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骶椎腰化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解剖学参数测量及下腰椎有限元力学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毕殿海 罗少林 +1 位作者 裴娜 曾欢高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目的基于EOS影像系统测量无症状骶椎腰化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解剖学参数,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评估弯腰情况下骶椎腰化患者下腰椎的受力情况。方法共纳入经EOS影像系统检查的44例受试者,其中骶椎腰化患者11例,依据性别及年龄且按照1∶... 目的基于EOS影像系统测量无症状骶椎腰化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解剖学参数,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评估弯腰情况下骶椎腰化患者下腰椎的受力情况。方法共纳入经EOS影像系统检查的44例受试者,其中骶椎腰化患者11例,依据性别及年龄且按照1∶3的比例纳入正常受试者33例。两组患者均测量并比较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腰椎前凸角(LL)、骨盆投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及骶骨倾斜角(SS),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两组受试者PI与LL间相关性。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建立骶椎腰化下腰椎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前屈、后伸、左右弯腰动作时下腰椎模型的受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PI、PT、SS及LL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研究发现,两组受试者PI与LL均成正相关,其中骶椎腰化组(r=.0.69,P<0.05)、正常组(r=0.52,P<0.05)。模型进行前屈、后伸、左侧弯腰、右侧弯腰状态下,弯矩均为2 Nmm,应力集中现象均由下向上逐渐减小,最大应力集中点位于下关节突处。结论骶椎腰化患者的腰椎生理曲度及受力分布较正常者具有明显差异,尤其移行椎椎间盘与关节突关节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容易出现脊柱早期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椎腰化 脊柱-骨盆矢状面 有限元分析 解剖学
下载PDF
脊柱全长片在腰骶移行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侯黎升 白雪东 +7 位作者 阮狄克 史丽静 崔洪鹏 何勍 林井副 李威 惠战强 赵程 《解剖与临床》 2010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全长片判定腰骶移行椎的准确性.方法:采用143例脊柱全长影像资料,分析其腰椎骶化(SZ)与骶椎腰化(LZ)分布情况,L5椎体与Tuffier线的关系及矩形化表现.结果:L5椎体在Tuffier线以下者男82.1%,女 79.7%.6例 IIIB型SZ椎... 目的:探讨脊柱全长片判定腰骶移行椎的准确性.方法:采用143例脊柱全长影像资料,分析其腰椎骶化(SZ)与骶椎腰化(LZ)分布情况,L5椎体与Tuffier线的关系及矩形化表现.结果:L5椎体在Tuffier线以下者男82.1%,女 79.7%.6例 IIIB型SZ椎体无矩形化表现,7例完全型LZ双侧横突高度小于19 mm.12例T12肋缺如单凭腰椎平片可能误为存在腰骶移行椎(LSTV).结论:单纯腰椎平片无法避免漏误诊LSTV.只有脊柱全长片才能准确判定LST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全长片 腰骶移行椎 腰椎骶化 骶椎腰化
原文传递
腰椎平片漏诊的腰椎骶化及骶椎腰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候黎升 崔洪鹏 +8 位作者 阮狄克 史丽静 白雪东 何勍 李海峰 谢雁 赵程 李威 徐成 《解剖与临床》 2010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全长片对腰椎平片漏诊的腰骶移行椎的诊断作用.方法:184例(男99例,女85例)腰腿疼患者接受脊柱全长影像检查.利用脊柱全长影像资料,明确是否存在Castellvi分型之外的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结果:9例(4.9%)非矩形化完全... 目的:探讨脊柱全长片对腰椎平片漏诊的腰骶移行椎的诊断作用.方法:184例(男99例,女85例)腰腿疼患者接受脊柱全长影像检查.利用脊柱全长影像资料,明确是否存在Castellvi分型之外的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结果:9例(4.9%)非矩形化完全型腰椎骶化依据腰椎平片无法辨出,其中6例L5与S1椎板融合,3例L5~S1椎板间结构残留.12例(6.5 %)S1完全腰化为L5样外观,出现S1~2间盘及椎板间结构,横突宽度小于19 mm,腰椎平片会漏诊.结论:临床上存在两种单纯腰椎平片可能漏诊的腰骶移行椎,一种是非矩形化完全型腰椎骶化,(可进一步分为L5~S1椎板残留与椎板融合两种亚型),一种是双侧横突均小于19 mm的彻底型骶椎腰化,只能通过脊柱全长片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椎腰化 腰椎骶化 漏诊 腰椎平片 脊柱全长片
原文传递
Castellvi-Ⅱa型骶椎腰化并L5~S2椎间盘突出1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侯黎升 白雪东 +5 位作者 葛丰 何勍 李欢迎 阮狄克 程实 李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77-1179,共3页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1岁,2017年8月底弯腰搬举重物后出现下腰部疼痛,持续半个月未见好转,于9月12日就诊。体格检查:腰部最下方2个棘突间隙压痛,弯腰略受限,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5分。下肢感觉运动正常。考虑棘间...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1岁,2017年8月底弯腰搬举重物后出现下腰部疼痛,持续半个月未见好转,于9月12日就诊。体格检查:腰部最下方2个棘突间隙压痛,弯腰略受限,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5分。下肢感觉运动正常。考虑棘间韧带损伤。