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gnaling Mechanisms in Pattern-Triggered Immunity (PTI) 被引量:54
1
作者 Jean Bigeard Jean Colcombet Heribert Hirt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521-539,共19页
In nature, plants constantly have to face pathogen attacks. However, plant disease rarely occurs due to efficient immune systems possessed by the host plants. Pathogens are perceived by two different recognition syste... In nature, plants constantly have to face pathogen attacks. However, plant disease rarely occurs due to efficient immune systems possessed by the host plants. Pathogens are perceived by two different recognition systems that initiate the so-called pattern-triggered immunity (PTI) and 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 (ETI), both of which are accompanied by a set of induced defenses that usually repel pathogen attacks. Here we discuss the complex network of signaling pathways occurring during PTI, focusing on the involvement of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 defenses plant immunity PTI signaling mechanisms mapks
原文传递
Beneficial effects of naringenin in liver diseases: Molecular mechanisms 被引量:36
2
作者 Erika Hernández-Aquino Pablo Muriel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8年第16期1679-1707,共29页
Liver diseases are caused by different etiological agents, mainly alcohol consumption, viruses, drug intoxication or malnutrition. Frequently, liver diseases are initiated by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that lea... Liver diseases are caused by different etiological agents, mainly alcohol consumption, viruses, drug intoxication or malnutrition. Frequently, liver diseases are initiated by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that lead to the excessive product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ECM), followed by a progression to fibrosis,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some natural products display hepatoprotective properties. Naringenin is a flavonoid with antioxidant, antifibrogenic,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cancer properties that is capable of preventing liver damage caused by different agents. The main protective effects of naringenin in liver diseases are the inhibi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 pathway and the prevention of the transdifferentiation of 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 leading to decreased collagen synthesis. Other effects include the inhibition of the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 toll-like receptor(TLR) and TGF-β non-canonical pathways, the inhibition of which further results in a strong reduction in ECM synthesis and deposition. In addition, naringenin has shown beneficial effects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lipid metabolism, modulating the synthesis and oxidation of lipids and cholesterol. Moreover, naringenin protects from HCC, since it inhibits growth factors such as TGF-β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inducing apoptosis and regulating MAPK pathways. Naringenin is safe and acts by targeting multiple proteins. However, it possesses low bioavailability and high intestinal metabolism. In this regard, formulations, such as nanoparticles or liposom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improve naringenin bioavailability. We conclude that naringenin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future as an important candidate in the treatment of different liver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RINGENI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liver fibrosis mapks CCL4 FLAVONOIDS JNK hepatic stellate cells cirrhosis SMADS Α-SMA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TNF-α诱导的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Ras-MAPKs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建竹 连金饶 +1 位作者 孔祥英 林娜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88-891,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P)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HFLS)增殖的影响及对Ras-MAPKs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TP(0.28,2.8,28,140 nmol.L-1)与RA-HFLS共孵育,采用MTS比色法检测...