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肺类癌27例诊治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王中华 洪小南 +4 位作者 李进 陈蕾 相加庆 李鹤成 樊旼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19-222,共4页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肺类癌较少见,且术前诊断较困难。本文总结肺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评价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1981-2006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原发性肺类癌的临床资料,对其影像学及手术前后的病理学检查结果...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肺类癌较少见,且术前诊断较困难。本文总结肺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评价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1981-2006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原发性肺类癌的临床资料,对其影像学及手术前后的病理学检查结果等进行分析,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观察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病灶部位:周围型10例(37%),中央型17例(63%)。原发肿瘤平均大小3.2 cm。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22%)有淋巴结转移。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病理类型:典型类癌(typical carcinoid,TC)20例,非典型类癌(atypical carci-noid,AC)7例。其中Ⅰ期21例、Ⅱ期4例、Ⅲ期2例。术后加放化疗3例、单纯化疗2例。全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5%和68%。典型类癌的5年生存率为97%,而非典型类癌为65%(P=0.021)。有无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6%和93%(P<0.001)。预后分析示病理类型和淋巴结是否有转移为有显著性意义的预后因素。结论:肺类癌以手术治疗为主,预后良好。多数肺类癌患者术后可获得长期生存,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病理类型和淋巴结是否累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类癌 神经内分泌肿瘤 诊断 治疗 预后因素
下载PDF
肺类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梁联哨 宋晓睛 邓静敏 《国际呼吸杂志》 2015年第19期1506-1509,共4页
肺类癌包括典型类癌和非典型类癌,是一种罕见的肺部低度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特异性,易误诊、漏诊。现结合近年相关文献对肺类癌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及其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提高对其认识。
关键词 肺类癌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30例肺类癌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马军 时雨 +2 位作者 詹成 王琳 王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8-252,共5页
目的 研究分析肺类癌的临床生物学特点,总结肺类癌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30例肺类癌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对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诊断方法、组织类型、肿瘤好发部位及TNM分期等进行分析。结... 目的 研究分析肺类癌的临床生物学特点,总结肺类癌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30例肺类癌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对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诊断方法、组织类型、肿瘤好发部位及TNM分期等进行分析。结果 比较典型类癌(typical carcinoid,TC)与非典型类癌(atypical carcinoid,AC)病程(12.1个月 vs.0.7个月,P=0.047)与肿瘤大小(2.3 cm vs. 4.06 cm,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C发病率(37%)高于国外文献报道且好发于男性,术后T分期较高;比较TC与AC年龄组成及吸烟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患者术前化疗肿块明显缩小后行手术治疗,术中均清扫肺门及纵膈淋巴结,4例患者伴有淋巴结转移,术后行2~4次辅助次化疗;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6~86个月,平均33.6个月,随访期内无复发转移及因肿瘤死亡病例。结论 肺类癌中AC恶性程度更高,常发生于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国外文献报道;肺类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对分期较晚或术后病理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应探索辅助放、化疗或者靶向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类癌 神经内分泌肿瘤 病理类型 诊断方法 预后
下载PDF
肺周围型类癌──附8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春梅 姚楚云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26-227,共2页
肺周围型类癌,临床表现为局限性病变,易误诊为瘤样病变,常为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病理切片见癌细胞排列呈巢状,为含丰富血管的结缔组织所分隔,嗜银染色可见胞浆内嗜银颗粒,AB/PAS染色:见部分透明型瘤细胞呈粘液阳性反应,... 肺周围型类癌,临床表现为局限性病变,易误诊为瘤样病变,常为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病理切片见癌细胞排列呈巢状,为含丰富血管的结缔组织所分隔,嗜银染色可见胞浆内嗜银颗粒,AB/PAS染色:见部分透明型瘤细胞呈粘液阳性反应,系粘液变性的瘤细胞。Keratin.Vimetin及CEA单克隆抗体标记阴性;S-100显示阳性颗粒,扫描电镜可见部分瘤细胞表面有分泌泡(即神经分泌型颗粒)。周围型类癌预后好,本组8例手术后6例1~5年未见复发,豆例10年未见复发,仅1例5年内复发2次,说明本病早期手术切除预后好,其生物学行为是低度恶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周围型类癌 嗜银细胞
下载PDF
