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体与器官捐献者纪念空间的营造 被引量:6
1
作者 孙璞玉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9-128,共10页
遗体与器官捐献者的公共纪念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纪念类型,营造纪念空间是实现公共纪念的方式之一。捐献者纪念空间在时间—空间分布、建筑以及仪式三个维度上各有独特的营造技术,从而能够融合不同层级纪念主体的需求。纪念空间的时空分布... 遗体与器官捐献者的公共纪念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纪念类型,营造纪念空间是实现公共纪念的方式之一。捐献者纪念空间在时间—空间分布、建筑以及仪式三个维度上各有独特的营造技术,从而能够融合不同层级纪念主体的需求。纪念空间的时空分布体现出国家为树立道德形象而提供的政策激励与制度保障;纪念空间在建筑维度上用物质符号体现了其试图传递的价值观,所处的环境、使用的物质材料和符号造型均延续了追求现代化、世俗化的历史趋势;在仪式维度上最大限度地提供了私人情感的表达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体捐献 悼念 纪念空间 仪式
下载PDF
子君是一个勇敢而悲壮的时代女性——试析《伤逝》中的子君形象 被引量:3
2
作者 程维新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60-63,共4页
子君是一个由多重社会因素造成具有复杂心理特征的时代女性。她有着反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觉悟和果敢行动 ,又具有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的摇摆性、脆弱性和革命不彻底性等弱点。她的悲剧是“五四”退潮期“时代女性”
关键词 《伤逝》 子君形象 时代女性 个性解放 悲剧 小说 鲁迅 婚姻
下载PDF
哀悼的意义——评巴恩斯新作《生命的层级》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莉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9,共7页
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在其新作《生命的层级》中,以对妻子的悼念为主线,进行了对"爱"这一主题的深层解读。巴恩斯一方面为爱描绘了从云端到地面再到墓穴之中这一空间的路线图,消解了爱的意义,另一方面又在哀悼和冥思之... 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在其新作《生命的层级》中,以对妻子的悼念为主线,进行了对"爱"这一主题的深层解读。巴恩斯一方面为爱描绘了从云端到地面再到墓穴之中这一空间的路线图,消解了爱的意义,另一方面又在哀悼和冥思之中重新确立了对爱的信仰。爱注定是缺损的、痛苦的,但它却是我们唯一的希望。哀悼在个人与个人之间、历史与个人之间、死亡与存在之间建立起意义的纽带,证实了爱的存在和价值。《生命的层级》表现出巴恩斯深切的人文主义关怀和对终极意义的探究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利安·巴恩斯 《生命的层级》 哀悼
原文传递
日本文学中“物哀”与“幽玄”的美学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君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59-62,共4页
"物哀"、"幽玄"是日本传统美学意识中的重要部分,被广泛运用于日本文学写作。文章试图分析"物哀"、"幽玄"的具体内涵及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根源,并探寻日本文学中存在的"物哀"、&... "物哀"、"幽玄"是日本传统美学意识中的重要部分,被广泛运用于日本文学写作。文章试图分析"物哀"、"幽玄"的具体内涵及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根源,并探寻日本文学中存在的"物哀"、"幽玄"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和歌中的"物哀"美、能乐中的"幽玄"美以及枯山水文化为对象,浅析"物哀"、"幽玄"的美学思想在日本文学中的渗透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哀 幽玄 日本文学
下载PDF
陆机潘岳悼挽伤逝文学比较
5
作者 王立 王桁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51-62,共12页
潘岳、陆机悼挽作品同中有异。潘岳悼挽选材范围广,陆机悼挽集中在东吴集团故老人物上。悼挽以潘岳胜;伤逝以陆机为先。潘岳悼挽亡妻关注普通人死亡,在伤悼之情唤起和渲染表现模式上对“见景生情因景达情”、“物存人亡倍加伤情”模式... 潘岳、陆机悼挽作品同中有异。潘岳悼挽选材范围广,陆机悼挽集中在东吴集团故老人物上。悼挽以潘岳胜;伤逝以陆机为先。潘岳悼挽亡妻关注普通人死亡,在伤悼之情唤起和渲染表现模式上对“见景生情因景达情”、“物存人亡倍加伤情”模式把握更为娴熟。陆机发挥秋冬肃杀之气给生命个体带来的悲剧意识,多用日月、风、云意象,力图与宇宙、生命“非永恒性”相接,对宇宙人生哲学思考深刻。潘岳感情较丰富细腻,选用物象较具体,对亡人思念每多睹物思人模式,常用松柏意象。潘陆二人开拓了后世作家关注视野,使一些惯常表现模式固化和成熟,密切了特定创作主体与悼挽题材主题关系,有助于中国诗学范型等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晋文学 潘岳 陆机 悼亡伤逝 生命意识
下载PDF