给予口服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外敷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红药贴膏(沈阳红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建议避免弯腰负重。1周后腰痛减轻,但出现左小腿外侧放射性麻木,遂复诊。体格检查:腰椎最下2个棘突间隙及左旁压痛,VAS评分4分,叩击时疼痛向左小腿外侧放射;左下肢直腿抬高60°,加强试验阳性;小腿外侧痛觉过敏,VAS评分4分;左踝反射减弱。呈左L5、S1神经根受压激惹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移行椎 Castellvi分型 骶椎腰化 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法医学鉴定16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飞翔 张玲莉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时腰椎如何定位及在法医学鉴定中的注意事项,为规范法医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有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的被鉴定人,结合其病因、临床表现探讨与外伤的关系,以及如何准确定位椎体。结果6例为腰椎... 目的探讨分析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时腰椎如何定位及在法医学鉴定中的注意事项,为规范法医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有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的被鉴定人,结合其病因、临床表现探讨与外伤的关系,以及如何准确定位椎体。结果6例为腰椎骶化,10例为骶椎腰化,多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结论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是先天性脊柱畸形,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与外伤无因果关系,法医学鉴定时应该足够重视,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骶化 骶椎腰化 法医学鉴定
下载PDF
特殊类型腰骶移行椎的影像学表现
6
作者 王振波 邹月芬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2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腰骶移行椎(LSTV)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特殊类型腰骶移行椎的所有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10例中,骶椎腰化8例,腰椎骶化2例。所有10例双侧横突均未见肥大,高度均<19 mm,双侧横突-骶骨翼...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腰骶移行椎(LSTV)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特殊类型腰骶移行椎的所有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10例中,骶椎腰化8例,腰椎骶化2例。所有10例双侧横突均未见肥大,高度均<19 mm,双侧横突-骶骨翼均未形成假关节或骨性融合。2例腰椎骶化表现为腰-骶椎体间骨性融合,椎间隙部分或完全消失。4例骶椎腰化磁共振(MR)均可见发育成熟的S1~2椎间盘;表现为移行椎间盘突出2例,上位椎间盘突出4例;移行椎间盘pfirrmann 2级2例,3级1例,4级1例(伴纤维环断裂、终板Modic改变),上位椎间盘pfirrmann 2级1例,3级2例,4级1例。结论特殊类型LSTV表现为横突未见肥大,且可见到“第6腰椎”或腰-骶椎体间的骨性融合,MRI可见到发育成熟的S1-2椎间盘或完全塌陷的L5~S1椎间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移行椎 骶椎腰化 腰椎骶化
下载PDF
有限元法分析骶椎腰化的力学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健 关天民 朱晔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3期5249-5253,共5页
背景:骶椎腰化会导致脊柱节段发生变化,致使脊柱力学结构发生变化,容易引发脊柱病变。目的:分析骶椎腰化模型与正常骶椎模型的静力学区别。方法:通过CT数据基于逆向工程原理建立腰骶几何模型,实验组为骶椎腰化模型,对照组为正常骶椎模型... 背景:骶椎腰化会导致脊柱节段发生变化,致使脊柱力学结构发生变化,容易引发脊柱病变。目的:分析骶椎腰化模型与正常骶椎模型的静力学区别。方法:通过CT数据基于逆向工程原理建立腰骶几何模型,实验组为骶椎腰化模型,对照组为正常骶椎模型,通过CT数据灰度值进行材料属性梯度赋予,建立韧带,在L_(4)椎体表面施加200 N的集中力模拟重力,同时在X轴正负向、Y轴正负向、Z轴正负向施加2 N·m的弯矩,模拟椎体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种运动工况,分析模型应力分布、椎体偏转角度及椎间盘L_(5)与骶骨间的应力分布。结果与结论:①在6种工况加载下,实验组模型应力集中明显产生于S_(1)与S_(2)关节突接触位置,并且偏转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②从椎间盘应力云图分布可以看出,两组模型的应力分布区域接近,符合脊柱受力特性,但实验组椎间盘应力值明显均大于对照组,最大值2.480 MPa出现在实验组前屈工况下,实验组与对照组模型的椎间盘应力差值最大为1.7225 MPa;③结果表明,骶椎腰化整体结构不稳定,尤其是移行椎与骶椎连接位置应力集中更明显,影响到整个脊柱力线的稳定,进而导致脊柱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椎腰化 腰椎稳态 梯度赋值 有限元 CT图像 逆向工程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有限元模型建立青少年骶椎腰化的验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吴雪海 王星 +4 位作者 张少杰 徐雪彬 史君 王铁英 李志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7期4283-4288,共6页
