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骶移行椎椎体及椎板的形态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杜心如 赵玲秀 +2 位作者 赵离钟 孔祥玉 张继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研究腰骶移行椎椎体及椎板的形态学特点,为临床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91例腰骶移行椎椎体上面矢状径/横径,椎体前高/后高,上关节突关节面的矢状径、横径及其与正中矢状面夹角等进行测量。结果:腰骶移行椎椎体上面矢状径与横径比... 目的:研究腰骶移行椎椎体及椎板的形态学特点,为临床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91例腰骶移行椎椎体上面矢状径/横径,椎体前高/后高,上关节突关节面的矢状径、横径及其与正中矢状面夹角等进行测量。结果:腰骶移行椎椎体上面矢状径与横径比为0.64,前/后比为1.21。上关节突关节面高度,左(14.1±2.1)mm,右(13.9±1.5)mm;宽度,左(16.0±1.8)mm,右(16.2±1.5)mm;与正中矢状面夹角,左(56.3°±7.8°),右(55.9°±7.3°)。结论:(1)腰骶移行椎椎体的形态与正常L5椎体形态相近,故在腰椎正侧位片及CT、MRI片难以根据其椎体形态学特点推断是否为移行椎,后路手术时很难根据椎板及棘突上关节突的形态特点来判断腰骶移行椎。(2)腰骶移行椎的下关节突明显小于上关节突,说明小关节突很少或几乎不向下传导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 关节突 棘突 腰骶移行椎
下载PDF
腰骶移行椎类型与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及滑脱节段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春生 杜心如 +1 位作者 赵玲秀 海涌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9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腰骶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及滑脱节段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2004~2008年临床资料、影像资料完整腰骶移行椎91例,男46例,女45例;年龄男48.3±12.5(28~85)岁,女48.4±10...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腰骶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及滑脱节段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2004~2008年临床资料、影像资料完整腰骶移行椎91例,男46例,女45例;年龄男48.3±12.5(28~85)岁,女48.4±10.6(21~68)岁。按Castellvi分类进行分析。结果91例共发现病变217处。腰椎间盘突出症共51例占56%,其中L3/4,2例占2.2%,均为Ⅱ型移行椎;L4/5,41例占46.2%(Ⅰ型4例,Ⅱ型9例,Ⅲ型25例,Ⅳ型3例);L5/S1,8例占8.8%,均为Ⅰ型移行椎。腰椎管狭窄症31例占34.1%,其中L3/4,9例占9.8%(Ⅱ型5例,Ⅲ型3例,Ⅳ型1例);L4/5,11例占12.1%(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5例,Ⅳ型2例);L5/S1,9例占9.8%(Ⅰ型3例,Ⅱ型6例)。腰椎滑脱节段:L4滑脱25例占27.5%(Ⅰ型4例,Ⅱ型9例,Ⅲ型10例,Ⅳ型2例);L3滑脱3例占3.3%(Ⅱ型1例,Ⅲ型2例);L2滑脱4例占4.4%(Ⅱ型2例,Ⅲ型2例);L1滑脱1例;各型均无L5滑脱病例。结论Ⅰ型移行椎L4/5、L5/S1节段均可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Ⅱ型、Ⅲ型、Ⅳ型则只发生在L4/5节段和L3/4节段,L5/S1节段没有突出。Ⅰ型和Ⅱ移行椎以L5/S1节段狭窄及退变多见,L4/5次之;而Ⅲ型和Ⅳ型移行椎时腰椎管狭窄症于L4/5节段最多,L3/4次之,L5/S1节段没有狭窄,所有移行椎病例没有L5滑脱及峡部裂发生,L4滑脱最多,以Ⅱ型、Ⅲ型占主要,其次为L2、L3滑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移行椎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滑脱
原文传递
合并移行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神经根支配区的变化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欣 王大巍 +4 位作者 孙亦强 赵子豪 窦永峰 胡鹏 耿晓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1-746,共6页
