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DS病人吸痰前后不同氧供方法对SpO_2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韩淑贞 王立祥 +2 位作者 韦中余 雷联会 管晓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9期643-64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病人吸痰前后不同氧供方法对经皮血氧饱和度 (SpO2 )的影响。方法将提高吸入氧浓度法 (A法 )、过度通气法 (B法 )、单次控制性肺膨胀与提高吸氧浓度结合法 (C法 )及常规法用于 8例ARDS病人吸痰前后 ,...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病人吸痰前后不同氧供方法对经皮血氧饱和度 (SpO2 )的影响。方法将提高吸入氧浓度法 (A法 )、过度通气法 (B法 )、单次控制性肺膨胀与提高吸氧浓度结合法 (C法 )及常规法用于 8例ARDS病人吸痰前后 ,并对增加氧供前后的SpO2 、吸痰后SpO2 恢复时间及达稳定时间进行对比 ,各方法每例每天取值 1次 ,各法每例均取值 7次。结果①常规吸痰后SpO2 下降 0 15~ 0 2 5 (平均 0 19) ,5~ 15min(平均9 98min)方可恢复。②与各自对应的基础值比较 ,三种不同氧供法均能使吸痰前、后的SpO2 显著提高 (P <0 0 1、P <0 0 0 1) ,其中C法优于A、B法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5 ) ,A法与B法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其吸痰后SpO2 下降幅度及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法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0 1)。③与各自吸痰前基础值相比 ,C法吸痰后SpO2 稳定值显著提高 (P <0 0 0 1) ,而A法、B法及常规法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常规吸痰可致低氧血症发生 ,而A、B、C三种氧供法均能有效预防ARDS病人吸痰所致的低氧血症 ,其中C法效果最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吸痰 低氧血症 给氧 控制性肺膨胀
下载PDF
振动排痰联合膨肺吸痰技术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朱红娟 段缓 +2 位作者 侯丽 张玉 高雅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10期1645-1645,1651,共2页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联合膨肺吸痰技术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2例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振动排痰联合膨肺吸痰,即先根据患者情况应用振动排痰机,然后在吸痰前将...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联合膨肺吸痰技术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2例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振动排痰联合膨肺吸痰,即先根据患者情况应用振动排痰机,然后在吸痰前将简易呼吸囊接氧气,给予患者正压通气,膨肺3次,吸痰1次;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即传统手叩法交替地叩击患者胸壁后再吸痰。比较两组吸痰后血气指标的变化以及VAP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血气分析中SaO2、PaCO2、PaO2值与对照组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VAP发生率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振动排痰联合膨肺技术吸痰,能促进痰液排出,改善肺通气,有效预防V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排痰 膨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原文传递
清肺化瘀固肾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及耳穴压豆改善肺胀患者生活质量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丽杏 《四川中医》 2019年第5期86-89,共4页
目的:观察清肺化瘀固肾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及耳穴压豆改善肺胀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54例肺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77例)常规护理同时给予患者穴位敷... 目的:观察清肺化瘀固肾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及耳穴压豆改善肺胀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54例肺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77例)常规护理同时给予患者穴位敷贴及耳穴压豆干预,观察组患者(77例)则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清肺化瘀固肾汤加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患者血气情况、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F-36)、患者并发症情况、活动耐力情况、干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8.70%)高于对照组(90.91%),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肺功能各项指标、血气指标(PaO_2、PaCO_2)SF-36量表评分均相当,P>0.05,干预后各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PaO_2、PaCO_2、SF-36量表评分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1.30%,低于对照组9.09%,活动耐力正常率为96.10%,高于对照组85.71%,干预满意率为97.40%,高于对照组87.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肺化瘀固肾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及耳穴压豆可较好提升肺胀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患者并发症率降低,恢复好,满意率高,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胀 清肺化瘀固肾汤 穴位敷贴 耳穴压豆 肺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补肺益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栾哲宇 李小娟(指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10-213,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为慢阻肺)是以喘息、咳嗽、咳痰、胸闷、气短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病,中医通常将其划属于肺胀范畴。多数患者在慢阻肺稳定期只有表现为咳嗽、咳痰等症状,不易引起重视,往往错过最佳的诊疗时机,最终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为慢阻肺)是以喘息、咳嗽、咳痰、胸闷、气短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病,中医通常将其划属于肺胀范畴。多数患者在慢阻肺稳定期只有表现为咳嗽、咳痰等症状,不易引起重视,往往错过最佳的诊疗时机,最终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采取正确的慢阻肺稳定期防治措施对慢阻肺疾病意义重大。慢阻肺稳定期的患者多有肺肾两虚之证,对于慢阻肺发生的诸多机制,中医补肺益肾法都有着很好的干预作用,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诸多症状,提升肺功能,减少加重频次,提高生存质量,稳定患者病情。该文现将近年运用补肺益肾法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研究整理总结,以为今后补肺益肾法的运用提供更多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肺胀 肺肾两虚 补肺益肾 综述
