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8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1
作者 杨静 赵扬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43-646,共4页
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previa,PPP)国内报道发生率为0.31%~0.89%,53.3%合并胎盘植入。如并发胎盘植入易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子宫切除甚至孕产妇死亡。因此,产前诊断PPP是否合并胎盘植入至关重要。临床上除... 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previa,PPP)国内报道发生率为0.31%~0.89%,53.3%合并胎盘植入。如并发胎盘植入易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子宫切除甚至孕产妇死亡。因此,产前诊断PPP是否合并胎盘植入至关重要。临床上除重视高危因素外,运用影像学检查如超声(ultrasound,US)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提高产前诊断率及预测凶险程度是改善孕产妇预后的根本。本文对超声图像及MRI用于PPP合并胎盘植入产前诊断及风险预测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前置胎盘 影像学诊断 产前诊断率 孕产妇死亡 风险预测 超声图像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的超声图像表现 被引量:48
2
作者 贾敏 刘志华 +1 位作者 于晓明 李铁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以及临床查体,明确脑卒中患者偏瘫肩痛(HSP)的原因,并分析超声表现与肩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6例首次发生脑卒中偏瘫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VAS评分分为肩痛组及非肩痛组,所有患者均行双侧肩关...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以及临床查体,明确脑卒中患者偏瘫肩痛(HSP)的原因,并分析超声表现与肩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6例首次发生脑卒中偏瘫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VAS评分分为肩痛组及非肩痛组,所有患者均行双侧肩关节超声检查。临床检查包括Brunnstrom分期、Ashworth分级、肩关节半脱位及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结果:肩痛组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较非肩痛组高(51.4%vs 2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超声显示,肩痛组患者冈上肌病变(54.3%)和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SA-SD)积液(45.7%)与非肩痛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可见冈上肌病变及肩峰下滑囊积液与偏瘫肩痛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肩袖损伤是脑卒中患者偏瘫后肩痛的原因之一,冈上肌损伤及肩峰下滑囊病变同肩痛的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超声图像
下载PDF
基于各向异性扩散方程的超声图像去噪与边缘增强 被引量:22
3
作者 付树军 阮秋琦 +1 位作者 李玉 王文洽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91-1195,共5页
超声图像利用不同组织和局部细节的不同回声信号强度和分布来捕捉重要的医学病变信息.然而,超声图像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斑点噪声使得超声图像质量较差,给以后的图像特征提取和识别,病情诊断及定量分析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利用局部坐标变... 超声图像利用不同组织和局部细节的不同回声信号强度和分布来捕捉重要的医学病变信息.然而,超声图像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斑点噪声使得超声图像质量较差,给以后的图像特征提取和识别,病情诊断及定量分析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利用局部坐标变换,边缘、局部细节的一、二阶法向导数和双曲正切函数,结合各向异性扩散方程,提出了一种超声图像去噪与边缘增强算法:可以在去除噪声的同时,保持重要的边缘、局部细节和超声回声亮条.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图像 各向异性扩散 法向导数 双曲正切函数 去噪 边缘增强
下载PDF
168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诊断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李继红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5年第10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对168例经超声诊断为肠套叠,并有空气灌肠和手术结果对照的患儿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68例超声诊断为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患儿,经空气灌肠和手术结果对照,162例诊断符合...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对168例经超声诊断为肠套叠,并有空气灌肠和手术结果对照的患儿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68例超声诊断为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患儿,经空气灌肠和手术结果对照,162例诊断符合,超声诊断准确率96.4%。“靶环”征和“套筒”征是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图像的特征性改变。结论依据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图像的特征性改变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准确、迅速而无痛苦,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套叠 超声诊断 小儿急性肠套叠 诊断分析 诊断准确率 特征性改变 超声图像 手术结果 空气灌肠 声像图特点