背景:腰骶移行椎是一种常见的先天脊柱畸形,国内外学者均有报道移行椎患者的腰骶神经根支配I区可能会发生改变,但并未系统阐述其支配区的变化以及该种改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的指导意义。目的:探讨当存在腰骶移行椎时,腰骶神经根... 背景:腰骶移行椎是一种常见的先天脊柱畸形,国内外学者均有报道移行椎患者的腰骶神经根支配I区可能会发生改变,但并未系统阐述其支配区的变化以及该种改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的指导意义。目的:探讨当存在腰骶移行椎时,腰骶神经根的运动和感觉支配区发生改变的可能性。方法: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对研究的相关伦理要求,参与试验的患病个体及其家属对试验过程完全知情同意。回顾分析321例单一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38例(11.8%)存在腰骶移行椎,包括骶椎腰化26例、腰椎骶化12例。26例骶椎腰化患者中,23例为L5/S1(L6)椎间盘突出,压迫S1(L6)神经根。12例腰椎骶化患者中,8例为L3/4椎间盘突出,压迫L4神经根。在283例正常结构的患者中,138例患者L5/S1椎间盘突出压迫S1神经根,95例患者L4/L5椎间盘突出压迫L5神经根,47例患者L3/L4椎间盘突出压迫L4神经根。比较术前骶椎腰化患者S1神经根受压的症状、腰椎骶化患者L4神经根受压的症状与正常腰骶椎患者L4、L5或S1神经根受压的症状。结果与结论:(1)S1神经根受压所致运动功能减退的分布在骶椎腰化患者组和正常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L4神经根受压所致运动功能减退的分布在腰椎骶化患者组和正常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骶椎腰化患者S1神经根受压所致的运动功能减退与正常状态下L5神经根受压所致的运动功能减退相似;而腰椎骶化患者L4神经根受压所致的运动功能减退与正常状态下L5神经根受压所致的运动功能减退相似;皮肤感觉异常的分析也显示了相似的结果;(4)结果说明,腰骶神经根的功能在移行椎患者中发生改变,使得骶椎腰化患者的S1神经根起到L5神经根的通常功能(神经根功能上移),腰椎骶化患者的L4神经根起到L5神经根的通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移行椎 腰骶神经根 支配区变化 腰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腰骶部移行椎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黄清奇 刘少强 梁珪清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6-160,共5页
腰骶部移行椎(LSTV)是较常见的一种发育异常,表现为解剖变异及生物力学的改变,常并发下腰痛、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多种脊柱疾病。LSTV的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意义重大,早期影像学检查因其仅以形态学变化判断移... 腰骶部移行椎(LSTV)是较常见的一种发育异常,表现为解剖变异及生物力学的改变,常并发下腰痛、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多种脊柱疾病。LSTV的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意义重大,早期影像学检查因其仅以形态学变化判断移行椎的类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主要从LSTV的解剖及变异、对局部力学和脊柱力线的改变及其与脊柱疾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生物力学 腰骶部移行椎
原文传递
腰脊柱结构与椎间盘突出症关系的X线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孙钢 董泳 孙国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167-168,178,共3页
目的:用x线平片探讨腰脊柱结构与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关系。材料和方法:用髂嵴连线,腰骶移行椎,腰骶角三个参数分析208例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前X线平片。结果:深座骨盆L5的患者,L4-5椎间盘突出发病率高... 目的:用x线平片探讨腰脊柱结构与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关系。材料和方法:用髂嵴连线,腰骶移行椎,腰骶角三个参数分析208例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前X线平片。结果:深座骨盆L5的患者,L4-5椎间盘突出发病率高,高骑骨盆L5的患者,L5-S1椎间盘突出发病率高;有腰骶移行椎变异者,腰椎间盘突出发病率高于无变异者;腰骶角在椎间盘突出发病中的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结论:腰脊柱结构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部位有关,相当部分L5-S1椎间盘突出,行经皮椎间盘切除术中,不需髂骨翼钻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脊柱结构 椎间盘突出症 X线诊断
下载PDF
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孔德茂 陈伯华 +4 位作者 胡有谷 马学晓 张国庆 岳斌 相宏飞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4年第5期412-415,421,共5页
