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内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结转移特点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附1321例报告) 被引量:30
1
作者 魏妙艳 张园园 +13 位作者 耿智敏 何宇 李升平 代智 邱应和 巩鹏 宋天强 翟文龙 李敬东 仇毓东 楼健颖 周欣 汤朝晖 全志伟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7-265,共9页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癌(ICC)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结转移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17年11月国内12家医疗中心收治的1 321例[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182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73例...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癌(ICC)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结转移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17年11月国内12家医疗中心收治的1 321例[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182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73例、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6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39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28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113例、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09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84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5例、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62例、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58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52例]I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根据其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由各医疗中心制订治疗方案,行相应手术等治疗,根据术中检查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决定手术方式。观察指标:(1)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2)临床病理特征与原发肿瘤位置及直径的关系。(3)淋巴结清扫及淋巴结转移诊断情况。(4)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1 321例患者中,HBV阳性202例,占15.586%(202/1 296);血清AFP阳性(〉20 μg/L)80例,占7.339%(80/1 090);血清CEA阳性(〉5 μg/L)329例,占26.299%(329/1 251);血清ALT阳性(〉75 U/L)207例,占16.587%(207/1 248);血清CA19-9阳性(〉37 U/mL)590例,占49.789%(590/1 185);血清TBil阳性(〉20 μmol/L)300例,占24.000%(300/1 250)。1 321例患者中,1 206例施行手术治疗,其中肝切除术904例,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 193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72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3例,经皮经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肿瘤 肝内胆管癌 淋巴结转移 多中心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规律 被引量:12
2
作者 崔春艳 李立 +1 位作者 刘学文 刘立志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54-758,共5页
目的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探讨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分布和转移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94例经病理证实的初治鼻咽癌患者的磁共振(MR)资料,分析咽后淋巴结转移与鼻咽癌原发灶侵犯部位、颈部淋巴结转移和鼻咽癌分期的关系。... 目的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探讨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分布和转移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94例经病理证实的初治鼻咽癌患者的磁共振(MR)资料,分析咽后淋巴结转移与鼻咽癌原发灶侵犯部位、颈部淋巴结转移和鼻咽癌分期的关系。结果有165例(56.1%)患者发现有咽后淋巴结转移。从C1到C3水平,外侧组咽后淋巴结转移率呈递减趋势。口咽、鼻腔、茎突前后间隙侵犯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咽后淋巴结转移率较高。294例患者中,有219例(74.5%)出现咽后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31例(10.5%)仅出现咽后淋巴结转移,54例(18.4%)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134例(45.6%)同时出现咽后和颈部淋巴结转移。T1、N0及Ⅰ期的患者咽后淋巴结转移率较低。结论咽后淋巴结转移与鼻咽癌早期局部侵犯及上颈链、颈后三角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咽后淋巴结和Ⅱ区颈部淋巴结均为是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首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鼻咽肿瘤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甲状腺微小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范西红 贺青卿 +3 位作者 庄大勇 范子义 郑鲁明 李霞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2-385,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颈淋巴结转移规律,指导TMC颈淋巴结的恰当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1999年1月至2010年5月行颈淋巴结清扫的117例TMC病人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TMC局部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影响因素、诊断方法及处理...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颈淋巴结转移规律,指导TMC颈淋巴结的恰当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1999年1月至2010年5月行颈淋巴结清扫的117例TMC病人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TMC局部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影响因素、诊断方法及处理意见。结果淋巴结转移发生率53.8%(63/117)。常见颈部淋巴结转移部位依次为Ⅵ区(47.9%)、Ⅲ区(20.9%)、Ⅳ区(16.5%)、Ⅱ区(6.1%)。随Ⅵ区淋巴结转移个数增多,侧方淋巴结转移递增。肿瘤数目、大小不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4)。超声检查判断淋巴结有无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9.0%、98.1%和55.5%。术中淋巴结快速病理检查有13.8%假阴性。全组无复发、转移和死亡。结论 TMC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高,应重视术前评估和术中快速活检,掌握TMC淋巴结转移特点,有助采取恰当手术方式,有选择的预防性区域性颈淋巴清扫可为可使病人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癌 淋巴结转移 区域性颈淋巴结清扫