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P)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HFLS)增殖的影响及对Ras-MAPKs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TP(0.28,2.8,28,140 nmol.L-1)与RA-HFLS共孵育,采用MTS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的TP对TNF-α诱导的RA-HFLS Ras-MAPKs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Ras,p-P38,p-ERK,p-JNK)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MTS结果显示,TP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RA-HFLS的增殖,其抑制率分别为0.28%,5.05%,30.83%,43.77%;Western blot结果提示TP可剂量依赖性抑制Ras-MAPKs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TP能抑制RA-HFLS增殖、减轻滑膜炎症,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调控了Ras-MAPKs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雷公藤甲素 mapks
原文传递
p38MAPK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奇 白晓东 付小兵 《感染.炎症.修复》 2005年第2期121-123,共3页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属于丝蛋白/苏氨酸激酶,是一类接受受体传递的信号并将其带入细胞核内的重要分子,具有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增殖和死亡的重要机制,在多种受体信号传递途径中均具有关键性作用。p38MAPK信号通路为MAPK家族的...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属于丝蛋白/苏氨酸激酶,是一类接受受体传递的信号并将其带入细胞核内的重要分子,具有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增殖和死亡的重要机制,在多种受体信号传递途径中均具有关键性作用。p38MAPK信号通路为MAPK家族的重要成员,不仅在炎症、应激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还参与细胞的存活、分化和凋亡等过程,被认为是细胞众多信号转导通路的中转站。本文就p38MAPK生物学特性及其激活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ks 细胞内 基因表达 信号通路 P38MAPK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对低温胁迫下油菜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史中飞 梁娟红 +4 位作者 张小花 成宏斌 郑晟 王娟 张腾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3-170,共8页
为了研究褪黑素(MT)对低温胁迫下油菜幼苗抗性的影响,以白菜型油菜“陇油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外源MT对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活性氧(ROS)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 MAPK 3、MAPK4、MAPK6 基因表... 为了研究褪黑素(MT)对低温胁迫下油菜幼苗抗性的影响,以白菜型油菜“陇油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外源MT对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活性氧(ROS)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 MAPK 3、MAPK4、MAPK6 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单独的4℃胁迫处理相比,100 μmol·L -1 褪黑素预处理后再进行低温胁迫处理不同的时间(12、24、36、48 h),油菜幼苗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ROS含量均显著降低,其中MDA和相对电导率分别降低了14.3%、15.0%、17.2%、20.0%和11.5%、12.8%、16.2%、15.1%,而叶绿素含量、三种抗氧化酶活性(CAT、POD、SOD)和 MAPK3、MAPK4、MAPK6 基因表达均增加,其中CAT的活性分别增加28.5%、 23.1%、7.6%、13.1%,POD和SOD的活性分别增加36.0%、25.3%、5.9%、18.7%和14.6%、18.6%、9.1%、13.6%。表明低温胁迫下,100 μmol·L -1 外源MT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油菜幼苗MDA含量、ROS水平和电解质的渗漏,增加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诱导 MAPK3、MAPK4、MAPK6 基因表达,降低质膜过氧化水平,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强油菜幼苗对低温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褪黑素 低温胁迫 抗氧化酶 mapks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朝医麻黄定喘汤对哮喘小鼠MAPKs/NF-κB/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杨今实 金香 +7 位作者 孙天一 池禹潼 延光海 朴红梅 李良昌 郑明善 金哲悟 郑明昱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448-4452,共5页
目的:探讨朝医麻黄定喘汤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性反应及对MAPKs/NF-κB/VEGF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BABL/c小鼠40只,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麻黄定喘汤低、高剂量组,地塞米松治疗组。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 目的:探讨朝医麻黄定喘汤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性反应及对MAPKs/NF-κB/VEGF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BABL/c小鼠40只,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麻黄定喘汤低、高剂量组,地塞米松治疗组。