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0例肿胀性红斑狼疮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颜晓波
曲才杰
毕健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年第3期159-161,共3页
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确诊的10例肿胀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均为多发性皮损,累及面、颈、胸背部和上肢,表现为红色荨麻疹样丘疹或斑块,表面光滑,其中6例有光敏感。组织病理:真皮浅层及深层血管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
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确诊的10例肿胀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均为多发性皮损,累及面、颈、胸背部和上肢,表现为红色荨麻疹样丘疹或斑块,表面光滑,其中6例有光敏感。组织病理:真皮浅层及深层血管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胶原束间可见黏蛋白沉积,7例有轻度表皮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胀性
红斑狼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肿胀性红斑狼疮23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凤娟
赵月婷
+2 位作者
耿雯瑾
曾贞
刘彤云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4-289,共6页
目的探讨肿胀性红斑狼疮(LE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肿胀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资料。结果 23例LET患者中男7例,女16例,平均发病年龄(44.13±1...
目的探讨肿胀性红斑狼疮(LE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肿胀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资料。结果 23例LET患者中男7例,女16例,平均发病年龄(44.13±16.34)岁,平均病程(1.65±1.92)年。临床表现主要为曝光部位水肿性丘疹或斑块,与日晒相关;组织病理特点主要为基底细胞空泡变性,基底膜带局部增厚,真皮浅中层及深层血管及附属器周围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及真皮浅、深层胶原纤维束间黏蛋白沉积。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D3、CD4、CD8、CD20、CD123均表达不同程度的阳性,且CD4/CD8约为2.05∶1,CD123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呈簇状分布于真皮血管及附属器周围。结论 LET女性多发,皮损主要位于颜面部,具有光敏性,其主要组织病理表现为血管及附属器周围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和胶原纤维束间黏蛋白沉积。CD123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呈簇状分布于真皮血管及附属器周围,此种分布模式可能为LE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胀性红斑狼疮
临床特点
组织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肿胀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徐钰
王再兴
杨森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24-227,共4页
肿胀性红斑狼疮为皮肤型红斑狼疮的亚型之一,其临床特征为紫红色斑,单个或多发斑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不形成瘢痕,无糜烂、萎缩、鳞屑、毛囊角栓等表皮的改变,且具有显著光敏性,好发于日光暴露部位.组织病理学特点为血管及附属器周围...
肿胀性红斑狼疮为皮肤型红斑狼疮的亚型之一,其临床特征为紫红色斑,单个或多发斑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不形成瘢痕,无糜烂、萎缩、鳞屑、毛囊角栓等表皮的改变,且具有显著光敏性,好发于日光暴露部位.组织病理学特点为血管及附属器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真皮网状层黏蛋白沉积,无明显表皮受累,直接免疫荧光检测为阴性.氯喹和羟氯喹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胀性红斑狼疮
光敏感
直接免疫荧光
组织病理
原文传递
网状红斑黏蛋白病1例
4
作者
程必红
窦侠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96,共3页
患者女,28岁,双侧乳房境界清楚的网状红斑3年,月经期间发红加重。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中上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间质胶原纤维束间有阿辛兰染色阳性的黏蛋白沉积。诊断:网状红斑黏蛋白病。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2次/d,治疗1.5个月后无...
患者女,28岁,双侧乳房境界清楚的网状红斑3年,月经期间发红加重。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中上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间质胶原纤维束间有阿辛兰染色阳性的黏蛋白沉积。诊断:网状红斑黏蛋白病。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2次/d,治疗1.5个月后无明显改善,口服羟氯喹200 mg, 2次/d, 0.5个月后皮损显著改善,1.5个月后完全消退,随访16个月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红斑黏蛋白病
肿胀性红斑狼疮
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肿胀性红斑狼疮19例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
1
5
作者
史冬梅
严红霞
贾虹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5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探讨我国肿胀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治疗以及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09—2014年笔者确诊的6例肿胀性红斑狼疮及自2003年中国报道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9例患者中女9例...