原文传递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对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微 齐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对宫颈鳞癌患者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以及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33例宫颈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作为对照。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SCC-Ag水平,并对其进... 目的研究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对宫颈鳞癌患者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以及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33例宫颈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作为对照。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SCC-Ag水平,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一步分析血清SCC-Ag对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意义。结果淋巴结转移组血清SCC-Ag中值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和CIN组(P<0.001),SCC-Ag水平与肿瘤分期、肿瘤直径大小呈显著相关(P<0.001)。血清SCC-Ag水平预测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5。当临界值取3.4 ng/mL时,约登指数最大,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2.5%和81.2%。结论作为鳞癌较为特异的肿瘤标志物,血清SCC-Ag与宫颈癌分期、肿瘤直径大小显著相关,并且可以初步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锁骨上和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治疗 被引量:10
5
作者 何健 曾昭冲 +1 位作者 王凤英 王斌梁 《实用癌症杂志》 2002年第5期540-541,共2页
目的 分析食管癌术后锁骨上和 (或 )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69例食管癌术后锁骨上和 (或 )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病例资料。 3 2例行单纯局部放射治疗 ,3 7例行局部放疗后辅加化疗。中位肿... 目的 分析食管癌术后锁骨上和 (或 )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69例食管癌术后锁骨上和 (或 )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病例资料。 3 2例行单纯局部放射治疗 ,3 7例行局部放疗后辅加化疗。中位肿瘤剂量为 60 63cGy ,3 0次 ,44天。中位化疗周期为 2个。 结果 所有患者的 1,2和 3年生存率分别为 66.4% ,3 1.1%和 11.1%。死亡 5 4例 ,其中远处转移者 3 8例 ,占 70 .4%。单纯放疗的患者 1,2和 3年生存率分别为 45 .2 % ,15 .1%和 3 .8% ;行局部放疗后加化疗的患者 1,2和 3 ,年生存率分别为 85 .7% ,40 .4%和 17.6% ,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食管癌术后锁骨上和 (或 )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疗效差 ,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远处转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锁骨上转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Effect of HIF-1αon VEGF-C Induced Lymphangiogenesis and Lymph Nodes Metastases of Pancreatic Cancer 被引量:7
6
作者 陶京 李弢 +4 位作者 李凯 熊炯炘 杨智勇 吴河水 王春友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6年第5期562-564,共3页
The effect of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α (HIF-1 α)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 (VEGF-C)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IF- 1 α and lymphangiogenesis and lymph nodes metastases (LNM) in pancreatic ... The effect of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α (HIF-1 α)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 (VEGF-C)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IF- 1 α and lymphangiogenesis and lymph nodes metastases (LNM) in pancreatic cancer were investigated. Immunohistochemical SP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HIF-1 α and VEGF-C, and Lymphatic vessel density (LVD) was determined by stain of VEGFR-3, collagen type IV in 75 pancreatic head cancers from regional pancreatectomy (RP) during Dec. 2001 to Dec.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F-1α and VEGF-C, lymphangiogenesis, LNM was analyzed statistical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HIF-1α and VEGF-C in pancreatic cancer tissues was 48.00 % (36/75) and 65.33 % (49/75) respectively. In positive group of HIF-1α, the positive rate of VEGF-C and LVD, and LVD rate was 80.56 % (29/36), 13.22±3.76 and 88.89 % (32/36) respectively, and in negative group of HIF-10t, positive rate of VEGF-C and LVD was 51.28 % (20/39), 5.98±2.17 and 66.67 % (26/39) respectively (P〈0.01 or P〈0.05). It was suggested that HIF-1α could promote the expression of VEGF-C, lymphangiogenesis and LNM in pancreatic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 lymphANGIOGENESIS lymph nodes metastases
下载PDF