背景:目前,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尚存争议。目的:探讨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和腰骶部移行椎对腰椎间盘再突出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三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组193例,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初次行手... 背景:目前,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尚存争议。目的:探讨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和腰骶部移行椎对腰椎间盘再突出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三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组193例,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初次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包括有腰骶部移行椎患者111例和无腰骶部移行椎患者82例;对照组220例,选取同期健康查体的无症状人群;腰椎间盘再突出组33例,选取2004年4月至2010年8月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再突出患者,包括有腰骶部移行椎患者18例和无腰骶部移行椎患者15例。分别对三组行影像学检查,统计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生率和类型,观察椎间盘突出部位与腰骶部移行椎的关系。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组、对照组和腰椎间盘再突出组的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生率分别为:57.51%、51.82%和54.55%,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1.34,P〉0.05)。其中CastellviⅠ型的发生率分别为38.86%、45.00%和36.36%,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2.01,P〉0.05);Ⅱ型的发生率分别为:12.95%、4.55%和15.15%,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9.35,P〈0.01),而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与腰椎间盘再突出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12,P〉0.05);Ⅲ型的发生率分别为5.18%,2.27%和0,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3.92,P〉0.05);Ⅳ型的发生率为0.52%、0和3.03%,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5.94,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中腰骶部移行椎患者L4~5节段突出71.17%、L5~S1节段突出26.13%,分别与无腰骶部移行椎患者L4~5节段突出48.78%、L5~S1节段突出47.56%,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χ2=10.00,P〈0.01;χ2=9.49,P〈0.01)。腰椎间盘突出症组中Ⅰb和Ⅱa型腰骶部移行椎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节段以L4~5多见,分别为30.63%和12.61%,与L5~S1节段发生率为11.71%和1.80%相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χ2=11.90,P〈0.01;χ2=15.20,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移行椎 腰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腰骶移行椎伴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7
7
作者 张铁峰 陈崇文 +4 位作者 佟斌 张露 韩爽 程漠松 阚阔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腰骶移行椎伴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对65例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有腰骶移行椎伴椎间盘突出患者行腰椎后路手术治疗,采用单侧开窗29例,双侧开窗10例,椎板减压、扩大神经根管26例(其中15例应用椎弓根螺... 目的:探讨腰骶移行椎伴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对65例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有腰骶移行椎伴椎间盘突出患者行腰椎后路手术治疗,采用单侧开窗29例,双侧开窗10例,椎板减压、扩大神经根管26例(其中15例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1.7±2.5)岁,低于一些文献报道。65例中有37例(57%)伴有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凸,有15例(23%)出现神经根支配区变异。腰椎骶化时,可出现神经根支配区有下移倾向;骶椎腰化时,神经根支配区有上移倾向。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7年。其中单侧开窗满意率为25/29,双侧开窗满意率为9/10,椎板减压、扩大神经根管及内固定术满意率为22/26。结论腰骶移行椎伴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较轻,可伴有脊柱侧凸,部分可有神经根支配区发生变异,其表现为腰椎骶化时可出现神经根支配区下移倾向,而骶椎腰化时可出现上移倾向。选择合理术式,可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移行椎 椎间盘突出症 支配区变化 长期随诊
