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付方式、融资约束与并购溢价研究 被引量:52
1
作者 葛伟杰 张秋生 张自巧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7,共8页
本文以2008~201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对支付方式和并购溢价的影响以及不同支付方式的并购溢价水平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的收购方虽然在并购前持有更多的现金,但是却更倾向于使用股份进... 本文以2008~201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对支付方式和并购溢价的影响以及不同支付方式的并购溢价水平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的收购方虽然在并购前持有更多的现金,但是却更倾向于使用股份进行支付,维持高流动性以消除未来投融资的不确定性,尤其对于高成长性的融资约束收购方,其选择股份支付的倾向更加显著。股份支付相对于现金支付会有更高的并购溢价。对于现金支付,融资约束会使收购方会支付较少的并购溢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溢价 支付方式 融资约束
下载PDF
自由现金流量、并购溢价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黄本多 干胜道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9年第4期139-143,共5页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自由现金流量低成长性公司在并购后绩效会出现明显的下滑,并把绩效下滑归因于代理成本。文章力图在自由现金流量与并购绩效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深入分析导致并购绩效下滑的直接客观原因。通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1...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自由现金流量低成长性公司在并购后绩效会出现明显的下滑,并把绩效下滑归因于代理成本。文章力图在自由现金流量与并购绩效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深入分析导致并购绩效下滑的直接客观原因。通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3年436次并购事件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支付过高的并购溢价是导致高自由现金流量低成长性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低下的直接客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现金流量 并购溢价 并购绩效
下载PDF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溢价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江乾坤 杨琛如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4-111,共8页
以主并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行为金融理论和企业国际化理论等,构建分析框架并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溢价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信息不对称程度是影响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溢价决策的基本因素,海外并购... 以主并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行为金融理论和企业国际化理论等,构建分析框架并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溢价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信息不对称程度是影响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溢价决策的基本因素,海外并购高溢价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我国企业"走出去"交纳的"学费";企业高管的自利与过度自信心理特征会放大并加剧中国上市公司的海外并购溢价程度;高国际化程度能有效抑制中国上市公司的海外并购溢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并购 并购溢价 溢价决策
下载PDF
高溢价视角下的游戏企业并购对赌协议防范商誉减值风险研究--以神州泰岳并购天津壳木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伟 刘忻忆 《公共财政研究》 2018年第5期75-89,共15页
为了防范高溢价并购游戏企业可能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交易合同中加入了对赌协议。然而根据学者的实证研究,我国并购实务中对赌协议的失败率为63%。因此,有必要紧跟国内并购热潮,站在高溢价并购游戏企业的视角,研究如何... 为了防范高溢价并购游戏企业可能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交易合同中加入了对赌协议。然而根据学者的实证研究,我国并购实务中对赌协议的失败率为63%。因此,有必要紧跟国内并购热潮,站在高溢价并购游戏企业的视角,研究如何通过有效地设置对赌协议来防范高溢价可能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本文通过分析神州泰岳并购天津壳木的案例,首先从估值方法选择、游戏行业特征、目标企业并购前绩效和并购双方博弈等角度分析了商誉减值风险的成因;进而从业绩承诺设定、补偿协议设定和商誉减值补偿的设计三方面分析了合理设计对赌协议对防范商誉减值风险的影响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溢价 对赌协议 商誉减值风险
原文传递
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媒体治理效应研究
5
作者 江乾坤 臧林华 王燕洁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6,26,共7页
我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存在高溢价、财务风险大和绩效不佳等诸多问题,而媒体治理正成为其有效的外部治理手段之一。文章以2008年至2015年间101个我国A股上市的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引入媒体关注关键变量,研究媒体报道对我国... 我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存在高溢价、财务风险大和绩效不佳等诸多问题,而媒体治理正成为其有效的外部治理手段之一。文章以2008年至2015年间101个我国A股上市的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引入媒体关注关键变量,研究媒体报道对我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并购定价、财务风险与并购绩效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对于海外并购的高额溢价能起到抑制作用;在并购当年,媒体关注对于并购后公司的财务风险有一定程度上的控制作用;媒体关注与主并公司长期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并购 媒体关注 并购溢价 并购财务风险 并购绩效
下载PDF
会计稳健性、高管持股与并购决策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新 《公共财政研究》 2018年第2期64-80,共17页
