can better describe the phenomenon of the stop wave at a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whe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top-wav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ssibility of traffic flow mach number compression factor stop wave
下载PDF
空气的压缩性对湍流边界层流场时均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曾玉超 苏正 +2 位作者 吴能友 王晓星 何勇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35,39,共7页
为研究空气的压缩性对湍流边界层流场时均量的影响,对来流Mach数(Ma)分别为0.058、0.233、0.466、0.874和1.457的二维、定常边界层湍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空气的压缩性对速度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粘性底层区速度和温度分... 为研究空气的压缩性对湍流边界层流场时均量的影响,对来流Mach数(Ma)分别为0.058、0.233、0.466、0.874和1.457的二维、定常边界层湍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空气的压缩性对速度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粘性底层区速度和温度分布影响较小,但会使完全湍流区速度和速度梯度、温度和温度梯度变大;对分子扩散过程影响极小,而对湍流扩散过程影响较大;当局部Reynolds数大于1×106且来流Ma大于0.466时,使得平板局部摩擦阻力系数较不可压缩态变小,而局部传热系数较不可压缩态变大。比较模拟计算结果和不可压缩态下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结果真实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 压缩性 边界层 湍流流场 时均量 mach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Non-equilibrium Condensation on the Drag Coefficient in a Transonic Airfoil Flow 被引量:1
8
作者 I.W.Kim M.M.A.Alam +2 位作者 S.J.Lee Y.D.Kwon S.B.Kwon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18-524,共7页
In this study, a transonic flow past NACA0012 profile at angle of attack α=0^0 whose aspect ratio AR is 1.0 with non-equilibrium condensation is analyzed by numerical analysis using a TVD scheme and is investigated u... In this study, a transonic flow past NACA0012 profile at angle of attack α=0^0 whose aspect ratio AR is 1.0 with non-equilibrium condensation is analyzed by numerical analysis using a TVD scheme and is investigated using an intermittent indraft type supersonic wind tunnel. Transonic flows of 0.78-0.90 in free stream Mach number with the variations of the stagnation relative humidity(φ0) are tested. For the same free stream Mach number, the increase in φ0 causes decrease in the drag coefficient of profile 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drag components of form, viscous and wave. In the case of the same Moo and To, for more than φ0=30%, despite the irreversibility of process in non-equilibrium condensation, the drag by shock wave decreases considerably with the increase of φ0. On the other hand, it shows that the effect of condensation on the drag coefficients of form and viscous is negligible. As an example, the decreasing rate in the drag coefficient of profile caused by the influence of non-equilibrium condensation for the case of M∞=0.9 and φ0 =50% amounts to 34%. Also, it were turned out that the size of supersonic bubble (that is, the maximum height of supersonic zone) and the deviation of pressure coefficient from the value for M=1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φ0 for the same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equilibrium condensation TRANSONIC Moist air Drag coefficient Pressure coefficient
原文传递
二维定常Euler方程组解的衰减性估计
9
作者 黄晓峰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3-740,共8页
主要研究一类具有对称性的双曲型方程组解所具有的衰减性质.对于二维定常Euler方程组,证明了当满足给定的初始值条件时,在整个流场中Mach数充分大的情形下,方程组的解是渐近稳定的.
关键词 对称双曲型方程组 EULER方程组 二维定常流 mach
原文传递
圆柱外点涡系的低Mach数运动发声
10
作者 缪国平 肖龙飞 刘应中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1999年第3期222-228,共7页
应用镜像法详细研究了点涡系统在圆柱外不可压缩理想流体中的低Mach数运动发声,发现当点涡数目达到3个或3个以上,且都沿周向均布于一个与圆柱同轴的圆轨道上时,涡系运动激发的外场声辐射将消失.