下载PDF
222例腰骶移行椎影像学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杜心如 赵玲秀 顾少光 《解剖与临床》 2010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腰骶移行椎的影像学形态特点,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临床及影像资料完整的腰骶移行椎222例,根据横突形态特点,按Castellvi法进行分类,并对病变节段进行分析。结果:Ⅰ型79例,占35.6%... 目的:探讨腰骶移行椎的影像学形态特点,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临床及影像资料完整的腰骶移行椎222例,根据横突形态特点,按Castellvi法进行分类,并对病变节段进行分析。结果:Ⅰ型79例,占35.6%,其中L4~5突出8例,L5~S1突出15例,L4峡部裂、滑脱3例;Ⅱ型51例,占23%,其中L4~5,突出20例,L3~4突出4例,L4峡部裂、滑脱12例;Ⅲ型80例,占36%,其中L4~5,突出38例,L4峡部裂12例,L3~4突出3例;Ⅳ型9例,占4.1%,其中L4~5突出4例;特殊类型3例,占1.3%,均为L4~5突出。结论:Ⅰ型移行椎L4-5,L5~S1均可能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正常腰椎无明显区别,Ⅱ、Ⅲ、Ⅳ型只发生L4~5和L3~4节段腰椎间盘突出,而不发生L5~S1椎间盘突出,即移行椎以上的节段可发生病变。本组中没有L5部裂及滑脱病例,均为L4峡部裂和L4~5以上节段滑脱,据此提出了腰骶移行椎的特殊类型,即单纯椎间融合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移行椎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滑脱
原文传递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部发育异常的配对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少强 陈伟 +4 位作者 吴彬彬 刘伯龄 王华锋 陈齐勇 梁珪清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26-29,33,共5页
目的:分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ALDH)与腰骶部发育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ALDH患者52例作为ALDH组,按照1∶1配对原则,选取同期无症状青少年5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统计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生率及... 目的:分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ALDH)与腰骶部发育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ALDH患者52例作为ALDH组,按照1∶1配对原则,选取同期无症状青少年5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统计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生率及Castellvi分型等。结果:ALDH组的腰骶部移行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ALDH患者中,腰骶部移行椎患者和无腰骶部移行椎患者在L_(3~4),L_(4~5)及L_5S_1节段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b型腰骶部移行椎的L_(4~5)节段多于L_5S_1节段(P<0.05),Ⅲb型腰骶部移行椎的L_5S_1节段多于L_(4~5)节段(P<0.05),其它型L_(4~5)和L_5S_1节段的ALDH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DH并发腰骶部移行椎的发生率高于正常青少年,其中Ⅰb型腰骶部移行椎易致L_(4~5)节段椎间盘突出,Ⅲb型腰骶部移行椎易致L_5S_1节段椎间盘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移行椎 青少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 配对分析
原文传递
腰骶移行椎患者腰骶神经根支配区域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侯黎升 崔洪鹏 +7 位作者 阮狄克 白雪东 王亦舟 何勍 赵程 李海峰 李威 徐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3-667,共5页
目的探讨腰骶移行椎(LSTV)患者腰骶神经根支配区域的变化规律。方法 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经脊柱全长片证实为LSTV,CT和/或MRI明确存在间盘突出的腰腿痛患者。查体明确其受压腰骶神经根支配区域的变化规律。不含C-I型腰椎骶化(SZ)和C-Ⅲ... 目的探讨腰骶移行椎(LSTV)患者腰骶神经根支配区域的变化规律。方法 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经脊柱全长片证实为LSTV,CT和/或MRI明确存在间盘突出的腰腿痛患者。查体明确其受压腰骶神经根支配区域的变化规律。不含C-I型腰椎骶化(SZ)和C-ⅢB型骶椎腰化(LZ)。结果 12例SZ和12例LZ纳入研究。12例SZ中,5例C-ⅢB、3例非矩形化型及1例ⅢA型的受压神经呈非LSTV者同节段和/或下一节段神经受压表现,3例C-IIB受压神经呈非LSTV者同神经受压表现。12例LZ中,10例完全型受压神经呈非LSTV者同节段和/或上一节段神经根受压表现,1例完全型S1~2神经受压呈非LSTV者L4~S2神经受压表现,1例C-IV型受压神经呈现正常个体同神经受压。结论 SZ时,腰神经根呈现正常个体同和/或低一节段神经根功能;LZ时,腰骶神经根易表现出正常个体同和/或高一节段神经根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移行椎 腰骶神经根 误诊 脊柱全长影像 支配区变化
