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洛河流域蒸散发遥感反演及其与各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倪猛 陈波 +1 位作者 岳建华 刘仰光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4-37,53,共5页
利用ETM数据和地表热量平衡模型估算洛河流域的蒸散发量,并结合地面实测资料进行检验,然后综合分析蒸散发量与土地利用/覆被、地表参数、地形参数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下垫面的蒸散发能力有一定的差别,其中水体和林地的日蒸散发量最大... 利用ETM数据和地表热量平衡模型估算洛河流域的蒸散发量,并结合地面实测资料进行检验,然后综合分析蒸散发量与土地利用/覆被、地表参数、地形参数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下垫面的蒸散发能力有一定的差别,其中水体和林地的日蒸散发量最大;蒸散发量与NDVI、植被覆盖度以及高程等参数呈线性相关,而与地表温度呈指数相关,与叶面积指数呈对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遥感 地表热量平衡 土地利用/覆被 相关性 洛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Budyko假设的洛河流域径流变化归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杨千 何海 +1 位作者 金双彦 吴志勇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6,共6页
为探究洛河流域径流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基于1961—2020年水文、气象和下垫面资料,分析洛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应用基于Budyko假设的互补法,定量分析了降水、潜在蒸散发和人类活动导致的下垫面改变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程度,阐明了... 为探究洛河流域径流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基于1961—2020年水文、气象和下垫面资料,分析洛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应用基于Budyko假设的互补法,定量分析了降水、潜在蒸散发和人类活动导致的下垫面改变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程度,阐明了洛河流域上、中、下游不同地区径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61—2020年,洛河流域径流呈显著减少趋势,突变年份为1986年;降水与潜在蒸散发减少趋势不明显,气温显著增加;1980年后流域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土地利用类型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2)降水与潜在蒸散发变化对洛河流域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25.4%和-13.9%,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为88.5%。(3)空间上,植被变化是导致流域中上游地区径流减少的关键因素,水利工程建设和土地利用类型改变是导致下游地区径流减少的关键因素。研究成果可为认识洛河流域径流变化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Budyko假设 归因分析 洛河流域
下载PDF
黄土高原洛河流域地貌发育特征与形成演化
3
作者 张天宇 刘凡 +1 位作者 洪增林 邓亚虹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8,共15页
黄土地貌形态特征、发育机理及演化过程等一直是地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选取黄土高原洛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从坡面尺度、流域尺度、区域尺度分类选取14项地貌因子,较为全面地构建了流域地貌发育形态定量参数体系;提取646个小流域为分析... 黄土地貌形态特征、发育机理及演化过程等一直是地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选取黄土高原洛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从坡面尺度、流域尺度、区域尺度分类选取14项地貌因子,较为全面地构建了流域地貌发育形态定量参数体系;提取646个小流域为分析单元,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了描述流域黄土地貌形态特征的4个主因子;这4个主因子分别反映了4种地貌形态空间格局,即南北渐变型、单中心扩散型、东西过渡型、多中心扩散型。结合流域地貌类型和地貌发育程度特征,认为黄土地貌地形起伏和垂直侵蚀特征反映了研究区的总体地貌空间格局,洛河流域黄土地貌主要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随着水系由下游向上游不断地溯源侵蚀、下切扩展,最终形成了现今形态空间分异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貌 地貌分异 地貌演化 地貌格局 定量分析 地貌因子 主成分分析 洛河流域
下载PDF
洛河干流枯水期水化学空间分布特征
4
作者 原名扬 郭晓明 +3 位作者 刘越 禹洋 王冰冰 赵同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126,共9页