关键词 点涡系 不可压缩流 声辐射 mach 运动发声
下载PDF
JF12激波风洞高Mach数超燃冲压发动机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姚轩宇 王春 +3 位作者 喻江 苑朝凯 姜宗林 司徒明 《气体物理》 2019年第5期25-31,共7页
针对高Mach数(Ma≥7)超燃冲压发动机高气动阻力下的燃烧组织问题,提出一种双突扩燃烧室结构方案.使用数值模拟方法考察了射流与双突扩燃烧室组合方式的混合燃烧特性.设计了双突扩超燃冲压发动机模型,在力学研究所JF12长试验时间激波风洞... 针对高Mach数(Ma≥7)超燃冲压发动机高气动阻力下的燃烧组织问题,提出一种双突扩燃烧室结构方案.使用数值模拟方法考察了射流与双突扩燃烧室组合方式的混合燃烧特性.设计了双突扩超燃冲压发动机模型,在力学研究所JF12长试验时间激波风洞内,开展了Ma=7.0和Ma=9.5的氢燃料点火和燃烧试验对比.在风洞有效试验时间100 ms内,实现了Ma=7.0和Ma=9.5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成功点火与稳定燃烧.在Ma=7.0情况下,进气道采用三维压缩,燃烧室入口设计Mach数Ma c=2.5,壁面压力分布实验结果显示燃烧放热靠近燃烧室扩张段上游;在Ma=9.5情况下,进气道采用二维压缩,燃烧室入口设计Mach数Ma c=3.5,由于燃烧室流动速度特别高,燃烧放热靠近燃烧室扩张段下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mach 激波风洞 纯净空气 JF12风洞
下载PDF
新建高焓激波风洞Ma=8飞行模拟条件的实现与超燃实验 被引量:14
12
作者 卢洪波 陈星 +6 位作者 谌君谋 易翔宇 李辰 张冰冰 纪锋 毕志献 沈清 《气体物理》 2019年第5期13-24,共12页
针对高Mach数超燃冲压发动机实验能力空缺问题,基于航天十一院新建的FD-21高能脉冲风洞,进行了Ma=8超燃飞行条件的模拟能力设计与调试,获得了总焓2.9 MJ/kg、总压11.01 MPa实验条件,实现了Ma=8、高度31 km飞行条件的风洞模拟.在此基础上... 针对高Mach数超燃冲压发动机实验能力空缺问题,基于航天十一院新建的FD-21高能脉冲风洞,进行了Ma=8超燃飞行条件的模拟能力设计与调试,获得了总焓2.9 MJ/kg、总压11.01 MPa实验条件,实现了Ma=8、高度31 km飞行条件的风洞模拟.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匹配的氢燃料供应及喷注时序控制系统,设计了超燃冲压发动机模型,开展了超燃冲压发动机模型自由射流应用性风洞实验,获得了氢气燃料与空气、氮气超声速气流耦合流动作用下的实验模型壁面压力数据.在当量比近似一致条件下,空气来流对应的燃烧室壁面压力明显高于氮气来流情况,表明氢气在1 ms有效实验时间内完成了与超声速空气来流的混合、点火与燃烧,获得燃烧释热特性,确认了在FD-21高能脉冲风洞开展高Mach数超燃实验是切实可行的,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脉冲风洞 Ma=8飞行条件复现 超燃实验 燃料供应系统 mach自由射流实验
下载PDF
定常升阻力:基础理论的主流演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罗勤 邹舒帆 +3 位作者 朱金阳 康林林 高安康 吴介之 《气动研究与试验》 2023年第5期1-35,共35页
本文专注于飞行器定常绕流升阻力的关键物理机理和精确理论。自古以来,人类对飞得更高、更快、更远的梦想和追求从未停止。从20世纪初莱特兄弟实现载人动力飞行和Kutta-Joukowski升力公式问世开始,空气动力学理论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曲... 本文专注于飞行器定常绕流升阻力的关键物理机理和精确理论。自古以来,人类对飞得更高、更快、更远的梦想和追求从未停止。从20世纪初莱特兄弟实现载人动力飞行和Kutta-Joukowski升力公式问世开始,空气动力学理论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曲折探索,从无黏到有黏、从定常到非定常、从不可压到可压缩、从近似到精确,已经发展出众多关于升力和阻力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充分检验,为航空航天、流体机械、风工程等众多应用领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tta-Joukowski升力公式 Filon阻力公式 Prandtl涡力理论 黏性升阻力理论 可压缩涡力理论 诱导阻力 型阻 波阻 mach相似律 定常升阻力的普适远场理论
原文传递
压力波制冷机工作管开口端处的流动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学来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08-110,共3页
对压力波制冷机内非定常流动过程、波系结构、激波形成机理等进行了探讨 .得到了入射激波Mach数(Ms)的表达式 ,并分析了进口气流速度、压力及膨胀比对Ms 的影响 .