下载PDF
远端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11
作者 易蒙 丁立祥 +1 位作者 宋继鹏 林万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056-2061,共6页
远端综合征(Far-out syndrome, FOS)是一种以椎间孔外L5神经根受压引起的不同临床症状为特征的疾病。它区别于神经根在常见位置受到压迫,具有独特的解剖学特征。为了明确FOS的诊断,CT、MRI等是较好的诊断方法。对于确诊FOS的患者也应考... 远端综合征(Far-out syndrome, FOS)是一种以椎间孔外L5神经根受压引起的不同临床症状为特征的疾病。它区别于神经根在常见位置受到压迫,具有独特的解剖学特征。为了明确FOS的诊断,CT、MRI等是较好的诊断方法。对于确诊FOS的患者也应考虑保守治疗,但如果出现了无法缓解的症状,手术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减压肯定是有效的,但是否进行融合手术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此疾病很少被报道,对于最佳治疗方法至今没有共识,也缺乏大样本的疗效分析和对照研究。未来应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更好地诊断与治疗该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综合征 外侧出口区狭窄 椎间孔外狭窄 腰骶移行椎
原文传递
腰脊柱构型与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志厚 吕金柱 刘晓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56-157,共2页
本文复习了205例已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术前x线表现,结果提示深座L5发生L4~5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增高,而高骑L5则与L5~S1椎间盘突出有关,腰骶移行椎的发生率较正常人显著增高,而腰骶角的病理意义尚难确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脊柱构型 病理
下载PDF
MRI在年轻人腰骶移行椎伴椎间盘退变中的评估价值
13
作者 王振波 邹月芬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年第9期1596-1599,1610,共5页
目的:探讨年轻人腰骶移行椎(LSTV)与椎间盘退变MRI征象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例组74例LSTV(男性45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28±5岁)和对照组75例非LSTV(男性34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28±4岁)均伴有下腰痛患者的所有资料。... 目的:探讨年轻人腰骶移行椎(LSTV)与椎间盘退变MRI征象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例组74例LSTV(男性45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28±5岁)和对照组75例非LSTV(男性34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28±4岁)均伴有下腰痛患者的所有资料。观察最下两个腰椎间盘MR征象特点,记录Pfirrmann分级、Modic改变(MC)、椎间盘局限性高信号区(HIZ)和椎间盘突出(LDH),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LSTV组移行椎间盘退变(Pfirrmann 3-5级32.4%,HIZ6.8%,LDH14.9%),比对照组L5-S1椎间盘退变(Pfirrmann 3-5级49.3%,HIZ18.7%,LDH73.3%)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STV组移行椎间盘退变(MC8.1%)与对照组L5-S1(MC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7)。LSTV组上位椎间盘退变(Pfirrmann 3-5级52.7%,MC28.4%,LDH82.1%),比对照组L4-5椎间盘退变(Pfirrmann 3-5级29.3%,MC1.3%,LDH48.0%)更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STV组上位椎间盘退变(HIZ20.3%)与对照组L5-S1(HIZ1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9)。此外,LSTV组上位椎间盘退变(Pfirrmann 3-5级,HIZ,LDH)与对照组L5-S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1,P=0.805,P=0.260)。而LSTV组上位椎间盘退变(MC)比对照组L5-S1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人LSTV容易引起上位椎间盘提早退变,MRI可以准确评估椎间盘退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移行椎 LSTV 腰骶移行椎 Pfirrmann分级