目的探讨我国肿胀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治疗以及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09—2014年笔者确诊的6例肿胀性红斑狼疮及自2003年中国报道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9例患者中女9例,男10例;平均发病年龄38.1岁。临床特点主要为曝光部位出现水肿性红斑,少数发生在腰背部等非曝光部位。2例患者伴有脱发。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真皮全层的血管附属器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及纤维束之间的黏蛋白沉积。羟氯喹及联合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有效。结论肿胀性红斑狼疮是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的一个亚型,临床表现相对单一,没有统一诊断标准,目前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导致患者病情迁徙、误诊、误治。因此有必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便给予患者正确的诊断及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肿胀性
羟氯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0例肿胀性红斑狼疮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颜晓波
曲才杰
毕健平
机构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
青岛市市立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年第3期159-161,共3页
文摘
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确诊的10例肿胀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均为多发性皮损,累及面、颈、胸背部和上肢,表现为红色荨麻疹样丘疹或斑块,表面光滑,其中6例有光敏感。组织病理:真皮浅层及深层血管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胶原束间可见黏蛋白沉积,7例有轻度表皮改变。
关键词
肿胀性
红斑狼疮
Keywords
lupus
erythematosus
tumidus
分类号
R593.241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肿胀性红斑狼疮23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凤娟
赵月婷
耿雯瑾
曾贞
刘彤云
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4-289,共6页
文摘
目的探讨肿胀性红斑狼疮(LE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肿胀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资料。结果 23例LET患者中男7例,女16例,平均发病年龄(44.13±16.34)岁,平均病程(1.65±1.92)年。临床表现主要为曝光部位水肿性丘疹或斑块,与日晒相关;组织病理特点主要为基底细胞空泡变性,基底膜带局部增厚,真皮浅中层及深层血管及附属器周围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及真皮浅、深层胶原纤维束间黏蛋白沉积。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D3、CD4、CD8、CD20、CD123均表达不同程度的阳性,且CD4/CD8约为2.05∶1,CD123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呈簇状分布于真皮血管及附属器周围。结论 LET女性多发,皮损主要位于颜面部,具有光敏性,其主要组织病理表现为血管及附属器周围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和胶原纤维束间黏蛋白沉积。CD123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呈簇状分布于真皮血管及附属器周围,此种分布模式可能为LE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肿胀性红斑狼疮
临床特点
组织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Keywords
lupus
erythematosus
tumidu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Histopathology
Immunohistochemical
分类号
R593.24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肿胀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徐钰
王再兴
杨森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出处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24-227,共4页
文摘
肿胀性红斑狼疮为皮肤型红斑狼疮的亚型之一,其临床特征为紫红色斑,单个或多发斑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不形成瘢痕,无糜烂、萎缩、鳞屑、毛囊角栓等表皮的改变,且具有显著光敏性,好发于日光暴露部位.组织病理学特点为血管及附属器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真皮网状层黏蛋白沉积,无明显表皮受累,直接免疫荧光检测为阴性.氯喹和羟氯喹治疗有效.
关键词
肿胀性红斑狼疮
光敏感
直接免疫荧光
组织病理
Keywords
lupus
erythematosus
tumidus
Photosensitivity
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Histopathology
分类号
R593.24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网状红斑黏蛋白病1例
4
作者
程必红
窦侠
机构
汕头大学医学院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96,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2930)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CYJ20190809101015502)。
文摘
患者女,28岁,双侧乳房境界清楚的网状红斑3年,月经期间发红加重。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中上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间质胶原纤维束间有阿辛兰染色阳性的黏蛋白沉积。诊断:网状红斑黏蛋白病。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2次/d,治疗1.5个月后无明显改善,口服羟氯喹200 mg, 2次/d, 0.5个月后皮损显著改善,1.5个月后完全消退,随访16个月无复发。
关键词
网状红斑黏蛋白病
肿胀性红斑狼疮
治疗
Keywords
Reticular
erythematous
mucinosis
lupus
erythematosus
tumidus
Treatment
分类号
R758.6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肿胀性红斑狼疮19例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
1
5
作者
史冬梅
严红霞
贾虹
机构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出处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5年第5期332-335,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我国肿胀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治疗以及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09—2014年笔者确诊的6例肿胀性红斑狼疮及自2003年中国报道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9例患者中女9例,男10例;平均发病年龄38.1岁。临床特点主要为曝光部位出现水肿性红斑,少数发生在腰背部等非曝光部位。2例患者伴有脱发。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真皮全层的血管附属器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及纤维束之间的黏蛋白沉积。羟氯喹及联合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有效。结论肿胀性红斑狼疮是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的一个亚型,临床表现相对单一,没有统一诊断标准,目前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导致患者病情迁徙、误诊、误治。因此有必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便给予患者正确的诊断及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
红斑狼疮
肿胀性
羟氯喹
Keywords
lupus
erythematosus
tumidus
Hydroxychloquine
sulphate
分类号
R593.241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0例肿胀性红斑狼疮临床及病理分析
颜晓波
曲才杰
毕健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肿胀性红斑狼疮23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陈凤娟
赵月婷
耿雯瑾
曾贞
刘彤云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肿胀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
徐钰
王再兴
杨森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5
1
原文传递
4
网状红斑黏蛋白病1例
程必红
窦侠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肿胀性红斑狼疮19例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史冬梅
严红霞
贾虹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