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罗城遗址的年代和性质 被引量:2
1
作者 盛伟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20年第1期182-188,共7页
本文利用新获得的考古材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记载,指出罗城遗址并非春秋时期迁于此地的罗国遗民所建立的都城,而应当是战国时期楚国在南方设立的一座县城。同时,本文还认为,罗城遗址内除一般所了解的大城外,还在其东南部存在一座建于六朝... 本文利用新获得的考古材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记载,指出罗城遗址并非春秋时期迁于此地的罗国遗民所建立的都城,而应当是战国时期楚国在南方设立的一座县城。同时,本文还认为,罗城遗址内除一般所了解的大城外,还在其东南部存在一座建于六朝时期的小城。该小城由东西并列的两个接近方形的城圈组成,其中东侧城圈可能建于孙吴时期,而西侧城圈可能为南朝时期扩建。由于罗城的地望和时代与文献中记载的罗县高度吻合,本文推测其也应当是秦代以后的罗县县治所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城遗址 罗县 战国 秦汉 六朝
原文传递
太平天国洋将白齐文之死考 被引量:1
2
作者 任智勇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2018年第5期115-124,共10页
白齐文于1865年6月26日死于浙江兰溪县,学界多认为其死于谋杀。笔者利用多种相关资料从其被捕、东南地方大员的态度、押送过程诸环节进行探讨,认为从多个方面推断,白齐文死于意外的可能性更大。此外,白齐文被捕到死亡前后这段时间里,李... 白齐文于1865年6月26日死于浙江兰溪县,学界多认为其死于谋杀。笔者利用多种相关资料从其被捕、东南地方大员的态度、押送过程诸环节进行探讨,认为从多个方面推断,白齐文死于意外的可能性更大。此外,白齐文被捕到死亡前后这段时间里,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代表人物对列强之态度亦值得玩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齐文 左宗棠 李鸿章 太平天国 罗尔纲 兰溪县
原文传递
秦国初期史的诸问题考辨——兼释《史记》对秦初史记载的疑点
3
作者 杨东晨 杨建国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9-94,共6页
秦人的远祖是东夷嬴姓少昊族 ,帝舜时封于秦(今河南范县) ,夏代时秦国有所发展 ,商代时封立有数国。其中的胥轩小国在商晚期与周诸侯国关系较好 ,后被周吞并 ,贵族费昌、恶来等与周结仇 ,武王灭纣时亡秦国及姓氏。周成王时 ,沦亡于晋南... 秦人的远祖是东夷嬴姓少昊族 ,帝舜时封于秦(今河南范县) ,夏代时秦国有所发展 ,商代时封立有数国。其中的胥轩小国在商晚期与周诸侯国关系较好 ,后被周吞并 ,贵族费昌、恶来等与周结仇 ,武王灭纣时亡秦国及姓氏。周成王时 ,沦亡于晋南的秦余民以善于养马 ,被成王封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县) ,姓赵氏。懿王时 ,赵姓大骆非子及其族民被迁于西戎丘 ,过着半耕半牧的部落生活。非子为周孝王主畜有功 ,被封而“邑之秦” ,成为周在戎狄区的小国。秦世代臣服于周 ,为周王守西土。申侯等灭幽王时 ,秦襄公出兵救王室 ,乘机扩土 ,平王只得册封其为诸侯国。历史事实证明 :《史记·秦本纪》对秦国初史有粉饰或矛盾的记述。究其原因 ,是《秦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赢姓 犬戎 幽王 平王 雒邑 襄公
下载PD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AL HEALTHCARE
4
《China Report ASEAN》 2019年第2期75-77,共3页
Luo Jinrong lives in Gekeng, a poverty-stricken village in the remote mountains of Yangshan County, Guangdong Province in southern China. She couldn’t have imagined utiliz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would improv... Luo Jinrong lives in Gekeng, a poverty-stricken village in the remote mountains of Yangshan County, Guangdong Province in southern China. She couldn’t have imagined utiliz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would improve her heal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keng luo Jinrong Yangshan county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变化研究——以伊金霍洛旗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白晓飞 陈焕伟 彭晋福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20,30,共6页
研究目的: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解决土地利用中生态效益的量化问题,从空间上显示生态效益变化的趋势。研究方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环境经济学方法、USLE模型、风蚀流失量统计模型。研究结果:研究区伊金霍洛旗1990年与2000... 研究目的: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解决土地利用中生态效益的量化问题,从空间上显示生态效益变化的趋势。研究方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环境经济学方法、USLE模型、风蚀流失量统计模型。研究结果:研究区伊金霍洛旗1990年与2000年相比生态价值减少约2.1亿元,与经济增长呈相反方向,但是空间分析表明该地区大范围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局部地区减少严重。研究结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变化更有助于把握生态与经济的平衡点,是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有效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 伊金霍洛旗
下载PDF
罗贯中籍贯太原说新证 被引量:4
6
作者 姚玉光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1,共5页
罗贯中的籍贯是中国文学史的重大悬案之一。近期学术界否定罗贯中为太原人的文章、书籍较盛,影响颇大。《罗氏族谱》、《罗氏神轴》等文物的相继发现,证实了罗贯中确系太原府祁县河湾村人,由此,这一文学史悬案基本得以廓清。
关键词 罗贯中 籍贯 太原 祁县 中国文学史
下载PDF
明代土司罗谦端三元合修丹法思想形成考论 被引量:2
7
作者 盖建民 刘雪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7-145,共9页
广西南丹县丹炉山,是国内目前规模宏大较为完整的明代万历年间那地州土司罗谦端丹道修炼遗存,以具象活态展示了罗谦端天元、地元、人元“三元合修”丹法思想和“实验”活动。罗谦端为明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道教南宗陈致虚道脉后学,其“... 广西南丹县丹炉山,是国内目前规模宏大较为完整的明代万历年间那地州土司罗谦端丹道修炼遗存,以具象活态展示了罗谦端天元、地元、人元“三元合修”丹法思想和“实验”活动。罗谦端为明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道教南宗陈致虚道脉后学,其“三元合修”丹法思想渊源于道教南宗内外丹合炼的思想传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明代壮族土司罗谦端的丹道思想是历史上道教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互动紧密联系的生动案例,显示了道教文化在促进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生命哲学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独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谦端 南丹县丹炉山 陈致虚 道教南宗 内外丹合修
下载PDF
晚明徽州本土木商的一个实例--《罗时升买山地册》考释
8
作者 康健 《中国经济史评论》 2022年第3期17-39,共23页
徽州本土木商是徽州木商群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罗时升买山地册》为晚明时期歙县城东罗氏族人罗时升历时50多年在徽州本土经营山林的山场统计册。罗时升通过购买周遭外姓民众山场的途径积累起500多亩的广山场,成为一位颇具经济实力的... 徽州本土木商是徽州木商群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罗时升买山地册》为晚明时期歙县城东罗氏族人罗时升历时50多年在徽州本土经营山林的山场统计册。罗时升通过购买周遭外姓民众山场的途径积累起500多亩的广山场,成为一位颇具经济实力的徽州本土木商。其山场采取租佃、合伙和对换等多种方式进行经营管理。加强徽州本土木商的研究,既有利于深入认识徽州山区的经济结构、民众生计模式,也有利于重新审视徽商本土经营与外地经营之间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徽州本土木商 《罗时升买山地册》 歙县城东罗氏 罗时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