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80篇文章
< 1 2 2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 被引量:129
1
作者 罗德红 石木兰 李复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 评价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CT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10 8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结果  10 8例中 ,颈上中深组淋巴结转移 76例 ,颈下深组及锁骨上窝 86例 ,气管食管沟 5 2例 ,纵隔 17例。 84例乳头状癌... 目的 评价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CT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10 8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结果  10 8例中 ,颈上中深组淋巴结转移 76例 ,颈下深组及锁骨上窝 86例 ,气管食管沟 5 2例 ,纵隔 17例。 84例乳头状癌中 ,16例淋巴结密度与正常甲状腺相似 ,2 4例有囊性变 ,其中 18例淋巴结囊内有明显强化的乳头状结节 ,11例有细颗粒状钙化。 2 4例滤泡癌、髓样癌、透明细胞癌中 ,17例淋巴结明显强化 ,17例与甲状腺原发或复发肿瘤密度一致 ,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结论 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好发部位为颈静脉链周围、气管食管沟及纵隔 ;淋巴结明显强化、与正常甲状腺密度一致、囊性变、囊壁内明显强化的乳头状结节及细颗粒状钙化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性改变 ;淋巴结明显强化、与甲状腺肿瘤密度一致为滤泡癌、髓样癌、透明细胞癌转移淋巴结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癌 CT 诊断
原文传递
甲状腺癌临床诊治新特点(附57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7
2
作者 向俊 吴毅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06年收治的572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该组样本中,乳头状癌531例(占92.8%)。中央区淋巴结转移301例(占52.6%),侧颈区淋巴结转移117例(占20.5%),...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2006年收治的572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该组样本中,乳头状癌531例(占92.8%)。中央区淋巴结转移301例(占52.6%),侧颈区淋巴结转移117例(占20.5%),远处转移共8例。超声对甲状腺癌原发灶诊断的准确率为88.2%。甲状腺微癌204例(占35.7%),其中167例为普查时超声发现。结论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与原发灶直径呈正相关。甲状腺微癌逐渐增多,这可能是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甲状腺微癌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1
3
作者 冯淑瑜 张彦娜 刘建刚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61-1266,共6页
背景与目的: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但综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与预后分析的报道鲜见。本文综合分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分布规律及预后因素,探讨淋巴结转移风险的评估以及淋巴结转移的治疗。方法:对... 背景与目的: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但综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与预后分析的报道鲜见。本文综合分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分布规律及预后因素,探讨淋巴结转移风险的评估以及淋巴结转移的治疗。方法:对205例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行广泛全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体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24.4%(50/205)。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有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临床分期、宫颈管及宫颈阴道部浸润深度、宫旁韧带侵犯;SCC-Ag超过4μg/L时,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增加4.2倍(P<0.001,OR=4.212)。多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和宫颈管肌层浸润深度是淋巴结转移最主要的高危因素。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结果显示,转移淋巴结主要分布在闭孔及闭孔窝区(48.0%);60.0%转移病例存在多组淋巴结转移,并出现跳跃式转移现象。淋巴结转移与宫颈深肌层侵犯、宫旁浸润之间关系密切,72.0%的淋巴结转移者同时存宫颈深肌层浸润,90.9%的宫旁韧带浸润者出现淋巴结转移。预后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补充放疗者的5年生存率较未作放疗者高(89.1%vs45.5%,P=0.012)。结论:治疗前血清SCC-Ag>4μg/L、宫颈阴道部深肌层浸润、宫旁韧带受侵,特别是临床分期晚、宫颈管深肌层浸润时,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提高。术前评估淋巴结转移风险高的病例,应行标准的宫颈癌根治术,以保证系统的淋巴结清扫及足够的宫旁切除范围。对病理证实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补充放疗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外科手术 淋巴结转移 转移规律 高危因素 预后
下载PDF
1368例结直肠癌TNM分期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3
4
作者 易呈浩 葛维挺 +2 位作者 黄彦钦 周伦 郑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97-601,共5页
目的:研究我国不同TNM分期的结直肠癌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帮助判断预后。方法:使用SPSS 19.0软件对1985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 36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19个临床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 目的:研究我国不同TNM分期的结直肠癌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帮助判断预后。方法:使用SPSS 19.0软件对1985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 36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19个临床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时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比较生存率差异。多因素分析时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得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按AJCC第七版TNM分期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分期。结果:1 368例患者3、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7.5%、60.2%、53.5%;根治术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7.6%、69.9%、62.4%。按AJCC第七版TNM分期,I、Ⅱ、Ⅲ、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0.1%、72.6%、53.8%、10.4%。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浸润深度、转移淋巴结数、送检淋巴结总数、邻近器官受累、远处转移、手术方式和术后感染等7个因素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主要独立因素。尤其是ⅡC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44.8%)低于ⅢA期(79.6%)、ⅢB期(58.0%),上述各因素的生存曲线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浸润深度、转移淋巴结数、送检标本淋巴结总数、邻近器官受累、远处转移、手术方式和术后感染等7个因素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主要独立因素。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对于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可能更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TNM分期 远处转移 生存分析
