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被引量:9
1
作者 黄烨 金晓龙 肖家诚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 研究儿童胃炎的病理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我科1996 年至1998年间100 例3 至15 岁儿童胃镜活检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按1996 年的Sydney 胃炎标准对病变分级,分析和探讨儿童慢性胃炎... 目的 研究儿童胃炎的病理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我科1996 年至1998年间100 例3 至15 岁儿童胃镜活检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按1996 年的Sydney 胃炎标准对病变分级,分析和探讨儿童慢性胃炎的病理特点。结果 49 % 的儿童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而且炎症的程度和幽门腺萎缩明显高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例。结论 儿童幽门螺杆菌性胃炎的胃粘膜病理变化比非感染者严重,常常表现为淋巴滤泡形成及中性白细胞浸润;本组儿童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为49 % ,属于幽门螺杆菌的高感染人群。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溃疡及胃癌等疾病发生关系密切,因此对幽门螺杆菌的防治应从儿童抓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幽门螺杆菌 淋巴滤泡 活动性炎症 儿童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及成人胃炎的病理比较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肖家诚 尤莉娜 袁菲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8-190,I001,共4页
目的 比较儿童与成人胃炎的组织病理学特点 ,进一步阐述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胃炎的关系。方法 对 1998~ 2 0 0 0年我院 5 0 0例 3~ 15岁儿童及 4 6 2例成人的胃镜活检组织 ,按Sydney胃炎标准进行组织学和Hp观察。 结果  4 0 .4 ... 目的 比较儿童与成人胃炎的组织病理学特点 ,进一步阐述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胃炎的关系。方法 对 1998~ 2 0 0 0年我院 5 0 0例 3~ 15岁儿童及 4 6 2例成人的胃镜活检组织 ,按Sydney胃炎标准进行组织学和Hp观察。 结果  4 0 .4 %的儿童胃炎、5 0 .9%的成人胃炎与Hp感染有关。Hp阳性的儿童胃炎与Hp阳性的成人胃炎相似 ,幽门腺萎缩、炎症活动性、淋巴滤泡和嗜酸细胞均较Hp阴性胃炎常见。但儿童胃炎很少发生小肠化生 ,这与成人胃炎不同。结论 与成人胃炎一样 ,儿童胃炎活动性与Hp感染关系密切。Hp阳性儿童胃炎的胃黏膜病理变化较非感染者严重 ,常表现为淋巴滤泡形成及中性白细胞浸润。本研究还证实 ,上海属于儿童Hp感染的高发区 ,且儿童胃炎Hp阳性病例的胃黏膜与成人胃炎接近。为减少胃癌及胃溃疡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儿童 成人 胃炎 病理 比较分析
下载PDF
成人结节性胃炎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秋瓒 刘晓红 +1 位作者 柯美云 刘沙 《胃肠病学》 2005年第1期31-33,共3页
背景:内镜下成人的结节性胃炎易与萎缩性胃炎相混淆而导致误诊。目的:总结分析成人结节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提高对它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1年1月~2003年7月诊断的成人结节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内镜、病理表... 背景:内镜下成人的结节性胃炎易与萎缩性胃炎相混淆而导致误诊。目的:总结分析成人结节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提高对它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1年1月~2003年7月诊断的成人结节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内镜、病理表现,以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情况和根除治疗的效果。结果:纳入分析的32例成人结节性胃炎患者中,男9例,女23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35.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痛(56.2%)和消化不良症状(37.5%),15.6%的患者伴有消化性溃疡。内镜下表现为以胃窦部为主,可扩展至胃体部的色泽均匀的结节样或颗粒样改变。病理检查显示75.0%的患者胃窦部活检标本中有伴生发中心的淋巴滤泡增生。所有患者均有H.pylori感染,经根除治疗后,症状缓解率达81.2%。结论:成人结节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特殊内镜下表现,多见于年轻女性。其发生与H.pylori感染相关,是H.pylori感染的内镜下指标,患者应行根除H.pylori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胃炎 临床分析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具有显著反应性滤泡的T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百周 徐天蓉 +3 位作者 朱荣 虞梅宁 吴云松 范钦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 探讨伴有明显反应性淋巴滤泡的T细胞淋巴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和免疫表型。