单发肺类癌的18F-FDG PET/CT表现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承勇 邓小毅 +2 位作者 王洪松 曹国平 丁重阳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肺类癌的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8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6例肺类癌患者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包括病灶的位置、形态特征、代谢情况及全身转... 目的探讨肺类癌的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8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6例肺类癌患者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包括病灶的位置、形态特征、代谢情况及全身转移情况。16例肺类癌患者包括男性6例、女性10例,年龄43~78岁,中位年龄65岁;典型类癌(AC)5例,非典型类癌(TC)11例。采用t检验比较TC与AC两组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的差异。结果16例肺类癌均为单发,病灶密度均匀,均无坏死囊变和钙化,CT值为(38±7)HU.9例中央型肺类癌中,8例可见"冰山征",5例伴阻塞性肺炎;7例周围型肺类癌均未见阻塞性肺炎。1例AC患者可见多发骨转移,其余15例均未发现淋巴结及远处转移。16例肺类癌的SUVmax为4.00±1.64,最大径为(2.59±1.00)cm,SUVmax与最大径无相关性(r=0.238,P=0.375)。TC的SUVmax为3.32±1.17,AC的SUVmax为5.49±1.6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3,P=0.008)。结论肺类癌18F-FDG PET/CT多表现为类圆形软组织结节或肿块,对18F-FDG的摄取轻度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肺类癌 氟脱氧葡萄糖F18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原文传递
肺类癌相关性库欣综合征
6
作者 饶颖(编译) 郑少雄(审校)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9年第4期254-255,259,共3页
肺类癌相关性库欣综合征为一罕见疾病,本文简要介绍了4例患者的临床体征、治疗等情况,以期对临床医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肺类癌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原文传递
7例肺类癌的CT影像报道及文献复习
7
作者 李玉洁 曹雷 +4 位作者 贾迪 陆筱灵 官忠燕 蔡惠芳 郑林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1期2160-2163,共4页
目的:分析肺类癌的CT影像表现,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类癌的CT表现,其中3例行胸部CT平扫检查,4例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7例患者中有6例为典型类癌,1例为非典型类癌。6例典型类癌中:... 目的:分析肺类癌的CT影像表现,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类癌的CT表现,其中3例行胸部CT平扫检查,4例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7例患者中有6例为典型类癌,1例为非典型类癌。6例典型类癌中:1例为微瘤型类癌,表现为右侧肺门旁支气管扩张、结石及条片状影;1例为硬化性血管瘤合并类癌,表现为右侧肺门旁肿块,边缘较光整,伴晕征;2例为右侧肺门旁肿块,边缘光整,明显强化,伴有邻近支气管扩张或支气管粘液嵌塞、远端伴阻塞性肺不张或肺炎改变;2例表现为肺内孤立小结节,边缘光整,无强化。1例非典型类癌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的右肺门旁肿块,伴右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结论:肺类癌的CT影像表现多样,典型病例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类癌 CT 诊断
原文传递
肺类癌脑转移一例
8
作者 刘鉴仪 殷俊 +2 位作者 李清姣 周飘华 杨杰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20年第3期214-215,共2页
所有癌症患者中约20%有脑转移,而引起脑转移原发肿瘤多见于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或肾细胞癌。肿瘤脑转移目前仍是导致晚期癌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即便肿瘤的多模式治疗获得了进展,但预后仍较差。本文报道本院1例肺类癌脑... 所有癌症患者中约20%有脑转移,而引起脑转移原发肿瘤多见于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或肾细胞癌。肿瘤脑转移目前仍是导致晚期癌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即便肿瘤的多模式治疗获得了进展,但预后仍较差。本文报道本院1例肺类癌脑转移病例,为丰富相关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类癌 神经内分泌肿瘤 脑转移
原文传递
肺类癌的治疗与预后 被引量:6
9
作者 高远红 肖泽芬 +3 位作者 王绿化 刘新帆 李晔雄 徐国镇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2-165,共4页
目的 总结肺类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 ,评价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例肺类癌的临床资料。其中典型类癌 (TC) 16例 ,非典型类癌 (AC) 9例。根据 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分期 ,Ⅰ期 15例 (TC 14例 ,AC 1例 ) ,Ⅱ期 4例 ... 目的 总结肺类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 ,评价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例肺类癌的临床资料。其中典型类癌 (TC) 16例 ,非典型类癌 (AC) 9例。根据 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分期 ,Ⅰ期 15例 (TC 14例 ,AC 1例 ) ,Ⅱ期 4例 (TC 1例 ,AC 3例 ) ,Ⅲ期 6例 (TC 1例 ,AC 5例 )。 2 5例患者均手术治疗 ,其中 18例行单纯手术治疗 ,5例行术后放射治疗 ,2例行术后化疗。结果 全组 5年和 10年生存率分别为 87%和 72 % ,单纯手术治疗患者 5年生存率为 93% ,术后辅助治疗的患者无 1例生存超过 5年。典型类癌的 5年生存率为 10 0 % ,而非典型类癌为 38%。Ⅰ期 5年生存率为 10 0 %、Ⅱ +Ⅲ期为 5 3%。单因素分析示病理类型和分期均为有显著性意义的预后因素。结论 肺类癌以手术治疗为主 ,对于Ⅲ期肺非典型类癌 ,推荐术后行辅助性化疗和 (或 )放射治疗。多数肺类癌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类癌 放射治疗 预后因素 生存率 外科手术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依据影像学特征的原发性肺类癌的分型及鉴别意义
10