下载PDF
512例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7
5
作者 孙颖 马骏 +3 位作者 卢泰祥 王岩 黄莹 唐玲珑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523-1527,共5页
背景与目的:合理定义鼻咽癌颈部靶区在临床上显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以指导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颈部靶区的勾画。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4年6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初治的鼻咽癌病例512例,所有病例均... 背景与目的:合理定义鼻咽癌颈部靶区在临床上显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以指导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颈部靶区的勾画。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4年6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初治的鼻咽癌病例512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并行增强CT模拟扫描。淋巴结分区标准采用2003年RTOG推荐的颈部淋巴结分区标准。结果:512例病例中,328例(64.1%)诊断为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结阳性的病例中61.3%为单侧淋巴结转移,38.7%为双侧淋巴结转移。咽后淋巴结的发生率为64.1%,其中单侧占50.9%,双侧占49.1%。淋巴结阳性的病例中Ⅰ、Ⅱ、Ⅲ、Ⅳ、Ⅴ、Ⅵ和咽后区的转移率分别为3.0%、97.9%、46.0%、9.5%、13.7%、0%和74.4%。跳跃性转移率仅为4.6%~6.5%。25.3%的N1-3病例出现了推荐标准以外区域的侵犯。结论:鼻咽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是由上而下循序性的;跳跃性转移发生率低;咽后淋巴结为鼻咽癌转移的首站淋巴结。咽后、Ⅱ区和Ⅲ区最容易受累及;Ⅰa和Ⅵ区从未受累。有部分阳性淋巴结超出了RTOG推荐用于N0的颈部CTV范围。以上结果有助于鼻咽癌的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颈部靶区的勾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淋巴结转移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下载PDF
钼靶、CT与DCE-MRI评价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58
6
作者 吴佩琪 刘春玲 +2 位作者 刘再毅 叶维韬 梁长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3-499,共7页
目的:分析钼靶(MG)、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乳腺癌的女性患者109例,以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目的:分析钼靶(MG)、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乳腺癌的女性患者109例,以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和分析MG、CT及DCE-MRI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LNM)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结果纳入的乳腺癌患者中,39.4%(43/109)的患者病理确诊LNM。MG诊断LNM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4.0%、84.8%、56.9%、37.5%和60.0%。CT诊断腋窝LNM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0%、57.6%、71.6%、58.8%和92.7%。DCE-MRI诊断腋窝LNM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3%、65.2%、77.1%、64.1%和95.6%。与病理结果相比较,MG、CT、DCE-MRI的κ值分别为-0.13、0.459、0.558。MG的特异度高于CT和DCE-MRI,但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低于CT及DCE-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CE-MRI与CT相比,前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腋窝LN有无转移,DCE-MRI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CT和MG,而CT明显优于MG。DCE-MRI和CT均可以提供相对较准确的LNM相关情况,在这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MG常不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信息,利用MG判断LNM时必须谨慎,并结合其他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钼靶
下载PDF
438例胆囊癌外科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48
7
作者 耿智敏 王林 +6 位作者 陈晨 慎浩鑫 宋虎伟 石磊 王作仁 赵亚玲 刘青光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6-352,共7页
目的分析胆囊癌的临床特点,总结外科治疗经验,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38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目的分析胆囊癌的临床特点,总结外科治疗经验,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38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术前分朗并制订手术方案。分析患者临床表现特征、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随访及生存情况。将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血型),基础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临床病理特征(术前黄疸、胆囊结石、腹腔积液、手术方式、意外胆囊癌、术中出血量、肿瘤位置、肿瘤形态、病理学类型、病理学分级、TNM分期、肝脏浸润、原发病灶、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门诊或电话随访,以患者死亡为终点,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10月。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1)临床表现特征:438例患者中,右季肋区疼痛328例,纳差178例,体质量减轻135例,黄疸114例,恶心、呕吐65例,腹胀39例,乏力37例,腹上区包块25例,发热21例,无症状40例。438例患者中259例合并胆囊结石,7例合并胆总管结石,81例合并高血压病,34例合并糖尿病,13例合并病毒性肝炎。(2)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超声检查诊断率为78.47%(277/353),CT检查诊断率为78.50%(252/321),MRI诊断率为59.68%(74/124)。CA19-9升高占58.17%(146/251),CA125升高占48.90%(111/227),CEA升高占35.04%(96/274)。(3)手术结果:438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Rn切除165例,R1切除19例,R2切除254例。93例患者术中明确伴随腹腔积液症状。67例患者为意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根治性切除 淋巴转移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超声检查指标联合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6
