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马其昶《屈赋微》阐明微言的注评特色
被引量:
3
1
作者
黄建荣
《云梦学刊》
2006年第2期46-50,共5页
马其昶阐明屈赋微言的原因,一是适应时代潮流,凸现爱国思想;二是认为前人因未充分发明屈赋的旨趣而没有真正了解屈原作品。马其昶阐明微言的具体内容包括字词句义、章意题旨等多方面,其层次有二:一是在博采众说的基础上渗入,二是直接阐...
马其昶阐明屈赋微言的原因,一是适应时代潮流,凸现爱国思想;二是认为前人因未充分发明屈赋的旨趣而没有真正了解屈原作品。马其昶阐明微言的具体内容包括字词句义、章意题旨等多方面,其层次有二:一是在博采众说的基础上渗入,二是直接阐发个人见解;其内容主要是结合屈原生平、思想、经历以及典籍所载的楚国史实,发掘屈赋的内在意义,并以此来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其不足之处主要是存在一些主观臆测之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其昶
《屈赋微》
阐明微言
楚辞学
注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马其昶《屈赋微》“博采众说”的注评特色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建荣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17-221,共5页
马其昶是清代解说屈赋的殿军,又开启了近代楚辞学研究的新声。博采众说是《屈赋微》的重要特色之一,其总体特点是能够广泛采择汉代以来,尤其是清代学者注评《楚辞》的诸家专著或文集笔记中语,将其重新熔铸,折衷己意,由博反约。这一特点...
马其昶是清代解说屈赋的殿军,又开启了近代楚辞学研究的新声。博采众说是《屈赋微》的重要特色之一,其总体特点是能够广泛采择汉代以来,尤其是清代学者注评《楚辞》的诸家专著或文集笔记中语,将其重新熔铸,折衷己意,由博反约。这一特点贯穿于《屈赋微》中韵字的订音与辨音、字词句的释义、章句篇旨的阐释等多方面,其目的在于务使韵字合韵、字词句义明晰、章句篇旨达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其昶
《屈赋微》
楚辞学
注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其昶《毛诗学》按语
3
作者
徐玲英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8-30,34,共4页
马其昶之《毛诗学》主要采用集说的形式,但别下己意,则用按语标识。通过对其按语进行归纳爬梳,大致可分为:解释经文,申述毛传,文学讲评,申述诗教等几种类型。经马氏疏解,经传之义得以大明。
关键词
马其昶
毛诗学
按语
毛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其昶墓志、寿序文浅评
被引量:
1
4
作者
孙维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68-71,97,共5页
《抱润轩文集》中有大量墓志、寿序类文章,影响到文集的质量,但是从另一角度看,这类文章是一种接近于人物传记的特殊文章。其墓表文字涉及学人者,往往论其学问源流;其对于人物的描写,常有传神之笔,深得左传、史记、韩愈、欧阳修、归有...
《抱润轩文集》中有大量墓志、寿序类文章,影响到文集的质量,但是从另一角度看,这类文章是一种接近于人物传记的特殊文章。其墓表文字涉及学人者,往往论其学问源流;其对于人物的描写,常有传神之笔,深得左传、史记、韩愈、欧阳修、归有光、以及桐城派先贤方苞人物描写之精髓;同时,作为传记类文字,马氏所撰写的墓志保存了大量的人物第一手资料,可补正史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其昶
墓志
寿序
抱润轩文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其昶《庄子故》的学术成就及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陶家韵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7期6-12,共7页
"桐城派殿军"马其昶的《庄子故》,引用历代注庄之论一百三十余家,在博采众说方面超越了历代解庄著作;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传承中国本土文化的民族特质具有积极意义,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中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文学品评深&qu...
