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细胞系的染色体组型与遗传变异率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德礼 李六金 +21 位作者 夏耕田 何旭玉 高步先 白晓鸿 黄高升 刘尚高 阎隆飞 方福德 胡春雷 王黎军 姜焕宏 冯阿曼 张广民 安社刚 任远强 郭建民 胡淑贤 樊军喜 牛永利 宋占军 李迎 樊胜军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7-344,T001,T002,共20页
在建立国内首家犬、猫、猴、鼠传代细胞库,即7种动物肾细胞系(F-81、CRFK、MDCK、Vero、Vero-2、MA-104、BHK-21)的种子库和工作库的基础上,通过细胞染色体组型、G带核型、染色体数目变异率、... 在建立国内首家犬、猫、猴、鼠传代细胞库,即7种动物肾细胞系(F-81、CRFK、MDCK、Vero、Vero-2、MA-104、BHK-21)的种子库和工作库的基础上,通过细胞染色体组型、G带核型、染色体数目变异率、结构畸变率分析,了解7种细胞系传代培养不同代次的染色体变异情况。以相应的细胞株皮下接种裸鼠形成肿瘤实验、软琼脂细胞克隆形成率与植物凝集素作用下细胞凝集实验为对照,筛选出无致癌/致瘤性、符合细胞遗传学要求、无传染因子污染的细胞系(F-81、CRFK、Vero、Vero-2)或极低致癌性的MDCK细胞系用于制苗,发现肿瘤细胞系高变异率株可在裸鼠体内快速选育成功。细胞系染色体遗传特征决定致瘤性质并具有种属特异性,得到一些100%成瘤和100%不成瘤的细胞株并探讨了与染色体组型的关系。对于肿瘤的发病机理及实验治疗,都是非常好的模型。一些细胞系不仅成瘤而且还可转移(致恶性横纹肌样瘤的BHK-21和Vero细胞株),其他致瘤细胞株只成瘤不转移或不明显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肾细胞系 人类子宫颈癌细胞系 猪肾原代细胞 染色体核型 G带核型 遗传变异率 数目变异 结构畸变
下载PDF
Vero-2和MA-104细胞系染色体组型分析与致癌─致瘤性研究——在犬五联疫苗制备中替代BHK-21细胞系细胞株的筛选和检定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德礼 李六金 +3 位作者 白晓鸿 高步先 刘尚高 黄高升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9年第6期16-20,共5页
在用纯化3代的猫肾原代细胞(FKC)和犬肾原代细胞(CKC)皮下接种裸鼠无致癌致瘤性,以人类子宫颈癌细胞系(Hela)超二倍体KB株、X株及超二倍体和亚四倍体NM20/X株皮下接种裸鼠产生进行性恶性肿瘤比率分别为1... 在用纯化3代的猫肾原代细胞(FKC)和犬肾原代细胞(CKC)皮下接种裸鼠无致癌致瘤性,以人类子宫颈癌细胞系(Hela)超二倍体KB株、X株及超二倍体和亚四倍体NM20/X株皮下接种裸鼠产生进行性恶性肿瘤比率分别为10/10,25/25和5/5的前提下,非洲绿猴肾细胞系亚二倍体(Vero2)JC株5~19代和超二倍体YA株12~18代分别皮下接种20和10只裸鼠,均未产生肿瘤,恒河猴肾细胞系亚四倍体(MA104)JC株4代皮下接种5只裸鼠亦未产生肿瘤。不同株的Hela和地鼠肾细胞系(BHK21)在3.3g/L琼脂中均具有抛锚独立生长特性,并在终浓度3.125~200mg/mL植物凝集素(PHA)作用下出现凝集现象,而FKC、CKC及Vero2细胞系JC株、YA株既不具有抛锚独立生长特性,在不同浓度PHA作用下也不发生凝集,符合非肿瘤源性细胞的特性。因此,Vero2细胞系JC株可用作病毒疫苗毒株的传代培养,而Vero2细胞系YA株和MA104细胞系JC株则不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系 染色体组型 Vero-2 ma-104 疫苗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在MA-104和Vero-E6传代细胞上繁殖动态的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沈宏开 姚益新 张荣淦 《微生物学杂志》 CAS 1987年第4期42-43,共2页
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陈株)分別感染MA-104和Vero-E6传代细胞,结果受病毒感染的MA-104细胞荧光阴性细胞出现早,感染滴度高,胞浆内颗粒大,提示MA-104细胞用于该病毒的分离传代及抗原片的制作等方面优于Vero-E6细胞。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 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陈株)分別感染MA-104和Vero-E6传代细胞,结果受病毒感染的MA-104细胞荧光阴性细胞出现早,感染滴度高,胞浆内颗粒大,提示MA-104细胞用于该病毒的分离传代及抗原片的制作等方面优于Vero-E6细胞。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在某些原代及传代细胞上能适应增殖,国内外已有过报导。但用对轮状病毒十分敏感的恒河猴胚肾MA-104细胞培养和增殖EHFV并与通常使用分离该病毒的VeroE6细胞进行繁殖动态观察,尚未有过报导。本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比较观察EHFV在两种细胞上的增殖动态,为MA-104细胞代替常规Vero-E6细胞用于该病毒的分离、传代等研究以及抗原片的制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ma-104 原代 Vero-E6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下载PDF