洛河是黄河(河南段)最大的一级支流,沿岸加剧的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洛河的水化学特征,从而制约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该文以洛河为研究对象,在洛河干流(洛阳-巩义段)设置11个采样点,于枯水期(2023年12月)采集河水样品,研究水... 洛河是黄河(河南段)最大的一级支流,沿岸加剧的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洛河的水化学特征,从而制约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该文以洛河为研究对象,在洛河干流(洛阳-巩义段)设置11个采样点,于枯水期(2023年12月)采集河水样品,研究水中盐分(K^(+)、Ca^(2+)、Na^(+)、Mg^(2+)、Cl^(-)、SO_(4)^(2-)和HCO_(3)^(-))和营养元素(总溶解性氮、总溶解性磷和总溶解性碳)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体呈弱碱性,总矿化度为282~448 mg/L,水化学类型为HCO_(3)-SO_(4)-Ca-Mg;层次聚类法分析表明盐分和营养元素含量从上游到下游可划分为3个分区,Ⅰ区(洛宁县-宜阳县郊)含量相对较低,而Ⅱ区和Ⅲ区(宜阳县城-洛阳市区-巩义)含量相对较高;Gibbs模型等表明盐分离子主要受到硅酸盐岩风化的影响;总溶解性氮浓度(3.27 mg/L)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的Ⅴ类水标准,其组分以硝态氮为主(占比78.05%);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和相关性分析表明其主要受农业生产活动和城市生活污水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洛河流域的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河流域 水化学 盐分 营养元素 总溶解性氮 硝态氮
下载PDF
基于改进水文模拟法的洛河径流变化归因分析
5
作者 李杨千 何海 +2 位作者 金双彦 吴志勇 李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3,共8页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强度人类活动对径流过程的影响愈发强烈。为了探究洛河流域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在分析洛河流域径流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基于SWAT模型,通过考虑水库模块以及下垫面动态变化对水文模拟的影响,对传统水文模拟...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强度人类活动对径流过程的影响愈发强烈。为了探究洛河流域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在分析洛河流域径流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基于SWAT模型,通过考虑水库模块以及下垫面动态变化对水文模拟的影响,对传统水文模拟法进行了改进。应用改进后的水文模拟法,定量分析了水库建设、下垫面动态变化等人类活动微观因素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961-2020年洛河流域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平均每年减少约0.12亿m^(3),突变检验表明洛河流域径流量在1989年发生显著突变,由此将研究序列划分为基准期(1961-1988年)和人类活动影响期(1989-2020年);②通过分区域参数率定方式构建的SWAT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洛河流域径流过程,在率定期和验证期纳什效率系数NSE均大于0.8,相对误差RE均小于10%;③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32.9%和67.1%,人类活动是导致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微观因素中故县水库建设对径流影响最大,贡献率为47.9%;下垫面动态变化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为-3.0%;其他人类活动如小型水库、橡胶坝、於地坝和渠系引水工程建设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为22.2%。研究成果可为洛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SWAT模型 归因分析 洛河流域
下载PDF
“两清一护”综合治理对洛河流域洪水影响分析
6
作者 谷苗苗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3年第8期21-22,共2页
洛阳市根据区域内河道行洪特点和南部山区暴雨灾害易发实际情况,开展了中小流域“两清一护”综合治理工程,对河道开展清障、清淤、护堤工作,开展了中小河流治理的洛阳探索。河道治理后河道断面、水力特性以及行洪能力均显著提高,文章通... 洛阳市根据区域内河道行洪特点和南部山区暴雨灾害易发实际情况,开展了中小流域“两清一护”综合治理工程,对河道开展清障、清淤、护堤工作,开展了中小河流治理的洛阳探索。河道治理后河道断面、水力特性以及行洪能力均显著提高,文章通过洛河主要控制站实测断面资料分析,量化分析了工程对河道行洪能力的影响,为河道防洪减灾工程的规划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清一护 洛河流域 中小河流治理 河道行洪能力
原文传递
泾洛渭河流域产汇流特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黄国如 芮孝芳 石朋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4年第5期21-23,56,共4页