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制备小鼠哮喘模型,在末次激发24h后取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采用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BALF中炎性细胞分类及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的含量;右肺提取蛋白做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MAPKs/NF-κB/VEGF通路的表达的变化;左肺组织切片后,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及MAPKs/NF-κB/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增多,IL-4、IL-5、IL-13水平显著增高(P<0.05);肺组织MAPKs/NF-κB/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哮喘模型组比较,麻黄定喘汤低、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IL-4、IL-5、IL-13水平和肺组织MAPKs/NF-κB/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朝医麻黄定喘汤可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性反应的发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部分抑制MAPKs/NF-κB/VEGF信号通路的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医 麻黄定喘汤 哮喘 活化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核转录因子-ΚB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植物体中的MAPK 被引量:16
7
作者 肖文娟 宾金华 武波 《植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5-215,共11页
促细胞分裂剂激活性蛋白激酶(MAPK)是一类存在于各种真核生物体中的丝氨酸/苏氨酸型蛋白激酶。它被上游激活因子MAPKK磷酸化而激活,并通过将底物蛋白上的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磷酸化而传递信号。它与其他一些信号分子组成MAPK级联信号通路... 促细胞分裂剂激活性蛋白激酶(MAPK)是一类存在于各种真核生物体中的丝氨酸/苏氨酸型蛋白激酶。它被上游激活因子MAPKK磷酸化而激活,并通过将底物蛋白上的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磷酸化而传递信号。它与其他一些信号分子组成MAPK级联信号通路,接受外界刺激信号,将信号转入细胞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它的作用受到不同因子的调节。本文介绍了植物体中的MAPK的结构特点、作用机理、生物功能以及MAPK级联信号通路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促细胞分裂剂激活性蛋白激酶 MAPK 丝氨酸/苏氨酸型 信号分子 MAPK级联 支架蛋白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蔡琪 李晓玫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54-359,共6页
关键词 蛋白激酶 信号转导 细胞生物学 mapks
下载PDF
MAPKs信号通路及其与疾病关联性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2
9
作者 马景德 齐秀芬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95-97,共3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s)是一种胞浆内广泛分布的含有丝氨酸和 (或 )苏氨酸残基的蛋白激酶 ,在真核细胞中 ,有 4条信号转导通路 ,即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ERK)p42 / p44通路、c Jun氨基末端激酶 (JNK)和 (或 )应激活化蛋白激酶 (S...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s)是一种胞浆内广泛分布的含有丝氨酸和 (或 )苏氨酸残基的蛋白激酶 ,在真核细胞中 ,有 4条信号转导通路 ,即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ERK)p42 / p44通路、c Jun氨基末端激酶 (JNK)和 (或 )应激活化蛋白激酶 (SAPK)通路、p3 8通路和ERK5 /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1(BMK1)通路 ,它们通过转录因子磷酸化而改变基因的表达水平 ,可介导细胞生长、增殖、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ks 信号通路 疾病 关联性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信号转导
下载PDF
植物中的MAPK及其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吴涛 宗晓娟 +1 位作者 谷令坤 李德全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7,共7页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是一类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同动物和酵母中MAPKs类似,植物中的MAPK级联途径也是由MAPKs、MAPKKs、MAPKKKs三种类型的激酶组成。植物细胞内受体接受外界刺激信号,然后依次磷酸化激活MA...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是一类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同动物和酵母中MAPKs类似,植物中的MAPK级联途径也是由MAPKs、MAPKKs、MAPKKKs三种类型的激酶组成。植物细胞内受体接受外界刺激信号,然后依次磷酸化激活MAPKKKs、MAPKKs和MAPKs,并影响相关基因表达。目前已经从植物中分离到一些MAPKs、MAPKKs和MAPKKKs,它们参与了植物激素、生物胁迫及非生物胁迫等过程的信号传导。介绍了植物响应外界环境胁迫过程中,不同机制和因子对MAPKs级联途径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ks MAPK级联途经 信号传导 调控
下载PDF
蒲公英提取物对LPS诱导小鼠乳腺炎的减轻效应及其机制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赵欣 王莹 +4 位作者 李春亭 王巍 桑锐 李海涛 张雪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773-2781,共9页
旨在研究蒲公英提取物对内毒素(LPS)诱导小鼠乳腺炎的减轻效应及其机制分析。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和蒲公英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蒲公英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10.0、5.0、2.5g·kg^(-1)灌胃给药,连续灌... 旨在研究蒲公英提取物对内毒素(LPS)诱导小鼠乳腺炎的减轻效应及其机制分析。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和蒲公英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蒲公英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10.0、5.0、2.5g·kg^(-1)灌胃给药,连续灌胃6d,2次·d^(-1),空白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1h后,于小鼠乳房基部分别灌注50μL 0.2mg·mL^(-1)LPS,建立LPS诱导的小鼠乳腺炎模型,阳性组在建模后6和12h腹腔注射5mg·kg^(-1)地塞米松。24h后取血,分离血清,剥离乳腺组织。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MPO的含量,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乳腺中TLR4蛋白以及NF-κB信号通路和MAPK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蒲公英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对LPS诱导的乳腺炎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的分泌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极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MPO的含量(P<0.01);蒲公英提取物高、中剂量组能改善LPS诱导的小鼠乳腺组织的病理变化,极显著下调LPS诱导的小鼠乳腺中TLR4、p-IκB、p-p65、p-p38、p-JNK、p-ERK蛋白的表达(P<0.01)。结果表明,蒲公英提取物通过调控NF-κB和MAPKs信号通路对LPS诱导的小鼠乳腺炎有明显减轻作用,为蒲公英的临床开发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提取物 LPS 乳腺炎 NF-ΚB mapks