双能CT增强扫描对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敏感性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仕军 汤春贵 +5 位作者 郜发宝 李自康 张丽 谢应朗 马婉军 郝淑彬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CT增强扫描对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敏感性的预测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放疗的有颈部转移淋巴结的鼻咽癌病人52例,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29~77岁,平均(52.65±10.07)岁。按照放疗... 目的探讨双能CT增强扫描对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敏感性的预测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放疗的有颈部转移淋巴结的鼻咽癌病人52例,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29~77岁,平均(52.65±10.07)岁。按照放疗疗效分为无效组[13例,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47.77±6.83)岁]和有效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平均年龄(54.62±10.66)岁]。放疗前模拟定位时行颈部双能CT(DECT)增强扫描,通过专用后处理软件对扫描数据进行能谱曲线特征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不同T分期的分布差异,2组的标化碘基物质浓度(sIC)、能谱曲线斜率(λHU)及能谱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通过放疗前淋巴结的sIC及λHU值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放疗疗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2组间不同T分期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的sIC和λHU均高于无效组(均P<0.05),放疗无效组和有效组能谱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C的ROC曲线AUC=0.753,以放疗前淋巴结的sIC≥26.50×10-2为阈值,敏感度为74.4%,特异度为84.6%;λHU的ROC曲线AUC=0.689,以放疗前淋巴结的λHU≥4.90为阈值,敏感度为69.2%,特异度为76.9%。结论通过双能CT增强扫描获得的sIC及λHU值可以有效预测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放疗效果,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CT 鼻咽癌 转移淋巴结 能谱曲线
下载PDF
胸段食管癌术后预防性照射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徐靖 吴慧 +2 位作者 卢晓旭 王彦玲 王建华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照射的范围对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7年间201例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行预防性照射患者资料,比较照射范围差异对生存影响,并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计...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照射的范围对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7年间201例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行预防性照射患者资料,比较照射范围差异对生存影响,并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OS率,Logrank检验差异.结果 5年随访率为97.0%.全纵隔、全纵隔+胃左区、全纵隔+双锁骨上区、中上纵隔+双锁骨上区、全纵隔+双锁骨上+胃左区照射的5年OS率分别为21.7%、37.1%、38.7%、34.8%、19.8%(P =0.40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仅术后N分期为预后影响因素(P =0.009).预防性照射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1例、中上纵隔淋巴结转移34例、腹腔淋巴结转移10例.结论 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照射范围应包括中上纵隔和双锁骨上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术后预防性照射 淋巴结转移 预后分析
原文传递
进展期胃癌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螺旋CT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宝兰 杨涛 王立振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4期373-375,共3页
目的评价螺旋CT(spiralcomputedtomography,SCT)术前判断进展期胃癌胃壁浸润程度及淋巴结侵犯情况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胃癌患者(T2~T4期)的SCT双期扫描资料,每个病例的CT图像均对胃壁浸润深度及... 目的评价螺旋CT(spiralcomputedtomography,SCT)术前判断进展期胃癌胃壁浸润程度及淋巴结侵犯情况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胃癌患者(T2~T4期)的SCT双期扫描资料,每个病例的CT图像均对胃壁浸润深度及周围淋巴结侵犯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6例胃癌中,胃底贲门癌15例、胃窦癌13例、胃体癌8例。CT对T4期胃癌胃壁浸润程度判断准确率较高,为73%(8/11例);T2、T3的判断准确率相对较低,分别为33%和58%。对淋巴结转移的判断灵敏度较高,但假阴性率也高。结论SCT对进展期胃癌胃壁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判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诊断准确性仍待提高,有待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浸润深度 淋巴结转移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膀胱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2
10
作者 石思雅 朱望舒 李勇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年第1期113-118,127,共7页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易发生复发、转移。相对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患者,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复发、转移概率更高,而且往往是致死性的。准确预测淋巴结转移与否对于患者治疗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诊断淋巴结转...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易发生复发、转移。相对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患者,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复发、转移概率更高,而且往往是致死性的。准确预测淋巴结转移与否对于患者治疗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诊断淋巴结转移的金标准为术后病理,术前主要依靠影像学,但是准确性不太理想。本文就膀胱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包括CT、MRI及PET/CT、SPECT/CT及前哨淋巴结显像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淋巴结转移 影像学 诊断
下载PDF
用AB/PAs、HID、CEA法提高胃粘液细胞癌淋巴结转移检出率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杭若 王爱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85-287,共3页