下载PDF
基于同质区域自动选取的各向异性扩散超声图像去噪 被引量:25
5
作者 吴俊 汪源源 +2 位作者 陈悦 余锦华 庞芸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2-1321,共10页
提出一种自适应选取各向异性扩散滤波器扩散参数的方法,以提高滤波器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首先,使用最大类间方差二值化算法确定超声图像的最优二值化阈值,并将该阈值作为区域均匀性标准对超声图像进行四叉树分解。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提出一种自适应选取各向异性扩散滤波器扩散参数的方法,以提高滤波器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首先,使用最大类间方差二值化算法确定超声图像的最优二值化阈值,并将该阈值作为区域均匀性标准对超声图像进行四叉树分解。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从分解结果中取出所有当前最大分块,根据最优同质区域分块判决依据进行优选。最后,使用最优同质区域选取结果计算扩散参数,对超声图像进行各向异性扩散滤波。结果表明,本方法优于斑点降噪各向异性扩散(SRAD)和细节保留各向异性扩散(DPAD)两种典型的自动选取扩散参数方法,能在显著减少运算时间的同时使平均图像佳数较前两种方法分别提高0.029和0.129。本方法避免了对人工同质区域选取的依赖,可准确计算扩散参数,在噪声消除和边缘保护上达到有效的平衡,是一种有效的超声图像降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图像 斑点噪声 图像滤波 同质区域 各向异性扩散
下载PDF
直肠类癌的内镜超声图像特征 被引量:24
6
作者 王向东 王志强 +6 位作者 黄启阳 李闻 王永华 刘迎娣 孟江云 杜红 杨云生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5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内镜超声(EUS)图像特征,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连续收集2001年4月至2004年4月直肠黏膜及黏膜下肿物29例,行EUS检查及病理检查,分析经病理确诊的直肠类癌的EUS图像,找出其特征性表现。结果29例共检出病灶29个,其中...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内镜超声(EUS)图像特征,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连续收集2001年4月至2004年4月直肠黏膜及黏膜下肿物29例,行EUS检查及病理检查,分析经病理确诊的直肠类癌的EUS图像,找出其特征性表现。结果29例共检出病灶29个,其中类癌12个,腺瘤11个,炎性病灶6个。直肠类癌病灶中10个呈低回声结节,2个呈等回声;5个病灶位于黏膜层,7个位于黏膜下层;12个病灶边界均清晰。结论直肠类癌的EUS声像图特征是:病灶边界清,回声均匀,位于黏膜下层或黏膜层,绝大多数呈低回声结节。EUS声像图特征有助于直肠类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类癌 内镜 超声图像 EUS 图像特征
原文传递
乳腺超声诊断的现况与展望 被引量:24
7
作者 姜玉新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4年第4期145-146,共2页
随着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迅速发展,超声图像的分辨率及对低速血流的敏感性不断提高,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的超声诊断、鉴别诊断成为影像学研究热点,乳腺超声临床应用的进一步普及,使超声对乳腺疾病的诊断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关键词 乳腺良性病变 超声诊断 现况 临床应用 影像学研究 血流 高频超声 超声图像 乳腺癌 乳腺疾病
原文传递
乳腺肿块的超声造影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小燕 贺琰 +5 位作者 凌冰 韦海明 康利克 蓝春勇 裴华洁 董小圆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67-671,676,共6页
目的乳腺超声成像是乳腺疾病诊断不可或缺的主要技术,造影技术又克服了传统超声的局限性,极大提高了检测肿块低速血流的敏感性。本研究观察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图像及超声造影表现,探讨其超声图像及超声造影的特征。方法对2013-01-01-2... 目的乳腺超声成像是乳腺疾病诊断不可或缺的主要技术,造影技术又克服了传统超声的局限性,极大提高了检测肿块低速血流的敏感性。本研究观察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图像及超声造影表现,探讨其超声图像及超声造影的特征。方法对2013-01-01-2015-06-30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及手术治疗的451例乳腺肿块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血流情况进行观察及实时超声造影,选用SonoVue超声造影剂,对肿块的高频超声图像、造影增强形态、强度和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特征进行观察,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病理确诊451例乳腺肿块中,恶性肿块240例,良性肿块211例,超声造影有其特征性表现。(1)恶性肿块表现为进入丰富,分布尚均及不均。其造影强度分别为高增强188例(78.3%),中等增强43例(17.9%),极少至低增强9例(3.8%)。(2)进入肿块的增强范围常超过二维超声图像,周围可见多条粗大的血管进入肿块,恶性肿块范围增大、放射状增强、穿支血管均较良性明显增加,良性肿块可见环状增强,并为特征性改变,共59例(28.0%)。(3)本组恶性肿块超声造影敏感度92.45%,特异度95.91%,阳性预测值96.66%,阴性预测值90.82%。本组恶性肿块二维超声检查敏感度82.63%,特异度65.02%,阳性预测值60.40%,阴性预测值85.29%。结论通过系统地对乳腺恶性肿块超声图像及超声造影表现进行观察,进一步发现了不同乳腺肿块,尤其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特征表现,认为超声造影可提高对乳腺肿块低速血流显示的敏感度,并有其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及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超声图像 超声造影 病理学
原文传递