方法 报道 2例少见的T细胞淋巴瘤类型 ,结合光镜特点及免疫表型 ,并与国外文献报道的相似病例一起进行研究。结果 患者表现为全身淋巴结病 ,间断发热、皮... 目的 探讨伴有明显反应性淋巴滤泡的T细胞淋巴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和免疫表型。方法 报道 2例少见的T细胞淋巴瘤类型 ,结合光镜特点及免疫表型 ,并与国外文献报道的相似病例一起进行研究。结果 患者表现为全身淋巴结病 ,间断发热、皮疹。其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及免疫表型类似于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但具有明显的反应性滤泡。结论 对这类临床少见的类型 ,组织学特点尤为重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淋巴瘤 反应性滤泡 病理学 免疫表型 反应性增生 RH
下载PDF
儿童胃炎Hp感染与其病理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燕妮 汤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年第3期351-354,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Hp)胃炎与其病理(胃黏膜淋巴滤泡和肠上皮化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收治的儿童胃炎423例,将其分为Hp阳性组(204例)和Hp阴性组(219例),分析Hp感染与胃黏膜淋巴...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Hp)胃炎与其病理(胃黏膜淋巴滤泡和肠上皮化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收治的儿童胃炎423例,将其分为Hp阳性组(204例)和Hp阴性组(219例),分析Hp感染与胃黏膜淋巴滤泡、肠上皮化生检出率的相关性。结果确诊Hp阳性者204例(48.23%),Hp阴性者219例(51.77%),Hp阳性组胃黏膜淋巴滤泡和肠上皮化生阳性率均高于Hp阴性组(χ^2值分别为93.513、6.564,均P<0.05)。在慢性浅表性胃窦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萎缩性胃炎患儿中,Hp阳性组胃黏膜淋巴滤泡阳性率均高于Hp阴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3.849、30.209、4.018,均P<0.05)。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萎缩性胃炎患儿中,Hp阳性组肠上皮化生阳性率均高于Hp阴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99、4.500,均P<0.05),而在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患儿中两组肠上皮化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31,P>0.05)。结论儿童胃炎中Hp阳性率较高,Hp感染是胃黏膜淋巴滤泡和肠上皮化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病理 淋巴滤泡 肠上皮化生
下载PDF
免疫组化法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破坏小鼠脾脏淋巴滤泡结构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燕娟 沈玉娟 +1 位作者 徐馀信 曹建平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8-470,共3页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IHC)方法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破坏小鼠脾脏淋巴滤泡结构的现象。方法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20条尾蚴/鼠)8周后剖杀,取脾脏样本石蜡包埋、切片,先以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脾脏淋巴滤泡整体结构,再以IHC法用抗B220、C...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IHC)方法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破坏小鼠脾脏淋巴滤泡结构的现象。方法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20条尾蚴/鼠)8周后剖杀,取脾脏样本石蜡包埋、切片,先以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脾脏淋巴滤泡整体结构,再以IHC法用抗B220、CD21及Ki67抗体标记淋巴滤泡内B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FDC)及生发中心细胞,观察滤泡内具体细胞分布。结果 HE染色显示,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脾脏淋巴滤泡结构模糊难辨,相较于正常小鼠滤泡数目及面积均显著减少;IHC染色发现,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脾脏T、B淋巴细胞分区及FDC网络结构和生发中心结构均消失。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可显著破坏小鼠脾脏淋巴滤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免疫组化 脾脏 淋巴滤泡 生发中心
原文传递
滤泡性细支气管炎三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7
作者 戴建 蔡后荣 +2 位作者 李燕 孟凡青 吴剑卿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7-462,共6页