用AB(pH2.5)/PAS、HID及CEA(ABC法)对48例胃粘液细胞癌及其淋巴结进行染色观察,对照HE染色,结果表明应用上述方法染色可提高淋巴结转移检出率33.1%,其中AB(pH2.5)/PAS法显示了很强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HID和CEA法优越。淋巴结微小转移灶... 用AB(pH2.5)/PAS、HID及CEA(ABC法)对48例胃粘液细胞癌及其淋巴结进行染色观察,对照HE染色,结果表明应用上述方法染色可提高淋巴结转移检出率33.1%,其中AB(pH2.5)/PAS法显示了很强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HID和CEA法优越。淋巴结微小转移灶多为PAS阳性细胞,说明幼稚的癌细胞分泌中性粘液、侵袭力强、容易转移并先发生转移。CEA标记结果显示本肿瘤有分化越差、越幼稚其CEA含量越少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液细胞癌 淋巴结 转移 胃肿瘤
全文增补中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持续性和(或)复发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疗
12
作者 张静 陈畅 +1 位作者 杨仪 章斌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692-696,共5页
近年来,由于高分辨率超声及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检出率显著增加。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是DTC患者术后出现持续性和(或)复发性疾病的最常见类型,其诊疗涉及众多学科。目前诊断CLNM最常用的方... 近年来,由于高分辨率超声及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检出率显著增加。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是DTC患者术后出现持续性和(或)复发性疾病的最常见类型,其诊疗涉及众多学科。目前诊断CLNM最常用的方法为颈部超声,“金标准”是组织病理学检查,主要的治疗方法仍是手术,131I治疗、超声引导下的消融术治疗及随访观察等代替手术的治疗手段亦逐渐被提出并应用于临床。笔者就DTC术后持续性和(或)复发性CLNM的诊疗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复发 诊断 治疗 持续
原文传递
甲状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外科处理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正江 苗绪学 +2 位作者 唐平章 徐震刚 张德超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评价甲状腺癌上纵隔淋巴清扫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至1998年期间,我科收治的79例甲状腺癌上纵隔淋巴清扫患者的临床资料。58例(73.4%)为乳头状甲状腺癌,14例(17.7%)为甲状腺髓样癌,7例(8.9%)为滤泡状甲状腺癌。随诊终止日期... 目的评价甲状腺癌上纵隔淋巴清扫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至1998年期间,我科收治的79例甲状腺癌上纵隔淋巴清扫患者的临床资料。58例(73.4%)为乳头状甲状腺癌,14例(17.7%)为甲状腺髓样癌,7例(8.9%)为滤泡状甲状腺癌。随诊终止日期为2003年12月。结果经颈上纵隔淋巴清扫62例,胸骨部分劈开上纵隔淋巴清扫10例,全胸骨劈开上纵隔淋巴清扫7例。79例中,3例患者仅行上纵隔清扫,未做颈清扫;76例患者中完成93个颈清扫,47例发生气管旁淋巴结转移。总的5年和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4.6%和63.1%。10例发生上纵隔淋巴结复发,9例死于上纵隔病变,1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在甲状腺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乳头状甲状腺癌最常见。上纵隔淋巴清扫安全有效,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纵隔淋巴清扫
原文传递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感染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柯晓慧 王弋 孙杭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774-2775,共2页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针对宫颈癌放疗后复发病灶的照射:以直线加速器6MV-X三维适形放疗,原照射野内复发者,照射剂量为20~35Gy;照射野外复发者,剂量为60~70Gy,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针对宫颈癌放疗后复发病灶的照射:以直线加速器6MV-X三维适形放疗,原照射野内复发者,照射剂量为20~35Gy;照射野外复发者,剂量为60~70Gy,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全盆外照射剂量40~45Gy,适形照射20~30Gy;放疗过程中联合化疗,方案为:奥沙利帕50 mg 1~3 d,平阳霉素15 mg 1~3 d。结果腰腿疼痛缓解率为100.0%,下肢水肿缓解率为64.3%;肿瘤治疗有效率即完全缓解+部分缓解(CR+PR)为88.5%,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56例,48例肿瘤完全消失,CR达85.7%;放疗后盆腔复发的,治疗后仅有PR、稳定(SD);1~3年生存率分别为38.5%、19.2%、11.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近期效果好,特别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灶的患者;而放射治疗野内的复发病灶,因受剂量的限制,治疗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子宫颈癌 盆腔复发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青年女性乳腺癌组织中P21和NF-кB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仁启 胡黎明 张齐峰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1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P21和NF-кB在青年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00例乳腺癌组织、5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及6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P21、NF-кB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P21和NF-кB的表达比较差... 目的探讨P21和NF-кB在青年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00例乳腺癌组织、5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及6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P21、NF-кB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P21和NF-кB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P21和NF-кB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0%和81.0%,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和15.0%。乳腺癌组织中P21和NF-кB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无关(P>0.05),但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P21和NF-кB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两者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21 NF-кB 免疫组织化学 腋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乳腺癌非哨兵淋巴结跳跃式转移的临床病理分析
16