下载PDF
清热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痰热郁(蕴)肺证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善夫 封继宏 魏葆琳 《吉林中医药》 2015年第12期1295-1298,共4页
目的总结近年来清热化痰法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的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年来运用清热化痰法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报道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为COPD属于"肺胀"范畴,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较为... 目的总结近年来清热化痰法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的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年来运用清热化痰法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报道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为COPD属于"肺胀"范畴,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较为多见,运用具有清热化痰作用的中药汤剂及中成药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均有较好疗效。结论清热化痰法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作用机制:减轻气道黏液高分泌,抑制炎症反应;对抗生素的增效作用;抑制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胀 AECOPD 中医药疗法 清热化痰
下载PDF
中药热奄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康复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慧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5期76-78,共3页
目的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中药热奄包的作用。方法本次60例研究对象是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入院病历号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肺康复治疗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观察组再... 目的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中药热奄包的作用。方法本次60例研究对象是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入院病历号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肺康复治疗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观察组再加用中药热奄包,对比两组临床效果、肺功能指标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3.33%,而对照组仅为7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肺活量比值(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治疗中应用中药热奄包,能提升肺功能、改善临床病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普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热奄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 肺功能 肺活量 肺胀
下载PDF
肺内振荡和肺扩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薛翔 赵炜 +4 位作者 贾凌 杨敬辉 蔡建芹 陈昆仑 陈娇 《中国医药》 2024年第9期1324-1328,共5页
目的探讨肺内振荡和肺扩张(OLE)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08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探讨肺内振荡和肺扩张(OLE)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08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胸部物理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OLE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3、5 d痰量、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比较2组无创呼吸机(NIV)使用率、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及28 d死亡率。结果治疗后1、3 d,观察组痰量均多于对照组,治疗后5 d少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3、5 d,2组氧分压均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各时点均高于对照组,2组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各时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3、5 d,2组FEV_(1)、FEV_(1)/FVC、FEV_(1)%均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NIV使用率和ICU住院时间均低于/短于对照组[11.1%(6/54)比24.1%(13/54)、(6.2±2.2)d比(8.5±3.8)d](均P<0.05),28 d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1/54)比3.7%(2/54)](χ^(2)=1.025,P=0.074)。结论OLE治疗可促进AECOPD患者排痰,改善氧合和通气功能,降低NIV使用率,缩短ICU住院时间,且安全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振荡 肺扩张
下载PDF
膨肺吸痰在痰液过多引起人工气道患者呼吸音减弱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4
8