大黄提取物和大黄素体外抗轮状病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贺凤兰 刘强 +4 位作者 卫飞 刘媛媛 熊海蓉 周显凤 杨占秋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研究大黄提取物、大黄素体外对轮状病毒的作用,为临床上治疗轮状病毒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人轮状病毒R709株感染恒河猴肾细胞(MA-104),通过光镜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并结合噻唑蓝(MTT)比色法,采用治疗指数(TI)作为药物体外... 目的研究大黄提取物、大黄素体外对轮状病毒的作用,为临床上治疗轮状病毒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人轮状病毒R709株感染恒河猴肾细胞(MA-104),通过光镜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并结合噻唑蓝(MTT)比色法,采用治疗指数(TI)作为药物体外抗病毒效果的评价指标。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从药物对病毒入侵细胞的阻断作用、直接灭活作用及增殖抑制作用3种方式分别检测大黄提取物、大黄素体外对轮状病毒的作用效果。结果在轮状病毒感染细胞不同阶段加入大黄提取物后,病毒诱导的CPE程度明显减轻,且有量-效关系。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计算大黄提取物对轮状病毒入侵细胞的阻断作用、直接灭活作用及对病毒增殖抑制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101.08±1.57)mg/L、(111.27±4.94)mg/L、(46.88±3.50)mg/L;三种作用方式的治疗指数(TI)分别为:(3.13±0.13)、(3.45±0.06)、(7.45±0.56)。大黄素混合液对轮状病毒三种作用方式的抑制作用的IC50分别为:(35.94±6.80)mg/L、(12.25±0.93)mg/L、(13.65±1.08)mg/L;TI分别为:(0.37±0.07)、(1.07±0.08)、(0.95±0.08)。结论大黄提取物在体外具有较好抗轮状病毒作用,大黄素对轮状病毒的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轮状病毒 ma-104细胞 抗病毒作用
原文传递
猪轮状病毒的细胞培养特性与F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5
作者 魏锁成 巩转娣 宋昌军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3-377,共5页
为了探讨动物轮状病毒的细胞培养特性和分离方法,建立FQ-PCR检测方法,旨在为研发诊断试剂盒和疫苗奠定基础。37℃5%CO_2下用细胞培养液C培养ELISA检测的阳性猪粪便样本,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用RV感染MA-104细胞,分离纯化病毒,测定VP6基... 为了探讨动物轮状病毒的细胞培养特性和分离方法,建立FQ-PCR检测方法,旨在为研发诊断试剂盒和疫苗奠定基础。37℃5%CO_2下用细胞培养液C培养ELISA检测的阳性猪粪便样本,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用RV感染MA-104细胞,分离纯化病毒,测定VP6基因序列并分析其同源性,在普通PCR和实时定量PCR的基础上,建立FQ-PCR检测方法。结果,MA-104细胞培养的最佳条件为37℃5%CO_2;接毒后18 h出现细胞膜缩融合、细胞层裂开、细胞核固缩及空泡化等明显的细胞病变(CPE),CPE达到90%时可收毒;分离到1株猪轮状病毒(暂命名为GSPRV01株),得到VP6为1 200 bp,与标准株(AV-55)的同源性为8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ma-104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牛轮状病毒的分离与细胞培养特性 被引量:4
6
作者 魏锁成 冯若飞 +1 位作者 巩转娣 田风林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4期71-75,共5页
