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TSRH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腰椎不稳症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春海 刘尚礼 +2 位作者 黄东生 沈慧勇 李卫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 :评价TSRH椎弓根钉系统在治疗腰椎不稳症中的效果。方法 :对 2 1例腰椎不稳症患者行TSRH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手术 ,术后随诊分析。结果 :2 1例获平均 2 0 9个月的随访 ,植骨融合率为 95 2 % ,疗效满意。结论 :TSRH椎弓根钉系统操... 目的 :评价TSRH椎弓根钉系统在治疗腰椎不稳症中的效果。方法 :对 2 1例腰椎不稳症患者行TSRH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手术 ,术后随诊分析。结果 :2 1例获平均 2 0 9个月的随访 ,植骨融合率为 95 2 % ,疗效满意。结论 :TSRH椎弓根钉系统操作简单、固定牢靠 ,适用于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RH 椎弓根钉系统 腰椎不稳症 治疗
下载PDF
自体植骨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症 被引量:8
2
作者 朱国兴 杨玉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6期450-452,共3页
目的探讨节段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改进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自体植骨(椎间扩孔结合自体椎板骨粒、棘突骨块植骨)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节段性下腰椎不稳或潜在不稳91例。结果9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2个月,平均16个月。按照改良... 目的探讨节段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改进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自体植骨(椎间扩孔结合自体椎板骨粒、棘突骨块植骨)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节段性下腰椎不稳或潜在不稳91例。结果9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2个月,平均16个月。按照改良Macnab法疗效评定标准,优74例,良1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8%。X线片显示椎体间植骨融合良好,无高度及复位丢失。结论椎弓根内固定可矫正滑移,恢复脊柱的生理弧度,达到即刻稳定,增加植骨的融合率,提高手术疗效。而植骨方法的不同对椎间骨性融合成功与否关系极为密切。采用自体椎板、棘突植骨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融合率,节省了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 椎体间融合术 椎弓根内固定术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继波 李江龙 +3 位作者 谢大伟 周鹏 熊飞龙 龚光耀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9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开放和微创改良经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ODI评分及椎间融合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 目的探讨常规开放和微创改良经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ODI评分及椎间融合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分别采用常规开放和微创改良TLIF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首次下地活动时间以及手术前后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椎间融合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均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和12个月VAS评分低于术前(P<0.05);B组患者术后3个月VAS评分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和12个月JOA评分、ODI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术后3和12个月JOA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椎间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开放和微创改良TLIF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具有接近的临床疗效,但微创改良TLIF术式应用在降低手术创伤程度、促进术后康复及减轻术后腰腿疼痛程度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 微创 TLIF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失稳
下载PDF
形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VBE)用于LDH伴腰椎不稳患者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胡廷欢 王志华 +6 位作者 赵双林 刘富睿 陈丽琼 袁义文 陈方经 樊云山 杨建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93-100,共8页
目的以常规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为对照,分析V形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VB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伴腰椎不稳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和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LDH伴腰椎不稳患者,以随机... 目的以常规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为对照,分析V形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VB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伴腰椎不稳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和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LDH伴腰椎不稳患者,以随机分组软件分为TLIF组(予以TLIF术,n=51)、VBE组(予以VBE手术,n=51)。比较2组手术一般情况、围手术期疼痛程度(VAS评分)、手术前后腰痛与下肢痛程度(VAS评分)、腰椎稳定性(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减压效果(硬膜囊横断面积、椎间孔面积)、功能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VBE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LIF组,切口长度、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TLIF组(P<0.05);VBE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的VAS评分低于TLIF组(P<0.05);术后3、6个月腰痛、下肢痛VAS评分及术后6个月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硬膜囊横断面积、椎间孔面积高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功能预后优良率(98.04%、94.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BE组无并发症发生,TLIF组1例出现切口渗出。结论VBE与TLIF治疗LDH伴腰椎不稳患者,可增强腰椎稳定性,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确保安全性,而VBE切口小,可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早期疼痛,加快早期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不稳 V形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腰椎稳定性 疼痛程度 减压效果 预后
下载PDF