作者 马晓欢 宓芹 漆少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膨肺吸痰对人工气道患者由于痰液过多引起的呼吸音减弱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6例呼吸音减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每日按常规吸痰(雾化、翻身、扣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膨肺的方法吸痰。观察两组患者吸痰前... 目的探讨膨肺吸痰对人工气道患者由于痰液过多引起的呼吸音减弱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6例呼吸音减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每日按常规吸痰(雾化、翻身、扣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膨肺的方法吸痰。观察两组患者吸痰前后双肺呼吸音的改变,及1周后X线片的改变。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观察组采用膨肺吸痰的方法与对照组比较,患者吸痰前后呼吸音发生明显改变,1周后患者X线片发生明显改变,观察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膨肺吸痰能有效促进痰液的排除,在护理人工气道患者因痰液过多引起的呼吸音减弱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肺 吸痰 呼吸音减弱 机械通气
下载PDF
持续性膨肺在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开放式吸痰后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宋晓莉 朱海燕 +2 位作者 张娟 刘杰 黎檀实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11期45-47,共3页
目的观察持续性膨肺(sustained inflation,SI)在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开放式吸痰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ICU收治的建立人工气道需长期行机械通气治疗9例,在实施开放式吸痰后进行SI治疗,观察其对患者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影... 目的观察持续性膨肺(sustained inflation,SI)在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开放式吸痰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ICU收治的建立人工气道需长期行机械通气治疗9例,在实施开放式吸痰后进行SI治疗,观察其对患者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 9例6次SI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除第1次SI治疗后乳酸水平与SI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次各项血气分析指标与SI治疗前相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I治疗1周后9例生命体征平稳,胸痛均缓解,胸部X线检查示肺不张明显好转;心动过速明显缓解,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在开放式吸痰后给予SI治疗,可使萎陷的肺泡复张,降低肺不张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吸痰 膨肺
下载PDF
加减清金畅肺饮在慢阻肺痰热蕴肺证治疗上的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靖松 金朝晖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1期80-82,共3页
加减清金畅肺饮加减方为导师金朝晖的经验方,具有清肺化痰、降逆平喘之功效,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该文旨在探讨加减清金畅肺饮方治疗慢阻肺痰热蕴肺证的临床疗效,为慢阻肺呼吸衰竭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临床资料。
关键词 痰热蕴肺证 肺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肺胀中医特色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晓桦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12期1755-1756,共2页
肺胀是由于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致使肺气胀满,不能敛降所致。病位在肺,涉及心,肾,脾。临床症状主要为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伴或不伴唇甲紫绀,严重者出现昏迷,喘脱病症。近年来中医治疗在肺胀患者中取... 肺胀是由于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致使肺气胀满,不能敛降所致。病位在肺,涉及心,肾,脾。临床症状主要为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伴或不伴唇甲紫绀,严重者出现昏迷,喘脱病症。近年来中医治疗在肺胀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采用中医特色护理结合辨证施护的理论,运用到此病的治疗与护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胀 中医特色护理 体会
下载PDF
不同双腔气管插管单侧肺通气的临床效果和解剖学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强华 杨秀娟 周钢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第5期511-513,共3页
目的探讨在微创胸腔镜术中不同双腔气管插管方法观察手术野肺萎陷和肺通气的效果。方法以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不同将120例肺大泡自发性气胸患者分为单左管组60例和左右管组60例,采用不同的气管插管方法,术中观察手术侧肺萎陷程度,术后计... 目的探讨在微创胸腔镜术中不同双腔气管插管方法观察手术野肺萎陷和肺通气的效果。方法以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不同将120例肺大泡自发性气胸患者分为单左管组60例和左右管组60例,采用不同的气管插管方法,术中观察手术侧肺萎陷程度,术后计算手术时间、出血量、胸腔引流量、肺漏气时间和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左右管组麻醉中肺的萎陷度达到50%者占48%,肺萎陷度达70%者占32%,而单左管组肺萎陷度达50%和70%者分别占5.00%和93%(P<0.01),差异有统计学著意义;单左管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反应指标均比左右管组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著意义。结论左侧双腔气管插管在术中控制肺膨胀和维持肺通气方面比右侧气管插管有明显的优势,建议无论左胸或右胸施行胸腔镜手术尽量选择左侧双腔气管插管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肺膨胀 气管插管 双腔气管插管
下载PDF
肺癌术后肺复张形态与肺功能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新平 陈艺 +2 位作者 刘霜纯 曾斌 张鸣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0-614,共5页
目的用定量CT测量肺解剖容积联合肺功能检测分析肺复张形态和肺功能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试验是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肺部术后患者,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使用定量CT计算肺解剖容积,同时测量肺功能指标包括FVC、FEV_... 目的用定量CT测量肺解剖容积联合肺功能检测分析肺复张形态和肺功能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试验是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肺部术后患者,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使用定量CT计算肺解剖容积,同时测量肺功能指标包括FVC、FEV_(1)和FEV_(1)/FVC。然后分析肺容积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根据肺复张指标,将患者分为非肺膨胀组和肺过度膨胀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肺容积变化和肺功能差异。结果共纳入40例患者,手术导致肺功能和肺容积都降低,其术前FVC(r=0.36,P=0.037)、FEV_(1)(r=0.35,P=0.041)与肺容积呈正相关,术后3个月的FVC、FEV_(1)与肺容积无显著相关(P>0.05)。与非肺膨胀组相比较,肺过度膨胀组患者术前FEV_(1)/FVC更低,且术后3月患者FEV_(1)/FVC改善约5%;单因素分析表明个人吸烟史在肺过度膨胀组中更常见(P=0.045)。结论定量CT测量肺容积改变结合肺功能检查可用于早期识别术后肺过度膨胀形态,而吸烟史是肺肿瘤术后患者发生余肺过度膨胀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肺容积 肺功能 肺扩张 因素