下载PDF
华蟾素对骨癌痛大鼠镇痛机制探讨 被引量:19
12
作者 焦良波 刘丹 +2 位作者 陈涛 张继红 胡卫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3734-3741,共8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骨癌痛(cancer-induced bone pain,CIBP)大鼠镇痛作用机制。方法筛选痛阈值满足条件的雌性SD大鼠构建CIBP模型,华蟾素各组大鼠在造模第7天开始ip低、中、高浓度的华蟾素注射液,假手术组与模型组ip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骨癌痛(cancer-induced bone pain,CIBP)大鼠镇痛作用机制。方法筛选痛阈值满足条件的雌性SD大鼠构建CIBP模型,华蟾素各组大鼠在造模第7天开始ip低、中、高浓度的华蟾素注射液,假手术组与模型组ip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 d,各组大鼠分别在造模前和造模后及单次注射华蟾素后的0.5、1、2、4、6、8、24 h检测大鼠机械痛阈值与热痛阈值,Western blotting检测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相关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脊髓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tumor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at tractant protein,MCP-1)的含量。结果大鼠造模后,模型组大鼠的热痛阈值、机械痛阈值明显降低(P<0.01);予以华蟾素干预后,大鼠的热痛阈值、机械痛阈值升高,且浓度越高,痛阈值越高(P<0.05、0.01);单次给药后,华蟾素在ip后6 h作用最强,而后作用缓慢减弱;但华蟾素对正常大鼠的痛阈值无影响(P>0.05)。Westernblotting的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脊髓MAPKs相关蛋白的活化水平增加(P<0.05);华蟾素能下调大鼠脊髓中活化的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s,JNK)、p38蛋白的表达量,而p-ERK蛋白的表达未见明显差异(P>0.05)。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脊髓中TNF-α、IL-1β、MCP-1的含量明显增多(P<0.05),华蟾素能显著抑制其释放(P<0.05)。结论华蟾素可能是通过抑制脊髓MAPK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JNK、p38)的活化,减少细胞因子释放,从而发挥缓解CIBP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骨癌痛 镇痛 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机械痛 热痛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MAPKs信号转导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细胞中作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陈晓宇 陈明 李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24-1428,共5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ed protein kinase,MAPK)是真核生物信号传递网络中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基因表达调控和细胞质功能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哺乳动物机体中,5种不同的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ERK1/2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细胞生长和...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ed protein kinase,MAPK)是真核生物信号传递网络中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基因表达调控和细胞质功能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哺乳动物机体中,5种不同的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ERK1/2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细胞生长和分化,JNK和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炎症与细胞凋亡等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信号转导途径的活化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慢性滑膜炎的典型特征,通过这一途径诱导滑膜细胞胞质蛋白磷酸化,使转录因子和核蛋白如c-Fos、c-Jun、AP-1和NF-κB等磷酸化,从而促进细胞增殖和活化。上述机制研究对于RA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以及研制开发治疗RA的新型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mapks 滑膜细胞
下载PDF
MAPKs激活在慢性醛固酮灌注所致高血压肾损伤中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14
14
作者 姚丽 西山成 +1 位作者 安部阳一 王力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1期15-17,21,共4页