8
作者 张晓梅 康燕飞 +7 位作者 桑田 成静 李巧莉 曹玉文 马金梅 石丽楠 李文肖 李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5-311,共7页
背景常规超声检查指标单独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灵敏度较低,而淋巴结转移(LNM)与否可影响患者的诊疗方案。目的探讨超声检查指标联合预测PTC颈部C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至2020年5月于石河... 背景常规超声检查指标单独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灵敏度较低,而淋巴结转移(LNM)与否可影响患者的诊疗方案。目的探讨超声检查指标联合预测PTC颈部C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至2020年5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甲状腺手术及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446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及超声检查指标(结节直径、结节数目、单发位置、多发部位、内部成分、内部回声、边界、边缘、微钙化、纵横比、后方回声衰减、被膜侵犯)。依据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发生颈部CLNM 159例(35.65%),未发生颈部CLNM 287例(64.35%)。采用二元逐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影响因素。绘制各指标预测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不同性别、年龄、结节直径、边缘、微钙化、纵横比、被膜侵犯PTC患者颈部CLNM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727,95%CI(1.059,2.816)〕、年龄<45岁〔OR=2.690,95%CI(1.728,4.187)〕、结节直径>10 mm〔OR=2.385,95%CI(1.544,3.684)〕、被膜侵犯〔OR=1.773,95%CI(1.153,2.724)〕是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回归方程:Logit(P)=-1.627+0.546×性别+0.989×年龄+0.869×结节直径+0.572×被膜侵犯。Logit(P)联合指标预测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灵敏度为67.92%、特异度为61.67%(最佳截断值为0.32),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5〔95%CI(0.650,0.738)〕;联合指标预测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AUC分别大于性别、年龄、结节直径、被膜侵犯单独预测(Z值分别为4.137、3.682、3.070、3.679,P值均<0.05)。结论男性、年龄<45岁、结节直径>10 mm、被膜侵犯是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上述4种指标联合预测PTC患者发生颈部CLNM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乳头状 超声检查 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临床实验室技术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9
作者 杨浩 杨连粤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68-870,876,共4页
肝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5和第2位,全球每年大约有超过70万人死于肝癌。尽管近年随着早期诊断技术和外科治疗技术的提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下降趋势,但是由于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率高居不下,使得其远期疗效并不理想... 肝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5和第2位,全球每年大约有超过70万人死于肝癌。尽管近年随着早期诊断技术和外科治疗技术的提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下降趋势,但是由于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率高居不下,使得其远期疗效并不理想,5年存活率仅20%~30%。因此,研究影响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对提高肝癌病人的远期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因素的研究主要围绕肝癌手术因素、临床病理因素及复发转移相关分子标记物3个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术后复发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李进东 王文光 +2 位作者 许金良 高宗人 邵令方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5期3197-3200,共4页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指导食管癌淋巴结清除术及为术后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623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手术及病理资料,分析其淋巴结转移特点。结果...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指导食管癌淋巴结清除术及为术后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623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手术及病理资料,分析其淋巴结转移特点。结果全组共清除3689组淋巴结(8603枚),淋巴结转移率47.2%,淋巴结转移度10.3%;Tis期食管癌无淋巴结转移,T1期以后各期食管癌均可见淋巴结转移。不同T分期胸段食管癌间,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407,P=0.000和χ2=118.438,P=0.000);随T分期增加,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均增加,两者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1,P=0.000;r=1,P=0.000);不同病理类型的胸段食管癌间,其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χ2=6.284,P=0.179),而淋巴结转移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84.577,P=0.000),食管腺鳞癌、腺癌、小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度均明显高于食管鳞癌;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具有上下双向性和跳跃性;各段食管癌均可以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胸下段食管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最高。结论食管癌淋巴结清除应适度,应重视对腹腔淋巴结的清除;在保证手术的相对彻底性的基础上,根据淋巴结转移趋势及其他一些指标,尽早接受合理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才应该是食管癌治疗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清除术
原文传递
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0
11