目的观察滤泡性细支气管炎(follicular bronchiolitis,FB)的临床特征、胸部影像学表现和病理改变,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2009年5月至2013年7月经胸腔镜肺活检确诊的3例FB患者的临... 目的观察滤泡性细支气管炎(follicular bronchiolitis,FB)的临床特征、胸部影像学表现和病理改变,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2009年5月至2013年7月经胸腔镜肺活检确诊的3例FB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滤泡性细支气管炎"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以"follicular bronchiolitis"为检索词在PubMed和Ovid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自1947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结合文献总结其临床表现、肺功能、影像学及病理特征。结果3例患者中,男1例,女2例,年龄32~55岁;2例因体检时发现肺部阴影而就诊,1例发热、咳嗽、喘息;肺功能检查示2例通气功能正常、弥散功能降低,1例肺通气及弥散功能均正常;3例胸部高分辨率CT均表现为双肺多发小结节、囊状影、斑片状磨玻璃影、网状影和牵拉性支气管扩张;3例胸腔镜肺活检病理示细支气管壁及其周围淋巴滤泡形成;3例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2例合并使用免疫抑制剂。1~2个月后复查高分辨率CT示3例肺部病变未见吸收,随访2~4年复查高分辨率CT示2例肺部病变未见改变,1例双肺小结节及囊状影增多。共检索到资料较完整的文献17篇,共64例成人FB患者,主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典型的影像学特征为双肺弥漫分布的多发小结节,常伴磨玻璃影、网状影和囊状影等;多数患者给予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病情改善。但本文3例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病情未见改善。结论FB为少见的小气道疾病,临床表现及肺功能无特异性,影像学最常见的表现为双肺多发小结节,可伴囊状影、磨玻璃影及网状影等。外科肺活检(胸腔镜肺活检或开胸肺活检)能获得理想的标本,有助于诊断。FB患者的预后较好,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性细支气管炎 淋巴滤泡 高分辨率CT
原文传递
脾脏白髓结构特征以及维持其完整性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燕娟 曹建平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80-84,共5页
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白髓作为脾脏内淋巴细胞的聚集地,其结构的完整性包括T/B淋巴细胞区室化、清晰的边缘区、完整的滤泡树突状细胞网络及生发中心等特征,是机体对外来病原微生物作出快速且有效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深入... 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白髓作为脾脏内淋巴细胞的聚集地,其结构的完整性包括T/B淋巴细胞区室化、清晰的边缘区、完整的滤泡树突状细胞网络及生发中心等特征,是机体对外来病原微生物作出快速且有效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深入探讨维持脾脏白髓结构完整性的分子机制将为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淋巴滤泡 生发中心
原文传递
成人结节性胃炎 被引量:2
9
作者 詹大琴 陈星 张晶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9期127-132,共6页
结节性胃炎被临床内镜医生描述为内镜下胃窦部表现为弥漫性、均匀的、大小一致的小结节或者颗粒样改变的慢性胃炎性疾病,可累及胃体乃至全胃;可合并消化性溃疡和胃癌,幽门螺杆菌往往阳性,病理上主要表现为淋巴滤泡的形成以及淋巴细胞的... 结节性胃炎被临床内镜医生描述为内镜下胃窦部表现为弥漫性、均匀的、大小一致的小结节或者颗粒样改变的慢性胃炎性疾病,可累及胃体乃至全胃;可合并消化性溃疡和胃癌,幽门螺杆菌往往阳性,病理上主要表现为淋巴滤泡的形成以及淋巴细胞的浸润;针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杀菌治疗效果好,预后尚可;与萎缩性胃炎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螺杆菌 幽门 淋巴滤泡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和幽门螺杆菌非相关性胃炎中淋巴滤泡的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慧敏 张人立 +5 位作者 王鹏程 王旭波 崔涛 王颖 沈桂清 唐采白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374-377,共4页
探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淋巴滤泡的发生率、分布及其相关病变,并评价其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方法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HE、W-S银染及AB-PAS染色技术进行分析。结果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组(HPAG)的淋巴滤泡(LF... 探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淋巴滤泡的发生率、分布及其相关病变,并评价其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方法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HE、W-S银染及AB-PAS染色技术进行分析。结果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组(HPAG)的淋巴滤泡(LF)发生率非常显著地高于幽门螺杆菌非相关性胃炎组(HPNAG)(P<0.0001)。正常粘膜罕见LF。HPAG中的部分病人可见到LF扩大或融合、数量增加及滤泡中心细胞(FCC)核分裂指数增加。结论LF是HPAG的特征性有用标记。LF及淋巴细胞广泛浸润是胃粘膜局部免疫反应形式。LF及淋巴细胞过度增殖可能是胃原发性MALT淋巴瘤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滤泡 幽门螺杆菌 发生率 胃炎 HPAG LF
