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大鼠单发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和实验观察 被引量:26
1
作者 刘红香 许伟 +2 位作者 罗非 王金树 韩济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23-228,共6页
本实验用油包水型完全弗氏佐剂(CFA)进行大鼠单侧踝关节腔内注射,制备出一种单发性关节炎模型,对此模型动物进行的实验观察表明:注药侧踝关节在注药后几小时即开始出现急性红肿,3周后肿胀稳定于一定水平,保持6周以上;注药... 本实验用油包水型完全弗氏佐剂(CFA)进行大鼠单侧踝关节腔内注射,制备出一种单发性关节炎模型,对此模型动物进行的实验观察表明:注药侧踝关节在注药后几小时即开始出现急性红肿,3周后肿胀稳定于一定水平,保持6周以上;注药侧踝关节的屈、伸关节疼痛试验评分明显升高,踝关节压痛阈值显著降低,即出现了明显的患侧关节痛敏,并可稳定持续几周。注射佐剂后第4周和第6周进行的X线检测显示:注射CFA的踝关节关节囊肿胀,关节腔狭窄,关节面粗糙。未见明显的关节周围骨质密度的改变,未发现动物身体其它关节出现变化。体重能稳定增长。以上结果提示:关节腔内注射油包水型完全弗氏佐剂引起的单发性关节炎大鼠全身状态良好,踝关节的炎性病变局限、固定、较轻,而关节局部痛敏明显,持续时间长,而且稳定。是一种比较好的慢性痛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发性 关节炎 动物模型 疼痛 CFA
下载PDF
A Large, Inflamed Knee, Pulling down the Wolf Mask
2
作者 Bachir Mansour Diallo Jean Noel Ndour +9 位作者 Nana Mamoudou Baba Fulgence Abdou Faye Yanidou Ndiaye Adama Wade Nelson Nandong Serigne Abdou Khadr Mbaye Adama Berthé Papa Souleymane Touré Madoky Magatte Diop Mamadou Mourtalla Ka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4年第10期157-163,共7页
Introduction: Joint manifestations are common in systemic lupus, affecting multiple joints or just one. These manifestations are present in 95% of patients. Pseudo-septic arthritis is a subset of systemic lupus that m... Introduction: Joint manifestations are common in systemic lupus, affecting multiple joints or just one. These manifestations are present in 95% of patients. Pseudo-septic arthritis is a subset of systemic lupus that mimics septic arthritis caused by the deposition of lipid droplets in the joint. We present the case of a patient hospitalized for mono-arthritis, which revealed systemic lupus. Observation: The patient is a 19-year-old woman, single, without children, and with no previous medical history, who was hospitalized for fever and inflammatory polyarthralgia. The clin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an inflammatory swelling of the right knee with patellar ballottement, yellow citrine synovial fluid, an inflammatory tumor on the left arm, which was round, mobile, and fluctuating with purulent content, edema of the lower limbs, and facial puffiness, along with a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Paraclinical examination showed hyperleukocytosis with neutrophil predominance, microcytic anemia, thrombocytopenia, antistreptolysin O (ASLO) 3, suggesting inflammatory arthritis. Bacteriological tests did not isolate any pathogens. An arthrotomy with synovial biopsy was performed, and the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supported non-specific synovitis. A joint ultrasound showed signs of arthritis with a septic appearance. During the third hospitalization for persistent fever, she presented with facial puffiness, anemia syndrom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and a malar rash across the bridge of the nose. Antinuclear antibodies returned positive with a titer of 1280 and a speckled fluorescence pattern, and anti-native DNA antibodies were positive at 60.1 (normal Conclusion: Pseudo-septic arthritis is a feature of lupus that can mimic septic arthritis. Monoarticular involvement is rare but possible. The absence of pathogens and the inflammatory nature of the synovial fluid should prompt consideration of a lupus-related eti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Pseudo-Septic Arthritis monoarthritis AUTOANTIBODIES SYNOVITIS
下载PDF