"桐城派殿军"马其昶的《庄子故》,引用历代注庄之论一百三十余家,在博采众说方面超越了历代解庄著作;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传承中国本土文化的民族特质具有积极意义,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中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文学品评深"得桐城家法,能通文章义趣",对后世《庄子》的阐释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其昶
《庄子故》
学术成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其昶《毛诗学》的经世特色及其原因探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徐玲英
《皖西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15-118,共4页
马其昶继承了汉代《诗经》功用为主的阐释范式,通过吸收前代及本朝治经成果,扩大了主体视野,加强了对诗中涉及的名物、典制翔实的考证,以实证主义原则揭示诗的语境,使义理的阐释更为有所傍依。马其昶《毛诗学》寄托着他经世致用的思想,...
马其昶继承了汉代《诗经》功用为主的阐释范式,通过吸收前代及本朝治经成果,扩大了主体视野,加强了对诗中涉及的名物、典制翔实的考证,以实证主义原则揭示诗的语境,使义理的阐释更为有所傍依。马其昶《毛诗学》寄托着他经世致用的思想,希冀通过对《毛诗》微言大义的阐释,发挥其教化功能,以救时俗,恢复和重建理想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其昶
《毛诗学》
经世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马其昶“国史作《序》”之观点——兼论《毛诗序》的作者
7
作者
徐玲英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33-35,39,共4页
马其昶从《诗大序》导出国史作《序》的结论。文章首先通过对《大序》文意的分析 ,推翻了马氏立论依据 ,进而从汉人注疏体例、四家诗《诗序》不同和《毛传》不为《诗序》作传三方面反驳国史作《序》的观点 ,最后得出《诗序》与《毛传》...
马其昶从《诗大序》导出国史作《序》的结论。文章首先通过对《大序》文意的分析 ,推翻了马氏立论依据 ,进而从汉人注疏体例、四家诗《诗序》不同和《毛传》不为《诗序》作传三方面反驳国史作《序》的观点 ,最后得出《诗序》与《毛传》同出一人一时之手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其昶
《毛诗序》
国史
《毛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马其昶《屈赋微》阐明微言的注评特色
被引量:
3
1
作者
黄建荣
机构
东华理工学院中文系
出处
《云梦学刊》
2006年第2期46-50,共5页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近现代楚辞学论纲"(05WX04)
东华理工学院博士基金项目"近现代楚辞研究专书的论评"(DHB0407)
文摘
马其昶阐明屈赋微言的原因,一是适应时代潮流,凸现爱国思想;二是认为前人因未充分发明屈赋的旨趣而没有真正了解屈原作品。马其昶阐明微言的具体内容包括字词句义、章意题旨等多方面,其层次有二:一是在博采众说的基础上渗入,二是直接阐发个人见解;其内容主要是结合屈原生平、思想、经历以及典籍所载的楚国史实,发掘屈赋的内在意义,并以此来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其不足之处主要是存在一些主观臆测之词。
关键词
马其昶
《屈赋微》
阐明微言
楚辞学
注评
Keywords
ma
qi
-
chang
Qu
Fu
Wei
Chu
Ci
Xue
comment
分类号
I22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马其昶《屈赋微》“博采众说”的注评特色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建荣
机构
东华理工学院文法与艺术学院
出处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17-221,共5页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近现代楚辞学论纲"(项目号:05WX04)暨东华理工学院博士基金项目"近现代楚辞研究专书的论评"(项目号:DHB040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马其昶是清代解说屈赋的殿军,又开启了近代楚辞学研究的新声。博采众说是《屈赋微》的重要特色之一,其总体特点是能够广泛采择汉代以来,尤其是清代学者注评《楚辞》的诸家专著或文集笔记中语,将其重新熔铸,折衷己意,由博反约。这一特点贯穿于《屈赋微》中韵字的订音与辨音、字词句的释义、章句篇旨的阐释等多方面,其目的在于务使韵字合韵、字词句义明晰、章句篇旨达意。
关键词
马其昶
《屈赋微》
楚辞学
注评
Keywords
ma
qi
-
chang
Qu
Fu
Wei
chu
ci
xue
comment
分类号
I22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其昶《毛诗学》按语
3
作者
徐玲英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8-30,34,共4页
文摘
