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3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 被引量:406
1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7-182,共6页
一、初诊患者人院检查、诊断(一)病史采集及重要体征 ·年龄·此前有无血液病史[主要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等]·是否为治疗相关性(包括肿瘤放疗、化疗)·有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主... 一、初诊患者人院检查、诊断(一)病史采集及重要体征 ·年龄·此前有无血液病史[主要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等]·是否为治疗相关性(包括肿瘤放疗、化疗)·有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主要指心、肝、肾功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诊疗指南 增生异常综合征 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中国 成人 史采集
原文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年版) 被引量:288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吴德沛 +1 位作者 肖志坚 黄晓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9-97,共9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其特点是髓系细胞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为进一步提高和规范我国MDS的诊治...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其特点是髓系细胞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为进一步提高和规范我国MDS的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结合近年来MDS领域的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和国内的实际情况,制订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年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异常综合征 治疗指南 诊断 中国 难治性血细胞减少 急性白血病 细胞 克隆性疾
原文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版) 被引量:209
3
作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42-1048,共7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为进一步提高我国MDS的诊治水平...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为进一步提高我国MDS的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2)》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MDS领域的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和国内的实际情况,达成以下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异常综合征 专家 治疗 诊断 难治性血细胞减少 急性白血病 中国 细胞
原文传递
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 被引量:165
4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9-183,共5页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绝大多数患者具有特异性染色体易位t(15;17)(q22;q12),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其蛋白产物导致细胞分化阻滞和凋亡不足,是APL发生的主要分子机制。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诊疗指南 特异性染色体易位 RARa融合基因 急性白血病 中国 细胞分化 蛋白产物
原文传递
中国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 被引量:152
5
作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 王建祥 魏辉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17-623,共7页
修订要点:增加推荐等级,证据等级按牛津大学EBM中心(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 Levels of Evidence)关于文献类型的五级标准。WHO分型中增加了胚系易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因此在病史采集及重要体征中,增加有无白血... 修订要点:增加推荐等级,证据等级按牛津大学EBM中心(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 Levels of Evidence)关于文献类型的五级标准。WHO分型中增加了胚系易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因此在病史采集及重要体征中,增加有无白血病或肿瘤家族史。在遗传学分组中,根据等位基因比判断FLT3-ITD的预后意义;NPM1及FLT3-ITD共存时归入预后中等组;C-kit突变的预后意义限于D816位点突变。增加MRD用于指导分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肿瘤家族史 预后意义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史采集 WHO分 文献类 证据等级
原文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18年) 被引量:66
6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专家委员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4-920,共7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转化。根...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转化。根据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中医学定义为"髓毒劳","髓"代表病位,"毒"代表病性,"劳"代表病状([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异常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诊疗 难治性血细胞减少 急性白血病 专家 细胞 克隆性疾 造血干细胞
原文传递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2
7
作者 唐广 王晓敏 +5 位作者 孟君霞 栾春来 陈杰甫 武永强 张晓南 何孜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4-238,共5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骨髓完全缓解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应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又分为rhTPO组和rhIL-11组,对照...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骨髓完全缓解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应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又分为rhTPO组和rhIL-11组,对照组为不应用升血小板药物患者,每组患者各32例,各组均采用标准联合化疗药物。rhTPO和rhIL-11组在化疗结束后24 h内分别应用rhTPO 15000 IU/d和rhIL-11 1.5 mg/d,当血小板升至100×10~9/L以上时停用药物,最多用14 d。观察血小板<50×10~9/L持续时间和血小板恢复至≥50×10~9/L、≥100×10~9/L所需时间,记录各组输注单采血小板份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rhTPO组血小板<50×10~9/L持续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rhIL-11组时间虽少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rhTPO组血小板<50×10~9/L持续天数少于rhIL-11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rhTPO和rhIL-11组均可较快将血小板数提升至≥50×10~9/L(P<0.01,P<0.05),rhTPO组血小板数提升速度虽快于rhIL-11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rhTPO组及rhIL-11组均可较快地将血小板数提升至≥100×10~9/L(P值均<0.01),rhTPO组明显快于rhIL-11组(P<0.05)。rhTPO和rhIL-11组输注血小板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P<0.05),且rhTPO组输注数低于rhIL-11组(P<0.05)。应用rhTPO和rhIL-11后个别患者发生低热、注射部位有硬结、关节酸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7%、31.2%)(P>0.05),但其程度均较轻,患者均可耐受。结论:rhTPO和rhl L-11均可缩短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缩短血小板恢复至正常需要时间及减少单采血小板输注数目,降低化疗后出血风险,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患者均可耐受。两种药物比较,rhTPO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重组人白介素-11 急性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症 疗效分析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8