下载PDF
腰骶移行椎与腰腿疼痛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恩斌 聂潘荣 +3 位作者 罗杰 贾浩梅 苏明华 李毓银 《中医临床研究》 2010年第6期86-87,共2页
目的:腰骶移行椎在临床上较多见,掌握其与腰腿疼痛存在的关系以利临床诊治。方法:自2003年1月到2009年6月我们对436例腰腿疼痛病人中的242例有腰骶移行椎病例临床诊治过程中得到体会。结果:242例腰腿疼痛伴有腰骶移行椎的诊治过程... 目的:腰骶移行椎在临床上较多见,掌握其与腰腿疼痛存在的关系以利临床诊治。方法:自2003年1月到2009年6月我们对436例腰腿疼痛病人中的242例有腰骶移行椎病例临床诊治过程中得到体会。结果:242例腰腿疼痛伴有腰骶移行椎的诊治过程得出其两者的关系。结论:腰骶移行椎潜在很多因素致腰腿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移行椎 腰腿疼痛
下载PDF
腰椎骶化对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影响的影像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欣强 刘中原 +4 位作者 丁若汀 申星 程勇泉 蒋晖 陈建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86-590,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骶化对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8年7月就诊的125例L4峡部裂患者,其中59例伴有腰椎骶化。根据Castellvi分型将腰椎骶化者分为Castellvi Ⅱ型组及Castellvi Ⅲ型组。分别比较腰椎骶化组与无... [目的]探讨腰椎骶化对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8年7月就诊的125例L4峡部裂患者,其中59例伴有腰椎骶化。根据Castellvi分型将腰椎骶化者分为Castellvi Ⅱ型组及Castellvi Ⅲ型组。分别比较腰椎骶化组与无腰椎骶化组、Castellvi Ⅱ型组与Castellvi Ⅲ型组的滑脱率、椎间盘及终板的退变程度。[结果]腰椎骶化组与无腰椎骶化组在性别及年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骶化组的滑脱率为(33.32±14.42)%,明显高于无腰椎骶化组的(23.76±10.25)%(P<0.05)。腰椎骶化组椎间盘改良Pfirrmann分级明显高于无腰椎骶化组(P=0.002)。Castellvi Ⅱ型组23例,Castellvi Ⅲ型组36例,两组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tellvi Ⅱ型组的滑脱率为(28.42±14.28)%,明显低于Castellvi Ⅲ型组的(36.46±13.80)%(P=0.035)。两组椎间盘及终板的退变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骶化加剧了L4峡部裂性滑脱及椎间盘退变,且骨性融合越明显,相应的滑脱程度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峡部裂 腰椎滑脱 腰骶部移行椎 腰椎骶化 椎间盘退变
原文传递
Castellvi-Ⅱa型骶椎腰化并L5~S2椎间盘突出1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黎升 白雪东 +5 位作者 葛丰 何勍 李欢迎 阮狄克 程实 李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77-1179,共3页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1岁,2017年8月底弯腰搬举重物后出现下腰部疼痛,持续半个月未见好转,于9月12日就诊。体格检查:腰部最下方2个棘突间隙压痛,弯腰略受限,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5分。下肢感觉运动正常。考虑棘间...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1岁,2017年8月底弯腰搬举重物后出现下腰部疼痛,持续半个月未见好转,于9月12日就诊。体格检查:腰部最下方2个棘突间隙压痛,弯腰略受限,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5分。下肢感觉运动正常。考虑棘间韧带损伤。给予口服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外敷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红药贴膏(沈阳红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建议避免弯腰负重。1周后腰痛减轻,但出现左小腿外侧放射性麻木,遂复诊。体格检查:腰椎最下2个棘突间隙及左旁压痛,VAS评分4分,叩击时疼痛向左小腿外侧放射;左下肢直腿抬高60°,加强试验阳性;小腿外侧痛觉过敏,VAS评分4分;左踝反射减弱。呈左L5、S1神经根受压激惹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移行椎 Castellvi分型 骶椎腰化 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腰骶移行椎与骶骨之间椎间盘的MRI影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心如 赵玲秀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7-550,共4页