哀伤还是抑郁——解读弗洛伊德的《哀伤与抑郁》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静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8-41,共4页
《哀伤与抑郁》是哀伤与抑郁研究中里程碑式的文本。该文本从临床现象出发,探索了"哀伤还是抑郁"这一问题背后的心理机制。哀伤与抑郁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对丧失的反应。个体在一段时间偏离自身的生活常态,并呈现出情绪低... 《哀伤与抑郁》是哀伤与抑郁研究中里程碑式的文本。该文本从临床现象出发,探索了"哀伤还是抑郁"这一问题背后的心理机制。哀伤与抑郁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对丧失的反应。个体在一段时间偏离自身的生活常态,并呈现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能力受限;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哀伤是正常的,而抑郁是病理性的。同时,哀伤者虽然也有自责,但具有良好的现实检验能力,而抑郁者的自责不仅不符合现实,而且其责备的对象看似是自己,实则为其所爱的对象。抑郁的心理机制在于理想化的爱的对象的丧失、潜意识的矛盾情感和自恋性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伤与抑郁》 哀伤 抑郁 自恋性认同 矛盾情感
下载PDF
技术、自然与哀悼——理查德·鲍尔斯《回声制造者》的暴力呈现与伦理反思
7
作者 王文羽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34-140,共7页
理查德·鲍尔斯的《回声制造者》以人物遭遇一场车祸后罹患的神经认知疾病为线索,聚焦“后9·11”时期笼罩于低迷氛围中的美国社会,描述了处于病中状态的人物与现实世界进行交互时产生的“真相”与“假象”的认知倒错。藉由人... 理查德·鲍尔斯的《回声制造者》以人物遭遇一场车祸后罹患的神经认知疾病为线索,聚焦“后9·11”时期笼罩于低迷氛围中的美国社会,描述了处于病中状态的人物与现实世界进行交互时产生的“真相”与“假象”的认知倒错。藉由人物的脑部疾病隐喻,鲍尔斯从技术与生态的角度阐发了暴力在“后9·11”社会的具体呈现形态,对人类的“自我”与“他者”,以及世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具有后现代气质的重新考量。鲍尔斯小说文本的深层伦理建构,指向人类主体间身体脆危性的共鸣与跨物种生命间的哀悼活动,诉诸情动的伦理力量,鲍尔斯提出了人类在当下技术理性社会中实现自我救赎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声制造者》 理查德·鲍尔斯 暴力 后“9·11” 哀悼
下载PDF
以“哀悼”之名——从德里达的《哀悼工作》到《非诚勿扰2》
8
作者 苏锑平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54-58,共5页
哲学化的哀悼反思哀悼活动,并在反思中深入哀悼对象的思想深处;哀悼文学以最直接的情感抒发把读者带入哀伤的境地,却以哀伤净化灵魂;喜剧化的人生告别会则以轻喜剧的方式冲淡哀伤,使哀悼者更轻松地走出哀伤。尽管哀悼方式各异,然而它们... 哲学化的哀悼反思哀悼活动,并在反思中深入哀悼对象的思想深处;哀悼文学以最直接的情感抒发把读者带入哀伤的境地,却以哀伤净化灵魂;喜剧化的人生告别会则以轻喜剧的方式冲淡哀伤,使哀悼者更轻松地走出哀伤。尽管哀悼方式各异,然而它们接续了死者活在人们心中的东西,让逝者永生,让生者有能力去哀悼死者,并由此变得坚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悼 哀悼哲学 哀悼文学 人生告别会
下载PDF
四愁一体——贺铸《青玉案》解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蒋先伟 汤治平 蒋兴洪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82-84,共3页
《青玉案》是北宋词家贺铸的代表作,词中体现了愁之广、愁之密。其所写之愁包括仕优而不能仕之愁、望美人不至之愁、悼亡妻之愁、暮春之愁。这四愁是作者心境的表达,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关键词 贺铸 政治 爱情 悼亡 暮春
下载PDF
论纳兰性德词中雨的意象 被引量:2
10
作者 茅家雯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0-53,共4页
纳兰词中雨意象出现频率颇高,统计起来,在纳兰性德的三百四十三首词中,雨出现了八十七次之多。可将雨意象归纳为四类,分别是思妻之雨、悼亡之雨、思友之雨和怀乡之雨。雨的意象的形成,与词人个人独特的感伤性格、词人自己一生的遭遇、... 纳兰词中雨意象出现频率颇高,统计起来,在纳兰性德的三百四十三首词中,雨出现了八十七次之多。可将雨意象归纳为四类,分别是思妻之雨、悼亡之雨、思友之雨和怀乡之雨。雨的意象的形成,与词人个人独特的感伤性格、词人自己一生的遭遇、词人的伤感的审美观以及传统的婉约词尤其是北宋词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性德 思乡 怀友 悼亡
下载PDF
“都是些空话,空话,空话”——《哈姆雷特》的悲恸书写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伟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8-169,共12页
