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35高速钢的热变形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坚 周芸 +2 位作者 马党参 迟宏宵 周健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3-150,共8页
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M35高速钢进行了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在950~1150℃、变形速率为0.01~10s^(-1)时M35高速钢的热变形行为,建立了热变形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结果表明:M35高速钢热压缩过程中的变形行为可用双曲正弦... 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M35高速钢进行了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在950~1150℃、变形速率为0.01~10s^(-1)时M35高速钢的热变形行为,建立了热变形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结果表明:M35高速钢热压缩过程中的变形行为可用双曲正弦函数来表征,其平均变形激活能为333.04kJ·mol^(-1)。通过热加工图直观地展现出了M35高速钢热变形失稳的区域,并且获得了实验条件下其热变形过程的最优工艺制度,即热加工温度为1 100℃,应变速率为0.0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35高速钢 热变形行为 本构方程 加工图
下载PDF
回火及深冷处理对M35高速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廖婧雯 李烈军 +3 位作者 彭继华 高吉祥 毕君 廖嘉诚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114,共8页
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洛氏硬度计及摩擦磨损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温度回火及回火+深冷处理对M35高速钢微观组织、硬度、红硬性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M35高速钢的硬度先下降后上升,最后急剧下降;在525℃回火... 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洛氏硬度计及摩擦磨损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温度回火及回火+深冷处理对M35高速钢微观组织、硬度、红硬性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M35高速钢的硬度先下降后上升,最后急剧下降;在525℃回火+深冷处理后M35高速钢的洛氏硬度最大,为67.1 HRC;与只进行回火处理相比,回火+深冷处理后M35高速钢的洛氏峰值硬度提高了0.7 HRC,回火温度由550℃降至525℃,具有良好红硬硬度稳定性。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M35高速钢中残留奥氏体减少,晶粒尺寸逐渐增大。深冷处理后M35高速钢的晶粒细化,磨损体积减小,525℃回火+深冷处理的M35高速钢具有最佳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35高速钢 回火 深冷处理 硬度 微观组织 摩擦磨损
原文传递
M35高速钢钻头失效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占礼春 迟宏宵 +2 位作者 敖林 马党参 蒋业华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2-115,共4页
利用OM、SEM等方法,对M35高速钢麻花钻头易崩口的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钻头断裂为脆性断裂,主要是由于热处理过程中产生了晶粒和碳化物粗大,晶粒度为8.5级,碳化物粗大、偏聚,与基体粘合度差。调整热处理工艺后,晶粒度提高到10级,... 利用OM、SEM等方法,对M35高速钢麻花钻头易崩口的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钻头断裂为脆性断裂,主要是由于热处理过程中产生了晶粒和碳化物粗大,晶粒度为8.5级,碳化物粗大、偏聚,与基体粘合度差。调整热处理工艺后,晶粒度提高到10级,碳化物粗大与偏聚现象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35高速钢 麻花钻 失效分析
原文传递
电子束熔炼对高速钢碳化物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满意 谭毅 +3 位作者 王以霖 庄辛鹏 张峰 王轶农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3-110,共8页
细小而弥散分布的碳化物是高速钢优良性能的保证,但复杂的合金成分导致铸态高速钢中碳化物粗大、偏析严重。为了探究电子束熔炼对铸态高速钢的影响,改善高速钢中的组织及碳化物状态,采用电子束熔炼技术制备M35高速钢,并对其成分、组织... 细小而弥散分布的碳化物是高速钢优良性能的保证,但复杂的合金成分导致铸态高速钢中碳化物粗大、偏析严重。为了探究电子束熔炼对铸态高速钢的影响,改善高速钢中的组织及碳化物状态,采用电子束熔炼技术制备M35高速钢,并对其成分、组织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BM-M35高速钢中平均枝晶间距为20μm,碳化物尺寸细小,在组织中均匀分布,主要类型为MC和M2C,且M2C型碳化物由层片状向纤维状转变。对铸态EBMM35高速钢热处理时发现,在1 180℃,保温30min后碳化物断裂球化,达到细化碳化物、使碳化物在组织中弥散分布的效果,并且可以利用较低的热处理温度或较短的保温时间完成碳化物的优化。为铸态高速钢后续锻造、轧制等变形细化提供更优异的组织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熔炼 M35高速钢 碳化物 高温热处理 合金成分
原文传递
微织构对阶梯钻磨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肖月美 《河南科技》 2020年第5期140-141,共2页
本文对M35高速钢阶梯钻进行了钻削试验,研究了微织构对刀具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织构可以提高阶梯钻的耐磨性能。
关键词 M35高速钢 微织构 磨损
下载PDF