作者 谭明超 龚明福 +2 位作者 陈佳 张曦 孙雅娟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2期218-222,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肺类癌(primary lung carcinoid,PLC)的分型及临床鉴别诊断,比较典型类癌与不典型类癌影像征象差异,提高肺类癌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肺类癌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其中典型类癌21例,不... 目的分析原发性肺类癌(primary lung carcinoid,PLC)的分型及临床鉴别诊断,比较典型类癌与不典型类癌影像征象差异,提高肺类癌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肺类癌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其中典型类癌21例,不典型类癌33例,比较二者包括位置、大小、形态、走行、边缘、钙化、转移、平扫及增强CT值等指标。结果21例典型类癌与33例不典型类癌病灶位置分为中央型/周围型,二者分别为15/6例、4/29例(P<0.001),典型类癌以中央型为主,不典型类癌以周围型为主。21例典型类癌平均直径为(1.85±1.10)cm,18例呈结节,3例呈团块;33例不典型类癌平均直径为(4.36±2.54)cm,13例呈结节,20例呈团块,(P<0.05),典型类癌以结节型为主,不典型类癌比典型类癌更大,以团块型为主。典型类癌与不典型类癌边缘可分为分叶、光滑,典型类癌为13/8例,不典型类癌为5/28例(P<0.001)。典型类癌未发现转移灶,不典型类癌中15例可见转移(P<0.001)。典型类癌及不典型类癌的走形、钙化情况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两者CT值分别为(37.32±19.26)Hu、(33.74±13.30)Hu;增强扫描二者平均强化值分别为(61.38±34.72)Hu、(51.87±27.86)Hu。结论典型类癌与不典型类癌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钙化、强化和转移等CT影像特征部分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影像学征象鉴别二者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类癌 典型肺类癌 不典型肺类癌 螺旋CT影像学
原文传递
分析探讨原发性肺类癌的临床表现及MSCT影像特点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建军 《智慧健康》 2018年第20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类癌的临床表现及MS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40例原发性肺类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MSCT扫描,整理统计患者临床表现和MSCT平扫、增强扫描影像学特点。结果 CT平扫发现右肺26例,左肺14例,增强扫描后发现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类癌的临床表现及MS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40例原发性肺类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MSCT扫描,整理统计患者临床表现和MSCT平扫、增强扫描影像学特点。结果 CT平扫发现右肺26例,左肺14例,增强扫描后发现20例为类圆形,密度均匀;20例边缘呈现明显浅分叶,密度不规则;动态增强扫描后患者病灶强化差异明显,其中轻度增强6例,中度增强18例,明显增强16例;周围型增强扫描前后CT值和中央型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PPC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将MSCT应用于早期诊断中,可以发现一些特殊的影像学表现,对于提高临床早期诊断准确率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类癌 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
下载PDF
肺原发性类癌CT影像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方政雄 康正武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1年第5期491-493,共3页
目的分析肺原发性类癌的CT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肺原发性类癌1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其中17例完成CT增强扫描,2例仅CT平扫。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单发,13例表现为边界光滑的类圆形孤立结节或肿块... 目的分析肺原发性类癌的CT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肺原发性类癌1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其中17例完成CT增强扫描,2例仅CT平扫。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单发,13例表现为边界光滑的类圆形孤立结节或肿块影,3例为长条状沿血管支气管束走行,17例边界光滑圆润;10例密度均匀,4例内部可见钙化,3例见小囊状低密度影;2例表现为腔内结节-“冰山征”,伴阻塞性炎症7例,4例出现同侧及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累及邻近胸膜。CT增强扫描:15例出现明显强化,CT值增幅超过40 HU。仅2例呈轻度强化。本组19例均无空洞影及明显胸腔积液,2例于1年后出现远处转移征象。结论肺类癌CT表现缺乏特征性;肺内及支气管腔边界光滑的结节或肿块,增强扫描明显较均匀明显强化,“冰山征”等可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类癌 螺旋CT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mTOR在肺类癌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紫萱 王孟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7,共5页
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作为PI3K/AKT/mTOR路径中主要的蛋白激酶,在胞内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凋亡以及肿瘤血管生成的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发现mTOR及其相关激酶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表达升高,... 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作为PI3K/AKT/mTOR路径中主要的蛋白激酶,在胞内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凋亡以及肿瘤血管生成的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发现mTOR及其相关激酶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表达升高,于是特异性降低mTOR表达的药物成为继手术治疗肺类癌之外的又一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类癌 雷帕霉素靶蛋白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支气管肺类癌: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祁瑾 叶兆祥 +2 位作者 肖建宇 白广鑫 战忠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218-1221,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的CT表现并与病理改变进行对照,了解各种CT征象的病理基础,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完整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2例支气管肺类癌,将CT表现与病理改变进行对照。