探讨牛轮状病毒(BRV)的细胞培养方法,为研发诊断试剂盒和疫苗提供依据.将RT-PCR阳性样品在MA-104细胞及Vero细胞上进行培养,盲传4代后MA-104细胞出现病变(CPE),主要表现为细胞脱落,出现拉网现象,部分出现死亡.这表明轮状病毒能够在MA-10... 探讨牛轮状病毒(BRV)的细胞培养方法,为研发诊断试剂盒和疫苗提供依据.将RT-PCR阳性样品在MA-104细胞及Vero细胞上进行培养,盲传4代后MA-104细胞出现病变(CPE),主要表现为细胞脱落,出现拉网现象,部分出现死亡.这表明轮状病毒能够在MA-104细胞上生长,并引起细胞病变;而Vero细胞无病变.用胰酶处理的病毒接种MA-104细胞,用含2μg/mL、3μg/mL和5μg/mL三种(A、B和C)不同浓度胰酶的培养液在MA-104和Vero细胞对犊牛轮状病毒传代培养.将分离培养的病毒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BRV在C组培养液中分离培养最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显示病毒核酸呈4∶2∶3∶2排列,与参考株NCDV相似,呈典型A群轮状病毒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ma-104细胞 细胞病变 培养 胰酶
下载PDF
过表达非洲猪瘟病毒D1133L蛋白的MA-104细胞系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婷 杨博 +13 位作者 崔卉梅 袁兴国 赵登率 杨金柯 郝雨 陈学辉 闫文倩 申超超 史喜绢 张大俊 杨行 刘湘涛 郑海学 张克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77-1885,共9页
旨在研究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ASFV)编码的D1133L基因功能,本文利用慢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过表达D1133L的MA-104/D1133L细胞系,分析ASFV在MA-104/D1133L细胞系与MA-104细胞中的复制差异。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 旨在研究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ASFV)编码的D1133L基因功能,本文利用慢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过表达D1133L的MA-104/D1133L细胞系,分析ASFV在MA-104/D1133L细胞系与MA-104细胞中的复制差异。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了ASFV感染MA-104/D1133L细胞后p30和p72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测定病毒滴度和病毒拷贝数评价ASFV的复制能力。结果表明:ASFV p30和p72基因在MA-104/D1133L细胞系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野生型细胞系,ASFV在MA-104/D1133L细胞系的病毒增殖能力高于野生型细胞。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过表达ASFV D1133L基因的MA-104/D1133L细胞系,与野生型细胞相比,D1133L能促进ASFV增殖,MA-104/D1133L细胞系更利于ASFV的复制,本结果为进一步研究ASFV D1133L基因功能积累了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D1133L基因 ma-104细胞 基因功能 过表达细胞系
下载PDF
仔猪轮状病毒F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8
作者 魏锁成 巩转娣 宋昌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8-561,共4页
目的探讨动物轮状病毒分离鉴定方法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快速检测法。方法用RV敏感的MA-104细胞分离病毒,测定其VP6基因序列和同源性分析,建立FQ-PCR检测方法。结果 MA-104细胞接毒并传代18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分离到... 目的探讨动物轮状病毒分离鉴定方法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快速检测法。方法用RV敏感的MA-104细胞分离病毒,测定其VP6基因序列和同源性分析,建立FQ-PCR检测方法。结果 MA-104细胞接毒并传代18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分离到1株猪轮状病毒(PRV),经RT-PCR扩增得到1200bp的VP6片段,与标准株(AV-55)的同源性达88.50%;且建立了PRV的FQ-PCR检测方法 ,其灵敏度比普通PCR高数十倍,具有较强的特异性。结论建立了PRV的FQ-PCR检测方法 ,其灵敏度和特异性比普通PCR高数十倍,PRV的VP6与参考株具有88.50%同源性,建立了PRV的FQ-PCR检测方法 ,其灵敏度和特异性普通PCR和ELISA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ma-104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PCR 仔猪
下载PDF
