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温度下绿盲蝽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门兴元 于毅 +3 位作者 张安盛 李丽莉 张君亭 戈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16-1219,共4页
组建了5个不同温度(17,20,23,26和29℃)下绿盲蝽Lygus lucorum实验种群的生命表。结果表明:在17~29℃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绿盲蝽的发育速率加快,并符合Logistic模型;在实验温度范围内,若虫期、产卵前期、卵期和世代历期分别为10.04~... 组建了5个不同温度(17,20,23,26和29℃)下绿盲蝽Lygus lucorum实验种群的生命表。结果表明:在17~29℃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绿盲蝽的发育速率加快,并符合Logistic模型;在实验温度范围内,若虫期、产卵前期、卵期和世代历期分别为10.04~27.63,8.33~19.33,6.74~15.00,25.11~61.96d。绿盲蝽的若虫、产卵前期和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45,7.28和6.28℃,有效积温分别为210.25、191.83和160.12日度,完成整个世代需要的有效积温为555.04日度。在实验温度范围内,23℃时绿盲蝽的世代存活率最高(82.3%),雌成虫的产卵历期最长(41.67d),单雌繁殖若虫数最多(35.42头/雌),种群趋势指数也最高(14.58);在较低的温度(17℃)和较高的温度(29℃)下,绿盲蝽的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仅为8.44和9.06,均不利于其种群数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温度 生命表 有效积温 种群趋势指数
下载PDF
绿盲蝽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39
2
作者 陆宴辉 仝亚娟 吴孔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63-867,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绿盲蝽雌雄成虫的触角形态和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绿盲蝽触角为线形,共4节,即柄节、梗节和2个鞭节。触角感器共有4种,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Bhm氏鬃毛。其中,毛形、刺形、锥形感器各有两种类型。雌... 利用扫描电镜对绿盲蝽雌雄成虫的触角形态和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绿盲蝽触角为线形,共4节,即柄节、梗节和2个鞭节。触角感器共有4种,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Bhm氏鬃毛。其中,毛形、刺形、锥形感器各有两种类型。雌雄个体之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均没有明显差异。不同感器在触角各节上的数量与分布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触角 感器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绿盲蝽在Bt转基因棉及枣树上的发生规律 被引量:39
3
作者 张秀梅 刘小京 +1 位作者 杨艳敏 段德玉 《华东昆虫学报》 2005年第1期28-32,共5页
本文对绿盲蝽在Bt转基因棉及枣树上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沧州地区绿盲蝽以卵在枣树多年生枣股芽鳞内和地面双子叶杂草上越冬,在多年生枣股芽鳞内的越冬卵占总卵数的91.5%,在地面双子叶杂草上的越冬卵仅占总卵数的8.5%... 本文对绿盲蝽在Bt转基因棉及枣树上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沧州地区绿盲蝽以卵在枣树多年生枣股芽鳞内和地面双子叶杂草上越冬,在多年生枣股芽鳞内的越冬卵占总卵数的91.5%,在地面双子叶杂草上的越冬卵仅占总卵数的8.5%。该虫1年发生5代,枣树和棉花是该虫的主要互为寄主,1-2代危害枣树,2代成虫转主于棉花,转主高峰为6月19-25日,3-5代危害棉花,第5代成虫于9月初开始返回枣树产卵越冬。1-3代若虫孵化时间集中、成虫羽化高峰明显。根据绿盲蝽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抓住关键时期,采取大面积统一防治,将该虫消灭在孵化期和成虫羽化及转主之前的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生规律 转基因棉 绿盲蝽 枣树 Bt 双子叶杂草 成虫羽化 系统研究 沧州地区 孵化时间 薄弱环节 关键时期 防治策略 多年生 越冬卵 棉花 第5代 生活史 孵化期 地面 危害 寄主 产卵 若虫