目的探讨MAPKs激活在慢性醛固酮灌注诱发高血压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6周SD大鼠随机分组为对照组,醛固酮/盐组及醛固酮拮抗剂eplerenone治疗组,采用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组织MAPKs亚型ERK1/2,JNK及p38MAPK活性。结果醛... 目的探讨MAPKs激活在慢性醛固酮灌注诱发高血压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6周SD大鼠随机分组为对照组,醛固酮/盐组及醛固酮拮抗剂eplerenone治疗组,采用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肾皮质组织MAPKs亚型ERK1/2,JNK及p38MAPK活性。结果醛固酮/盐组大鼠血压显著升高,肾重/体重比值增加,尿蛋白排泄量增加,其肾皮质组织ERK1/2及JNK活性明显升高(P<0.05)。eplerenone治疗降低了醛固酮诱发的高血压,蛋白尿以及肾皮质MAPKs活性。结论MAPKs激活与慢性醛固酮灌注致高血压肾损伤密切相关,Eplerenone其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 高血压 肾损伤 mapks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安秋霞 蒙艳丽 +2 位作者 吕丹丹 王英岩 王伟明 《黑龙江中医药》 2016年第5期65-66,共2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是细胞内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物学和生理学行为过程,包括基因的转录、细胞的分化和增殖、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及炎性反应等。三个主要的MAPK信号通路已知,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是细胞内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物学和生理学行为过程,包括基因的转录、细胞的分化和增殖、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及炎性反应等。三个主要的MAPK信号通路已知,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SAPK)信号通路和p38-MAPK信号通路。本文的重点是简要概述MAPK信号转导通路分布在某些病理或生理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ks ERK1/2 JNKs P38-MAPK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红景天苷通过抑制NOX2-ROS-MAPKs信号途径保护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被引量:15
16
作者 戚之琳 刘银华 +3 位作者 齐世美 凌烈锋 冯遵永 李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保护H_2O_2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PC12细胞置于含10%马血清、5%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完全培养基中常规培养。不同浓度的红景天苷预处理细胞2 h,然后H_2O_2作用细胞特定的时间,Western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保护H_2O_2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PC12细胞置于含10%马血清、5%胎牛血清的高糖DMEM完全培养基中常规培养。不同浓度的红景天苷预处理细胞2 h,然后H_2O_2作用细胞特定的时间,Western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ARP,caspase 3的表达及胞内信号分子p38,ERK和JNK的磷酸化水平;DAPI染色检测细胞核的形态改变;ROS检测试剂盒检测胞内ROS的水平;膜质分离实验检测NOX2的两个重要亚基gp91^(phox)和p47^(phox)在胞膜和胞质中的含量;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gp91^(phox)和p47^(phox)的结合。结果红景天苷浓度依赖性的抑制H_2O_2诱导PC12细胞凋亡;减弱H2O2诱导p38,JNK和ERK的磷酸化;减少H2O2诱发的ROS释放;抑制gp91^(phox)和p47^(phox)的结合,进而抑制NOX2的活性。结论红景天苷通过抑制NOX2-ROS-MAPKs信号通路保护H2O2诱导PC1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神经保护 NOX2 ROS mapks
下载PDF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在大鼠心脏缺血预处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秀华 杨军 +3 位作者 王士雯 高雪 庞永政 唐朝枢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42-545,共4页
目的探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家系(MAPKs)在大鼠心脏缺血预处理(IPC)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在离体灌注的SD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模型上,观察IPC对于I/R后损伤的影响,并观察MAPKs中三种激酶[细胞外信... 目的探讨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家系(MAPKs)在大鼠心脏缺血预处理(IPC)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在离体灌注的SD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模型上,观察IPC对于I/R后损伤的影响,并观察MAPKs中三种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s)、蛋白激酶p38(p38)、应激活化蛋白激酶(SAPK)]活性的变化及其与保护作用的关系。结果IPC明显改善大鼠I/R后的心脏功能,减少I/R造成的心肌肌酸激酶漏出及ATP消耗。IPC过程ERKs和p38激酶的活性分别较单纯I/R组高73%(P<001)和69%(P>001);而心肌SAPK的活性无明显改变。预先给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genistein和ERKs抑制剂PD098059可分别消除IPC的上述保护作用,而p38抑制剂SB202190对IPC无明显影响。结论ERKs激酶参与了IPC的心肌保护作用,而p38和SAPK未参与IPC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mapks 预处理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1对肾系膜细胞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不同亚类的作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晓玫 唐嘉薇 王海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0-303,共4页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1对肾小球系膜细胞作用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采用3H胸腺嘧啶参入、免疫沉淀及激酶磷酸化反应等方法,检测了白细胞介素1对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不同亚类的作用,并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1对肾小球系膜细胞作用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采用3H胸腺嘧啶参入、免疫沉淀及激酶磷酸化反应等方法,检测了白细胞介素1对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不同亚类的作用,并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作用相反,白细胞介素1可在短时间内激活cjun氨基末端激酶,但对p42/44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无刺激作用,表明白细胞介素1在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作用可通过cjun氨基末端激酶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 白细胞介素1 mapks 肾小球系膜细胞