黑龙江省犊牛腹泻粪便中轮状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昌仁 王君伟 +3 位作者 李英霞 宣世伟 刘宝会 王红 《东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51-56,共6页
用MA—104细胞,以静止培养条件,从1月龄内的犊牛腹泻粪便中,分离出4电轮状病毒。经传至4~6代均使感染细胞出现特征性细胞病变。经直接电镜和免疫株镜观察,见有典型的轮状病毒颗粒,其RNA电泳型与NCDV株一致,以抗NCDV株高免血清琼扩检测... 用MA—104细胞,以静止培养条件,从1月龄内的犊牛腹泻粪便中,分离出4电轮状病毒。经传至4~6代均使感染细胞出现特征性细胞病变。经直接电镜和免疫株镜观察,见有典型的轮状病毒颗粒,其RNA电泳型与NCDV株一致,以抗NCDV株高免血清琼扩检测及轮状病毒ELISA检测均为阳性。这4株病毒分别命名为DNRV_1,DNRV_2,DNRV_3,DNRV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腹泻 轮状病毒 黑龙江
下载PDF
犊牛腹泻轮状病毒在3个传代细胞上培养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继国 郑世学 +1 位作者 刘美红 赵东刚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9-63,共5页
对犊牛腹泻轮状病毒(NCDV)在3种传代细胞系上进行了培养,并将其培养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犊牛腹泻轮状病毒在MA-104细胞上生长,其病毒抗原的生长部位在细胞浆,培养后可出现细胞病变;犊牛腹泻轮状病毒在LL... 对犊牛腹泻轮状病毒(NCDV)在3种传代细胞系上进行了培养,并将其培养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犊牛腹泻轮状病毒在MA-104细胞上生长,其病毒抗原的生长部位在细胞浆,培养后可出现细胞病变;犊牛腹泻轮状病毒在LLc-mk2细胞上也生长,且随着培养代次的增加,病毒抗原的滴度相应增加,增长到一定滴定后即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腹泻 轮状病毒 细胞培养 牛病
下载PDF
A群轮状病毒NSP5蛋白在细胞器中定位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谷凤丽 石达 +6 位作者 时洪艳 陈建飞 张鑫 袁婧 徐天 董慧 冯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3-145,共3页
为研究A组猪轮状病毒(Po RV)非结构蛋白NSP5在MA-104细胞中的定位情况,本研究将NSP5蛋白基因克隆于表达载体p EGFP-C2中构建重组质粒p EGFP-NSP5,将其转染于MA-104细胞中进行NSP5瞬时表达,并于转染48 h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NSP5... 为研究A组猪轮状病毒(Po RV)非结构蛋白NSP5在MA-104细胞中的定位情况,本研究将NSP5蛋白基因克隆于表达载体p EGFP-C2中构建重组质粒p EGFP-NSP5,将其转染于MA-104细胞中进行NSP5瞬时表达,并于转染48 h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NSP5表达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情况。结果表明,表达蛋白在MA-104细胞中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均有分布,主要定位于细胞质。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病毒的复制和致病机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组猪轮状病毒 NSP5蛋白 ma-104细胞 共定位
下载PDF
轮状病毒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2
作者 赵富玺 裴润方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92年第2期99-100,共2页
用MA—104细胞培养常用的3个轮状病毒(RV)标准株(人Wa株、牛NCDV株、猴SA_(11)株)进行形态学、培养特性及理化性质比较观察,3株细胞培养特性基本相同,在电镜下呈RV特有的形态结构,RNA电泳图具有典型的电泳区带分布模式,表明RV的生物学... 用MA—104细胞培养常用的3个轮状病毒(RV)标准株(人Wa株、牛NCDV株、猴SA_(11)株)进行形态学、培养特性及理化性质比较观察,3株细胞培养特性基本相同,在电镜下呈RV特有的形态结构,RNA电泳图具有典型的电泳区带分布模式,表明RV的生物学性质有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104细胞 轮状病毒 RNA电泳
下载PDF
猪A组轮状病毒Vp4全基因在MA-104细胞中的表达与DNA疫苗的研究
13
作者 张二芹 王会岩 +1 位作者 宫宇宏 王春凤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6-311,共6页