下载PDF
绿盲蝽危害对棉花防御性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诱导 被引量:42
4
作者 谭永安 柏立新 +2 位作者 肖留斌 魏书艳 赵洪霞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9-485,共7页
以2种转基因棉品种国抗22、sGK321及其亲本泗棉3号、石远321为材料,研究受绿盲蝽危害胁迫后,其叶片防御性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动态。结果表明:接种绿盲蝽前后,2种转基因棉花品种叶片防御性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与其亲本棉花相... 以2种转基因棉品种国抗22、sGK321及其亲本泗棉3号、石远321为材料,研究受绿盲蝽危害胁迫后,其叶片防御性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动态。结果表明:接种绿盲蝽前后,2种转基因棉花品种叶片防御性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与其亲本棉花相比差异均不显著,说明外源基因的导入对棉花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无影响。同一棉花品种在绿盲蝽不同刺吸诱导的时间中,叶片防御性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品种和接虫时间互作效应中,SOD、MDA、PAL活性或含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品种与接虫时间在这几个指标水平上存在真实的交互作用,而其余生理指标的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绿盲蝽 危害 防御性酶 丙二醛
下载PDF
不同寄主受绿盲蝽危害后生理代谢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36
5
作者 魏书艳 肖留斌 +2 位作者 谭永安 赵洪霞 柏立新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9-364,共6页
以绿盲蝽偏好程度不同的5种寄主植物为材料,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分析了受绿盲蝽危害后各寄主体内生理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受害后各寄主植物体内叶绿素与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率在10%~40%之间。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较大... 以绿盲蝽偏好程度不同的5种寄主植物为材料,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分析了受绿盲蝽危害后各寄主体内生理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受害后各寄主植物体内叶绿素与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率在10%~40%之间。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较大,绿盲蝽偏好程度较高的苜蓿与绿豆,糖含量较未受害对照分别高62.10%和31.90%,差异达显著水平。受害后除Bt棉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下降外,其它寄主脯氨酸含量均增加,以大豆增加最显著(53.47%)。受害后寄主植物体内3种保护酶活性有增有减,但活性变化与偏好程度呈正相关性,5种寄主植物体内POD活性均增加,其中苜蓿增加最多(133.00%),仅大豆体内SOD活性下降(3.17%),苜蓿、大豆、甜叶菊体内CAT活性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危害 寄主植物 生理指标
原文传递
绿盲蝽在果树上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乃芹 于凌春 李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11409-11410,11431,共3页