脊髓背角P物质在电针调控炎性痛大鼠神经-免疫网络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振宇 李淑莲 +1 位作者 王希文 孙忠人 《中医药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88-90,共3页
目的:通过阐明在脊髓背角疼痛信号传输中的关键神经肽SP在电针夹脊穴治疗大鼠单发关节炎中的作用,揭示夹脊电针抑制炎性痛的神经-免疫机制。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假造模组、模型组、西乐葆组、电针组、电针+西乐葆组,采用弗氏完... 目的:通过阐明在脊髓背角疼痛信号传输中的关键神经肽SP在电针夹脊穴治疗大鼠单发关节炎中的作用,揭示夹脊电针抑制炎性痛的神经-免疫机制。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假造模组、模型组、西乐葆组、电针组、电针+西乐葆组,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建立的单侧足底慢性炎症痛大鼠模型,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脊髓中SP mRNA在电针夹脊穴治疗大鼠单发关节炎中过程中的变化。结果:各组单侧足底慢性炎症痛大鼠模型脊髓中的SP mRNA表达与假造模组比较显著性增加(P<0.001);电针夹脊穴组大鼠SP 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且电针夹脊穴增强灌饲西乐葆对炎性痛大鼠脊髓中SP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电针通过下调炎性痛大鼠神经-免疫网络环路中的重要神经肽脊髓背角SP的表达,从而发挥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脊电针 神经-免疫网络 单侧炎症痛 镇痛 P物质
下载PDF
多次100Hz TENS治疗慢性炎症痛的适宜参数和可能的神经化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红香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37,共3页
本工作在单发佐剂性关节炎慢性痛模型大鼠上比较观察了不同时间间隔和不同强度的多次100Hz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的治疗效果,并对炎症和TENS过程中P物质(SP)和强啡肽(Dyn)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本工作在单发佐剂性关节炎慢性痛模型大鼠上比较观察了不同时间间隔和不同强度的多次100Hz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的治疗效果,并对炎症和TENS过程中P物质(SP)和强啡肽(Dyn)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用小量的油包水型完全弗氏佐剂(CFA)进行大鼠单侧踝关节腔内注射可造成单发性关节炎慢性痛模型。(2)刺激间隔时间和刺激强度均是影响多次TENS治疗慢性炎症痛的重要因素。治疗的适宜间隔时间:急性期(1~3周),每周2次最优;稳定期(4~9周),每周1次较好。刺激强度:弱刺激的疗效较好。(3)多次较弱TENS治疗慢性炎症痛的过程中脊髓SPir基础释放量较致炎对照组减少,这可能是多次TENS治疗慢性炎症痛的机制之一。(4)慢性单发性关节炎1周时,脊髓DynA(117)ir的基础释放量升高,3周后持续低于正常水平。关节炎1周和9周时,脊髓鞘内注射NorBNI均可剂量依赖性地引起炎症关节的痛敏加重,提示脊髓强啡肽κ受体系统在慢性炎症痛中发挥着对伤害性信息的紧张性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经皮电神经刺激 强啡肽
下载PDF
多次联合注射可乐定与氯胺酮对单发性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韵 黄诚 +1 位作者 曹羽 韩济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1-96,共6页
目的:观察多次联合注射氯胺酮(ketamine)及可乐定(clonidine)对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半剂量法设计实验,观察皮下联合注射氯胺酮(剂量固定)及可乐定(剂量变动)对单发性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给药方... 目的:观察多次联合注射氯胺酮(ketamine)及可乐定(clonidine)对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半剂量法设计实验,观察皮下联合注射氯胺酮(剂量固定)及可乐定(剂量变动)对单发性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给药方式为每天皮下注射一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疼痛评分采用背屈踝关节测痛试验,一周评分一次。动物的一般状况以体重增长速率为指标,炎症程度用踝周长表示。结果:(1)皮下联合注射氯胺酮(5mg/kg)及可乐定(20μg/kg或者40μg/kg)产生的镇痛效应显著大于单独注射氯胺酮(10mg/kg)或可乐定(40μg/kg或80μg/kg)。(2)联合注射组动物的关节肿胀程度与单独注射可乐定或氯胺酮组无显著差异。(3)长期应用有协同镇痛作用的剂量组合对动物体重增长无明显影响。结论:氯胺酮与一定剂量的可乐定联合应用时具有显著的协同镇痛作用,但无协同消炎作用。有协同镇痛效应的剂量组合长期应用时对动物未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可乐定 炎症痛 镇痛 佐剂性关节炎
下载PDF
IFN-γ参与右美托咪定在单关节炎大鼠模型中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号令 季锋 +3 位作者 周亚兰 周书转 吉栋 许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30期5847-5850,共4页
目的:探讨IFN-γ是否参与了右美托咪定在大鼠单关节炎模型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选用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的大鼠单关节炎模型,应用Von Frey纤毛检测大鼠造模以后以及造模并且鞘内连续给予右美托咪定后大鼠后足机械痛敏的变化。应用免疫... 目的:探讨IFN-γ是否参与了右美托咪定在大鼠单关节炎模型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选用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的大鼠单关节炎模型,应用Von Frey纤毛检测大鼠造模以后以及造模并且鞘内连续给予右美托咪定后大鼠后足机械痛敏的变化。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实验检测大鼠脊髓背角IFN-γ的定位;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大鼠脊髓背角IFN-γ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单关节炎模型建立后,脊髓背角IFN-γ的表达显著上调;大鼠脊髓IFN-γ定位于脊髓背角浅层;鞘内连续给予右美托咪定抑制了单关节炎大鼠的机械痛敏,并且减少了单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IFN-γ的表达。结论:脊髓背角IFN-γ的表达水平与右美托咪定对单关节炎大鼠的镇痛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α2肾上腺素受体 干扰素-Γ 单关节炎 镇痛