M35与GCr15干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飞舟 梁烨 《新技术新工艺》 2014年第3期103-105,共3页
在HT-1000型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M35高速钢进行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利用SEM(扫描电镜)观察并分析摩擦面磨损形貌及磨损机理。结果表明,M35高速钢在与GCr15滚动轴承合金钢配副干摩擦条件下,随着速度的增加,摩擦因数先降低后升高,然... 在HT-1000型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M35高速钢进行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利用SEM(扫描电镜)观察并分析摩擦面磨损形貌及磨损机理。结果表明,M35高速钢在与GCr15滚动轴承合金钢配副干摩擦条件下,随着速度的增加,摩擦因数先降低后升高,然后再降低。当摩擦热累积达到一定值后,摩擦表面产生严重塑性变形和化学变化,摩擦副表面产生氧化磨损、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犁沟磨损,形成转移润滑膜,此时摩擦因数较低,磨损率也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35高速钢 干摩擦 摩擦机理
下载PDF
M35高速钢热处理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冠宇 胡帅成 +1 位作者 肖月美 潘李镇 《河南科技》 2019年第19期48-49,共2页
本文对M35高速钢进行了不同淬火温度、保温时间和回火温度的热处理,研究了硬度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M35高速钢在1 190℃淬火、550℃回火时可以获得最好的硬度。
关键词 M35高速钢 淬火 回火 硬度 耐磨性
下载PDF
电子束熔炼M35高速钢的热变形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明慧 王轶农 +1 位作者 王以霖 谭毅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2-190,共9页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电子束熔炼M35高速钢进行了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其在变形温度为1273~1423 K,应变速率为0.0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研究了其碳化物组织的演变规律,建立了电子束熔炼M35高速钢的热变形本构方程,并通...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电子束熔炼M35高速钢进行了热压缩试验,研究了其在变形温度为1273~1423 K,应变速率为0.0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研究了其碳化物组织的演变规律,建立了电子束熔炼M35高速钢的热变形本构方程,并通过动态材料模型(DMM)建立了电子束熔炼M35高速钢的热加工图。同时将其与普通熔炼M35高速钢的热变形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电子束熔炼M35高速钢的真应力-应变曲线符合动态再结晶曲线特征,在高应变速率下曲线出现锯齿特征,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的提高和温度的减小而增大。热变形过程中的变形行为可用双曲正弦函数来表征,其平均激活能为504.642 kJ/mol。通过热加工图能展现M35高速钢的热变形失稳区域,得到其热加工的最佳变形条件的区域为:变形温度为1400~1423 K,应变速率为0.01~1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熔炼 M35高速钢 热变形行为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原文传递
M35高速钢飞秒激光加工表面亲液性试验研究
9
作者 刘振明 汪于涛 +3 位作者 章鹏 梁恩康 王丽 丰凯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55,共6页
使用波长为1030 nm飞秒脉冲激光在M35高速钢表面加工微凹坑阵列,运用光学显微镜、白光干涉仪和接触角测量仪分别测量样品表面的三维形貌和接触角,探究不同参数对样品表面形貌和接触角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能量密度和扫描次数增加,微... 使用波长为1030 nm飞秒脉冲激光在M35高速钢表面加工微凹坑阵列,运用光学显微镜、白光干涉仪和接触角测量仪分别测量样品表面的三维形貌和接触角,探究不同参数对样品表面形貌和接触角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能量密度和扫描次数增加,微凹坑的半径和深度均增大,M35高速钢表面接触角减小,样品表面亲水性增大,微凹坑间距减小可提高M35高速钢表面的亲液性。试验结果可为高速钢表面润湿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加工 表面微织构 M35高速钢 润湿性
原文传递
M35高速钢热处理
10
作者 蔡湘晖 赵步青 《五金科技》 2004年第5期11-13,共3页
研究分析了国内外M35钢的化学成分特点,提出了M35铜的热处理工艺,实践证明M35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创造性地提出了M35铜碳的定位与硬度问题.
关键词 M35高速钢 热处理 化学成份 碳定位 M35 硬度
下载PDF
河冶及国外M35高性能高速钢质量对比与分析
11
作者 尤晓东 郝世风 何宁 《河北冶金》 2015年第11期69-75,共7页
对河冶M35钢与国外S705(该企业的M35钢牌号)钢进行了化学成分、气体及夹杂、低倍组织、碳化物及热处理性能等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705钢的碳含量偏高,并且超出国标要求范围,M35钢的氮、氢含量较低、夹杂物含量较少,并且碳化物颗粒细... 对河冶M35钢与国外S705(该企业的M35钢牌号)钢进行了化学成分、气体及夹杂、低倍组织、碳化物及热处理性能等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705钢的碳含量偏高,并且超出国标要求范围,M35钢的氮、氢含量较低、夹杂物含量较少,并且碳化物颗粒细小一些。从综合分析看,河冶M35钢质量水平优于国外S705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35高性能高速钢 质量 对比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