下载PDF
The Role of Ultrasound and Air Leak Measurement in Assessing Lung Expansion after Thoracic Surgery
14
作者 Abraham Chavarín Laureano Molins +5 位作者 Jose M. Mier Juan J. Fibla Cristina Izquierdo-Vidal Cristina Simon Angela Guirao Jorge Hernandez 《Surgical Science》 2015年第8期352-357,共6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if lung ultrasound semiology is applicable to the post-surgical hemithorax, and its value in the evaluation of lung expansion in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 when paired with the use of digital che... Objective: To determine if lung ultrasound semiology is applicable to the post-surgical hemithorax, and its value in the evaluation of lung expansion in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 when paired with the use of digital chest drain systems. Methods: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including all patients undergoing thoracic surgery from June 2012 to March 2013. Patients undergoing pleurodesis or hemodynamically unstable were not considered candidates. Final inclusion in the study was based on the availability of digital chest drain system. A transthoracic lung ultrasound evaluation of the anterior and anterolateral windows was performed 20 minutes after chest drain placement. Presence or not of lung sliding and air leak values taken from the digital chest drain system were recorded. Data were submitted to a binomial classification test for analysis. Results: Forty-nine patients were included, yielding a total of 64 hemithoraces. Lung sliding was seen in 53 cases (82.8%), and an air leak value of 20 ml/min or less in 56 cases (87.5%). Sensitivity was 92.8% (95% CI: 82.6% to 97.9%) and specificity 87.5% (95% CI: 47.3% to 97.9%).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was 98.1%,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was 63.6%. Conclusions: Transthoracic lung ultrasound is a useful technique that can complement the use of digital chest drain systems in the evaluation of post-surgical lung expansion. The incorporation of lung ultrasound can greatly reduce the need for chest radiographs in thoracic surgery depart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ORACIC Surgery PNEUMOTHORAX Ultrasonography lung expansion CHEST RADIOGRAPH
下载PDF
四子平喘汤治疗肺胀(痰浊壅肺证)的效果观察
15
作者 刘桂琴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7期158-161,共4页
目的:观察用四子平喘汤治疗肺胀(痰浊壅肺证)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12月在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60例肺胀(痰浊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患... 目的:观察用四子平喘汤治疗肺胀(痰浊壅肺证)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12月在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60例肺胀(痰浊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四子平喘汤,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息(主证)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息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胸闷、脘腹痞满、纳呆(次证)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胸闷、脘腹痞满、纳呆积分相比,P>0.05。结论:在对肺胀(痰浊壅肺证)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其加服四子平喘汤能显著提高其疗效,改善其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子平喘汤 肺胀 痰浊壅肺证 主证 次证
下载PDF
气虚血瘀与慢阻肺
16
作者 张农 胡道敏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11期62-63,共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本为肺虚,气虚血瘀为病机之根,风、寒、痰、湿邪为标,涉及脾、肾、心三脏,瘀能化痰,痰能化瘀,痰瘀互化,痰瘀阻肺为慢阻肺的主要病因。益气活血化瘀治疗,可显著提高肺循环功能,并可预防本病发生,提高患者生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本为肺虚,气虚血瘀为病机之根,风、寒、痰、湿邪为标,涉及脾、肾、心三脏,瘀能化痰,痰能化瘀,痰瘀互化,痰瘀阻肺为慢阻肺的主要病因。益气活血化瘀治疗,可显著提高肺循环功能,并可预防本病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急性期以治标为主,除去痰湿后,益气活血化瘀之芪蛤散,研末吞服,10~15g/次,3次/d。无论任何证型,都应该根据病情酌加活血化瘀药,改善肺循环,使得药物直达病所。未发作之时,应服用益气活血化瘀药,修复肺脏功能,减少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咳嗽 喘症 肺胀 芪蛤散 益气活血化瘀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膨肺联合振动排痰机对老年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34
