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微泥沙对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的影响及其归趋特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吉芳英 何小玲 +1 位作者 何莉 周卫威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1-806,共6页
大量运行数据表明,取消初沉池的污水厂泥沙淤积严重、污泥MLVSS/MLSS比值低,严重影响了污水厂的正常运行和功能提升。以取消初沉池后不能被有效去除的粒径≤200μm的细微泥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粒径细微泥沙对污... 大量运行数据表明,取消初沉池的污水厂泥沙淤积严重、污泥MLVSS/MLSS比值低,严重影响了污水厂的正常运行和功能提升。以取消初沉池后不能被有效去除的粒径≤200μm的细微泥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粒径细微泥沙对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的影响及其归趋特性。运行结果表明,当在污水中分别投加粒径为26、73、106、165和210μm的细微泥沙300 mg/L时,运行40 d后,生化系统活性污泥的MLVSS/MLSS比值将从启动初期的0.84分别下降至0.27、0.29、0.59、0.65和0.73,且随MLVSS/MLSS比值的下降,混合液SVI值也明显降低,反应器底部淤积泥沙量分别相当于进水泥沙总量的31.0%、47.4%、75.2%、75.9%和91.6%,表明小粒径颗粒更容易被活性污泥包裹,引起污泥MLVSS/MLSS下降,大粒径颗粒更容易淤积在反应器底部;由于泥沙淤积致使颗粒粒径越大,通过排放剩余污泥除砂的量越少,按照粒径递增的顺序,通过剩余污泥外排的除砂量分别相当于进水泥沙总量的44.5%、31.3%、20.3%、20.5%和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细微泥沙 活性污泥 mlvss mlss比值 泥沙淤积
原文传递
基于RSM模型的微波耦合Fe^(0)/H_(2)O_(2)破解污泥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姝雅 李洋洋 +3 位作者 郝梦亚 朱薇 岳秀萍 端允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00-106,共7页
采用微波耦合Fe^(0)/H_(2)O_(2)(MW—Fe^(0)/H_(2)O_(2))工艺调理剩余污泥,探究其对污泥破解性能的影响。运用以响应曲面法(RSM)为依据的Box-Behnken设计,以pH值、微波能量(W)、H_(2)O_(2)/Fe^(0)值为影响因素,建立污泥破解率(DD)和MLVS... 采用微波耦合Fe^(0)/H_(2)O_(2)(MW—Fe^(0)/H_(2)O_(2))工艺调理剩余污泥,探究其对污泥破解性能的影响。运用以响应曲面法(RSM)为依据的Box-Behnken设计,以pH值、微波能量(W)、H_(2)O_(2)/Fe^(0)值为影响因素,建立污泥破解率(DD)和MLVSS/MLSS值的预测模型,以实现对工艺参数的优化。结果表明,当初始pH值为2、W为450 kJ/L、H_(2)O_(2)/Fe^(0)值为3时,污泥氧化破解程度达到最佳,此时DD的响应值为(32.42±0.30)%,MLVSS/MLSS的响应值为(23.12±0.47)%,与模型预测结果吻合较好。结合污泥粒径测定结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可知,该工艺可使污泥颗粒显著减小,污泥絮体结构破坏完全,从而提高污泥破解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破解率 mlvss/mlss 响应曲面法 微波 类芬顿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