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超声鉴别诊断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陈晓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64-64,66,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超声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过手术和/或病理确诊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瘤作为研究对象,行二维超声及频谱多普勒检查。结果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组超声显示结节、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均无...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超声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过手术和/或病理确诊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瘤作为研究对象,行二维超声及频谱多普勒检查。结果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组超声显示结节、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甲状腺腺瘤组结节边缘低回声晕环88.88%、收缩期最大流速为(9.45±3.52)cm/s、舒张期最低流速为(4.51±2.62)cm/s、阻力指数为(0.63±0.12)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的13.75%、(6.42±2.60)cm/s、(3.38±1.97)cm/s、(0.50±0.10)。结论超声检查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腺瘤 结节性甲状腺肿 超声图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Retinex的超声图像去噪及增强技术 被引量:20
10
作者 郑海峰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73,共3页
超声图像增强处理一直是图像处理中的研究热点,针对当前图像增强算法去噪效果差、清晰度不够等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Retinex的超声图像去噪及增强技术。首先采用曲波变换对超声图像进行去噪处理,消除噪声对图像增强效果的不利影响,... 超声图像增强处理一直是图像处理中的研究热点,针对当前图像增强算法去噪效果差、清晰度不够等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Retinex的超声图像去噪及增强技术。首先采用曲波变换对超声图像进行去噪处理,消除噪声对图像增强效果的不利影响,然后采用多尺度Retinex算法对超声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并通过双边滤波代替Retinex算法的高斯滤波,最后采用超声图像对其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有效改善了超声图像的视觉效果,客观评价指标要明显优于当前常见的超声图像增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RETINEX 超声图像 去噪处理 图像增强
下载PDF
医学超声病灶图像预处理 被引量:20
11
作者 谭振坤 冯登超 +3 位作者 陈刚 王海鹏 王永龙 齐建玲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4年第3期89-91,共3页
图像滤波技术在图像处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医学病灶超声图像主要被斑点噪声污染,对医生诊断病情带来干扰。针对医学超声图像噪声的特点提出了自适应中值滤波器,并与经典中值滤波器对含有不同噪声密度的胆囊超声图像进行去噪处理,... 图像滤波技术在图像处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医学病灶超声图像主要被斑点噪声污染,对医生诊断病情带来干扰。针对医学超声图像噪声的特点提出了自适应中值滤波器,并与经典中值滤波器对含有不同噪声密度的胆囊超声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对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结论表明:自适应中值滤波较经典中值滤波在对噪声密度较大的图像进行去噪时,能较好的保持图像细节信息,它能够有效改善图像质量。自适应中值滤波器较其他非线性滤波器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图像 自适应中值滤波器 图像去噪
下载PDF
超声评估膈肌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0
12
作者 高宇晨 崔旭蕾 +1 位作者 王越夫 黄宇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0-603,共4页
膈肌是重要的呼吸肌,肺总吸气量的75%由膈肌负担,膈肌受损会防害通气和氧气输送。膈肌还有其他功能,例如增加腹内压帮助排尿、排便、呕吐,在食管裂孔处施加压力而预防胃-食管反流。膈肌功能不全是呼吸困难、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常见病因,... 膈肌是重要的呼吸肌,肺总吸气量的75%由膈肌负担,膈肌受损会防害通气和氧气输送。膈肌还有其他功能,例如增加腹内压帮助排尿、排便、呕吐,在食管裂孔处施加压力而预防胃-食管反流。膈肌功能不全是呼吸困难、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常见病因,上腹部手术、创伤、肿瘤、机械通气、慢性肺部疾病、肌间沟神经阻滞等均会导致膈肌功能不全。观察和测量膈肌的运动对于膈肌功能的评估十分重要,传统评估膈肌功能的方法有胸部X线片、直立位荧光透视、MRI、膈肌肌电图、肺功能实验和测量跨膈压力等。超声图像评估膈肌相较荧光透视和肌电图可以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如膈肌的形态、活动度及收缩功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功能 超声图像 临床麻醉 肺部并发症 膈肌肌电图 胃-食管反流 慢性肺部疾病 功能不全
下载PDF