背景:腰椎骶化会使椎体节段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在运动中引起腰痛。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青少年腰椎骶化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的:建立青少年骶椎腰化患者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骶椎腰化患者在模拟正常运动条件下腰椎力学特性及应力应变规律,... 背景:腰椎骶化会使椎体节段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在运动中引起腰痛。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青少年腰椎骶化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的:建立青少年骶椎腰化患者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骶椎腰化患者在模拟正常运动条件下腰椎力学特性及应力应变规律,为临床中骶椎腰化引起的腰痛治疗提供力学依据。方法:选择1例骶椎腰化16岁男性青少年患者的CT影像,利用mimics 16.0初步建立腰椎数据的三维模型、导入Geomagic studio和ANASYS WorkBench软件采用三维数字医学建模方法,建立包括椎间盘的下腰段和骶段有限元模型。通过施加2 N·mm的力矩模拟加载正常人体载荷后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运动对模型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分析各工况条件下移位椎的力学变化特性。试验于2018-03-05经内蒙古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YKD2018015。结果与结论:在伸屈活动时L_(5)及S_(1)椎弓根承受应力显著大于侧弯活动,移行的S_(1)椎弓根应力变化方向与正常成人L_(5)椎弓根峡部应力变化方向相同。青少年骶椎腰化患者,移行椎在腰椎活动中,S_(1)椎弓根峡部所承受的应力明显大于L_(5)椎弓根峡部,其小关节突及椎间盘承受应力更大。提示对于青少年骶椎腰化患者,在腰椎活动中随着移行椎的应力增大,更易造成疲劳骨折及峡部裂,而小关节突及椎间盘承受应力的增加,使其易出现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椎腰化 椎弓峡部 数字化建模 有限元分析 青少年 3D 力学 影像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骶椎腰化手术治疗
9
作者 王春祯 李登禄 +2 位作者 牟世祥 王禹增 张红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4年第4期33-34,共2页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骶椎腰化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6例患者根据术前影像学诊断与体征,采用椎板开窗,摘除突出椎间盘,扩大侧隐窝,游离脂肪片加几丁糖预防瘢痕形成。结果 26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5年,优良率88.5%。结论 腰椎...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骶椎腰化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6例患者根据术前影像学诊断与体征,采用椎板开窗,摘除突出椎间盘,扩大侧隐窝,游离脂肪片加几丁糖预防瘢痕形成。结果 26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5年,优良率88.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骶椎腰化患者进行手术时应根据个体差异综合考虑才能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骶椎腰化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腰椎人字嵴顶点椎弓根螺钉进钉方法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15
10
作者 杜心如 赵玲秀 +1 位作者 张一模 叶启彬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研究以腰椎人字嵴顶点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00套成人干燥腰椎骨标本上对人字嵴的出现率、人字嵴顶点与椎弓根中心的关系进行了观测。结果:①腰椎人字嵴出现率为94.8%。其中L1为96.7%;L2为98.... 目的:研究以腰椎人字嵴顶点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00套成人干燥腰椎骨标本上对人字嵴的出现率、人字嵴顶点与椎弓根中心的关系进行了观测。结果:①腰椎人字嵴出现率为94.8%。其中L1为96.7%;L2为98.9%;L3为100%;L4为99%;L5为81%;②进钉角度:L1为5.1°±4.7°;L2为6.2°±3.7°;L3为7.5°±3.2°;L4为8.9°±3.3°;L5为10.7°±7.9°。③进钉深度:L1为(4.3±0.3)cm;L2为(4.3±0.3)cm;L3为(4.5±0.4)cm;L4为(4.3±0.3)cm;L5为(4.1±0.3)cm。结论:①腰椎的人字嵴结构恒定存在,变异小,且不受退变影响;②人字嵴顶点位于或接近椎弓根中心,不需过多地显露横突和关节突关节,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进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弓根 螺钉进钉点 解剖 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加前路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90
11
作者 马远征 陈兴 +4 位作者 薛海滨 郭立新 李宏伟 白一冰 才晓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加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1 995年 3月至 2 0 0 0年 3月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前路植骨融合的胸腰椎结核患者 35例 ,包括植骨融合率、截瘫恢复情况和后凸畸形...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加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1 995年 3月至 2 0 0 0年 3月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前路植骨融合的胸腰椎结核患者 35例 ,包括植骨融合率、截瘫恢复情况和后凸畸形矫正状况。随访时间 1 5~ 5年 ,平均 3 4年。结果 :术后 1~ 1 5年所有患者均显示骨性融合 ;2 8例合并截瘫患者中 ,症状改善 2 6例 ,改善率 92 9% ;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 2 9 7° ,1 5~ 5年后随访 ,后凸角度平均丢失 2 9°。结论 :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加前路植骨融合能加强脊柱的稳定性 ,促进骨融合和截瘫恢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胸椎 腰椎 椎弓根系统 内固定 植骨融合 治疗