中世纪炼狱的消失对于早期现代欧洲社会的死亡观念造成了极大冲击,葬礼在抚慰生者方面的功效也可谓差强人意。父亲的逝世与母亲的再嫁引发了哈姆雷特巨大的悲恸情绪却难以言表。年轻的哈姆雷特,无论他的眼睛落在哪里,看到的都是污秽、... 中世纪炼狱的消失对于早期现代欧洲社会的死亡观念造成了极大冲击,葬礼在抚慰生者方面的功效也可谓差强人意。父亲的逝世与母亲的再嫁引发了哈姆雷特巨大的悲恸情绪却难以言表。年轻的哈姆雷特,无论他的眼睛落在哪里,看到的都是污秽、疾病、罪恶和生命的无意义。本文认为,哈姆雷特的"不作为"既不是出于所谓复仇的伦理禁忌,也不是犹豫的性格,或是俄狄浦斯情结等内心隐秘,而是因为一切行动都难以满足他对生命意义的渴望和情感寄托。另一方面,作为复仇手段的"戏中戏"令哈姆雷特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怀疑论,从乡村巡演回来的戏班子成为哈姆雷特唯一善待的对象,也是他能够取得某种程度情感认同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雷特》 悲恸 戏中戏
原文传递
超越创伤:论科伦·麦凯恩《无极形》中的情感共同体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桂娥 孟斯文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9,共8页
爱尔兰裔美国作家科伦·麦凯恩的最新小说《无极形》聚焦巴以冲突,探讨战争语境下的创伤、哀悼与沟通共同体建构。小说围绕两个丧女家庭展开,揭示跨国哀悼团体“失子父母圈”以及民间反战组织“和平战士”在疗愈创伤、构建哀悼共同... 爱尔兰裔美国作家科伦·麦凯恩的最新小说《无极形》聚焦巴以冲突,探讨战争语境下的创伤、哀悼与沟通共同体建构。小说围绕两个丧女家庭展开,揭示跨国哀悼团体“失子父母圈”以及民间反战组织“和平战士”在疗愈创伤、构建哀悼共同体并实现跨文化沟通的愿景。麦凯恩借助和平隐喻、沟通隐喻和图像叙事等手法,以文学虚构记录巴以冲突史,探讨如何用沟通对抗暴力,以团结对抗战争,展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过程中哀悼与沟通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伦·麦凯恩 《无极形》 创伤 哀悼 沟通共同体
原文传递
古埃及艺术中的哀悼者形象及其宗教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温静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4,共6页
古埃及墓葬艺术对哀悼者与哀悼场景的刻画具有深刻的宗教意义,女性哀悼者象征着哀悼奥赛里斯的伊西斯与奈夫西斯,通过对奥赛里斯死亡过程的模仿,死者与奥赛里斯等同起来。从古王国到新王国时期,对哀悼者的刻画更强调女性哀悼者悲痛流泪... 古埃及墓葬艺术对哀悼者与哀悼场景的刻画具有深刻的宗教意义,女性哀悼者象征着哀悼奥赛里斯的伊西斯与奈夫西斯,通过对奥赛里斯死亡过程的模仿,死者与奥赛里斯等同起来。从古王国到新王国时期,对哀悼者的刻画更强调女性哀悼者悲痛流泪的形象,女性哀悼者所代表的女神的眼泪与对死者的哺育都对死者的重生具有重大作用。葬礼中的哀悼者使死亡所带来的混乱与悲痛融入仪式过程,死亡现象转化为与宇宙秩序相一致的宗教现象,人类自身的情感也纳入了死而复生的生命循环之中。哀悼者的象征意义体现出古埃及宗教观念的自然主义特征与文明早期萌发的人本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埃及 哀悼 奥赛里斯 伊西斯
原文传递
论建安悼亡题材的缺失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志燕 张蔚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79-81,89,共4页
建安时期是伤逝文学的基本形成发展时期,这个阶段的伤逝作品无论从体裁、题材、思想上都已经趋近成熟,为后代伤逝文学奠定了基础。但其在相对全面的时候还存在不平衡性,即缺少悼亡题材的伤逝作品,本文将从时代和社会文化两方面进行探讨... 建安时期是伤逝文学的基本形成发展时期,这个阶段的伤逝作品无论从体裁、题材、思想上都已经趋近成熟,为后代伤逝文学奠定了基础。但其在相对全面的时候还存在不平衡性,即缺少悼亡题材的伤逝作品,本文将从时代和社会文化两方面进行探讨。同时揭示建安时期的悼亡主题在文学里其实是以另一种形式出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安 悼亡 题材 缺失
下载PDF
哀悼与忧郁症——论《理智与情感》中的心理与权力 被引量:3
15
作者 武静 范一亭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2-157,共6页
《理智与情感》是简·奥斯丁发表的第一部作品。小说中性格迥异的姐妹俩在"失去所爱"时,理性的姐姐埃莉诺表现出一种"哀悼",而善感的妹妹玛丽安则进入一种"忧郁症"状态。弗洛伊德的《哀悼与忧郁症》... 《理智与情感》是简·奥斯丁发表的第一部作品。小说中性格迥异的姐妹俩在"失去所爱"时,理性的姐姐埃莉诺表现出一种"哀悼",而善感的妹妹玛丽安则进入一种"忧郁症"状态。弗洛伊德的《哀悼与忧郁症》区分正常的"哀悼"和病理性"忧郁症",而实质上无论是"哀悼"还是"忧郁症",其背后隐含的是个体与权力在心理层面的博弈。本文梳理"忧郁症"这一心理名词在文化理论史上从弗洛伊德到巴特勒的衍变,强调精神层面主体的分裂是主体服从的基础,而"忧郁症"造成主体反对自身的转向,是权力迫使主体"服从"的必经之路。研究表明,埃莉诺的"哀悼"事实上是其在权力与个体之间成功斡旋的结果,屈从中不乏女性主义的能动性;而玛丽安的"忧郁症"则展现权力在心理层面的管制和外部规训的共同作用下迫使女性个体走向服从,而姐妹二人不同的心理症状无疑揭示奥斯丁小说的心理、性别与权力结构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智与情感》 哀悼 忧郁症 权力 心理 性别
原文传递
《零》:后“9·11”美国的忧郁与哀悼 被引量:3
16
作者 池慧仪 杨金才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8-74,共7页