原文传递
氢气对单关节炎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号令 周亚兰 +2 位作者 周书转 季锋 许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58-1262,共5页
目的观察经呼吸道吸入氢气对单关节炎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单关节炎组、单关节炎+氢气0~14 d组、单关节炎+氢气0~3 d组、单关节炎+氢气4~14 d组、假手术+氢气0~14 d组,每组8只。于大鼠左侧踝关节腔注射完全... 目的观察经呼吸道吸入氢气对单关节炎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单关节炎组、单关节炎+氢气0~14 d组、单关节炎+氢气0~3 d组、单关节炎+氢气4~14 d组、假手术+氢气0~14 d组,每组8只。于大鼠左侧踝关节腔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单关节炎模型。单关节炎组大鼠不吸入氢气,另4组大鼠分别在造模当天及造模后第1~14天每天吸入65%氢气1.5 h、在造模当天及造模后第1~3天每天吸入65%氢气1.5 h、在造模后第4~14天每天吸入65%氢气1.5 h、在假手术当天及造模后第1~14天每天吸入65%氢气1.5 h。采用von Frey纤毛测定单关节炎大鼠双侧后爪在建模后0、1、3、5、7、10、14 d的机械刺激抬腿反应阈值(PWT)。另取15只大鼠分为5组,每组3只,于造模或假手术后第10天取致炎侧脊髓腰膨大组织,用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致炎侧脊髓组织中SOD、CAT、MDA的含量。结果单关节炎组大鼠致炎侧后爪PWT在建模后第1天即低于健侧,在第3天达到最低值并维持稳定至第14天(P<0.01)。单关节炎+氢气0~14 d组和单关节炎+氢气0~3 d组大鼠致炎侧后爪PWT均高于单关节炎组致炎侧(P<0.05,P<0.01);单关节炎+氢气4~14 d组大鼠致炎侧后爪PWT与单关节炎组致炎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关节炎+氢气0~14 d组致炎侧脊髓组织中SOD、CAT水平均高于单关节炎组(P均<0.05),MDA水平低于单关节炎组(P<0.05),而单关节炎+氢气0~3 d组和单关节炎+氢气4~14 d组致炎侧脊髓组织中SOD、CAT和MDA水平与单关节炎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呼吸道吸入65%氢气在大鼠单关节炎模型的起始阶段可减轻机械痛敏及氧化应激,预先给予氢气可抑制单关节炎机械痛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性应激 单关节炎 痛觉过敏
下载PDF
氯胺酮对慢性疼痛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浒 张小梅 李惠芳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85-87,共3页
目的在大鼠慢性关节炎模型上,研究关节腔内注射氯胺酮对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制作大鼠慢性关节炎疼痛模型,经关节腔内注射氯胺酮治疗2周,通过测定疼痛评分、运动评分和血浆谷氨酸含量的变化,研究关节腔内注射氯胺酮对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 目的在大鼠慢性关节炎模型上,研究关节腔内注射氯胺酮对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制作大鼠慢性关节炎疼痛模型,经关节腔内注射氯胺酮治疗2周,通过测定疼痛评分、运动评分和血浆谷氨酸含量的变化,研究关节腔内注射氯胺酮对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结果氯胺酮治疗2周运动评分高于非用药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非用药组(P<0.05),血浆谷氨酸低于非用药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关节腔注射 炎症痛 镇痛
下载PDF
单关节炎诱导胶质细胞在大鼠颈、胸、腰、骶段脊髓背角的活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双双 杨佳乐 +3 位作者 张伟时 熊源长 张玉秋 许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70-275,共6页
目的:探讨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单关节炎大鼠颈、胸、腰、骶段脊髓背角的活化。方法:1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单关节炎组(n=8)。左侧踝关节腔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建立单关节炎模... 目的:探讨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单关节炎大鼠颈、胸、腰、骶段脊髓背角的活化。方法:1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单关节炎组(n=8)。左侧踝关节腔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建立单关节炎模型。分别采用Hargreaves'法和von Frey纤毛测定单关节炎大鼠双侧后爪致炎前及致炎后3 d的热刺激缩爪反应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机械刺激抬腿反应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行为学测定结束后,每组取4只大鼠,灌注后取脊髓颈、胸、腰、骶段,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Iba-1(小胶质细胞标记物)和GFAP(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在大鼠脊髓背角的表达情况。结果:单关节炎组大鼠致炎侧后爪的PWL和PWT值在致炎3 d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侧后爪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关节炎组大鼠致炎3 d后,Iba-1和GFAP的荧光强度在颈、胸、腰段脊髓的双侧背角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而在骶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有明显增加趋势。致炎侧和对侧脊髓背角Iba-1和GFAP的荧光强度在颈、胸、腰、骶各节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关节致炎导致大鼠患侧后爪出现触诱发痛和热痛觉过敏,并诱导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大鼠颈、胸、腰段双侧脊髓背角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单关节炎 脊髓背角