本研究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将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VAXI-Vp4转染至MA-104细胞中,得到了表达。以荧光抗体检测法和RT-PCR法双重检测了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VAXI-Vp4在MA-104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将pVAXI-Vp4免疫BALB/c鼠,检测其血清抗体和... 本研究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将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VAXI-Vp4转染至MA-104细胞中,得到了表达。以荧光抗体检测法和RT-PCR法双重检测了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VAXI-Vp4在MA-104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将pVAXI-Vp4免疫BALB/c鼠,检测其血清抗体和脾脏中的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及CD4+,CD8+T细胞的数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猪A组轮状病毒Vp4全基因不但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获得了表达,而且将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VAX-I-Vp4给动物免疫后,获得了免疫效果。这为pVAXI-Vp4DNA核酸疫苗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Vp4 ma-104细胞 表达 pVAXI-Vp4 免疫活性
下载PDF
猪轮状病毒的细胞培养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锁成 巩转娣 宋昌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12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动物轮状病毒细胞培养的特性和适宜条件,为研发诊断试剂盒和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制备三种细胞培养液(A、B、C组),经对MA-104细胞培养,确定最适培养液,高倍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MA-104细胞用含10%小牛血清加高糖DME... 目的:探讨动物轮状病毒细胞培养的特性和适宜条件,为研发诊断试剂盒和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制备三种细胞培养液(A、B、C组),经对MA-104细胞培养,确定最适培养液,高倍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MA-104细胞用含10%小牛血清加高糖DMEM的培养液(C组)培养时贴壁较快,生长良好,成本较低。传代18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细胞膜缩融合、细胞层裂开、出现细胞核固缩,空泡化、染毒的细胞出现大片脱落区域,最后细胞死亡脱落,随传代次数增加,病变程度加深,CPE出现时间加快。没有脱落的细胞出现拉网现象。当CPE达到90%的时候开始收毒。结论:PRV在MA-104细胞中能良好生长,培养的最佳条件为37℃5%CO2,2-3d,传代18h后出现CEP,随传代次数增加,病变程度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细胞培养 ma-104细胞
下载PDF
猪轮状病毒HeBei-12株在MA-104细胞上最适繁殖时间的摸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士博 谭飞 +5 位作者 姜艳平 乔薪瑗 崔文 唐丽杰 刘敏 李一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6-29,共4页
本试验将He Bei-12株猪轮状病毒在MA-104细胞上培养,通过对病毒的细胞培养物进行核酸提取及RT-PCR检测证明,该病毒可以很好的适应细胞。为获得最佳的病毒培养量,本试验分别从间接免疫荧光,增殖动力学曲线以及病毒感染细胞后的超薄切片... 本试验将He Bei-12株猪轮状病毒在MA-104细胞上培养,通过对病毒的细胞培养物进行核酸提取及RT-PCR检测证明,该病毒可以很好的适应细胞。为获得最佳的病毒培养量,本试验分别从间接免疫荧光,增殖动力学曲线以及病毒感染细胞后的超薄切片电镜对病毒的繁殖周期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He Bei-12株猪轮状病毒在感染MA-104细胞时,病毒粒子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当病毒接种20 h时即可在细胞质中观察到病毒粒子。当病毒感染细胞64 h时,滴度达到最大值4.8 log TCID50/m L,此后滴度逐渐下降。