作者 刘振华 廖海燕 +3 位作者 刘京 徐小兰 符春荣 王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156-2160,共5页
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UE)及超声造影(CEUS)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4例PTC患者共336个结节进行UE及CEUS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比对。根据PTC结节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94例(11... 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UE)及超声造影(CEUS)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4例PTC患者共336个结节进行UE及CEUS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比对。根据PTC结节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94例(117个结节)和未转移组190例(219个结节)。评估UE、CEUS及两者联合诊断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效能,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 OC)曲线分析弹性应变率(SR)及 CEUS定量参数对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转移组平均弹性应变率[(2.63 ± 0.58)vs.(1.54 ± 0.36)]明显高于未转移组(t=6.735,P<0.05)。转移组结节CEUS多表现为向心性、不均匀高增强。转移组峰值强度(PI)明显高于未转移组[(6.34 ± 2.18) dB vs.(5.13 ±1.74) dB,t=3.406,P<0.05]。 UE联合CEUS诊断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4.0%、89.0%和90.8%,均优于单项UE或CEUS。SR预测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AUC(95%CI)为0.862(0.805~0.924),优于PI为0.728(95%CI:0.674~0.786)。 SR最佳截值取2.14时,其预测PTC颈部淋巴结转移敏感度(87.4%)和特异度(83.5%)较好。结论 UE及CEUS对诊断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均具有一定的价值,两者联合应用的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淋巴结转移 诊断
下载PDF
术前预测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38
12
作者 李梦蕾 张敬 +3 位作者 淡一波 杨光 姚叶锋 童彤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6,共8页
背景与目的:术前准确预测淋巴结转移对于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分期、治疗决策、预后及复发等至关重要。建立和验证用于术前预测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影像组学组合模型。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67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 背景与目的:术前准确预测淋巴结转移对于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分期、治疗决策、预后及复发等至关重要。建立和验证用于术前预测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影像组学组合模型。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67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实验组537例,验证组230例)。然后纳入9个重要临床危险因素[年龄、性别、术前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术前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水平、病理学分级、组织学类型、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和M分期]来构建临床模型;采用ANOVA、Relief和递归特征消除(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RFE)进行特征选择(包括临床危险因素、原发病灶和周围淋巴结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逻辑回归分析建立各自的分类模型,并通过one-standard-error准则选择最优模型,然后组合最优模型下的临床危险因素、原发灶影像组学特征、周围淋巴结影像组学特征建立联合预测模型。接着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来量化预测准确率。最后应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和列线图来评估该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临床-原发灶-周围淋巴结影像组学联合模型的AUC最高(0.7430),为最佳模型。该临床-影像组学模型在实验队列和验证队列中都显示出良好的鉴别和校正能力。DCA表明,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结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危险因素的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可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前预测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术前预测 列线图 影像组学
下载PDF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Early-stage Cervical Cancer 被引量:34
13
作者 Bang-xing HUANG Fang FANG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SCIE CAS 2018年第4期567-574,共8页
Spread into regional lymph node is the major route of metastasis in cervical cancer. Although lymph node status is not involved in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staging system of uterine ce... Spread into regional lymph node is the major route of metastasis in cervical cancer. Although lymph node status is not involved in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staging system of uterine cervical cancer,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prognosis and treatment. In this review, we have attempted to focus on the incidence and patterns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the issues surrounding surgical assessment of lymph nodes. In addition, the preoperative prediction of lymph node status, as well as the intraoperative assessment by sentinel nodes will be reviewed. Finally, lymph node micrometastasis also will b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mph node metastasis cervical cancer sentinel lymph node MICROmetastasis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晚期胃癌转化治疗后N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判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37
14