对绿盲蝽在果树上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策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德州市该虫1年发生5代,主要以卵在枣树多年生枣股芽鳞内和地面双子叶杂草上越冬。1~2代危害果树,2代成虫转主于棉花,第5代成虫于10月初开始返回果树产卵越冬。... 对绿盲蝽在果树上的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策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德州市该虫1年发生5代,主要以卵在枣树多年生枣股芽鳞内和地面双子叶杂草上越冬。1~2代危害果树,2代成虫转主于棉花,第5代成虫于10月初开始返回果树产卵越冬。防治上应抓住关键时期,采取大面积统一防治,将该虫消灭在孵化期和成虫羽化及转主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果树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下载PDF
枣园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及其孵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振亮 韩会智 +2 位作者 刘孟军 邵学红 张秀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8-152,158,共6页
【目的】研究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及其孵化规律,为掌握绿盲蝽卵的防治时间、防治地点以及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选取沧县高川乡朴寺村和盐山县城关镇的纯枣园及苹果-梨-枣混合枣园,调查2类枣园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情况,并将... 【目的】研究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及其孵化规律,为掌握绿盲蝽卵的防治时间、防治地点以及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选取沧县高川乡朴寺村和盐山县城关镇的纯枣园及苹果-梨-枣混合枣园,调查2类枣园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情况,并将越冬卵带回室内饲养观察其孵化规律。【结果】在纯枣园,绿盲蝽卵的越冬场所主要为夏剪剪口、多年生枣股和其他伤口;在杂草、农作物残留物、1年生枣股以及土壤中未发现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在枣-梨-苹果混合枣园,越冬卵在枣树上分布最多,占总卵量的50.40%,其次为苹果和梨树,越冬卵分别为总卵量的35.29%和14.31%。4月份采集的绿盲蝽越冬卵的孵化率最高,其孵化率达到87%以上,与其他月份采集卵的孵化率有极显著差异;绿盲蝽越冬卵的孵化盛期在4月末至5月初,此时枣芽长度一般为2~3 cm。【结论】绿盲蝽越冬卵主要集中分布在枣树的夏剪剪口和其他伤口,在杂草、农作物残留物1、年生枣股以及土壤中无分布,其孵化盛期在4月末至5月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越冬卵 孵化规律 枣园
下载PDF
两种室内生物测定方法评价杀虫剂对绿盲蝽的相对毒力(英文)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正群 郭天娥 +2 位作者 王伟 刘峰 慕卫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67-973,共7页
随着Bt棉在我国的广泛种植,绿盲蝽Lygocoris lucorum Meyer-Dr的危害日益加重。化学防治作为棉田盲蝽综合治理的重要策略,仍是其主要的防治手段。本研究主要用闪烁管药膜法和点滴法两种测定方法评价了传统杀虫剂、新型杀虫剂等30种杀... 随着Bt棉在我国的广泛种植,绿盲蝽Lygocoris lucorum Meyer-Dr的危害日益加重。化学防治作为棉田盲蝽综合治理的重要策略,仍是其主要的防治手段。本研究主要用闪烁管药膜法和点滴法两种测定方法评价了传统杀虫剂、新型杀虫剂等30种杀虫剂对绿盲蝽成虫的急性触杀毒力,其中多种杀虫剂是首次使用两种生测方法同时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等传统杀虫剂对绿盲蝽成虫具有较高的触杀活性。8种对绿盲蝽成虫具有较高毒力的药剂,其中5种为传统杀虫剂,分别为马拉硫磷、毒死蜱、联苯菊酯、灭多威和硫丹。新型吡咯类杀虫剂对绿盲蝽表现出较高毒力,以氟虫腈的毒力最高,两种生测方法测定的LC50分别为0.13μg·mL-1和0.15μg·mL-1。而昆虫生长调节剂、抗生素类及植物源杀虫剂对绿盲蝽成虫没有明显的触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杀虫剂 相对毒力 触杀活性 闪烁管药膜法 点滴法
下载PDF
山东省五个棉花产区绿盲蝽对药剂的敏感性检测(英文) 被引量:10
9
作者 郭天娥 张正群 +2 位作者 周超 刘峰 慕卫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93-1000,共8页