本试验对猪轮状病毒地方流行株He Bei-12株在MA-104细胞上的最佳繁殖时间进行摸索,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轮状病毒He Bei-12株 繁殖时间 恒河猴胎肾细胞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有效部位组方体内外抗轮状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石莲 罗佳波 +1 位作者 谭晓梅 邢学锋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5-788,共4页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体内外抗人A组Wa株轮状病毒的作用。方法:体外接种人A群Wa株轮状病毒于恒河猴胚肾细胞(MA104),结合细胞病变(CPE)和噻唑蓝比色法(MTT)测定各组药物对病毒的抑制浓度,同时以新生昆明小鼠感染轮状病...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体内外抗人A组Wa株轮状病毒的作用。方法:体外接种人A群Wa株轮状病毒于恒河猴胚肾细胞(MA104),结合细胞病变(CPE)和噻唑蓝比色法(MTT)测定各组药物对病毒的抑制浓度,同时以新生昆明小鼠感染轮状病毒致腹泻为模型,观察药物对各组动物腹泻率和腹泻程度的影响。结果:各组药物对该毒株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不全相同。体内实验结果显示,给药干预后,各组动物的腹泻率和腹泻指数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葛根芩连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通过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抑制该毒株的生物合成从而发挥抗病毒的作用。两者对新生昆明小鼠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均有一定疗效,以有效部位组方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有效部位 轮状病毒 ma104
下载PDF
简谈应用细胞分析仪检测MA104细胞浓度及活率
17
作者 祁茗雪 刘军 +2 位作者 朱海 冯德杰 姜宝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9-22,共4页
评价细胞分析仪检测MA104细胞浓度及活率的可行性。方法 用标准颗粒检测细胞分析仪的准确性;用MA104细胞悬液检测细胞分析仪的重复性。结果 使用细胞分析仪检测浓度为3.96×106/ml、2.00×106/ml和5.17×105/ml的标准浓度... 评价细胞分析仪检测MA104细胞浓度及活率的可行性。方法 用标准颗粒检测细胞分析仪的准确性;用MA104细胞悬液检测细胞分析仪的重复性。结果 使用细胞分析仪检测浓度为3.96×106/ml、2.00×106/ml和5.17×105/ml的标准浓度颗粒和活率为4.04%;3.00%;4.83%标准活率颗粒;以评估该仪器的准确度;实验重复5次;浓度RSD分别为1.30%;1.73%;4.69%;平均浓度与标准浓度偏差分别为4.04%;3.00%;4.83%;活率RSD分别为3.26%;1.13;%;0.16;%;平均活率与标准活率偏差分别为1.49%;0.78%;0.12;%;说明该细胞分析仪有较好的准确度;MA104细胞悬液吸取1次;对同一加样孔进行10次重复检测;样品检测结果显示浓度RSD为2.34%;活率RSD为1.03%;说明该细胞分析仪有较好的重复性。MA104细胞悬液吸取10次进行检测;样品检测结果显示浓度RSD为8.65%;活率RSD为2.50%;说明细胞悬液吹打均匀;计数结果将更加准确。结论 该设备有良好的准确度和重复性;可用于轮状病毒滴度检测MA104细胞传代计数。但是在使用时一定要将细胞悬液吹打充分;计数结果将更加准确;从而保证病毒滴度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析仪 ma104 细胞浓度 细胞活率
下载PDF
全蝎白术白头翁混合发酵品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病毒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瑞 杨培 +5 位作者 毛会秀 李佳怿 申琦 金娟 闫光玲 王集会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全蝎白术白头翁混合发酵品(SAPHFP)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病毒作用及可能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对SAPHFP分别采用超声水提、50%、8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物通过MTT法分别对RSV、EV71、COX-B2、HSV四种病毒株进行体外抗病毒作用的实验... 