下载PDF
脊柱内镜技术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89
12
作者 张西峰 张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81-85,共5页
近年来,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的临床应用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脊柱内镜技术及相应技术的迅速发展,该技术也在传统开放手术领域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脊柱内镜技术已逐步... 近年来,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的临床应用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脊柱内镜技术及相应技术的迅速发展,该技术也在传统开放手术领域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脊柱内镜技术已逐步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在微创脊柱外科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正确认识脊柱内镜技术,掌握适应证和熟练的操作技巧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感染 DISCECTOMY 腰椎间盘摘除术 微创脊柱外科 传统开放手术 lumbar 椎间盘突出 脊柱内窥镜 椎间盘摘除 椎板间隙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0
13
作者 何仕诚 滕皋军 +4 位作者 曾水林 郭金和 方文 朱光宇 刘振田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2-365,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的几个关键技术和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骨水泥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的粉、液比例分别按 1∶1、3∶2、2∶1共 3种方式调配 ,每组 10份 ,在体外...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的几个关键技术和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骨水泥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的粉、液比例分别按 1∶1、3∶2、2∶1共 3种方式调配 ,每组 10份 ,在体外测试其聚合过程。将 4具正常成人尸体胸腰段 ,分成2组 ,1组取T12~L4共 10个椎体 ,在CT +X线透视下行经皮椎体穿刺 ,注入骨水泥 ,另 1组取T12~L4共 10个椎体 ,作抗压强度测试的对照组。将注射组和对照组分别游离成各 10个单个椎体 ,双盲法测量其纵向最大抗压强度。结果  3种比例骨水泥的稀、稠阶段持续时间及聚合时温度的升高值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合适的PMMA粉、液比例为 3∶2 ;均未发生椎弓根及椎体前缘骨皮质损伤 ,平均每个注入骨水泥 4.5ml,有 4个椎体出现椎旁静脉渗漏 ;注入PMMA的椎体的最大抗压强度比对照组提高约 38% (P <0 .0 5 )。结论 掌握适宜的PMMA粉、液比例和注射时机是PVP成功的关键因素 ;采用经椎弓根穿刺行PVP是可行的途径 ;椎体内注入PMMA可显著增强其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聚甲基丙烯酸类 介入性放射学 椎体肿瘤 骨质疏松症
原文传递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4
14
作者 格日勒 郭昭庆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7-270,273,共5页
随着脊柱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可以直达靶点手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PELD可避免传统手术创伤大、对脊柱损伤大、组织粘连等缺点,能替代解... 随着脊柱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可以直达靶点手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PELD可避免传统手术创伤大、对脊柱损伤大、组织粘连等缺点,能替代解决大部分传统手术需要解决的问题;术中出血极少,术后早期可下床进行功能锻炼,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使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在与患者持续沟通下,可避免误伤神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PELD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在手术创伤、住院时间、患者经济负担、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具有独特且明显的优势。本文就目前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展概况、适应证、操作方法、疗效以及并发症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 治疗 ENDOSCOPIC 严重并发症 微创外科技术 lumbar 手术创伤
下载PDF
经骨折椎椎弓根直接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62
15
