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 |
胡春阳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68
|
|
2
|
语境·对话·翻译——巴赫金语境对话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
彭利元
蒋坚松
|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5 |
23
|
|
3
|
“对话的交流者”——英语学习者认同典型模式的新发展 |
高一虹
|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8
|
|
4
|
巴赫金对西方喜剧美学的理论贡献 |
苏晖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8
|
|
5
|
符号的性质及对话理论——巴赫金思想研究 |
王铭玉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4
|
|
6
|
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非对话性 |
张杰
|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7
|
|
7
|
对话与互动——浅析戴维·洛奇三部曲的复调艺术特色 |
丁兆国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8
|
语言符号学:从索绪尔到巴赫金 |
王永祥
潘新宁
|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7
|
|
9
|
共识性对话 --论巴赫金对话理论之元语言特质 |
刘锟(译)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6
|
|
10
|
狂欢中的契合——巴赫金狂欢理论与大众文化 |
关慧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6
|
|
11
|
符号学王国的构建:语言的超越与超越的语言——巴赫金与洛特曼的符号学理论研究 |
张杰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1
|
|
12
|
无羁的快乐,缺位的道德——对网络文本中傣族泼水节游客狂欢体验的内容分析 |
万蕙
唐雪琼
|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5
|
|
13
|
巴赫金时空体理论的内涵 |
薛亘华
|
《俄罗斯文艺》
CSSCI
|
2018 |
15
|
|
14
|
关于巴赫金对话主义的思考 |
李琳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15
|
从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看“自媒体时代” |
王琦予
|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4
|
|
16
|
话语理论与语言符号学——福柯与巴赫金对后现代语言研究的启示 |
田海龙
|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14 |
14
|
|
17
|
西方文论关键词 狂欢化 |
孙磊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4
|
|
18
|
从哲学-语言学看巴赫金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
凌建侯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9
|
|
19
|
狂欢:自由生命的张显——论巴赫金的狂欢理论 |
洪晓
|
《巢湖学院学报》
|
2004 |
10
|
|
20
|
DuBois对话句法理论中体现的巴赫金对话理论思想 |
刘兴兵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
2016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