利用闪烁管药膜法测定了2009年山东省德州、滨州、梁山、曲阜和聊城5个棉花产区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er-Dr对硫丹、马拉硫磷、毒死蜱、灭多威、丁硫克百威、吡虫啉、联苯菊酯和氟虫腈8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筛选出适合各地区的高效防... 利用闪烁管药膜法测定了2009年山东省德州、滨州、梁山、曲阜和聊城5个棉花产区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er-Dr对硫丹、马拉硫磷、毒死蜱、灭多威、丁硫克百威、吡虫啉、联苯菊酯和氟虫腈8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筛选出适合各地区的高效防治药剂。结果表明:5个地区绿盲蝽种群对马拉硫磷、毒死蜱、丁硫克百威、联苯菊酯和吡虫啉处于敏感性阶段。不同种群之间对灭多威、硫丹和氟虫腈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其中聊城种群为最敏感种群,滨州种群对灭多威、硫丹和氟虫腈的LC50值分别为聊城种群的5.12,6.04和39.80倍;曲阜种群对灭多威、硫丹和氟虫腈的LC50值分别为聊城种群的22.12,5.48和22.80倍。两种群对此3种药剂的敏感性下降,而其余种群仍处于较敏感阶段。8种药剂对绿盲蝽成虫的毒力按大小依次排序为:氟虫腈>灭多威、联苯菊酯、硫丹>马拉硫磷、毒死蜱>丁硫克百威>吡虫啉。2009年7-10月间德州夏津绿盲蝽种群对8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极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棉花 田间种群 抗性 杀虫剂敏感性 杀虫剂 毒力
下载PDF
绿盲蝽雌虫的浸提物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苏建伟 陈展册 +1 位作者 张广珠 戈峰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3-1117,共5页
采用浸泡法和气质联(GC-MS)用对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er-dür雌虫不同部位的浸提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确定10种成分为绿盲蝽雌虫的浸提物中的主要组分,包括醇类,酸类和酯类。相对含量较高的依次有反-2-丁酸己烯酯、反-2-己烯醇... 采用浸泡法和气质联(GC-MS)用对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er-dür雌虫不同部位的浸提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确定10种成分为绿盲蝽雌虫的浸提物中的主要组分,包括醇类,酸类和酯类。相对含量较高的依次有反-2-丁酸己烯酯、反-2-己烯醇、丁酸、顺-3-己烯醇、丁酸己酯。绿盲蝽雌虫在完成性召唤活动后,丁酸己酯、反-2-丁酸己烯酯和反-2-己烯醇的含量都明显减少,其中反-2-丁酸己烯酯从召唤前的7200ng减少到召唤后的250ng,表明在绿盲蝽雌虫性召唤活动中,有大量的反-2-丁酸己烯酯释放到体外。比较绿盲蝽雌虫的不同部位的浸提物的组分发现反-2-丁酸己烯酯主要存在于虫体胸部,占总量的89.75%,且反-2-己烯醇也主要存在于胸部。因此推测反-2-丁酸己烯酯可能是绿盲蝽雌虫的性信息素成分或组分之一,并主要由胸部内的腺体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浸提物 气质联用 反-2-丁酸己烯酯
原文传递
绿盲蝽蟓在树冠内的空间分布及第1代若虫对枣股的危害规律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振亮 韩会智 +3 位作者 刘孟军 邵学红 刘平 张秀红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7,共3页
为有效控制绿盲蝽蟓Lygus lucorum Meyer-Dür的危害,在河北沧州金丝小枣产区对绿盲蝽蟓在树冠内的空间分布及第1代若虫对不同年龄枣股的危害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1代若虫主要危害枣股,8-15 a生枣树的多年生枣股受害占受害... 为有效控制绿盲蝽蟓Lygus lucorum Meyer-Dür的危害,在河北沧州金丝小枣产区对绿盲蝽蟓在树冠内的空间分布及第1代若虫对不同年龄枣股的危害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1代若虫主要危害枣股,8-15 a生枣树的多年生枣股受害占受害枣股的40%以上。绿盲蝽蟓在树冠不同高度层对枣果造成的危害没有显著差异。在不同管理方式下绿盲蝽蟓对枣果造成的危害差异极显著,精细管理、粗放管理和对照的枣果受害率分别为13.96%,23.25%和4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绿盲蝽蟓 空间分布 枣股
下载PDF
绿盲蝽危害后转Bt基因棉花嫩叶的几个生理指标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昱 张培通 +2 位作者 陈兵林 郭文琦 张恒友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6,共6页