杰斯·沃尔特的《零》聚焦后"9·11"美国的集体哀悼问题,不仅讽刺再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忧郁图景以反思集体哀悼的政治、伦理实践,更展望了一种批判性的历史哀悼。两种关于丧失的主要叙事--关于"丧失"的理... 杰斯·沃尔特的《零》聚焦后"9·11"美国的集体哀悼问题,不仅讽刺再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忧郁图景以反思集体哀悼的政治、伦理实践,更展望了一种批判性的历史哀悼。两种关于丧失的主要叙事--关于"丧失"的理想话语与电视媒体的奇观哀悼--界定了媒介化的主流哀悼,并生产忧郁的主体以服务例外状态和商业主义。在话语表象宰制下,忧郁个体无法理性反思"丧失"并遗忘了本真的情感体验。然而自我具有抵制权力的潜能,废墟"零"敞开了去媒介化的历史哀悼可能,即通过想象与记忆感知本真的情感,并从历史维度审视被遗忘的暴力瞬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 杰斯·沃尔特 哀悼 忧郁 废墟
原文传递
纪念性建筑实体形式创作中的哀悼情感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姜军 孙清军 《华中建筑》 2011年第8期21-26,共6页
纪念性建筑的灵魂是情感的表达,纪念性建筑情感表达中最为重要的是哀悼情感的表达。在现代社会,人们放弃平凡,追求精神上的触动与感染,向往感官刺激与震撼。哀悼情感的表达也借助更加丰富、新颖的手段得以诠释。该文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 纪念性建筑的灵魂是情感的表达,纪念性建筑情感表达中最为重要的是哀悼情感的表达。在现代社会,人们放弃平凡,追求精神上的触动与感染,向往感官刺激与震撼。哀悼情感的表达也借助更加丰富、新颖的手段得以诠释。该文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典型纪念性建筑实例,从建筑设计的形式创作手法出发,论述了纪念性建筑实体的哀悼情感表达。建筑最基本构成要素即实体和空间,该文主要通过建筑的实体部分进行论述,从建筑材料、形体塑造以及象征、隐喻表达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念性建筑 实体 哀悼 情感 表达
下载PDF
Morphometrics and Body Condition Index of Eurasian Collared-Dove and Mourning Dove in Durango, Mexico
18
作者 Manuel Armando Salazar-Borunda José Hugo Martínez-Guerrero Martín Emilio Pereda-Solís 《Open Journal of Ecology》 2015年第2期33-38,共6页
In order to incorporate the knowledge of two species of wild doves and compare the results of both, we assessed morphometrics (body weight, bill, tarsus, tail, wing, head and culmen length) and body condition index (u... In order to incorporate the knowledge of two species of wild doves and compare the results of both, we assessed morphometrics (body weight, bill, tarsus, tail, wing, head and culmen length) and body condition index (using weigh, wing, tail and tarsus length) of Eurasian Collared-Dove Streptopelia decaocto and Mourning Dove Zenaida macroura (Aves: Columbidae) based on 40 specimens of each species collected during fall-winter 2013 and spring-summer 2014 in the municipality of Durango, Durango, Mexico. We found that body condition index was higher during fallwinter for both species. We also found size dimorphism. Males of Eurasian Collared-Dove were larger than females in head length (p = 0.002) and tail length (p = 0.05) but smaller in culmen length. Female Mourning Doves had a higher body condition index compared to males (p = 0.02) during both seasons. As expected, Eurasian Collared-Dove was larger in all measurements than Mourning Dove (p > 0.05) but tail length (p = 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PHOMETRICS Eurasian Collared-Dove Streptopelia decaocto mourning Dove Zenaida macroura
下载PDF
A Wordless Departure, an Everlasting Love
19
作者 袁也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4期245-246,共2页