作者 吴卫平 楼列名 +2 位作者 史永振 李振华 顾昕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838-842,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骨折椎椎弓根直接复位固定的可行性及原理。方法2001年6月~2005年11月手术治疗胸腰椎单节段爆裂性骨折患者24例,男16例,女8例;平均年龄32.5岁。骨折部位:T_(11) 2例,T_(12) 9例,L_1 11例,L_2 2例。按ASI...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骨折椎椎弓根直接复位固定的可行性及原理。方法2001年6月~2005年11月手术治疗胸腰椎单节段爆裂性骨折患者24例,男16例,女8例;平均年龄32.5岁。骨折部位:T_(11) 2例,T_(12) 9例,L_1 11例,L_2 2例。按ASIA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分级标准:A级1例,B级2例,C级5例,D级3例,E级13例。按椎管阻塞面积分为4度:Ⅰ度3例,Ⅱ度9例,Ⅲ度10例,Ⅳ度2例。手术方法:骨折椎及相邻的上、下椎体经椎弓根置入螺钉后,按固定区的正常矢状面形态将棒预弯;旋转预弯棒,利用中间螺钉作为支点,将骨折椎向前推顶,纠正伤椎后突畸形及水平移位;上、下椎弓根钉撑开,行后外侧植骨。结果所有患者获得3~34个月(平均21个月)随访,伤椎高度恢复至正常的93.6%,水平移位恢复至正常的0.6%,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26.5°恢复至术后的3.1°。椎管面积由术前的44.6%增加至术后的92.1%。骨折椎体愈合满意,不完全神经损伤手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有1~2级的恢复。无神经损伤及加重等并发症。结论经骨折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是安全可靠的方法;对骨折直接复位和固定可提高复位质量,改善固定强度及应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爆裂性骨折 椎弓根器械 骨折同定术
原文传递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 through the pedicle of fractured vertebra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A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using Sextant system: an analysis of 38 cases 被引量:54
16
作者 王洪伟 李长青 +3 位作者 周跃 张正丰 王建 初同伟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10年第3期137-145,共9页
Objective: To prospectively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 through the pedicle of fractured vertebra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A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using ... Objective: To prospectively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 through the pedicle of fractured vertebra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A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using Sextant system in the retrospective non-randomized case-control study. Methods: Atotal of 38 consecutive non-randomized patients with type A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which had been stabilized posteriorly from December 2006 to March 2009, were examined retrospectively more than 9 months after surgery. Twenty-one patients had been treated conventionally with open pedicle screw fixation (OPSF) and 17 patients received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with Sextant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 (SPPSF). As a method of evaluation, the incision size, the intraoperation and post- operative volume of blood loss, operation tim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blood transfusion, the radiological assessment of the sagittal Cobb's angle, vertebral body angle and vertebral body height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8-24 months (average 11.6 month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sion size, surgical blood loss, surgical draining Joss, operation time, hospital stay after operation, blood transfusion, the proportion of antalgic supplement and postoperative incisional VA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Mean preoperative kyphotic deformity was 16.0° and improved by 9.3° after surgery in OPSF group, but 15.2° and 10.3° respectively in SPPSF group. Mean preoperative angle of the fractured vertebral body was 15.9°and improved by 7.9° after surgery in OPSF group, but 14.9° and 6.6° respectively in SPPSF group. Mean anterior vertebral body height (% of normal) was 67.3% before surgery and 95.8% after surgery, but 69.1% and 90.1% respectively in SPPSF group. Mean posterior vertebral body height (% of normal) was 93.3% before surgery and 99.5% after surgery, but 88.9% and 93.3% respectively in SPPSF group. Among the pati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ures bone Thoracic vertebrae lumbar vertebrae Bone screws
原文传递
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单节段腰椎及其邻近节段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52