关键词 振荡管 非定常流动 激波形成机理 压力波制冷机 波系结构 入射微波mach
原文传递
圆柱及切割圆柱低Mach数绕流气动声辐射
15
作者 蔡建程 余梦瑶 +2 位作者 陈超倩 夏文俊 鄂世举 《声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78-988,共11页
以柱体绕流声辐射为研究对象,探讨低Mach数流动气动声定量预测方法。首先,理论分析Lighthill声类比理论与基于流体动力学压力对时间求导的扰动分离模型之间内在联系。其次,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对圆柱及其尾部切割后的亚临界流态绕流进行... 以柱体绕流声辐射为研究对象,探讨低Mach数流动气动声定量预测方法。首先,理论分析Lighthill声类比理论与基于流体动力学压力对时间求导的扰动分离模型之间内在联系。其次,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对圆柱及其尾部切割后的亚临界流态绕流进行二维数值求解,分析两种湍流模型的流场计算效果。最后,分别使用声类比理论FW-H方程及扰动分离模型进行柱体绕流气动声辐射定量预测,分析声指向性及频谱特性。数值结果表明声类比理论与扰动分离模型预测的声辐射频谱相似,但前者的幅值略高;圆柱尾部切割使尾流脉动增强,导致声辐射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类比 声扰动方程 mach流动 柱体绕流
下载PDF
来流Mach数连续变化下的激波串运动特性
16
作者 王子傲 黄仁哲 +1 位作者 信宣安 常军涛 《气体物理》 2023年第2期15-23,共9页
为了研究入射激波变化的隔离段内激波串的运动特性,设计并搭建了直连式变Mach数实验系统,捕捉了相同来流Mach数变化速率、不同背压变化速率下激波串的运动行为,揭示了入射激波与背压同时变化对激波串运动的影响机理。入射激波与背压同... 为了研究入射激波变化的隔离段内激波串的运动特性,设计并搭建了直连式变Mach数实验系统,捕捉了相同来流Mach数变化速率、不同背压变化速率下激波串的运动行为,揭示了入射激波与背压同时变化对激波串运动的影响机理。入射激波与背压同时变化时,共有3个方面的因素会影响激波串整体的上下游运动趋势,其一,Mach数变化,Mach数增大导致激波串向下游运动,该影响随Mach数增大逐渐减弱;其二,背景波系移动,背景激波反射点靠近激波串前缘时,可能引起激波串的突跳;其三,背压压比变化,背压压比增大时激波串向上游运动,该影响随背压压比增大逐渐增强。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激波串表现出复杂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串 入射激波 来流mach 背压 运动特性
下载PDF
高速流动PIV示踪粒子跟随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小虎 陈方 +3 位作者 刘洪 沙莎 逯雪铃 张庆兵 《气体物理》 2017年第4期36-45,共10页
通过理论推导提出了一种评价高速流动PIV示踪粒子随流能力的松弛特性分析模型,在法向Mach数大于1.4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将新模型应用于试验测量,发展了高速流动PIV系统和示踪粒子布撒技术,验证了高速流动PIV的定量化测量能力.针对空间... 通过理论推导提出了一种评价高速流动PIV示踪粒子随流能力的松弛特性分析模型,在法向Mach数大于1.4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将新模型应用于试验测量,发展了高速流动PIV系统和示踪粒子布撒技术,验证了高速流动PIV的定量化测量能力.针对空间发展的二维超声速气固两相混合层,数值模拟了不同Stokes数和对流Mach数(M_c)下的粒子跟随性以及弥散和迁徙运动,结果表明:相同对流Mach数,粒径越小的示踪粒子跟随性越好,Stokes数在[1,10]范围内的粒子有最大扩散距离.示踪粒子的直径大小决定其在超声速混合层大涡拟序结构中的分布特征,且粒径越小,气体与粒子的掺混越剧烈.相同粒径的粒子,对流Mach数越大跟随性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 超声速混合层 松弛模型 粒子跟随性 Stokes 对流mach
下载PDF
高Mach数格子Boltzmann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1
18
作者 俞慧丹 赵凯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16-818,共3页
对文献 [7]所提出的高Mach数格子Boltzmann模型作了改进 ,克服了原模型模拟结果与理论结果偏差较大、存在色散效应的缺陷 ,并进一步把Mach数提高到 5以上 ,据我们所知 。
关键词 mach 格子BOLTZMANN模型 激波
原文传递
高Mach数格子Boltzmann模型
19
作者 施文平 李静 +2 位作者 胡京兴 洪军 俞慧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6-69,共4页
在简单声速可调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在演化方程中引入一个粒子吸引项,建立了高Mach数格子Boltzmann模型.利用Chapman-Enskog渐进展开法推导相应的宏观流体力学方程.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降低声速,将M... 在简单声速可调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在演化方程中引入一个粒子吸引项,建立了高Mach数格子Boltzmann模型.利用Chapman-Enskog渐进展开法推导相应的宏观流体力学方程.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降低声速,将Mach数提高到5以上,且与理论值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吸引项 mach流动 格子Boltzmann方程 简单声速可调模型 流体力学 mach格子Boltzmann模型 激波
下载PDF
冲击波相关物理量与其Mach数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辉启 王朝成 姚哲芳 《防护工程》 2013年第2期25-32,共8页
假设空气是量热完全气体,从冲击波阵面上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出发,推导出12个冲击波有关物理量与冲击波Mach数之间的正、反关系式,这些物理量包括静压力、密度、流速、温度、声速、当地Mach数、动压力、反射压力、反射温度、... 假设空气是量热完全气体,从冲击波阵面上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出发,推导出12个冲击波有关物理量与冲击波Mach数之间的正、反关系式,这些物理量包括静压力、密度、流速、温度、声速、当地Mach数、动压力、反射压力、反射温度、反射声速、总压力和熵。研究结果对爆炸流场参数的测试、数据分析及其他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冲击波mach 静压 动压 总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