下载PDF
甲烷饱和盐水对单关节炎大鼠镇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书转 周亚兰 +1 位作者 李号令 许华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85-389,共5页
目的 探讨甲烷饱和盐水(MS)对于单关节炎大鼠镇痛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单关节炎(MA)大鼠模型,并通过痛行为学评估、蛋白印迹、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和氧化应激检测观察MS对MA大鼠的影响.结果 腹腔内注射M... 目的 探讨甲烷饱和盐水(MS)对于单关节炎大鼠镇痛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单关节炎(MA)大鼠模型,并通过痛行为学评估、蛋白印迹、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和氧化应激检测观察MS对MA大鼠的影响.结果 腹腔内注射MS可以缓解MA大鼠的机械触模痛,抑制脊髓背角胶质细胞的活化和炎性因子的表达,也可以降低脊髓背角的氧化应激的水平.结论 甲烷饱和盐水对MA大鼠具有镇痛作用,且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抗神经炎症及抗氧化作用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关节炎 甲烷 甲烷饱和盐水 神经炎症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氯诺昔康对慢性关节炎治疗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张浒 张小梅 李惠芳 《云南医药》 CAS 2006年第5期420-422,共3页
目的在大鼠慢性关节炎模型上,研究关节腔内注射氯诺昔康对慢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大鼠慢性关节炎模型上,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关节影像学和病理学变化,测定治疗前后关节直径、疼痛评分、运动评分研究关节腔内注射氯诺昔康对慢性关节炎的治... 目的在大鼠慢性关节炎模型上,研究关节腔内注射氯诺昔康对慢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大鼠慢性关节炎模型上,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关节影像学和病理学变化,测定治疗前后关节直径、疼痛评分、运动评分研究关节腔内注射氯诺昔康对慢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结果(1)氯诺昔康治疗两周后影像学显示炎症减轻,病理学显示有新生关节软骨形成;(2)氯诺昔康治疗两周运动评分高于无治疗组(P<<0.05),踝关节直径、疼痛评分低于无治疗组(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氯诺昔康可减轻慢性关节炎,还可促进受损关节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诺昔康 关节腔注射 炎症痛 镇痛
下载PDF
以外周关节炎为首发的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特点 被引量:3
12
作者 樊晓海 刘兴炎 +2 位作者 甄平 李旭生 方玲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9年第3期147-148,153,共3页
目的探讨以外周关节炎为首发的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AS)的诊断特点,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诊治的38例以外周大关节为首发症状的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点。结果38例9~18岁的以外周关节炎为首发的青... 目的探讨以外周关节炎为首发的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AS)的诊断特点,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诊治的38例以外周大关节为首发症状的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点。结果38例9~18岁的以外周关节炎为首发的青少年AS男性患者,外周关节炎首发部位分别为膝关节18例,踝关节8例,髋关节7例,肘关节3例,足跟末端跟腱2例。骶髂关节X线拍片或CT检查,单侧Ⅰ级者18例,双侧Ⅰ级者9例,单侧Ⅱ级者6例,双侧Ⅱ级者4例,Ⅲ级者1例,其中Ⅰ级和Ⅱ级单侧者共33例(86.8%),双侧Ⅱ级以上者共5例(13.2%)。所有患者HLA-B27阳性。结论青少年AS的临床特点是以外周关节炎/滑膜炎为首发主要症状,缺乏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早期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般不作为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青少年 外周寡关节炎 诊断
原文传递
单发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脊髓单胺类递质及代谢产物含量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袁絮 王韵 +2 位作者 方明 刘红香 韩济生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340-34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关节炎症痛时脊髓单胺类递质和代谢产物含量及释放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完全弗氏佐剂在大鼠一侧后肢造成单发性关节炎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致炎前及致炎后1~9周大鼠脊髓灌流液和脊髓背角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 目的探讨慢性关节炎症痛时脊髓单胺类递质和代谢产物含量及释放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完全弗氏佐剂在大鼠一侧后肢造成单发性关节炎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致炎前及致炎后1~9周大鼠脊髓灌流液和脊髓背角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 (1)致炎5周后脊髓去甲肾上腺素释放量增加而同期含量降低,炎症1~9周期间脊髓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释放量明显减少;(2) 5-羟吲哚乙酸脊髓释放量在第5周降低而同期含量升高;(3) 3,4-羟基苯乙酸脊髓释放量明显降低但含量变化不明显,高香草酸未见有明显改变.结论单胺类递质及代谢产物参与了慢性炎症痛期间内源性镇痛系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性关节炎 脊髓 单胺类递质 代谢产物 大鼠