作者 于华隆 姚增武 +7 位作者 张翼飞 胡金晨 王熙勋 张振彬 张孟来 崔伟豪 贾荣保 姜立新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在晚期胃癌转化治疗成功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N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转化治疗后成功行手术的患者27例,所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在晚期胃癌转化治疗成功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N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收治的晚期胃癌转化治疗后成功行手术的患者27例,所有患者行SOX方案转化治疗,术前行MSCT增强扫描。以术后病理的N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分组为金标准,判断MSCT增强扫描与其的一致性。结果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SCT检查对1、3、5、6、7、8及16组淋巴结转移的评估准确率分别为77.78%(21/27)、81.48%(22/27)、85.19%(23/27)、88.89%(24/27)、85.19%(23/27)、74.07%(20/27)和96.30%(26/27);判断N分期的总准确率为62.96%(17/27),与病理N分期一致性的Kappa系数为0.419(P=0.003)。结论 MSCT检查对于转化治疗后晚期胃癌患者N分期的判断准确性较高,但一致性中等。此外,对于1、3、5、6、7、8及16组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准确率也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多层螺旋CT 转化治疗 淋巴结转移 N分期
原文传递
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特点 被引量:36
15
作者 刘明 李彩英 +1 位作者 周道安 彰俊杰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3-84,共2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92例胸中段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肿大的CT资料 ,对发生于每个区的淋巴结肿大的病例数进行统计。结果  75例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在食管癌根治术后 1年内 ;右上气管...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92例胸中段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肿大的CT资料 ,对发生于每个区的淋巴结肿大的病例数进行统计。结果  75例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在食管癌根治术后 1年内 ;右上气管旁淋巴结转移 46例 ,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31例 ,左下及右下气管旁淋巴结转移 2 7例。结论 纵隔淋巴结转移是胸中段食管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建议做常规CT扫描 ,而右上气管旁 (2R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淋巴结转移 纵隔转移 手术后
原文传递
314例Ⅰb~Ⅱa期宫颈癌预后及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36
16
作者 邓欢 李政 +1 位作者 李文超 梁卫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11-714,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探讨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影响相关因素及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住院治疗的、经病理确诊的314例早期(Ⅰb~Ⅱa期)宫颈癌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研究探讨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影响相关因素及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住院治疗的、经病理确诊的314例早期(Ⅰb~Ⅱa期)宫颈癌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其预后及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果:314例病例5年生存率为88.0%,复发率为13.4%。单因素分析显示深肌层浸润、脉管内瘤栓、淋巴结转移为总生存时间不良因素(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深肌层浸润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盆腔淋巴结转移组数≥3组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组数<3组的生存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2)。单因素分析示SCCAg、FIGO分期、肿瘤直径、深肌层浸润、脉管内瘤栓、宫旁组织浸润均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治疗前SCCAg>3 ng/mL(P<0.001,OR=4.966)、深肌层浸润(P=0.001,OR=5.503)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淋巴结转移、深肌层浸润是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前SCCAg>3 ng/mL、深肌层浸润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预后因素 生存期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268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6
17
作者 王伟斌 苏星韵 +14 位作者 阮佳莹 毛卓超 何奎锋 王敏 吴福生 周东辉 盛建明 李中琦 俞雄飞 陆轶民 王海勇 滕晓东 赵文和 马志敏 滕理送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我院甲状腺乳头状癌15年临床病理特征变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年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病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三个时期(1997-2001年、2002-2006年、2007—2011年),比较不同时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各项临床病理特征,并... 目的探讨我院甲状腺乳头状癌15年临床病理特征变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年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病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三个时期(1997-2001年、2002-2006年、2007—2011年),比较不同时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各项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影响疾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随着时间变迁,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年龄逐步增加,与肿瘤分期有关的肿瘤直径、肿瘤腺外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率均显著下降(均P〈0.01),多灶及双侧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比例增加。中位随访时间6.6年,最长随访时间19年的随访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15年总生存率为97.8%,15年无疾病生存率为90.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超过2cm,双侧性,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及AJCC分期与肿瘤复发相关。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淋巴结转移和双侧性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5年来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早期患者的比例明显增加,淋巴结转移及双侧肿瘤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复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病理学 临床 预后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nm23 VEGF-C及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1