作者 李海刚 曾韵洁 +3 位作者 沈溪明 吴东霞 苏逢锡 贾渭娟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2年第4期223-225,共3页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腋窝非哨兵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跳跃式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观察 8例行根治性乳房切除、腋窝哨兵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和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清...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腋窝非哨兵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跳跃式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观察 8例行根治性乳房切除、腋窝哨兵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和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清扫术(ALN dissection,ALND)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 NSLN跳跃式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对肿瘤原发灶的病理组织学特点、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和ALN窦组织细胞(SH)、生发中心增生(GH)和副皮质区增生(PH)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8例乳腺癌原发灶有一些共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伴癌转移的 NSLN SH、PH的程度明显低于其他组 LN,且纤维化的发生率(占 85.0%)明显高于其他组(0)。伴癌转移NSLN之间的大小、癌所占的面积等相差较大。结论 NSLN跳跃式转移与癌原发灶、NSLN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腋窝淋巴结转移 病理组织学
下载PDF
应用“数学模型”预测临床T_(1~2)N_0M_0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研究
17
作者 谢德荣 李海刚 +3 位作者 姚和瑞 陈岱佳 黄志明 张惠宜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84-686,共3页
目的:建立一个数学模型,预测临床T1~2N0M0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对256例行根治术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两组,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判别分析。结果: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微... 目的:建立一个数学模型,预测临床T1~2N0M0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对256例行根治术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两组,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判别分析。结果: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微淋巴管浸润、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癌周浸润、间质浸润等5个指标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据高危因素所建立的判别函数,阴性预测值高达88.9%,阳性预测值71.8%,判别准确率83.2%。结论:本判别函数数学模型简单,在理论上可以较准确地判断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可能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加速加常规分割治疗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43例
18
作者 白志刚 陈晋忠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加速结合常规分割放疗对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治疗作用。方法 随机造反994年10月至1997年6月间的43例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先给予加速分割放疗,20GY/4Fs/5days,然后是常规分割放... 目的 探讨加速结合常规分割放疗对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治疗作用。方法 随机造反994年10月至1997年6月间的43例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先给予加速分割放疗,20GY/4Fs/5days,然后是常规分割放疗;28-35GY/15-18Fs/3-4Weeks,放射源采用^60钴、与此同时,结合上消化道鳞癌常规分割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干细胞的加速再增上生物学特性,对本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加速加常规分割治疗
下载PDF
FDG PET/CT评估乳腺癌治疗后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伟光 王国慧 +1 位作者 张卫东 樊卫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FDG PET/CT全身显像评估乳腺癌治疗后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2月87例乳腺癌治疗后患者FDG PET/CT报告,与同期传统影像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根据病历记录、病理结果及临床随访确定两组的最终结... 【目的】探讨FDG PET/CT全身显像评估乳腺癌治疗后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2月87例乳腺癌治疗后患者FDG PET/CT报告,与同期传统影像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根据病历记录、病理结果及临床随访确定两组的最终结果,计算FDG PET/CT显像与传统影像两组评估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阳性预测值(PPV)与阴性预测值(NPV)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各选取10例良性淋巴结与转移淋巴结患者,计算两组淋巴结SUVmax均值并进行分析。【结果】FDG PET/CT显像评估乳腺癌治疗后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PPV与NPV分别为90.8%、94.6%、88.0%,85.4%、95.7%,传统影像分别为79.3%、73.0%、84.0%、77.1%、80.8%,两组准确性、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转移淋巴结SUVmax均值为8.28±3.6,良性淋巴结SUVmax均值为4.58±1.9,两组差异较大,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影像技术比较,FDG PET/CT能更准确评估乳腺癌治疗后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治疗 淋巴结转移 FDG PET CT CT MRI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后方回声衰减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囊性变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晓军 任昊 +2 位作者 宋涛 刘天卿 刘志敏 《医学与哲学(B)》 2013年第8期66-68,71,共4页
探讨甲状腺癌后方回声衰减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囊性变形成的病理学基础。选取本院住院经手术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研究初步认为甲状腺结节中纤维化的成分是形成结节后方回声衰减的主要原因之一,液化坏死、退行性病变及滤泡扩张... 探讨甲状腺癌后方回声衰减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囊性变形成的病理学基础。选取本院住院经手术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研究初步认为甲状腺结节中纤维化的成分是形成结节后方回声衰减的主要原因之一,液化坏死、退行性病变及滤泡扩张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囊性变的主要病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回声衰减 淋巴结转移囊性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