下载PDF
CX3CR1参与NF-κB在脊髓水平调控大鼠炎性痛的研究
14
作者 彭蓓 郭曲练 +2 位作者 王萍 潘韫丹 邹望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67-1173,共7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对单关节炎(monoarthritis,MA)模型大鼠痛阈值和脊髓中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 chemokine receptor1,CX3CR1)表...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对单关节炎(monoarthritis,MA)模型大鼠痛阈值和脊髓中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 chemokine receptor1,CX3CR1)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鞘内置管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即sham组(假手术组)、MA组(单关节炎组)、PDTC预处理组及PDTC后处理组,每组大鼠均为12只。鞘内置管5d后制作MA模型。Sham组:左侧踝关节腔内注射50μL生理盐水,鞘内注射10μL生理盐水;MA组:左侧踝关节腔内注射50μL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adjuvant,CFA),鞘内注射10μL生理盐水;PDTC预处理组:鞘内注射10μL PDTC(100μmol/L),30min后左侧踝关节腔内注射50μL CFA;PDTC后处理组:左侧踝关节腔内注射50μL CFA,30min后鞘内注射10μL PDTC(100μmol/L)。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测定痛阈值,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L5脊髓节段小胶质细胞的表达情况,并在鞘内注射后第1,3,5,7天取L4-L5脊髓膨大节段检测NF-κB mRNA和CX3CR1mRNA的表达。结果:与MA组相比,sham组、PDTC预处理组及PDTC后处理组的大鼠同侧后肢各时间点痛阈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A组相比,PDTC预处理组及PDTC后处理组大鼠的L5脊髓节段的小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脊髓中CX3CR1mRNA和NF-κB mRNA的表达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鞘内注射NF-κB抑制剂PDTC可以缓解CFA所致MA模型大鼠的痛觉异常。其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通过调节CX3CR1的表达而参与炎性痛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关节模型 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 核因子-ΚB CX3C趋化因子受体1
下载PDF
布鲁杆菌性化脓性关节炎1例
15
作者 潘庆春 汤正好 +2 位作者 奚敏 余永胜 臧国庆 《微生物与感染》 2015年第3期186-188,共3页
布鲁菌病是系统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在非流行区易被忽视。本病以骨关节受累常见,关节症状多数为反应性关节炎,以单关节化脓性关节炎为首发表现的病例少见。本文报道1例布鲁杆菌性化脓性单膝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和诊疗情况。
关键词 布鲁菌病 化脓性单关节炎 膝关节
下载PDF
以外周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治特点
16
作者 钟建庭 方玲 +3 位作者 王璇 许瑞元 王春雨 陆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65-867,871,共4页
目的探讨68例以外周关节炎为首发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治特点,避免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的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诊治的68例以外周关节炎为首发的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临床特点。结果在68例9~18岁的... 目的探讨68例以外周关节炎为首发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治特点,避免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的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诊治的68例以外周关节炎为首发的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临床特点。结果在68例9~18岁的青少年AS男性患者中,以外周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48例(占70.6%),首发部位分别为膝关节炎22例,足跟末端跟腱炎10例,踝关节炎7例,髋关节炎6例,肘关节炎3例;其中23例曾经误诊为化脓性关节炎8例、滑膜炎5例、风湿性关节炎4例、结核性关节炎3例、骨质增生2例,致密性骨炎1例,并行关节腔穿刺术、关节腔内封闭术等不适治疗,最终经确诊后行规范性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才得到控制。结论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点是以外周关节炎/滑膜炎为首发主要症状,HLA^B27为阳性,缺乏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因此对于青少年AS的早期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一般不作为主要依据。治疗上采用非特异性抗炎药、柳氮磺吡啶片、甲氨喋呤和TNF-α抑制剂。早期诊断和治疗才能减少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青少年 外周关节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