以转Bt基因棉品系苏抗310和其轮回亲本泗棉3号为材料,研究绿盲蝽危害后转Bt基因棉花顶部嫩叶的几个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绿盲蝽危害后,棉花顶叶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说明绿盲蝽危害后,棉花顶部... 以转Bt基因棉品系苏抗310和其轮回亲本泗棉3号为材料,研究绿盲蝽危害后转Bt基因棉花顶部嫩叶的几个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绿盲蝽危害后,棉花顶叶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说明绿盲蝽危害后,棉花顶部嫩叶氮代谢受到一定破坏,引起叶绿素含量的下降,这对叶片成熟后光合作用是不利的。棉花顶部嫩叶受危害后,缩合单宁含量提高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LA)活性增强,表明棉花植株抵御盲蝽危害能力提高,但转Bt基因棉品系顶部嫩叶缩合单宁含量和PLA活性低于非转Bt基因棉品种;即使是绿盲蝽危害后的顶部嫩叶也均未达到非转Bt基因棉品种正常水平,这可能是导致转Bt基因棉盲蝽危害加重的原因之一。棉花顶部嫩叶受害后,非转Bt基因棉泗棉3号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而转Bt基因棉品系苏抗310升高;非转Bt基因棉品种受绿盲蝽危害后顶部嫩叶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不利于绿盲蝽的发生,而转Bt基因棉品系受危害后顶部嫩叶可溶性糖含量上升,不利于对绿盲蝽的危害控制,这可能是转Bt基因棉绿盲蝽危害重于非转Bt基因棉的又一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 常规棉 绿盲蝽 生理指标
下载PDF
绿盲蝽及其天敌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发生动态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范广华 李冬刚 李子双 《华东昆虫学报》 2008年第1期44-50,共7页
2005年~2007年,在山东省德州市农科院良种场棉田内系统研究了不同生境对抗虫棉绿盲蝽及其天敌发生动态的影响。试验设5个试验10种处理:即远离果园棉、紧靠果园棉,亩株数3600株均行、亩株数3000株并大小行种植棉,合理化控棉、不化控棉... 2005年~2007年,在山东省德州市农科院良种场棉田内系统研究了不同生境对抗虫棉绿盲蝽及其天敌发生动态的影响。试验设5个试验10种处理:即远离果园棉、紧靠果园棉,亩株数3600株均行、亩株数3000株并大小行种植棉,合理化控棉、不化控棉,纯作棉田和插种葵花棉田,双基因抗虫棉和单基因抗虫棉。在棉花的整个生育期系统调查不同生境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数量。结果表明,不同生境抗虫棉田内绿盲蝽天敌的种类基本相同,主要为龟纹瓢虫、七星瓢虫、中华草蛉、大草蛉、华姬蝽、小花蝽、T-纹豹蛛、三突花蛛、草间小黑蛛等。不同生境抗虫棉田内绿盲蝽及其天敌种群数量差异明显。远离果园棉、低密度亩株数3000株并大小行种植棉、合理化控棉能减轻绿盲蝽的发生,但不利于绿盲蝽天敌的发生;种植双基因抗虫棉能减轻绿盲蝽的发生且对绿盲蝽天敌影响不大;插种葵花的棉田即能增加绿盲蝽天敌的数量,又能减轻绿盲蝽的发生。研究还表明绿盲蝽及其天敌在远离果园棉、紧靠果园棉下发生趋势基本一致,仅是发生量存在明显差异,远离果园棉田的绿盲蝽及其天敌百株发生量显著低于紧靠果园棉田(P〈0.05);合理化控棉田、亩株数3000株大小行棉田内的绿盲蝽及其天敌发生数量显著低于不化控棉田、亩株数3600株均行棉田内的发生数量(P〈0.05);双基因抗虫棉田内的绿盲蝽百株发生量显著低于单基因抗虫棉田发生数量(P〈0.05);插种葵花棉田内的绿盲蝽百株发生量极显著低于纯作棉田(P〈0.01)、插种葵花棉田内的绿盲蝽天敌百株发生量显著高于纯作棉田(P〈0.05),葵花对绿盲蝽及其天敌的诱集效果非常显著,在转基因棉田插种葵花是保益灭害控制绿盲蝽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 绿盲蝽 天敌 葵花 转基因棉
下载PDF
天津冬枣绿盲蝽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小卫 刘涛 高梅秀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2-14,共3页
绿盲蝽是冬枣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近年来在天津冬枣产区发生严重,极大地威胁了冬枣生产。本文详细阐述了天津冬枣产区绿盲蝽的为害特点、生活史、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方法,以期帮助减缓其危害,为枣业生产提供保障。
关键词 绿盲蝽 生活史 综合防治
下载PDF