结果:32例肺类癌CT上表现... 目的:分析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的CT表现并与病理改变进行对照,了解各种CT征象的病理基础,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完整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2例支气管肺类癌,将CT表现与病理改变进行对照。结果:32例肺类癌CT上表现为中心型(21例)或周围型(11例)。肿块直径在1~6.6cm之间,呈圆形或卵圆形(17例)、分叶状(9例)或不规则形(6例),病灶境界清楚,边缘光滑。少数(6例)在肿块内见点彩状或弥漫样钙化。10例作增强扫描检查,肿瘤均有中度至明显强化,半数CT值上升50Hu以上,平均上升43Hu。结论:支气管肺类癌的CT表现与其病理特征一致。境界清楚、边缘光滑、钙化发生率较高,强化明显、较少转移以及"粘液嵌塞征"、"平行征"等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 类癌 CT
下载PDF
62例肺类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 被引量:7
15
作者 姚烽 周俊 +2 位作者 仲晨曦 杨煜 赵珩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3-236,共4页
目的总结肺类癌的外科治疗经验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2例肺类癌临床资料,分别对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家族史、组织类型、TNM分期等进行单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1例... 目的总结肺类癌的外科治疗经验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2例肺类癌临床资料,分别对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家族史、组织类型、TNM分期等进行单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1例手术当日因血胸行再次剖胸止血;1例左下肺切除者术后2周发生支气管胸膜瘘急诊行支气管残端修补加网膜填塞术,术后2周痊愈出院;1例右上叶支气管袖状切除者术后0.5年吻合口瘢痕增生致右余肺不张行右余肺切除术。患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2.1%、77.8%,好于其他类型肺癌。42例典型类癌患者中4例(8.3%)淋巴结转移,均为N1,术后3年生存率为97.8%,5年生存率为94.7%;20例不典型类癌中6例(37.5%)淋巴结转移,4例N1,2例N2,术后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4.4%、58.8%。典型类癌患者和不典型类癌患者3、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7),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3、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8)。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是病理类型(P=0.038)及有无淋巴结转移(P=0.023)。结论原发性肺类癌预后好于其他肺癌,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诊断,根治性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对中央型肺类癌应首选袖状切除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是病理类型(P=0.038)及有无淋巴结转移(P=0.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类癌瘤 胸外科手术 淋巴结 肿瘤转移 病理类型
原文传递
肺典型类癌临床病理分析
16
作者 晏俊 魏薇 +3 位作者 丁彩霞 刘越 任栋栋 王晓敏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4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肺典型类癌(TC)镜下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点、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PD-L1表达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6例肺TC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6例肺TC大体及镜下特征,分析突触素(Syn)、嗜铬素A(Cg A)、CD56、CKpan、CKL、Ki67、CD34、CK7... 目的探讨肺典型类癌(TC)镜下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点、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PD-L1表达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6例肺TC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6例肺TC大体及镜下特征,分析突触素(Syn)、嗜铬素A(Cg A)、CD56、CKpan、CKL、Ki67、CD34、CK7、TTF-1、S100的表达;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性及PD-L1检测,并进行随访。结果肺TC结节界限清楚,切面灰白色、灰黑色。镜下瘤细胞小而一致,核位于中央,极少或无分裂象,胞浆中等细颗粒状;瘤细胞大部分排列成实性团巢状、缎带状和花边状,局灶呈弥漫性片状分布,部分区域可见小腺管似菊形团样结构,少数细胞呈短梭形;瘤组织血窦丰富,间质伴明显玻璃样变,见少许灶状钙化或骨化。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yn、Cg A、CD56、CKpan、CKL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1%~3%;CD34、CK7、TTF-1、S100均阴性。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结果显示,6例类癌均为微卫星稳定(MSS)。PD-L1检测结果显示,4例为阴性,2例肿瘤综合阳性评分(CPS)为1。结论肺TC是一类低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常以手术切除为主,其诊断依据形态结合免疫组织化学。6例MSS,PD-L1阴性或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典型类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不典型类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