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5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形而上学式”到“历史主义式”体育哲学——始于体育概念无穷性困境的思考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强 康义萌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70,89,共9页
形而上学式与历史主义式是两种体育哲学样式,形而上学式体育哲学困于体育概念的无穷性困境,而历史主义式体育哲学正方兴未艾。以现象学及存在主义的理论剖析体育概念的无穷性困境,形而上学式体育哲学中存在的逻辑困境得到了纾解,从中挖... 形而上学式与历史主义式是两种体育哲学样式,形而上学式体育哲学困于体育概念的无穷性困境,而历史主义式体育哲学正方兴未艾。以现象学及存在主义的理论剖析体育概念的无穷性困境,形而上学式体育哲学中存在的逻辑困境得到了纾解,从中挖掘了历史主义式体育哲学得以构建的体育"他者性"与"注视者"角色两个出发点。在布克哈特、尼采与福柯3位学者的理论襄助下,体育"他者性"与"注视者"角色在体育的文化属性与身体行为属性中进一步阐发,形成了历史主义式体育哲学的基本框架与论证结构。历史主义式体育哲学是一种新的体育哲学样式,既开启了全新的理论探讨模式,也使体育哲学的发展更为契合当代哲学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哲学 形而上学 历史主义 现象学 存在主义 文化 身体
下载PDF
形上与形下相结合,服务于人类健康——吴以岭院士解读“中西医整合医学”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晓雨 边育红 赵舒武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4-6,共3页
中西医整合医学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中国工程院吴以岭院士从中医和西医各自的哲学和文化背景及学科特点、解放后中西医结合取得的重大成就及新时期中西医整合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肯定了中西医整合的历史必然性;强调了树立大科学观、加强... 中西医整合医学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中国工程院吴以岭院士从中医和西医各自的哲学和文化背景及学科特点、解放后中西医结合取得的重大成就及新时期中西医整合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肯定了中西医整合的历史必然性;强调了树立大科学观、加强中医科学属性研究,是实现中西医整合的先决条件;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和临床感悟,建议以人才培养、临床疗效及科学研究为关键突破口,推动中西医整合事业的发展。最后,吴院士提出:中西医整合应当是形而上和形而下有机结合的研究,是解决人类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可期待新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中西医整合 形而上 形而下
下载PDF
通过翻译而思:翻译研究的哲学途径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军平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4-67,共4页
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哲人们就开始关注有关人、语言、符号和世界的关系。柏拉图的模仿论、亚里士多德的再现论、奥古斯丁的符号论、洛克的指称论给翻译理论提供无尽的理论源泉。直到现代,随着语言的转向,语言哲学与翻译的关系联... 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哲人们就开始关注有关人、语言、符号和世界的关系。柏拉图的模仿论、亚里士多德的再现论、奥古斯丁的符号论、洛克的指称论给翻译理论提供无尽的理论源泉。直到现代,随着语言的转向,语言哲学与翻译的关系联系得更紧了。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奎因的翻译不确定性、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翻译观、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以及戴维森的不可通约性,都从不同的角度或解释翻译活动的现象,或给翻译研究以形而上的启迪。因此,任何完整的翻译理论离不开哲学的途径。在西方翻译理论史上,不少哲学大家要么把翻译作为研究哲学的一种媒介,要么直接通过翻译而“思”,研究语言和哲学问题,翻译既是他们研究的手段,又是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哲学 形而上 途径
原文传递
人的类本质:解构与回归——解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卓红 石德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6期3-7,38,共6页
马克思《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全新的角度阐述了人的类本质问题。对其进行重新解读 。
关键词 类本质 形而上学 模式 解构
下载PDF
论《庄子》之“无”的三重意蕴 被引量:9
5
作者 朱松苗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131-137,共7页
和"无"字在文字史上的三种形态——"亡"、"無"、"无"遥相呼应,《庄子》文本中的"无"也可以分为三种形态:形而下之"无"、形而上之"无"、绝对之"无"。... 和"无"字在文字史上的三种形态——"亡"、"無"、"无"遥相呼应,《庄子》文本中的"无"也可以分为三种形态:形而下之"无"、形而上之"无"、绝对之"无"。形而下之"无"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无"可以否定人为之"有",可以帮助人忘掉自然之"有",并可以作为与形而下之"有"共生的存在让"有"成为"有";形而上之"无"之所以存在,从本体论上讲,是因为"道"被"无"所规定,从宇宙论上讲,是因为万物起源于"无";绝对之"无"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不仅要否定"有",而且要否定可能成为新的"有"的"无",即作为动词的"无"才是真正的、生生不息的"无",绝对之"无"不仅因为其无"有",所以能泰然让之,而且能依靠其"无",为万有腾出空间,让之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下之“无” 形而上之“无” 绝对之“无”