18
作者 王从玉 邓跃华 +1 位作者 刘弋 高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117-1121,共5页
目的:探讨nm23、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和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和肿瘤进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7例大肠癌组织和97例正常大肠组织中nm23、VEGF-C及VEGFR-3的表达。结果:1)A、B期大... 目的:探讨nm23、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和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和肿瘤进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7例大肠癌组织和97例正常大肠组织中nm23、VEGF-C及VEGFR-3的表达。结果:1)A、B期大肠癌及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nm2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9%、68.2%,C、D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nm2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6%、25.8%,A、B期高于C、D期,无淋巴结转移高于有淋巴结转移,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阳性表达率在C、D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分别为75.0%、77.4%,在A、B期及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分别为49.2%、50.0%,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R-3在C、D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9%、67.7%,在A、B期及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分别为41.0%、40.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nm23与分化程度、肠壁侵犯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Duckes分期有关(P<0.05),VEGF-C及VEGFR-3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Duckes分期有关(P<0.05)。3)nm23在正常大肠组织和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5%、54.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在正常大肠组织和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9%、58.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R-3在正常大肠组织和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6%、49.5%,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m23与VEGF-C和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nm23基因对大肠癌有抑制作用,VEGF-C和VEGFR-3与大肠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三者的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价大肠癌病情、推测预后及指导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 VEGF—C VEGFR-3 大肠肿瘤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对术后放射治疗设野的影响 被引量:33
19
作者 于金明 李建彬 +3 位作者 黎功 王永胜 左文述 周涛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和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及照射范围。方法 行选择性胸膜外式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78例 ,分析其中资料完整的 6 1例 ,探讨内乳淋巴结的转移情况。非选择性乳腺癌根治术 +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 46例 ... 目的 探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和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及照射范围。方法 行选择性胸膜外式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78例 ,分析其中资料完整的 6 1例 ,探讨内乳淋巴结的转移情况。非选择性乳腺癌根治术 +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 46例 ,术前检查锁骨上淋巴结均为阴性 ,将锁骨上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分别标记为S及L1、L2 、L3送检。行乳腺癌根治术 412例 ,标记出L1、L2 、L3淋巴结分别送检 ,用以分析腋窝淋巴结跳跃式转移的规律。结果 内乳淋巴结总的转移率为 2 4.6 % ,其中腋窝淋巴结转移者 ,内乳淋巴结转移率为 36 .7% ,而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者 ,内乳淋巴结转移率为 12 .9% ,转移部位仅限于 1、2、3肋间。锁骨上淋巴结跳跃式转移率为 3.8% ;腋窝淋巴结的跳跃式转移率为 8.1%。结论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其内在规律 ,乳腺癌根治术后照射野可以依据其区域淋巴结的转移规律进行修改 ,照射内乳区淋巴结时可以不必常规包括 4、5肋间。当腋窝淋巴结仅有L1、L2 组转移而无L3组转移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 照射野 手术后 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与肿瘤淋巴道转移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0
作者 LI Qiu li, CHEN Fu jingDepartment of Head &Neck,Cancer Center,Sun Yat 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60,P.R.China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96-700,共5页
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的机制和抗肿瘤淋巴道转移的治疗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不少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与恶性肿瘤的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综述VEG... 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的机制和抗肿瘤淋巴道转移的治疗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不少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与恶性肿瘤的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综述VEGF-C、VEGF-D的结构、功能特点、在肿瘤淋巴道转移中的可能机制及由此而引发出的抗肿瘤淋巴道转移治疗的有关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肿瘤 淋巴道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