马其昶之《毛诗学》主要采用集说的形式,但别下己意,则用按语标识。通过对其按语进行归纳爬梳,大致可分为:解释经文,申述毛传,文学讲评,申述诗教等几种类型。经马氏疏解,经传之义得以大明。
关键词
马其昶
毛诗学
按语
毛传
Keywords
ma
qi
-
chang
ma
o
Shi
xue
notes
to
the
meaning
of
words
by
the
author
ma
o
Zhuan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其昶墓志、寿序文浅评
被引量:
1
4
作者
孙维城
机构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68-71,97,共5页
文摘
《抱润轩文集》中有大量墓志、寿序类文章,影响到文集的质量,但是从另一角度看,这类文章是一种接近于人物传记的特殊文章。其墓表文字涉及学人者,往往论其学问源流;其对于人物的描写,常有传神之笔,深得左传、史记、韩愈、欧阳修、归有光、以及桐城派先贤方苞人物描写之精髓;同时,作为传记类文字,马氏所撰写的墓志保存了大量的人物第一手资料,可补正史之不足。
关键词
马其昶
墓志
寿序
抱润轩文集
Keywords
ma
qi
-
chang
epitaph
birthday
essays
BAO
Yun-xun
Anothology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其昶《庄子故》的学术成就及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陶家韵
机构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7期6-12,共7页
文摘
"桐城派殿军"马其昶的《庄子故》,引用历代注庄之论一百三十余家,在博采众说方面超越了历代解庄著作;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传承中国本土文化的民族特质具有积极意义,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中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文学品评深"得桐城家法,能通文章义趣",对后世《庄子》的阐释产生了一定影响。
关键词
马其昶
《庄子故》
学术成就
Keywords
ma
qi
-
chang
Annotation
on
Zhuangzi
academic
achievement
分类号
I209.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其昶《毛诗学》的经世特色及其原因探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徐玲英
机构
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皖西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15-118,共4页
文摘
马其昶继承了汉代《诗经》功用为主的阐释范式,通过吸收前代及本朝治经成果,扩大了主体视野,加强了对诗中涉及的名物、典制翔实的考证,以实证主义原则揭示诗的语境,使义理的阐释更为有所傍依。马其昶《毛诗学》寄托着他经世致用的思想,希冀通过对《毛诗》微言大义的阐释,发挥其教化功能,以救时俗,恢复和重建理想社会。
关键词
马其昶
《毛诗学》
经世思想
Keywords
ma
qi
-
chang
;
ma
oshixue;
administration
thought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马其昶“国史作《序》”之观点——兼论《毛诗序》的作者
7
作者
徐玲英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
出处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33-35,39,共4页
文摘
马其昶从《诗大序》导出国史作《序》的结论。文章首先通过对《大序》文意的分析 ,推翻了马氏立论依据 ,进而从汉人注疏体例、四家诗《诗序》不同和《毛传》不为《诗序》作传三方面反驳国史作《序》的观点 ,最后得出《诗序》与《毛传》同出一人一时之手的结论。
关键词
马其昶
《毛诗序》
国史
《毛传》
Keywords
ma
qi
chang
ma
o
Shi
Xu
Imperial
historian
ma
o
Zhuan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马其昶《屈赋微》阐明微言的注评特色
黄建荣
《云梦学刊》
200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马其昶《屈赋微》“博采众说”的注评特色
黄建荣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马其昶《毛诗学》按语
徐玲英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马其昶墓志、寿序文浅评
孙维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马其昶《庄子故》的学术成就及影响
陶家韵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马其昶《毛诗学》的经世特色及其原因探析
徐玲英
《皖西学院学报》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马其昶“国史作《序》”之观点——兼论《毛诗序》的作者
徐玲英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