下载PDF
两个世界还是一个世界——朱子哲学辩证之一 被引量:4
6
作者 蒙培元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56,共8页
朱熹从两个层面论述了理气关系:一是从观念论上论述"不杂",只具有逻辑认识的意义;一是从存在论上论述其"不离",是一种"本质即存在,存在即本质"的思考模式,两者在物中得到了统一。理气先后之说,则是运用... 朱熹从两个层面论述了理气关系:一是从观念论上论述"不杂",只具有逻辑认识的意义;一是从存在论上论述其"不离",是一种"本质即存在,存在即本质"的思考模式,两者在物中得到了统一。理气先后之说,则是运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得出的"本体论承诺",通过观念上的区分,建立宇宙本体论的先天预设,即以理为"生物之本"。"生"是气之生,而理是其所以然之本。但逻辑上的在先不是存在上的在先。体用关系是世界存在的基本形式,但不是西方式的本体与现象的关系,而是存在本体与其功能、作用的关系,本体以功能为其存在方式,无功能则无本体。其"道体"之说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是一个世界的理论。这一学说的重要性在于.承认人类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而不是两个分裂的世界。这对于认识和解决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 形而下 体用 道体
原文传递
道器之辨的逻辑发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向清 李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7-29,共3页
道器之辨是中国哲学史长期讨论的话题;道器之辨经历了道器本末未定论、道本器末论、器本道末论三个发展阶段;道本论强调要"以道御器",让器服从于道,服务于道;而器本论者认为道器不相分离,无形之道不能脱离有形之气。
关键词 道器 本末 形而上 形而下
下载PDF
回归语言的本真状态——后现代语境下词典范式的演变走向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伟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59,共8页
传统词典所处理的语言是规避了言语体系后的形而上语言,悬置了真正语言的自然本性与生命特征。本文针对词典范式的地层式分布进行剖析与考察后认为,后现代语境下词典范式的演变呈现出后现代精神内涵,其貌似"混沌"的演变史态... 传统词典所处理的语言是规避了言语体系后的形而上语言,悬置了真正语言的自然本性与生命特征。本文针对词典范式的地层式分布进行剖析与考察后认为,后现代语境下词典范式的演变呈现出后现代精神内涵,其貌似"混沌"的演变史态实际上刻画了一条清晰的走向轨迹,即解构传统形而上语言的处理而最终回归语言的本真状态,具体体现为回归语言的社区变异性、生成系统性、社会交际性及人类独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语境 词典范式 语言 语言本真 形而上
原文传递
“形而上”的身体——陶身体剧场的身体美学探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蒋树栋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2019年第1期61-65,共5页
陶身体剧场是国内近年来体制外舞蹈团体中较为活跃的一支,形成了国内独树一帜的现代舞审美风格。"身体"和"形而上"在很多传统哲学理论中是对立存在的,但是陶身体剧场却剑走偏锋,用不加修饰的纯肢体动作将作品带上... 陶身体剧场是国内近年来体制外舞蹈团体中较为活跃的一支,形成了国内独树一帜的现代舞审美风格。"身体"和"形而上"在很多传统哲学理论中是对立存在的,但是陶身体剧场却剑走偏锋,用不加修饰的纯肢体动作将作品带上了形而上的意味。陶身体剧场创作的"数位系列"作品是该团从建团以来一以贯之的作品线,从《重之三部曲》到《9》,它们代表了时间与成长。"数位系列"作品是陶身体剧场的"名片",通过对它们的分析能够揭示陶冶的舞蹈观。"数位系列"的所有作品在形式上是较为接近和相似的,通过对它们的分析,也能够探析出陶冶对于舞蹈作品的表达观念,更深层地挖掘出从"肉身"走向"业身"的创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身体剧场 身体美学 形而上 “数位系列”
原文传递
关于“可译/不可译”的形而上与形而下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9-156,173,共8页
本文从形而上与形而下视角,通过《静夜思》英译与日译的对比,对"可译/不可译"展开讨论。可译/不可译主要取决于可说/不可说之上。在形而上层面,可译性是第一位的;在形而下层面,可译与不可译处在互以对方为生存条件的关系之中... 本文从形而上与形而下视角,通过《静夜思》英译与日译的对比,对"可译/不可译"展开讨论。可译/不可译主要取决于可说/不可说之上。在形而上层面,可译性是第一位的;在形而下层面,可译与不可译处在互以对方为生存条件的关系之中;可译之度不仅是不可译,同时也是可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译/不可译 形而上 形而下 训读 翻译研究
下载PDF
试析多恩爱情诗中的情感张力美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雨虹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8-9,17,共3页
英国玄学派诗人多恩的诗以其奇特手法与奇思妙喻而著称。理性与感性结合,激情与哲理并重是其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本文试从情感张力的角度,分析多恩早期爱情诗歌中的情感张力美。
关键词 约翰 多恩 玄学 奇喻 情感张力
下载PDF
“形而中者谓之技”——一种理解技术的可能路向 被引量:4
12
作者 尚东涛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6-59,92,共5页