绿盲蝽的为害与治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明宇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第1期91-93,共3页
自转基因棉种植以来,棉花上的绿盲蝽虫害逐渐猖獗,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本文描述了绿盲蝽的识别特征和为害情况并对现有的防治措施与防治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就如何综合防治绿盲蝽提出了笔者的一些看法与主张。
关键词 棉花 绿盲蝽 虫害综合治理
下载PDF
棉花绿盲蝽在东营地区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牛赡光 王清海 +3 位作者 刘幸红 张淑静 王西南 宋国春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2期83-85,共3页
棉花绿盲蝽在东营地区危害加重的主要原因是棉花与冬枣间作模式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加之抗虫棉大面积种植,农药用量减少,虫口密度进一步增加。调查结果显示,棉花绿盲蝽在东营一年发生5代,前两代危害最重,第1代危害高峰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棉花绿盲蝽在东营地区危害加重的主要原因是棉花与冬枣间作模式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加之抗虫棉大面积种植,农药用量减少,虫口密度进一步增加。调查结果显示,棉花绿盲蝽在东营一年发生5代,前两代危害最重,第1代危害高峰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2代危害高峰在6月中旬,栆棉间作田重于单纯棉田。防治用药以氟虫腈、甲氰菊酯和马拉硫磷防治效果最好,用药后第3天防效分别为97.1%、95.3%和95.0%,用药后第7天防效分别为93.3%、87.3%和8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绿盲蝽 发生规律 防治
下载PDF
‘白毫早’茶园中蝽类害虫与天敌蜘蛛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夏芝 郎坤 +7 位作者 张书平 余燕 李尚 王振兴 毕守东 邹运鼎 王建盼 刘飞飞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54,共9页
【目的】明确‘白毫早’茶园中茶网蝽Stephanitis chinensis和茶盲蝽Lygus lucorum等蝽类害虫与主要天敌的关系。【方法】在调查茶园蝽类害虫与主要天敌种群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用灰色关联度法、生态位分析法等数学统计方法分析天敌与... 【目的】明确‘白毫早’茶园中茶网蝽Stephanitis chinensis和茶盲蝽Lygus lucorum等蝽类害虫与主要天敌的关系。【方法】在调查茶园蝽类害虫与主要天敌种群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用灰色关联度法、生态位分析法等数学统计方法分析天敌与茶网蝽和茶盲蝽在数量、时间、空间上的跟随关系。【结果】‘白毫早’茶园中蝽类害虫的天敌主要有鳞纹肖蛸Tetragnatha squamata、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茶色新圆蛛Neoscona theisi、三突花蟹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和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等。2015年与茶网蝽关系密切的前4位天敌是粽管巢蛛、斜纹猫蛛、锥腹肖蛸和茶色新圆蛛;2016年与茶网蝽关系密切的前4位天敌是粽管巢蛛、斜纹猫蛛、草间小黑蛛和茶色新圆蛛;第1、2、4位天敌相同,两年间天敌位次相异率为62.5%。2015年与茶盲蝽关系密切的前4位天敌是锥腹肖蛸、三突花蟹蛛、鳞纹肖蛸和八斑球腹蛛;2016年与茶盲椿关系密切的前4位天敌是三突花蟹蛛、茶色新圆蛛、锥腹肖蛸和草间小黑蛛;前4位天敌中有2种天敌相同,但位次不同,两年间天敌位次相异率为87.5%。【结论】天敌位次变化可能取决于害虫与天敌数量比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害虫 茶网蝽 茶盲蝽 天敌 蜘蛛 灰色关联度法 生态位分析法
下载PDF
转Bt基因棉与棉田绿盲蝽趋性有关的生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昱 张培通 +1 位作者 陈兵林 郭文琦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3-247,共5页