下载PDF
咽淋巴滤泡与鼻窦黏膜免疫相关淋巴组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翟伟刚 姚敏 陈珏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806-808,共3页
目的:探讨滤泡性咽炎的淋巴滤泡与黏膜免疫相关淋巴组织(MALT)的相关性。方法:将10例慢性滤泡性咽炎的患者各取1个滤泡,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S-100蛋白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性... 目的:探讨滤泡性咽炎的淋巴滤泡与黏膜免疫相关淋巴组织(MALT)的相关性。方法:将10例慢性滤泡性咽炎的患者各取1个滤泡,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S-100蛋白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性强弱,并与10例鼻窦黏膜中的MALT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咽淋巴滤泡与MALT相比无典型的MALT形态,无淋巴上皮,无"外套",亦无典型的"生发中心"。S-100蛋白染色,淡染,与鼻窦MALT类似。结论:咽淋巴滤泡与MALT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滤泡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雏鸭腔上囊的生长及组织发育(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方静 崔恒敏 +1 位作者 何敏 彭西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01-1305,1309,共6页
通过对1~49日龄雏鸭腔上囊绝对质量和生长指数测定以及组织学观察,探讨雏鸭腔上囊生长及组织发育规律。结果:随日龄增长,腔上囊绝对质量逐渐增高;腔上囊生长指数21日龄达最高;黏膜大皱褶高、宽度、淋巴滤泡面积、皮质宽度均不断增加;... 通过对1~49日龄雏鸭腔上囊绝对质量和生长指数测定以及组织学观察,探讨雏鸭腔上囊生长及组织发育规律。结果:随日龄增长,腔上囊绝对质量逐渐增高;腔上囊生长指数21日龄达最高;黏膜大皱褶高、宽度、淋巴滤泡面积、皮质宽度均不断增加;小结相关上皮向腔面形成突起,并不断增高增宽。结果表明,雏鸭腔上囊1~14日龄生长较为缓慢,14~35日龄生长较快,35~49日龄发育基本趋于稳定,其中21~28日龄是雏鸭腔上囊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28日龄时,雏鸭腔上囊组织结构基本发育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鸭 腔上囊 生长及组织发育 淋巴滤泡 小结相关上皮
下载PDF
儿童滤泡性细支气管炎2例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袁姝华 殷勇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4期2733-2738,共6页
目的总结儿童滤泡性细支气管炎(FB)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肺功能、治疗及预后情况,提高儿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6年经胸腔镜肺活检确诊的2例儿童FB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滤泡性细支气管炎"... 目的总结儿童滤泡性细支气管炎(FB)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肺功能、治疗及预后情况,提高儿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6年经胸腔镜肺活检确诊的2例儿童FB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滤泡性细支气管炎"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Follicular bronchiolitis"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197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相关文献,结合文献总结其疾病特点。结果 2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别为14岁、12岁,病程均为3年,表现为间断发热、咳嗽伴脓痰,胸部高分辨率CT均表现为多发小结节影伴实变、支气管扩张及小气道改变,肺活检病理示淋巴组织增生相关疾病,细支气管周围淋巴滤泡形成,2例均给予小剂量红霉素维持治疗,随访1年CT好转不明显。检索资料较完整的儿童FB文献共15篇35例,主要表现为咳嗽、气促、喘息、呼吸困难、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发热及生长发育受限。影像学表现常见双肺弥漫性小结节、支气管扩张、网状影及磨玻璃影等。可使用激素、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多数患者病程长,但总体预后较好。结论 FB为儿童少见的小气道疾病,临床表现及肺功能无特异性,影像学以小结节、支气管扩张及间质改变多见,需要病理诊断,目前无特效治疗手段,但总体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性细支气管炎 淋巴滤泡 高分辨率CT 儿童
下载PDF