作者 张晓丹 周永明 严静贤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5期925-929,共5页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是获得性造血祖细胞变异而引起的克隆性疾病,以骨髓中髓系原始细胞明显增生而分化受阻,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外周血白细胞有量与质的异常为特征。本文主要从中医药治疗AML的临床研究和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分类综述...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是获得性造血祖细胞变异而引起的克隆性疾病,以骨髓中髓系原始细胞明显增生而分化受阻,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外周血白细胞有量与质的异常为特征。本文主要从中医药治疗AML的临床研究和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分类综述,显示不仅有单味中药被证实具有一定的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分化和逆转耐药等作用,大量中药复方也通过很多途径发挥其治疗白血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中医药 综述
下载PDF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发生院内感染影响因素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李书坛 唐柳 +1 位作者 陈晓敏 李晓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2-416,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109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的临床资料,回归分析患者临床因素,探究患者化疗后感染的影响因...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109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的临床资料,回归分析患者临床因素,探究患者化疗后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109例患者接受化疗共267例次,发生感染168例次,医院感染率为62.92%,其主要发病部位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等。168例次感染中有155例次采集标本并送实验室培养,获得病原菌32株,阳性率为20.6%(32/155),其中包括革兰氏阴性菌14株、革兰氏阳性菌9株、真菌4株及其他病原菌5株。统计发现,年龄超过40岁、春夏季住院、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高化疗强度、中性粒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及血红蛋白含量是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超过40岁、春夏季住院、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高化疗强度、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是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有上述特征的患者应严密监视,做好预防工作必要时控制患者化疗强度,积极控制感染的发生,一旦发生感染,需及时强有力的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化疗 院内感染 影响因素 防治对策
下载PDF
WHO(2008)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标准 被引量:32
10
作者 肖志坚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09-110,共2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生物学特征是髓系细胞(粒系、红系、巨核系)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和无效造血,可以伴有原始细胞增多。临床和血液学特征是外周血细胞一系或多系减少,骨髓有核细胞常增...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生物学特征是髓系细胞(粒系、红系、巨核系)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和无效造血,可以伴有原始细胞增多。临床和血液学特征是外周血细胞一系或多系减少,骨髓有核细胞常增多且形态异常,可伴有原始细胞增多,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危险性明显增高^[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异常综合征 综合征诊断 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 原始细胞增多 急性白血病 标准 有核细胞 生物学特征
原文传递
国际工作组关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试验的诊断、疗效标准的标准化、治疗结局和报告标准的修订建议 被引量:31
11
作者 ChesonBD BennettJM +2 位作者 KopeckyKJ 周学慧 肖志坚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4年第4期246-250,共5页
一个国际工作组对1990年首次发表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诊断和疗效标准进行了修订。同时。为了更好地阐释数据和提高临床试验问的可比性。还对治疗结局和报告标准作出了界定。发表以来。使人们对临床相关的急性白血病的生物学和分子遗... 一个国际工作组对1990年首次发表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诊断和疗效标准进行了修订。同时。为了更好地阐释数据和提高临床试验问的可比性。还对治疗结局和报告标准作出了界定。发表以来。使人们对临床相关的急性白血病的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了解加深了很多,理应将这些融入疗效标准。与1990年建议不同之处是包括了一种白血病无病状况及涵盖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缓解、缓解期在内的完全缓解新标准。保存活的原始细胞对有关疾病治疗的进步来说是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治疗试验 诊断 疗效 标准化
原文传递
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的专家共识(第二部分) 被引量:29
12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0,共2页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 一、明确诊断 具有典型的APL细胞形态学表现,细胞遗传学检查t(15;17)阳性或分子生物学检查PML—RAR融合基因阳性(或少见的PLZF—RARα、NuMA—RARα、NPM—RARα、Stsb5-RARα)。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治疗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细胞遗传学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查 RARα 二部 专家
原文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检测 被引量:24
13
作者 宋强 张茂宏 +2 位作者 李丽珍 赵川莉 李杰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白血病 血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克隆性疾
原文传递
CAG方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钟济华 陈芳源 +5 位作者 王海嵘 黄洪晖 钟华 韩洁英 宣正华 欧阳仁荣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92-494,共3页
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具有对化疗药物不敏感、完全缓解(CR)维持时间短、易复发等特点,其治疗目前仍是一大难题。1995年日本学者Yamada等。提出的CAG方案,即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与低剂量阿糖胞苷(Ara—C)和阿克... 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具有对化疗药物不敏感、完全缓解(CR)维持时间短、易复发等特点,其治疗目前仍是一大难题。1995年日本学者Yamada等。提出的CAG方案,即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与低剂量阿糖胞苷(Ara—C)和阿克拉霉素(ACR)联合使用,对治疗难治复发AML取得一定疗效。我们以AML细胞系U937、HL-60细胞及其耐药株HL-60/ADM细胞为模型,探讨CAG方案在难治复发AML联合化疗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CAG方案 细胞作用机制 HL-60细胞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低剂量阿糖胞苷 阿克拉霉素 ADM细胞 AML 化疗药物
原文传递
TGFβ1及VEGF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预后价值 被引量:27
15
作者 陈文婷 姚红霞 +2 位作者 吴从明 符祥俊 黄昭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0-135,共6页