以转Bt基因棉苏抗310及其轮回亲本泗棉3号为材料,研究转Bt基因棉绿盲蝽发生危害特点及棉相关生理代谢特征。结果表明:绿盲蝽在转Bt基因棉苏抗310上危害程度重于常规棉泗棉3号,且苏抗310缺氮处理轻于苏抗310适氮处理,顶芽和幼蕾的可溶性... 以转Bt基因棉苏抗310及其轮回亲本泗棉3号为材料,研究转Bt基因棉绿盲蝽发生危害特点及棉相关生理代谢特征。结果表明:绿盲蝽在转Bt基因棉苏抗310上危害程度重于常规棉泗棉3号,且苏抗310缺氮处理轻于苏抗310适氮处理,顶芽和幼蕾的可溶性糖含量与绿盲蝽的危害程度趋势呈正相关,与缩合单宁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呈负相关,说明转Bt基因棉顶芽和幼蕾的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缩合单宁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降低,对绿盲蝽发生和发育有利,这可能是转Bt基因棉绿盲蝽危害程度加重的重要生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 常规棉 绿盲蝽 生理指标
下载PDF
绿盲蝽对寄主植物及蜜源-糖醋液的趋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毕拥国 耿林 +1 位作者 武小恺 王志刚 《河北林果研究》 2016年第1期49-53,共5页
为了明确蜜源-糖醋液各成分对绿盲蝽的引诱效果,利用Y-型嗅觉测定仪进行了绿盲蝽对寄主植物及蜜源-糖醋液各个组分的趋性研究,结果显示:雄虫对蜜源-糖醋液没有明显的趋性(P=0.44),而雌虫有明显的趋性(P<0.01);蜜源-糖醋液及其组分枣... 为了明确蜜源-糖醋液各成分对绿盲蝽的引诱效果,利用Y-型嗅觉测定仪进行了绿盲蝽对寄主植物及蜜源-糖醋液各个组分的趋性研究,结果显示:雄虫对蜜源-糖醋液没有明显的趋性(P=0.44),而雌虫有明显的趋性(P<0.01);蜜源-糖醋液及其组分枣蜜、冰乙酸、酸醇混合物均能引起雌虫的趋性反应,红糖并没有明显的效果,而无水乙醇对绿盲蝽有极显著的趋避性(P=0.007 6);蜜源-糖醋液对雌虫的引诱作用要高于具花枣枝(P<0.05)和苜蓿(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蜜源-糖醋液 寄主植物 Y-型嗅觉测定仪
下载PDF
绿盲蝽与其天敌空间关系的聚块样方方差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夏芝 张书平 +6 位作者 余燕 王振兴 毕守东 李尚 闫萍 邹运鼎 王建盼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9,共10页
【目的】分析在不同聚块大小条件下,蜘蛛类天敌对绿盲蝽Lygus lucorum空间上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聚集原因和聚集范围,为评价绿盲蝽的天敌优势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空间聚集强度指数、种群聚... 【目的】分析在不同聚块大小条件下,蜘蛛类天敌对绿盲蝽Lygus lucorum空间上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聚集原因和聚集范围,为评价绿盲蝽的天敌优势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空间聚集强度指数、种群聚集均数法和ρ指数法对不同大小聚块条件下的绿盲蝽及其7种蜘蛛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绿盲蝽与其7种蜘蛛类天敌均方差峰值时的聚块样方数的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与绿盲蝽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前三位天敌依次是茶色新圆蛛Neoscona theisi、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和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在聚块内基本样方数K为1、2、4、8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多,聚集分布格局时的扩散系数C不断增大,均匀和随机格局时扩散系数不断减小。聚块内基本样方数K为2、4、8时与K为1时之间的绿盲蝽及其天敌的空间分布聚集程度差异均不显著。绿盲蝽的种群聚集均数λ多数情况均大于2,其聚集是该虫本身原因引起的,天敌和绿盲蝽在种群聚集均数λ为正值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加,则种群聚集均数λ不断增大。用聚块ρ指数判断绿盲蝽个体群聚集时的最小范围是聚块中有2个基本样方。【结论】样方大小不改变绿盲蝽及其天敌的空间聚集程度。2个基本样方为绿盲蝽抽样调查的最佳样方大小。本研究结果为绿盲蝽及天敌抽样时确定样方大小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天敌 空间关系 聚块样方方差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