儿童胸腺在各种疾病中的改变 Ⅰ.儿童退化胸腺内淋巴细胞的改变——组织学、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研究
14
作者 梁生本 章敏 +4 位作者 李仁 赵振武 王延复 周莉 于东海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9-12,T080,共5页
本文对70例退化胸腺进行组织学、8种淋巴细胞分化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以及超徽结构观察。各种疾病均可伴有胸腺退化(TI);感染性疾病时的TI比非感染性疾病更严重;病程与退化程度呈高度正相关。胸腺细胞(Thy-C)数量减少是TI的主要改变之一,... 本文对70例退化胸腺进行组织学、8种淋巴细胞分化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以及超徽结构观察。各种疾病均可伴有胸腺退化(TI);感染性疾病时的TI比非感染性疾病更严重;病程与退化程度呈高度正相关。胸腺细胞(Thy-C)数量减少是TI的主要改变之一,但TI时Thy-c的分化顺序和亚群分布并不改变。胸腺髓质内出现淋巴滤泡(LF)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 退化 淋巴细胞 超微结构
下载PDF
HLA-DR抗原在人胃肠道黏膜淋巴滤泡周围上皮的表达
15
作者 浦江 付山峰 +2 位作者 肖海娟 孙涛 杨希山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观察人胃、回肠末端、结肠黏膜淋巴滤泡周围上皮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的表达。方法应用卵白素生物素复合物免疫组化法。结果人胃、回肠末端、结肠黏膜紧邻淋巴滤泡周围上皮均可表达人白细胞-DR抗原,人白细胞-DR的表达与上皮细胞距淋... 目的观察人胃、回肠末端、结肠黏膜淋巴滤泡周围上皮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的表达。方法应用卵白素生物素复合物免疫组化法。结果人胃、回肠末端、结肠黏膜紧邻淋巴滤泡周围上皮均可表达人白细胞-DR抗原,人白细胞-DR的表达与上皮细胞距淋巴滤泡的距离密切相关,淋巴滤泡周围上皮人白细胞-DR抗原的表达范围存在差异。结论胃肠道黏膜上皮表达人白细胞-DR抗原可能是邻近淋巴组织诱导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DR 淋巴组织 上皮细胞
下载PDF
大鼠腘窝淋巴结内淋巴滤泡的生后发育
16
作者 陈东 陈爱军 刘佳梅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淋巴结淋巴滤泡的生后发育.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学、免疫细胞化学及三维重建技术研究了大鼠腘窝淋巴结内淋巴滤泡的发生.结果:生后18天始,淋巴结浅层皮质内sIgM阳性B淋巴细胞聚集形成初级淋巴滤泡.生后3周ED-5阳性滤泡树突... 目的:研究大鼠淋巴结淋巴滤泡的生后发育.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学、免疫细胞化学及三维重建技术研究了大鼠腘窝淋巴结内淋巴滤泡的发生.结果:生后18天始,淋巴结浅层皮质内sIgM阳性B淋巴细胞聚集形成初级淋巴滤泡.生后3周ED-5阳性滤泡树突状细胞出现.随着鼠龄及体重的增长,初级淋巴滤泡不断扩大,每个淋巴结内淋巴滤泡数亦增多.生后13周滤泡数达高峰,平均每个淋巴结86个,13周以后体重缓慢增长,淋巴滤泡数逐渐下降.生后8周时,次级淋巴滤泡出现,ED-5阳性滤泡树突状细胞主要分布于亮区.结论:初级淋巴滤泡形成过程中B淋巴细胞聚集可能诱导局部网状细胞分化成滤泡树突状细胞;发育期间淋巴滤泡数随体重增长而增加可能与某些决定机体生长的因素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淋巴滤泡 滤泡树突状细胞 生后发育 大鼠
下载PDF
小鼠阑尾淋巴组织的发生
17
作者 刘昌功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12-118,共7页
对不同日龄幼鼠阑尾淋巴组织的发生、T和B细胞在阑尾中出现的时间及分布的系统研究表明:小鼠阑尾淋巴组织是在出生后逐渐发育形成的.幼鼠出生当日,在其阑尾内固有膜增厚,在淋巴滤泡原基中已具有成熟的T淋巴细胞和较成熟的B淋巴细胞.出... 对不同日龄幼鼠阑尾淋巴组织的发生、T和B细胞在阑尾中出现的时间及分布的系统研究表明:小鼠阑尾淋巴组织是在出生后逐渐发育形成的.幼鼠出生当日,在其阑尾内固有膜增厚,在淋巴滤泡原基中已具有成熟的T淋巴细胞和较成熟的B淋巴细胞.出生后随着淋巴滤泡的发育及肠道内抗原的刺激,T和B淋巴细胞数目逐渐增多,最终分别定位分布于淋巴滤泡的滤泡间区与滤泡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 淋巴滤泡 淋巴细胞
下载PDF
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石建玲 段恋 +5 位作者 程波 刘珊 吴西钊 章方莉 权兰菊 孙锁柱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12期2069-2072,共4页
目的研究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组织类型、炎症活动程度、淋巴滤泡形成、肠化等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2年至2013年期间行胃镜检查的435例患者标本制成石蜡切片,显微镜下观察慢性胃炎的组织类型、炎症活动度、固有层淋巴... 目的研究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组织类型、炎症活动程度、淋巴滤泡形成、肠化等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2年至2013年期间行胃镜检查的435例患者标本制成石蜡切片,显微镜下观察慢性胃炎的组织类型、炎症活动度、固有层淋巴滤泡形成、肠化等病理变化,同时提取D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有无HP感染。结果 435例患者标本中,HP阳性为137例,阳性率为31.5%;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HP阳性率为40.5%,明显高于HP阳性率为19.1%的慢性浅表性胃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率随炎症活动度无、轻度、中度、重度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有层淋巴滤泡形成时HP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滤泡形成的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上皮化生的有无与HP感染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P的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组织类型、炎症活动程度、淋巴滤泡形成等病理变化存在相关关系,当存在上述病理改变时,应高度警惕HP感染,及时进行检测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炎症活动程度 淋巴滤泡形成 肠化