下载PDF
低温胁迫诱导斑马鱼ZF4细胞ROS及MAPK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许琼琼 韩兵社 +4 位作者 罗军涛 李艳 侯艳雯 胡鹏 张俊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1-776,共6页
为了研究鱼类低温下分子调控机制及其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之间的关系,本实验对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成纤维ZF4细胞进行不同程度的低温胁迫(18℃和10℃),监测其在不同低温胁迫时间下(1 d、3 d和5 d)ROS的变化以及... 为了研究鱼类低温下分子调控机制及其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之间的关系,本实验对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成纤维ZF4细胞进行不同程度的低温胁迫(18℃和10℃),监测其在不同低温胁迫时间下(1 d、3 d和5 d)ROS的变化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中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DCFH-DA探针法表明在低温胁迫作用下,细胞内ROS含量增加。细胞内ROS上升水平与外界胁迫压力成正相关。低温处理3 d后,18℃和10℃的细胞,其ROS含量与对照组(28℃)相比分别显著升高到(1.23±0.04)倍(P<0.05)和(2.31±0.08)倍(P<0.05)。(2)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的p38(p-p38)和磷酸化的JNK(p-JNK p54和p-JNK p46)的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低温胁迫可以使p38和JNK的活性增强,且均在10℃处理3 d达到最高水平。(3)进一步检测DNA断裂标记蛋白γH2A.X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无论在18℃还是10℃,其在第3天呈现高表达。本实验初步证实低温胁迫能够诱导斑马鱼细胞ROS的产生;通过对不同时间点的蛋白表达水平检测,发现p-JNK、p-p38和γH2A.X激活时间点与低温诱导ROS表达时间点相吻合。该研究为后期对斑马鱼细胞低温胁迫实验奠定基础,其中低温下处理3 d可以作为一个检测各个蛋白变化的关键时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 斑马鱼ZF4细胞 低温胁迫 mapks γH2A.X
下载PDF
Electroacupuncture exerts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JNK knockout mice: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被引量:11
20
作者 Chun-Xiao Wu Yi-Hui Feng +5 位作者 Lu Yang Zhu-Lian Zhan Xiu-Hong Xu Xiao-Ying Hu Zhi-Hua Zhu Guo-Ping Zho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9期1594-1601,共8页
Simple regulation of c-Jun N-terminal kinase(JNK) or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 pathways is not enough to trigger cell apoptosis.However,activation of the stress activated pathway(JNK/p38 MAPK) t... Simple regulation of c-Jun N-terminal kinase(JNK) or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 pathways is not enough to trigger cell apoptosis.However,activation of the stress activated pathway(JNK/p38 MAPK) together with inhibition of the growth factor activ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 pathway can promote cell apoptosis.We hypothesized that inhibition of the JNK or p38 pro-apoptotic pathway and activating the ERK pathway could be the mechanism of anti-apoptosis following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JNK knockout mice,mouse models of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were established by Longa’s method.Electroacupuncture was conducted at acupoints Chize(LU5),Hegu(LI4),Sanyinjiao(SP6) and Zusanli(ST36) 1.5 hours after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for 20 minutes,once a day.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was evaluated using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The expression of phospho-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p-ERK) and phospho-p38(p-p38) in JNK knockout mice was detected using double-labeling immunofluorescence and western blot assay.The m RNA expression of ERK and p38 was measur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Electroacupuncture improved neurological function,increased the immunoreactivity and relative expression of p-ERK and reduced that of p-p38 in the cerebral cortex and hippocampus on the injured side.Electroacupuncture increased m RNA expression of ERK,but decreased that of p38 in the cerebral cortex and hippocampus on the injured side.In conclusion,electroacupuncture upregulated the protective ERK pathway and inhibited the pro-apoptotic p38 pathway,thereby exerting a neuroprotective effect and improving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 JNK knockout m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mapks signaling pathway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stress-activated pathway growth factor-activatedpathway ELECTROACUPUNCTURE apoptos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