钼靶X-线检查未见明确肿块和超声影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林僖 王悦 +2 位作者 李安华 曾辉 陈孝岳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5年第8期573-575,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钼靶照片未见明确肿块的乳腺癌的X-线和超声图像特点,探讨X-线和超声检查联合应用对提高此类乳腺癌诊断符合率的价值.方法对2001年12月~2003年12月36例(共38个病灶)钼靶未见明确肿块的乳腺癌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X... 目的对比分析钼靶照片未见明确肿块的乳腺癌的X-线和超声图像特点,探讨X-线和超声检查联合应用对提高此类乳腺癌诊断符合率的价值.方法对2001年12月~2003年12月36例(共38个病灶)钼靶未见明确肿块的乳腺癌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X-线表现有单纯致密影12个,单纯钙化8个,致密影+钙化5个,致密影+皮肤增厚+乳头内陷3个,钙化+血管影增多2个,8个病灶未见任何征象而漏诊.与病理结果对照,诊断准确率为55.3%,敏感性为78.9%,特异性为81.6%.钙化的显示率为39.5%.超声表现有单纯肿块29个,肿块+钙化5个,乳腺增生改变1个,3个病灶未见任何征象而漏诊.与病理结果对照,诊断准确率为81.6%,敏感性为92.1%,特异性为89.5%,肿块显示率为89.5%,钙化的显示率为13.2%.钼靶和超声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为89.5%,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9.5%,钙化的显示率为42.1%.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肿块的显示优于钼靶检查,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钼靶未见明确肿块的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靶X-线检查 超声影像 乳腺癌 超声图像
下载PDF
Fisher-Tippet分布拟合的超声图像联合双边滤波方法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蒙蒙 邵良志 +1 位作者 崔文超 孙水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1-227,共7页
由于双边滤波的固有不足以及Rayleigh分布散斑拟合存在的较大误差,致使SRBF方法对超声图像的散斑消减不够理想。针对该问题,采用联合双边滤波以及Fisher-Tippet分布散斑拟合来有效改进SRBF方法。联合双边滤波利用导向图像计算权值,有效... 由于双边滤波的固有不足以及Rayleigh分布散斑拟合存在的较大误差,致使SRBF方法对超声图像的散斑消减不够理想。针对该问题,采用联合双边滤波以及Fisher-Tippet分布散斑拟合来有效改进SRBF方法。联合双边滤波利用导向图像计算权值,有效减小双边滤波利用噪声图像计算权值产生的偏差。由散斑包络信号满足Rayleigh分布导出散斑图像满足Fisher-Tippet分布,更精确描述散斑统计特性。合成图像和真实图像的实验结果通过多种定量指标评估,验证了提出算法对SRBF在两个方面的改进都能有效提高散斑消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图像 散斑消减双边滤波(SRBF) 联合双边滤波 Fisher-Tippet分布
下载PDF
一种具有边缘保持特性的超声图像小波域阈值去噪新方法 被引量:14
15
作者 孙俊喜 陈亚珠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29-433,共5页
超声图像去噪是医学图像处理的研究热点之一 ,基于小波域阈值去噪技术及阈值选取方法的分析 ,提出一种新的医学超声图像小波域阈值去噪方法。这种方法采用半_软阈值去噪技术和广义交叉确认函数寻找阈值 ,在有效去噪的同时较好地保留了... 超声图像去噪是医学图像处理的研究热点之一 ,基于小波域阈值去噪技术及阈值选取方法的分析 ,提出一种新的医学超声图像小波域阈值去噪方法。这种方法采用半_软阈值去噪技术和广义交叉确认函数寻找阈值 ,在有效去噪的同时较好地保留了图像边缘细节。首先 ,把对数超声图像小波分解 ;然后 ,基于广义交叉确认函数寻找最小均方误差意义上的近似最优阈值 ,对所有的高频段采用半_软阈值去噪 ;最后 ,经小波反变换和指数变换获得去噪后的超声图像 ,文末对超声图像小波域阈值去噪方法作出定性比较 ,并对算法的去噪性能给出定量分析。仿真实验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保持特性 超声图像 散粒噪声 半-软阈值去噪 小波分解 医学图像处理
下载PDF
基于形态特征判别超声图像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 被引量:15
16
作者 汪源源 沈嘉琳 +1 位作者 王涌 王怡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3-340,共8页
乳腺肿瘤超声图像的形态特征对判别肿瘤的良恶性具有重要的价值。为提高乳腺肿瘤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判别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该系统首先采用灰度阈值分割和动态规划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超声图像中乳腺肿... 乳腺肿瘤超声图像的形态特征对判别肿瘤的良恶性具有重要的价值。为提高乳腺肿瘤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判别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该系统首先采用灰度阈值分割和动态规划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超声图像中乳腺肿瘤的边缘,然后对所得边缘计算相应的三种形态参数,最后分别采用Fisher线性判据、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形态参数进行分类。该系统在157幅乳腺肿瘤(包括良性81例、恶性76例)超声图像上训练和测试,三种分类器均能取得较高的判别精度,其中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判别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高达94.95%、95.74%和94.23%。结果表明,基于乳腺肿瘤超声图像的形态特征建立的神经网络系统对肿瘤的良恶性具有较好的判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图像 形态特征 乳腺肿瘤 Fisher判据 神经网络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病理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17