在存在论域,“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谓之”是解释或理解,“道”是或主要是理念形态的规律,“器”是物或主要是“人工之物”,“形而上”是非对象化,“形而下”是对象化,“形”是“道”“器”的中介。由“道”至“器”转... 在存在论域,“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谓之”是解释或理解,“道”是或主要是理念形态的规律,“器”是物或主要是“人工之物”,“形而上”是非对象化,“形而下”是对象化,“形”是“道”“器”的中介。由“道”至“器”转化的“形而下”的对象化和由“器”至“道”转化的“形而上”的非对象化,规定于技术。在这个意义上,作为“道”“器”相互作用与“形而上—形而下”转化的中介的“形”的理解归结向技术,“形而中者谓之技”。在“形而中者谓之技”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命题张力域,“道”“器”获得着存在论意义。“形而中”之“技”统摄“道”“器”,“技”变“道”“器”变,“技”不变“道”“器”不变,“技”高于“道”“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形而上 形而下 形而中
下载PDF
生命的权力——一个紧急避险案例的法理学分析
13
作者 杜文忠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52-54,共3页
生命权只有在自然法的意义上才具有等价的意义,生命只有在受到法律保护的情况下才可以说等价,因而,紧急避险的要义在于对它的形而上的阐释。
关键词 生命权 形而上 紧急避险 合理机会原则
下载PDF
“纯乐”“绝美”与“真我”:论“审美”的形而上维度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旭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0-199,共10页
“审美”这种人类行为有这样一种形而上的样态:主体以其“真我”状态,通过“纯粹直观”,追寻“绝美”进而获得“纯乐”。这个样态虽不现实,却是中外诸种审美观所遵循的普遍原则,这个原则奠定了审美行为自身的形而上维度,引导着具体的审... “审美”这种人类行为有这样一种形而上的样态:主体以其“真我”状态,通过“纯粹直观”,追寻“绝美”进而获得“纯乐”。这个样态虽不现实,却是中外诸种审美观所遵循的普遍原则,这个原则奠定了审美行为自身的形而上维度,引导着具体的审美实践,成为艺术试图去表现的对象,成为现代审美理论的逻辑预设,并对近代以来的诸种审美理论产生时隐时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纯乐 绝美 真我 形而上
下载PDF
On Metaphysical Conceit
15
作者 甘玲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7期262-263,269,共3页
Integrating aesthetic ingenuity and intellectual innovation into the artistic style of poetry,poets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brought about Metaphysical conceits to the English literature arena.This study aims to rev... Integrating aesthetic ingenuity and intellectual innovation into the artistic style of poetry,poets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brought about Metaphysical conceits to the English literature arena.This study aims to review the origin of Metaphysical poetry,contrast Metaphysical Conceit with Petrarchan Conceit in their ways of comparison,and probe into the influence it exerted over the modern English po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physical CONCEIT metaphysical POETRY ORIGIN PE
下载PDF
论道德的基础--从仁与孝的角度出发 被引量:3
16
作者 沈顺福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116,共6页
道德的本义是得道,人的道便是德性,得道便是德性的证明。从道德发生机制来看,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方式是最先、最容易做的事情。在家庭成员的关系方式中,孝顺是最确定的事实。它具有可操作性、可认识性和可陈述性。因此,从经验的角度来看... 道德的本义是得道,人的道便是德性,得道便是德性的证明。从道德发生机制来看,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方式是最先、最容易做的事情。在家庭成员的关系方式中,孝顺是最确定的事实。它具有可操作性、可认识性和可陈述性。因此,从经验的角度来看,孝敬是道德生活中的第一件事情。可是当我们继续追问时,我们发现只有仁慈才是真正的基础。慈爱是自足的、自明的和不可理解的。它是道德存在的本体。这种追问便是形而上的方式。于是,道德有两个基础:一个是经验的基础,那就是孝敬;另一个是形而上的本体,那就是仁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经验式 形而上式
下载PDF
用丰富的经验克服形而上的命运——唐·伊德对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的批判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计海庆 《哲学分析》 2013年第1期117-126,199,共10页