John Donne,being famous for his use of metaphysical metaphors,i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poets of the 17th century English.His metaphysical poem“A Valediction:Forbidding Mourning”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during t... John Donne,being famous for his use of metaphysical metaphors,i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poets of the 17th century English.His metaphysical poem“A Valediction:Forbidding Mourning”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during the Renaissance.In his poems,the compass is compared to lovers,which becomes the classic love metaphor.This essay aims to analyze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death at the beginning and the love’s constancylater,and how John Donne illustrates two groups of contrast:spiritual love and physical love,temporal love and eternal lo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hn Donne A Valediction Forbidding mourning Seperation LOVE
下载PDF
Unfinished Revolution: A Paradox of Mourning Subjectivity in Su Manshu's The Lone Swan
20
作者 Makiko MORI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5年第1期104-130,共27页
Su Manshu's 苏曼殊(1884-1918) The Lone Swan (Duanhong lingyanji 断鸿零雁记, 1911, 1912) is best known for a sustained use of subjective voice and a thematic emphasis on tragic love. Critics have often credited th... Su Manshu's 苏曼殊(1884-1918) The Lone Swan (Duanhong lingyanji 断鸿零雁记, 1911, 1912) is best known for a sustained use of subjective voice and a thematic emphasis on tragic love. Critics have often credited the novella's intensely tragic narrative for spearheading a new kind of literary subjectivity that became a cornerstone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s heralded by the May Fourth critics in the late 1910s and the 1920s. However, very few have examined this new subjectivity as an effect of Su's critical engagement with a late Qing nationalist narrative. Su's novella was an appropriation of the anti-Manchu revolutionary narrative of a nation, which hinged on a paradoxical mode of envisaging a new China through a temporal return to the past and by means of a tragic sacrifice of the individual. Following a brief analysis of Su's early piece published in The People's Journal (Minbao 民报),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how The Lone Swan elaborated on an excess of individual sacrifice, while developing the new, mourning subjectivity as a witness to the unfinished revolutionary enterprise of forging a powerful nation. Su's narrative of cultural devastation resonates with Lu Xun's (1881-1936) late Qing work, but, in the May Fourth period that immediately followed, this sense of despair would become an unequivocal obiect for overco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 Manshu anti-Manchu revolution mourning MARTYRDOM literarymodern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