17
作者 董健文 邱奕雁 +2 位作者 赵卫东 冯丰 戎利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分析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对单节段腰椎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其对邻近节段活动度的影响。方法新鲜成人尸体腰椎标本6具,测定L4~5不稳固定节段及其上下邻近节段屈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个方向ROM,按4组顺序依次测试:A组(完整组);B组(... 目的分析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对单节段腰椎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其对邻近节段活动度的影响。方法新鲜成人尸体腰椎标本6具,测定L4~5不稳固定节段及其上下邻近节段屈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个方向ROM,按4组顺序依次测试:A组(完整组);B组(模拟L4~5不稳组);C组(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椎间单枚cage);D组(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椎间单枚cage)。结果L4~5节段除左侧弯外,C组与D组相比各运动方向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3~4、L5~S1节段除左、右侧弯外,C组与D组相比各运动方向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对单节段腰椎在大部分运动方向上具有与双侧固定相似的即刻稳定性,邻近节段侧弯活动度较双侧固定后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失稳 单侧固定 椎间融合器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7
18
作者 段小锋 郑汉江 +1 位作者 陈俊君 吴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9期703-706,共4页
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面得到了大量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一般认为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 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面得到了大量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一般认为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安全有效,术后康复快,但是对于其手术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DISCECTOMY 脊柱微创 lumbar 硬膜囊 椎间隙感染 环锯 穿刺路径 黄韧带 神经根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力学特征的仿真计算方法 被引量:40
19
作者 黄菊英 李海云 吴浩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6-101,共6页
目的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力学特征的数值计算分析模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力学机理提供一种检测评估方法。方法利用健康成人L4~5腰椎运动节段CT影像,采用Mimics 10.01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和Geomagic10.0逆向工程软件分别建立L4~5腰椎运动... 目的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力学特征的数值计算分析模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力学机理提供一种检测评估方法。方法利用健康成人L4~5腰椎运动节段CT影像,采用Mimics 10.01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和Geomagic10.0逆向工程软件分别建立L4~5腰椎运动节段的椎骨和椎间盘,并在Ansys软件中附加腰椎相关韧带及通过改变椎间盘突出后对应的材料属性,建立腰椎L4~5运动节段有限元模型,构建正常模型和腰椎间盘突出模型;运用有限元方法模拟正常椎间盘和突出椎间盘在轴向压力、前弯、侧弯、旋转和后伸5种载荷下的生物力学特征参数。结果椎间盘突出后,椎间盘的应力分布及传递载荷的能力改变,应力集中于纤维环后外侧;在相同的载荷情况下,突出的椎间盘的最大形变量比正常椎间盘的大;椎间盘突出模型的小关节突接触力比正常模型的小关节突接触力大。结论椎间盘突出后,椎间盘的承载功能下降,关节突的应力水平升高,小关节的负荷增加,从而导致腰椎稳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突出 力学特性 有限元分析 应力分布 形变 载荷
下载PDF
腰椎L_4松质骨应力松弛蠕变方程 被引量:37
20
作者 孙树东 赵长福 马洪顺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7年第2期128-130,134,共4页
研究正常国人新鲜尸体腰椎L 4椎体松质骨的粘弹性力学性质,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在Shimadzu AUTOGRAPH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L4椎体松质骨试样进行应力松弛蠕变实验。得出了L4椎体应力松弛蠕变曲线,以三参数模型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应... 研究正常国人新鲜尸体腰椎L 4椎体松质骨的粘弹性力学性质,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在Shimadzu AUTOGRAPH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L4椎体松质骨试样进行应力松弛蠕变实验。得出了L4椎体应力松弛蠕变曲线,以三参数模型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应力松弛蠕变方程。结果表明:L4椎体7200s,应力松弛量为0.232MPa、蠕变量为0.2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腰椎 松质骨 应力松弛蠕变方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