17
作者 王金招 罗燕 黄樟凤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15-1116,共2页
目的探讨膨肺联合振动排痰机预防老年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的60例老年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ICU常规呼吸道护理;实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采用膨肺联合振动排痰机。观察两组患者排痰效... 目的探讨膨肺联合振动排痰机预防老年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的60例老年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ICU常规呼吸道护理;实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采用膨肺联合振动排痰机。观察两组患者排痰效果、血气分析中PaO2、PacO2、SaO2改善差值、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排痰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排痰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第5d实验组及对照组的PaO2,改善差值分别为(14.22±7.81)和(4.00±2.71),PaCO2改善差值分别为(15.48±7.45)和(14.21±9.34),SaO2改善率分别为(9.25±3.20)和(2.48±1.6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6.00%(2例),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26.67%(8例),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部术后早期采用膨肺联合振动排痰机能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改善肺通气,预防低氧血症,达到预防肺部感染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肺 振动排痰 老年人 腹部手术 肺部感染
下载PDF
ICU机械通气病人应用膨肺吸痰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娟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6期562-563,共2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膨肺吸痰对痰液清除的效果。方法有创机械通气病人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膨肺吸痰,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2组病人吸痰前后潮气量、气道阻力、肺的顺应性、呼吸音改善情况、黏膜损伤发生情况和... 目的观察和探讨膨肺吸痰对痰液清除的效果。方法有创机械通气病人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膨肺吸痰,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2组病人吸痰前后潮气量、气道阻力、肺的顺应性、呼吸音改善情况、黏膜损伤发生情况和SPO2升至96%以上时间。结果2组间吸痰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吸痰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膨肺吸痰能较彻底地促使肺部分泌物排出,防止肺不张,纠正低氧血症,同时能有效地改善呼吸,减少黏膜损伤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人工气道吸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膨肺 吸痰
下载PDF
膨肺吸痰联合胸肺物理治疗在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小莉 蒋珊珊 《中外医疗》 2021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联合应用膨肺吸痰与胸肺物理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择取2019年11月—2020年9月该院神经外科ICU收治的43例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予以患者常规气道管理,一般方法吸痰;...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联合应用膨肺吸痰与胸肺物理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择取2019年11月—2020年9月该院神经外科ICU收治的43例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予以患者常规气道管理,一般方法吸痰;实验组22例,在对照组气道管理基础上加用胸肺物理治疗,采用膨肺吸痰。比较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统计两组基本治疗指标与肺部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干预后氧合指数(286.3±32.8)mmHg,气道阻力(4.8±1.1)cmH2O/(mL·s),肺顺应性(80.4±7.6)mL/cmH2O,机械通气时间(92.7±16.1)h,ICU收住时间(6.5±1.7)d,平均吸痰次数(31.5±14.2)次,肺部相关并发症发生率4.55%,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8、3.656、3.004、7.237、4.601、2.362,χ^(2)=3.892,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联合应用膨肺吸痰与胸肺物理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低氧状况,促进肺复张,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对预防机械通气相关肺部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膨肺吸痰 胸肺物理治疗
下载PDF
艾慈灸与穴位贴敷联合综合措施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连乐燊 蒋紫云 +1 位作者 吴婷婷 陈嘉玲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9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艾慈灸与穴位贴敷联合综合措施治疗COPD稳定期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日常管理,如家庭氧疗、支气管舒张剂、肺康复锻炼等。治疗组30例艾... [目的]观察艾慈灸与穴位贴敷联合综合措施治疗COPD稳定期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日常管理,如家庭氧疗、支气管舒张剂、肺康复锻炼等。治疗组30例艾慈灸配合穴位贴敷:艾慈灸平喘止咳贴贴于双侧脾俞,1次/d,2h/次;基础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8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临床痊愈13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显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慈灸与穴位贴敷联合综合措施治疗COPD稳定期,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稳定期 肺胀 艾慈灸 穴位贴敷 常规日常管理 家庭氧疗 支气管舒张 肺康复锻炼 肺功能 6MIN步行距离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