目的:研究TGFβ1及VEGF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AML患者,分离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后,采用RT-PCR实验检测样本TGFβ1及VEGF基因水平,并分析TGF... 目的:研究TGFβ1及VEGF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AML患者,分离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后,采用RT-PCR实验检测样本TGFβ1及VEGF基因水平,并分析TGFβ1及VEGF基因表达与AML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评估患者的OS及EFS;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结果:AML患者TGFβ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为0.32±0.0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VEGF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为2.65±0.1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GFβ1及VEGF基因水平与AML患者的白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及外周血幼稚细胞呈显著相关性(r=0.83)。完全缓解的AML患者的TGFβ1水平均高于部分缓解及未缓解的患者(P<0.05)。部分缓解的AML患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未缓解患者(P<0.05)。完全缓解的AML患者的VEGF水平均低于部分缓解及未缓解患者(P<0.05)。部分缓解的AML患者VEGF水平显著低于未缓解患者(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TGFβ1高表达的AML患者OS和DFS均优于TGFβ1低表达的患者(P<0.05),VEGF低表达的AML患者OS和DFS均优于VEGF高表达的患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血小板、TGFβ1及VEGF基因是OS独立影响因素(P<0.05),白细胞、TGFβ1及VEGF基因是DFS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AML患者TGFβ1表达水平下降,VEGF基因水平上升,并与AML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为AML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基因 VEGF基因 急性白血病 预后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16
作者 孙令凤 陈晓霞 王娟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8期3037-3039,共3页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科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给予CAG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科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给予CAG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两个疗效后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恶心与呕吐、发热的发生率均高于常规组,而血小板减少和心力衰竭以及脱发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PLT)和血红蛋白(HGB)水平分别为(46.8±7.3)g/L、(26.7±4.8)g/L,明显高于常规组的(19.3±3.7)g/L和(13.3±2.8)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在常规CAG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地西他滨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虽然会增加肺部感染、发热等不良反应,但老年患者均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白血病 CAG方案 地西他滨 疗效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疗效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7
作者 吴鹏强 袁凯锋 景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1-404,共4页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在辅助化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1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DA方案化疗;对照...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在辅助化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1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DA方案化疗;对照组58例,单独给予DA方案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缓解率、死亡率、骨髓抑制时间、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缓解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髓抑制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化疗后患者CD3+/CD4+细胞及CD4+/CD8+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治疗组患者化疗相关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缩短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时间,调节患者T细胞亚群,增强患者机体主动免疫功能,降低化疗相关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扶正注射液 急性白血病 化疗 抑制 细胞免疫
原文传递
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8
作者 何海涛 李惠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5-249,共5页
虽然传统化疗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在提高初治完全缓解率和克服缓解后复发方面仍存在局限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AML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包括细胞表面分子异常表达、基因突变和基因异... 虽然传统化疗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在提高初治完全缓解率和克服缓解后复发方面仍存在局限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AML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包括细胞表面分子异常表达、基因突变和基因异常甲基化等多种细胞分子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方面的异常。针对上述异常改变的靶向药物的出现,改善了AML患者的预后,为AML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研究较多的分子靶向药物包括CD33单克隆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等。本文就AML治疗中分子靶向治疗问题的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靶向治疗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含G-CSF的预激方案用于难治性或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吴德沛 吴小津 +10 位作者 石培民 孙爱宁 唐晓文 付铮铮 马骁 仇惠英 苗瞄 金正明 沈益民 夏学鸣 林宝爵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阿糖胞苷 阿克拉霉素 高三尖杉酯碱 急性白血病 联合化疗 不良反应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0
作者 林凡琳 潘慧 +3 位作者 刘胜先 陈晨 王黎 崔昌浩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5期850-856,共7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传统治疗以联合化疗为主,而患者完全缓解率和长期无病生存率均较低。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AML主要的发病机制包括融合基因、信号通路、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传统治疗以联合化疗为主,而患者完全缓解率和长期无病生存率均较低。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AML主要的发病机制包括融合基因、信号通路、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LSCs)以及骨髓微环境的改变等。该文旨在总结目前AML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未来可能的治疗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融合基因 信号通路 白血病干细胞 微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