下载PDF
口腔苔藓样损害中淋巴滤泡样结构表征及免疫细胞组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晶晶 宋晨成 +4 位作者 李晨曦 夏荣辉 邓一文 王宇峰 唐国瑶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的:评估口腔苔藓样损害(oral lichenoid lesion,OLL)中是否具有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TLS),并分析其免疫细胞的组成特征。方法:收集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口腔扁平苔藓组织(oral lichen planus, OLP)和口腔苔藓样损... 目的:评估口腔苔藓样损害(oral lichenoid lesion,OLL)中是否具有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TLS),并分析其免疫细胞的组成特征。方法:收集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口腔扁平苔藓组织(oral lichen planus, OLP)和口腔苔藓样损害组织(oral lichenoid tissue reaction, OLTR)各30例,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各组织中是否存在TLS样结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TLS相关的B细胞(CD19^(+)、CD20^(+))、T细胞(CD3^(+))、滤泡树突状细胞(CD21^(+))、生发中心(Bcl-6^(+))和血管(CD34^(+)PNAd^(+))、淋巴管(CD34^(+)Gp36^(+))结构在各组中的数量和分布特点。在组织病理和分子标志物水平,评价TLS在OLL中的形态学表现。利用GraphPad Prism 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LP组和OLTR组中,分别有46.7%(14/30)和23.4%(7/30)的病例存在TLS样结构,TLS样结构出现的频率与疾病类型无关(P>0.05)。与对照组相比,OLP组和OLTR组各分子标志物均高表达,其中,CD19、CD20和CD21在OLP组的表达具有TLS的形态结构特点。OLP组和OLTR组中,Bcl-6(平均积分吸光值分别为15 498±15 108∶1 841±2 276,P<0.000 1)、CD20(13 067±9 049∶7 695±5 159,P<0.05)、CD21(13 968±14 560∶2 552±2 584,P<0.000 1)、PNAd(10 328±10 383∶1 756±1 570,P<0.000 1)和Gp36(12 778±12 390∶2 313±2 578,P<0.000 1)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但表达差异不能作为鉴别疾病类型的依据。结论:OLL中存在TLS,以非经典TLS为主,可见经典TLS;CD20、CD21可作为鉴定OLL损害组织中TLS的标志物,但TLS不能作为鉴别OLP和OLTR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苔藓样损害 口腔扁平苔藓 三级淋巴结构 淋巴滤泡样结构
下载PDF
小儿胃镜及胃粘膜454例活检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宝辉 谢小志 +1 位作者 王宗敏 张海燕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215-217,I010,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胃粘膜活检的组织学特点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454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小儿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病理分型。结果454例病例中,有病理改变者418例(92.07%),主要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及充血、水肿。病理类... 目的探讨小儿胃粘膜活检的组织学特点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454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小儿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病理分型。结果454例病例中,有病理改变者418例(92.07%),主要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及充血、水肿。病理类型以轻一中度慢性浅表炎为主,占78.4%,胃溃疡及慢性萎缩性胃炎少见。幽门螺杆菌(HP)检出率为37.89%。活动性胃炎HP阳性率为76.32%(P<0.005)。HP阳性172例病例中,淋巴滤泡检出率为72.67%(P<0.005)。结论小儿胃粘膜病变以炎症为主,慢性活动性胃炎及淋巴滤泡形成与HP感染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胃炎 淋巴滤泡 幽门螺杆菌 胃粘膜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