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PD模型大鼠背俞穴红外温度及微循环血流特征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郝润格 张攀攀 +3 位作者 林静瑜 周凡 程佑民 许金森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304-308,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背俞穴红外温度、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变化。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脂多糖(LPS)气管滴注联合烟熏造模。采用宏观体征、体质量、气道组织病理形态评价造模情况,并检测背俞微循...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背俞穴红外温度、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变化。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脂多糖(LPS)气管滴注联合烟熏造模。采用宏观体征、体质量、气道组织病理形态评价造模情况,并检测背俞微循环血流量及红外温度。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第7周后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减缓(P<0.05);模型组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示肺泡破裂、融合,炎症细胞增多,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变薄,呈肺气肿样病变;模型组马松三色(MASSON)染色肺组织胶原沉积面积比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背俞穴点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肺俞穴红外温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LPS气管滴注联合烟熏可造成肺气肿样病变COPD模型,COPD模型大鼠背俞穴点微循环灌注量下降,肺俞穴红外温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模型 肺气肿 肺俞 红外热成像 微循环血流灌注量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背俞穴反应点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正飞 王蕊 史丽萍 《河南中医》 2017年第3期526-527,共2页
目的:根据"以痛为腧"的原则和"经穴—脏腑"相关理论,观察穴位的特异性变化,了解现代2型糖尿病患者累及的脏腑。同时,为现代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提供选穴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保康医院门诊... 目的:根据"以痛为腧"的原则和"经穴—脏腑"相关理论,观察穴位的特异性变化,了解现代2型糖尿病患者累及的脏腑。同时,为现代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提供选穴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保康医院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进行观察。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背俞穴进行触诊,寻找阳性反应点,收集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累及脾脏、肾脏和肺脏,并且左右两侧背俞穴反应点基本相同,其中排在前四位出现频次较多的背俞穴是:胃脘下俞、脾俞、肾俞和肺俞,其余俞穴散在出现,出现次较低。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累及中焦脏腑和胰腺,在中医临床中应重视调理中焦和保护胰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背俞穴 反应点 胃脘下俞 脾俞 肾俞 肺俞
下载PDF
中药离子导入肺腧与大肠腧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疗效
3
作者 林霞 甘业静 陈卓 《蛇志》 2020年第3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离子导入肺腧与大肠腧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选择中风便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为中药离子导入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两组... 目的探讨中药离子导入肺腧与大肠腧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选择中风便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为中药离子导入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15天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标(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便秘临床评分量表(CCS)疗效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5天后,实验组的HAMD、ADL、NIHSS、CC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肺腧与大肠腧治疗过程中患者感觉舒适,治疗效果好,是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便秘 肺腧 大肠腧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
下载PDF
中药封包热敷心肺俞穴改善高龄患者术后复苏质量、缩短苏醒时间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朱敏桃 高泉 袁世民 《青岛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热敷心肺俞穴改善高龄患者术后复苏质量、缩短苏醒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骨科全麻苏醒期高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护理,观察组加...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热敷心肺俞穴改善高龄患者术后复苏质量、缩短苏醒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骨科全麻苏醒期高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护理,观察组加用中药封包热敷心肺俞穴护理。比较两组清醒程度、苏醒时间、苏醒期麻醉恢复评分(PARS)、不良事件和苏醒期间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复苏期10min、20min、30min时Steward苏醒评分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苏醒期间PARS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封包热敷心肺俞穴可改善高龄患者术后复苏质量,缩短其苏醒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是一种理想的干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全麻苏醒期 中药封包 心肺俞穴 复苏质量 苏醒时间
下载PDF
肺舒配方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雅菊 朱启勇 张业清 《中医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729-1731,共3页
目的:观察肺舒配方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COPD缓解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 目的:观察肺舒配方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COPD缓解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口服金水宝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肺舒配方颗粒。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肺功能、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IL-8、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FEV1/最大肺活量(forced vital eapacity,FVC)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好转(P<0.05)。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为(4.2±1.8)分、对照组为(5.4±1.9)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舒配方颗粒治疗COPD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舒配方颗粒 免疫功能 肺功能 证候积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