本文在考察海德格尔对伊德技术哲学产生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伊德在理论层面从历史经验、反浪漫主义和反本质主义三个方面对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的批判,以及在现实层面对其技术哲学的历史局限性的揭示;通过伊德对海德格尔的批判可以反观其... 本文在考察海德格尔对伊德技术哲学产生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伊德在理论层面从历史经验、反浪漫主义和反本质主义三个方面对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的批判,以及在现实层面对其技术哲学的历史局限性的揭示;通过伊德对海德格尔的批判可以反观其本人的技术哲学思想,以及新旧两种技术哲学在研究风格和具体问题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伊德 海德格尔 经验 形而上 技术哲学
下载PDF
中医象思维与形而上形而下的关系浅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沈家林 赵唯含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46-49,共4页
象思维在中医学中有着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中医学作为中国古代科学和哲学的产物,天然有着对形而上“道”的追求,但道本身并不能直接被理解和应用,故而象思维在对道的探索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中医传统象思维的归纳总结,认识... 象思维在中医学中有着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中医学作为中国古代科学和哲学的产物,天然有着对形而上“道”的追求,但道本身并不能直接被理解和应用,故而象思维在对道的探索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中医传统象思维的归纳总结,认识到象是说明道的工具,但并不能直接作用事物,形而下就是器,器才是具体可操作的,也就是实际被运用的部分。研究象思维、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对中医基本理论的应用以及中医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探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象思维 形而上 形而下
下载PDF
Review on the conceits used in "The Sun Rising" 被引量:3
19
作者 YU Qiao-feng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7年第7期46-49,共4页
"The Sun Rising" i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metaphysical poems of John Donne. After a general introduction about the metaphysical poetry and the author, this paper mainly aims to analyze the arresting and origin... "The Sun Rising" i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metaphysical poems of John Donne. After a general introduction about the metaphysical poetry and the author, this paper mainly aims to analyze the arresting and original conceits and images used in "The Sun Rising" and comment on their effect on expressing the author's feeling and reflecting his emo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physical poets John Donne CONCEITS LOVE emotions
下载PDF
English Metaphysical Ideas Reflected in Anne Bradstreet's poetry
20
作者 梁燕 WU Shu-juan 《海外英语》 2013年第6X期189-190,223,共3页
The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English Metaphysical ideas reflected in Anne bradstreet's first poetry The Tenth Muse Lately Sprung Up in America. The whole paper is devided into three parts , the first part is to int... The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English Metaphysical ideas reflected in Anne bradstreet's first poetry The Tenth Muse Lately Sprung Up in America. The whole paper is devided into three parts , the first part is to introduce English Metaphysical ideas and Anne's first and only published poetry before death,The second one is to analyze the reflection of the English Metaphysical ideas in Anne's first poetry in terms of the themes, the images and the rhetorical devices of the poetry. the last one is the conclusion of the essay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LISH metaphysical ideas ANNE bradstreet THEME 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