本文以2012-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对并购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与其并购可能性和并购溢价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会计稳健性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使上市公司在做出并购决... 本文以2012-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对并购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与其并购可能性和并购溢价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会计稳健性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使上市公司在做出并购决策时更加谨慎。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对并购决策的这种影响,在高管持股上市公司中更加显著,说明高管持股激励机制和会计稳健性治理机制对上市公司并购决策产生了协同效应。这不仅为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及并购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视角,还为上市公司设计有效的治理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并购可能性 并购溢价 高管持股
原文传递
并购溢价与并购案规模关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一石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20-23,共4页
研究开始于一组矛盾性的假说,即对更大的收购目标公司是给予更高的溢价还是更低的溢价。通过对2010—2012年我国发生的316起并购案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并购溢价和目标公司规模的关系。发现目标公司规模对并购溢价有显著影响,且两者稳定... 研究开始于一组矛盾性的假说,即对更大的收购目标公司是给予更高的溢价还是更低的溢价。通过对2010—2012年我国发生的316起并购案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并购溢价和目标公司规模的关系。发现目标公司规模对并购溢价有显著影响,且两者稳定地呈负相关。说明收购方给予较大的目标公司以较小的溢价,这支持了收购大型公司可能带来更大价值风险和产生赢者诅咒的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溢价 并购案规模
下载PDF
管理者过度自信、债务容量与并购溢价 被引量:131
8
作者 潘爱玲 刘文楷 王雪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45,共11页
管理者过度自信形成的心理偏差是影响企业并购溢价决策的重要因素。文章以2008-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情境下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的影响以及债务容量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的... 管理者过度自信形成的心理偏差是影响企业并购溢价决策的重要因素。文章以2008-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情境下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的影响以及债务容量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其并购溢价水平更高;同时,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债务容量能够强化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之间的关联关系,债务容量越大,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而且,在考虑了代理成本和财务费用的影响之后,研究结论不变。文章的结论拓宽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关系的研究边界,丰富了债务容量及其对并购决策影响的相关文献,为中国企业的并购决策提供了新的理论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者过度自信 并购溢价 债务容量
下载PDF
银行资本缓冲、信贷行为与宏观经济波动——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71
9
作者 黄宪 熊启跃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65,共14页
增强银行经营的稳健性、减少银行信贷行为的亲周期效应对实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对理论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波动下我国银行业资本缓冲调整行为特征、资本缓... 增强银行经营的稳健性、减少银行信贷行为的亲周期效应对实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对理论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波动下我国银行业资本缓冲调整行为特征、资本缓冲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影响的传导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2000-2010年我国45家商业银行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对该问题分析提出的相关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银行资本缓冲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这有别于世界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业资本缓冲与经济波动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①(2)我国银行业资本缓冲在经济周期上升期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增加资本金②或权益的方式实现的;(3)我国银行信贷增速呈现出有悖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的逆周期特征,资本缓冲与经济周期的正相关关系强化了银行信贷增速的逆周期特征;(4)资本缓冲会显著降低银行的存款溢价,而其对贷款溢价的影响并不明显;(5)资本缓冲对存款溢价的削弱作用更多地出现在经济下行阶段,而其对贷款溢价的影响效应在不同经济周期并未呈现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缓冲 信贷增速 存款 贷款利率溢价 宏观经济波动
原文传递
并购溢价协同效应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光辉 闫大伟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9-260,共2页
本文从协同效应角度入手对并购溢价进行分析,通过公式推导得出一般性的结论,以新的角度解释了并购溢价产生的原因及并购溢价高低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 并购溢价 协同效应
下载PDF
中资银行应对流动性监管最新要求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隋洋 白雨石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9,共8页
本文简要研究以流动性覆盖率为代表的巴塞尔Ⅲ流动性监管对银行业的影响以及银行的对策。以流动现金流匹配模型为工具,本文将流动性覆盖率等监管指标的各项假设参数纳入模型中,测算出各项资产负债业务的流动性和利率风险中性价格,以及... 本文简要研究以流动性覆盖率为代表的巴塞尔Ⅲ流动性监管对银行业的影响以及银行的对策。以流动现金流匹配模型为工具,本文将流动性覆盖率等监管指标的各项假设参数纳入模型中,测算出各项资产负债业务的流动性和利率风险中性价格,以及各业务的流动性风险溢价或成本,从而推断出监管新规对银行业务盈亏和经营导向的影响。主要结论:流动性覆盖率等巴塞尔Ⅲ流动性指标将促使银行争揽个人和小企业存款,降低对同业存款的依赖;引导银行更重视活期结算类存款,降低吸收定期存款的积极性;提高对国债、央票、政策金融债的市场需求,相对减少金融机构债(包括CD)的需求;给予存放和拆放同业更多的风险成本优势,抑制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中资银行所受冲击将较西方银行小,中资大型银行所受影响将较中资中小银行小。最后,本文为中资商业银行提出了应对策略,指出银行应将流动性风险的考量纳入战略和业务决策的框架,在平衡收益和风险成本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流动性节约型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覆盖率 流动性风险成本和溢价 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