作者 解茗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992-199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病理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98例,将这些患者作为急性阑尾炎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88例慢性阑尾炎患者作为慢性阑尾炎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超声检...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像、病理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98例,将这些患者作为急性阑尾炎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88例慢性阑尾炎患者作为慢性阑尾炎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然后对两组患者术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超声测量的阑尾长度、宽度、管壁厚度及周围积液、包块等超声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阑尾炎组患者术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89.9%(178/198)高于慢性阑尾炎组68.2%(60/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的阑尾宽度长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组中慢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阑尾区积液比例高于慢性阑尾炎组中慢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及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的管壁厚度长于慢性阑尾炎组中慢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壁层次不清、管腔扩张比例均高于慢性阑尾炎组中慢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超声图像 病理特征 临床诊断价值
下载PDF
B超对酒精性肝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18
作者 孙斯琴 陈利 宝福洋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5年第7期531-532,共2页
目的为了探讨B超检查对酒精性肝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们对20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129例,酒精性肝炎52例,酒精性肝硬化19例。结论通过对200例酒精性肝病超声图像综合分析,B超检查是评价酒... 目的为了探讨B超检查对酒精性肝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们对20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129例,酒精性肝炎52例,酒精性肝硬化19例。结论通过对200例酒精性肝病超声图像综合分析,B超检查是评价酒精性肝病的简便、经济、无创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诊断 酒精性肝病 临床应用价值 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肝硬化 综合分析 超声图像 酒精性肝炎 肝病患者 B超检查
下载PDF
局部特征与多示例学习结合的超声图像分类方法 被引量:16
19
作者 丁建睿 黄剑华 +1 位作者 刘家锋 张英涛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1-867,共7页
利用全局特征对超声图像进行描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对图像进行手工标注的成本过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局部特征描述超声图像,并结合多示例学习对超声图像进行分类的新方法.粗略定位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 利用全局特征对超声图像进行描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对图像进行手工标注的成本过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局部特征描述超声图像,并结合多示例学习对超声图像进行分类的新方法.粗略定位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并提取局部特征,将感兴趣区域看作由局部特征构成的示例包,采用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SOM)的方法对示例特征进行矢量量化,采用Bag of words方法将示例特征映射到示例包空间,进而采用传统的支持向量机对示例包进行分类.本文提出的方法在临床超声图像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类 局部特征 多示例学习 超声图像
下载PDF
超声定位法与传统触摸法在婴儿桡动脉穿刺置管中的比较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刘国亮 霍良红 +2 位作者 王小雪 郑超 郑铁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6-58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在婴儿桡动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月至1岁需要行动脉测压的择期手术患儿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超声定位组(B组),使用便携式B超机在腕部以二维超声图像确定桡动脉位置进行穿刺;触摸组(C组),以传统触摸...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在婴儿桡动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月至1岁需要行动脉测压的择期手术患儿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超声定位组(B组),使用便携式B超机在腕部以二维超声图像确定桡动脉位置进行穿刺;触摸组(C组),以传统触摸法确定桡动脉位置进行穿刺。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监测穿刺时MAP;测量并记录桡动脉内径及超声探头到皮肤垂直距离,计算穿刺针刺破动脉时进针长度。结果与C组比较,B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明显升高,穿刺次数明显减少,穿刺时间明显缩短(P<0.05);B组血肿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婴儿桡动脉穿刺置管应用超声定位准确,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穿刺时间短,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桡动脉 超声图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