目的探讨全蝎白术白头翁混合发酵品(SAPHFP)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病毒作用及可能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对SAPHFP分别采用超声水提、50%、8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物通过MTT法分别对RSV、EV71、COX-B2、HSV四种病毒株进行体外抗病毒作用的实验;采用Lowry法、苯酚-硫酸法及NaNO_2-AlCl_3-NaOH比色法分别测定三种极性部位中的总蛋白、总多糖及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SAPHFP三种提取成分中,50%乙醇提取物对病毒的抑制率最好,尤其是对EV71和HSV病毒,TI指数分别为46.30、56.82。三者的体外抗病毒有效率均高于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SAPHFP的50%乙醇提取液与未发酵品比较,感染了HSV病毒的正常细胞其存活率显著提高;水提液中总蛋白、总多糖、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77.1269、517.7191、9.624298。结论 SAPHFP水提、50%、80%乙醇提取物体外对四种病毒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体外抗以上病毒株的活性与供试品中所含的总蛋白、总多糖、总黄酮含量不完全成对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全蝎白术白头翁 极性成分 ma104 抗病毒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对两株NSP3区插入外源基因的重组轮状病毒遗传稳定性的研究
19
作者 李杉 刘夏飞 +2 位作者 余俊杰 李丹地 段招军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分析2株插入和表达外源基因的重组轮状病毒rLLR/NSP3-NLuc和rLLR/NSP3-CoV2/RBD在MA104细胞上连续传代增殖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将2株重组轮状病毒滴度测定后, 按照MOI0.01传至P2代, 随后按1∶100稀释并活化上一代病毒裂解液, 连续18... 目的分析2株插入和表达外源基因的重组轮状病毒rLLR/NSP3-NLuc和rLLR/NSP3-CoV2/RBD在MA104细胞上连续传代增殖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将2株重组轮状病毒滴度测定后, 按照MOI0.01传至P2代, 随后按1∶100稀释并活化上一代病毒裂解液, 连续18代(P20)感染MA104细胞,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P1, P5, P10, P15, P20代细胞裂解液病毒滴度, 进行RT-PCR鉴定以及dsRNA-PAGE银染实验, 并检测rLLR/NSP3-NLuc的荧光素酶活性。结果重组轮状病毒rLLR/NSP3-NLuc在20代内均未发现插入片段丢失, 重组病毒滴度为3.85~5.16×10^(6) FFU/ml, 各代次均有较强的荧光素酶信号。重组轮状病毒rLLR/NSP3-CoV2/RBD在第6代出现了插入片段的丢失, 该重组病毒前5代的感染性滴度为:2.6~3.36×10^(6) FFU/ml。结论 NSP3基因末端插入582 bp NLuc的重组轮状病毒具有很好的遗传稳定性, 而NSP3基因末端插入885 bp RBD的重组轮状病毒仅在前5代稳定, 提示重组轮状病毒NSP3基因末端可以插入和表达外源基因, 但其稳定性需要更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轮状病毒 ma104细胞 遗传稳定性
原文传递
牛轮状病毒的分离及其RT-PCR鉴定 被引量:7
20
作者 姜向阳 邓小敏 +2 位作者 王晶钰 王学艳 罗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1-194,共4页
采用MA104细胞从疑似轮状病毒腹泻犊牛粪样中进行轮状病毒分离,盲传4代后接种细胞出现明显细胞病变(CPE),对分离病毒进行核酸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条带为4∶2∶3∶2型,具备典型A群轮状病毒特征。依据NCBI等登录的牛轮状病毒的VP1基... 采用MA104细胞从疑似轮状病毒腹泻犊牛粪样中进行轮状病毒分离,盲传4代后接种细胞出现明显细胞病变(CPE),对分离病毒进行核酸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条带为4∶2∶3∶2型,具备典型A群轮状病毒特征。依据NCBI等登录的牛轮状病毒的VP1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对其VP1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分离毒与国外牛轮状病毒分离株RF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9%,与UK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1.5%,证明分离毒株是一株牛轮状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细胞培养 VPl基因 mal04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