利用流域水文模型和经验相关方法较深入地分析了泾洛渭河流域的降雨径流特性.初步论证结果表明:对于渭河流域,尤其是渭河以南发源于秦岭北麓的诸河流流域,新安江模型是适用的;对于泾河流域和北洛河流域,新安江模型基本上也是适用的;产... 利用流域水文模型和经验相关方法较深入地分析了泾洛渭河流域的降雨径流特性.初步论证结果表明:对于渭河流域,尤其是渭河以南发源于秦岭北麓的诸河流流域,新安江模型是适用的;对于泾河流域和北洛河流域,新安江模型基本上也是适用的;产流面积的变化是影响泾洛渭河流域产汇流规律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洛渭河流域 产汇流特性 新安江模型 陕北模型 产流面积
下载PDF
伊洛河流域现代地貌过程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冯大奎 《河南科学》 1992年第3期308-312,共5页
运用地貌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伊洛河流域现代地貌过程.该流域现代地貌过程是各种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产物.受地貌条件等的制约,现代地貌过程呈现区域差异性,并在流域内构成完整的地貌过程系统.通过流域治理,现代地貌过程有减... 运用地貌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伊洛河流域现代地貌过程.该流域现代地貌过程是各种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产物.受地貌条件等的制约,现代地貌过程呈现区域差异性,并在流域内构成完整的地貌过程系统.通过流域治理,现代地貌过程有减弱的趋势.通过流域治理,现代地貌过程有减弱的趋势,但仍是流域自然生态环境演变的重要因素,对工农业生产及各项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洛河流域 地貌 黄河
下载PDF
北洛河流域的昆虫多样性初步调查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文宾 吴敏丽 +2 位作者 廉振民 王云龙 肖金学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8-782,共5页
报道北洛河流域昆虫多样性的初步调查结果,同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北洛河流域13目96科346种昆虫的群落结构。研究表明,数量较多的有鞘翅目(33.62%)、鳞翅目(25.80%)、直翅目(15.65%),其它各目种类所占比例都小于10%,其中植食性类群占58.2... 报道北洛河流域昆虫多样性的初步调查结果,同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北洛河流域13目96科346种昆虫的群落结构。研究表明,数量较多的有鞘翅目(33.62%)、鳞翅目(25.80%)、直翅目(15.65%),其它各目种类所占比例都小于10%,其中植食性类群占58.26%,而捕食性类群只占14.20%,同时6~7月份昆虫活动最频繁,之后随时间推移,昆虫数量逐渐减少。以拟步甲科为例的分析结果显示,吴起的拟步甲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最高,而优势度指数最低,洛川优势度指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洛河流域 昆虫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泾洛渭河三流域水保措施减水减沙作用研究
10
作者 冉大川 刘斌 +1 位作者 王宏 马勇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11,共2页
以采用“水保法”计算为主,对泾河、北洛河、渭河三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是:1970~1996年,三流域水保措施年均减洪1.875亿m3,年均减洪沙0.743亿t;水利水保措施年均减洪11.239亿m3,年均减洪沙0.943亿t;水利水保措... 以采用“水保法”计算为主,对泾河、北洛河、渭河三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是:1970~1996年,三流域水保措施年均减洪1.875亿m3,年均减洪沙0.743亿t;水利水保措施年均减洪11.239亿m3,年均减洪沙0.943亿t;水利水保措施年均减水34.816亿m3,年均减沙1.106亿t。三流域1990~1996年年均减水38.251亿m3,年均减沙1.086亿t。在减水减沙中,水利水保措施居主导地位,降雨变化的影响居次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减水作用 减沙作用 泾河流域 北洛河流域 渭河流域
下载PDF
泾河与洛河流域数字地貌量化指标的比对分析
11
作者 王辉源 刘万青 萨出拉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年第4期89-93,共5页
泾河流域和北洛河流域是黄河中游多沙粗沙的主要来源区域,两大流域地貌形态、气象水文都比较接近。本文选取两大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为方便研究按照流域自然形态划分区段,利用ArcGIS10.0为技术平台,提取不同区段地貌微观因子、宏观因子和... 泾河流域和北洛河流域是黄河中游多沙粗沙的主要来源区域,两大流域地貌形态、气象水文都比较接近。本文选取两大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为方便研究按照流域自然形态划分区段,利用ArcGIS10.0为技术平台,提取不同区段地貌微观因子、宏观因子和水系网络等,对两流域不同区段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其中的异同,根据两流域特性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水土保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河流域 北洛河流域 地貌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