目的探讨腰骶移行椎与骶骨之间椎间盘的MRI影像特点。方法对52例腰骶移行椎患者的MRI及X线片影像学进行分析。结果Ⅰ型23.1%(12例)、Ⅱ型17.3%(9例)、Ⅲ型48.1%(25例)、Ⅳ型11.5%(6例)。Ⅰ型腰骶移行椎与骶骨间椎间盘的形态与正常腰椎的... 目的探讨腰骶移行椎与骶骨之间椎间盘的MRI影像特点。方法对52例腰骶移行椎患者的MRI及X线片影像学进行分析。结果Ⅰ型23.1%(12例)、Ⅱ型17.3%(9例)、Ⅲ型48.1%(25例)、Ⅳ型11.5%(6例)。Ⅰ型腰骶移行椎与骶骨间椎间盘的形态与正常腰椎的L5/S1椎间盘相同;Ⅱ型与正常相近,但有发育不良现象;Ⅲ型和Ⅳ型则明显发育不良。结论Ⅰ型的椎间盘具备与正常L5/S1椎间盘相同的功能;Ⅱ型其椎间盘接近正常L5/S1椎间盘;Ⅲ型和Ⅳ型则为残存椎间盘,几乎不具备椎间盘功能,无退变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移行椎 椎间盘 MRI
下载PDF
特殊类型腰骶移行椎的影像学表现
18
作者 王振波 邹月芬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2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腰骶移行椎(LSTV)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特殊类型腰骶移行椎的所有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10例中,骶椎腰化8例,腰椎骶化2例。所有10例双侧横突均未见肥大,高度均<19 mm,双侧横突-骶骨翼...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腰骶移行椎(LSTV)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特殊类型腰骶移行椎的所有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10例中,骶椎腰化8例,腰椎骶化2例。所有10例双侧横突均未见肥大,高度均<19 mm,双侧横突-骶骨翼均未形成假关节或骨性融合。2例腰椎骶化表现为腰-骶椎体间骨性融合,椎间隙部分或完全消失。4例骶椎腰化磁共振(MR)均可见发育成熟的S1~2椎间盘;表现为移行椎间盘突出2例,上位椎间盘突出4例;移行椎间盘pfirrmann 2级2例,3级1例,4级1例(伴纤维环断裂、终板Modic改变),上位椎间盘pfirrmann 2级1例,3级2例,4级1例。结论特殊类型LSTV表现为横突未见肥大,且可见到“第6腰椎”或腰-骶椎体间的骨性融合,MRI可见到发育成熟的S1-2椎间盘或完全塌陷的L5~S1椎间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移行椎 骶椎腰化 腰椎骶化
下载PDF
腰骶移行椎的影像学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亚萍 林薇 《医学综述》 2014年第24期4526-4528,共3页
腰骶移行椎的存在与否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意义重大,腰骶移行椎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早期X线片为主要诊断手段,因其仅单纯从形态学变化方面评价移行椎存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 腰骶移行椎的存在与否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意义重大,腰骶移行椎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早期X线片为主要诊断手段,因其仅单纯从形态学变化方面评价移行椎存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成像的应用对腰骶移行椎的发现及伴随征象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该文就腰骶移行椎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等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移行椎 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腰骶移行椎上一节段腰椎的形态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20
作者 杨立辉 柳伟 +4 位作者 王瑞 张继宗 孔晓川 安立琨 杜心如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2-395,共4页
目的研究腰骶移行椎上一节段腰椎的形态特点,为腰骶移行椎合并腰椎滑脱、不稳症时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提供依据。方法对59例腰骶移行椎上一节段腰椎标本的矢状径、横径,峡部的高度、厚度;椎弓根的纵径、横径;椎板的高度、厚度;脊椎指数... 目的研究腰骶移行椎上一节段腰椎的形态特点,为腰骶移行椎合并腰椎滑脱、不稳症时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提供依据。方法对59例腰骶移行椎上一节段腰椎标本的矢状径、横径,峡部的高度、厚度;椎弓根的纵径、横径;椎板的高度、厚度;脊椎指数及退变情况等进行观测。结果腰骶移行椎上一节段椎体前后径(34.1±2.7)mm,横径(47.5±4.6)mm;峡部高度(12.9±1.6)mm;峡部厚度(9.0±1.2)mm;椎弓根纵径(10.6±2.4)mm,椎弓根横径(14.0±2.4)mm;椎板高度(18.2±2.6)mm,椎板厚度(5.7±1.2)mm。脊椎指数:1:4.35;81.4%(48例)发生椎体增生,未发现峡部裂。结论腰骶移行椎上一节段腰椎椎体各径线及椎弓根横径较正常L4椎体大,可选择直径稍大的椎弓根螺钉;峡部厚度较正常L4增加;峡部不存在发育薄弱和局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腰骶移行椎 上一节段腰椎 第4腰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