椎旁肌间隙入路选择性减压及短节段融合术对多节段腰椎管狭窄并腰椎失稳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吕超 马胜利 赵强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究短节段融合联合椎旁肌间隙(Wiltse)入路选择性减压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并腰椎失稳(Lumbar segmental instability,LS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间收治的174例多节段LSS并... 目的:探究短节段融合联合椎旁肌间隙(Wiltse)入路选择性减压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并腰椎失稳(Lumbar segmental instability,LS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间收治的174例多节段LSS并LS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n=87)。研究组接受短节段融合联合Wiltse入路选择性减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长节段融合联合后正中入路全狭窄节段减压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效果、椎间融合情况,手术前后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评估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并以酶联免疫法测定应激指标,如肾素(Renin,R)、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肌红蛋白(Myoglobin,MYO)水平,同时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失血量更少,手术耗时更短(P<0.05);与对照组对比,术后1 m、3 m研究组JOA评分更高,VAS评分更组低(P<0.05);与对照组手术优良率88.51%(77/87)对比,研究组97.70%(85/87)更高,与对照组融合节段100.00%(207/207)对比,研究组44.81%(95/212)更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术后1 d、3 d研究组血清R、LDH、AngⅡ、MYO水平均更低(P<0.05);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6.09%(14/87)对比,研究组3.45%(3/87)更低(P<0.05)。结论:短节段融合联合Wiltse入路选择性减压术治疗多节段LSS并LSI患者效果显著,可优化手术指标,减少椎间融合及并发症,减轻疼痛感,提高腰椎功能,且具备微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肌间隙 腰椎管狭窄 腰椎失稳 应激
下载PDF
椎弓根钉固定结合Telamon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丁惠强 王自立 +1 位作者 乔永东 戈朝辉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492-493,503,共3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固定结合Telamon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对32例腰椎管狭窄并椎间不稳2、1例腰椎滑脱I^III度的患者采用了经椎弓根固定,全椎板切除减压或开窗减压单枚或两枚Tela-mon椎间植入融合术。结果术后随防了3~37个月...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固定结合Telamon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对32例腰椎管狭窄并椎间不稳2、1例腰椎滑脱I^III度的患者采用了经椎弓根固定,全椎板切除减压或开窗减压单枚或两枚Tela-mon椎间植入融合术。结果术后随防了3~37个月,根据JOA29分下腰痛评分系统进行了疗效评分,术前平均9.8分,术后平均24分,术后的平均改善率为74%。结论椎弓根钉固定结合Telamon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疗效满意;手术方式取决于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 椎弓根钉固定 Telamon椎间融合器
下载PDF
Utilizing Wiltse Approach for Minimal Access Posterolateral Lumbar Stabilization
7
作者 Hamdy Mohammed Behairy 《Open Journal of Modern Neurosurgery》 2018年第1期101-108,共8页
An aggressive separation and prolonged overstretching of the paraspinal muscles in the posterior midline approach during lumbar non fusion dynamic stabilization in cases of spondylolisthesis resulting from pars intera... An aggressive separation and prolonged overstretching of the paraspinal muscles in the posterior midline approach during lumbar non fusion dynamic stabilization in cases of spondylolisthesis resulting from pars interarticularis fracture may result in postoperative flat back deformity and intractable chronic pain. It is hypothesized that utilizing Wiltse paraspinal inter-muscular approach for this purpose may result in reduction of operative time, protection of integrity, vascularity, nerve supply and strength of paraspinal muscles, shortening of hospitalization and minimizing development of chronic postoperative back pain. So, I have performed this prospective descriptive study that involved 24 patients having single level lumbar instability at L4-5 or L5-S1 levels. All patients were operated upon using Wiltse minimal access posterolateral surgical technique for non-fusion dynamic stabilization. The final results revealed that males were 66%, females were 33% and ages were 42 ± 6 years. Trauma was reported in 12%. Low back pain and tenderness were reported in 100% and root affection reported in 25%. Plain X-ray and MRI were done in 100% and C.T. was done in 8% of cases. Level L4-5 was affected in 17% while level L5-S1 was affected in 83%. Anterolisthesis “grades 0” was found in 8%, grades 1 in 88% and retrolisthesis in 4% of cases. Operative time was 1 hour ± 10 min., blood loss was 60 ± 20 ml., patients ambulation was after 6 - 8 hours, hospital stay was 12 - 24 hours. None of cases were complicated with infection, screw loosening, or fixation system break. Back pain VAS diminished from 7 preoperative to 5 in 2nd day, then became 4 by 1 week, 3 by 1 month and 0 by 6 months. It was concluded that utilizing Wiltse approach for posterolateral lumbar stabilization minimizes tissue damage and improves the speed of recovery and outc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mbar spine instability POSTEROLATERAL WILTSE APPROACH Minimal Access lumbar STABILIZATION
下载PDF
CT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在腰椎不稳症患者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梁浩辉 张史飞 +1 位作者 任绍东 陈坚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3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CT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在腰椎不稳症患者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6月腰椎不稳症患者48例,采用抽签方法分为X线组和CT组,各24例。两组均给予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术治疗,X线组... 目的:探讨CT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在腰椎不稳症患者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6月腰椎不稳症患者48例,采用抽签方法分为X线组和CT组,各24例。两组均给予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术治疗,X线组术中采用X线辅助手术治疗,CT组采用CT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并借助3D打印技术治疗,两组术后7 d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腰椎活动度、腰椎功能、疼痛情况、置钉准确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T组治疗后7 d伤椎高度、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均高于X线组(P<0.05);Cobb角及VAS评分均低于X线组(P<0.05);CT组置钉准确率高于X线组(P<0.05);CT组术后感染、脑脊液漏、切口出血、内固定松动发生率低于X线组(P<0.05)。结论:CT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在腰椎不稳症患者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术中应用能提高患者腰椎活动度及置钉准确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CT 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 腰椎不稳症 腰椎活动度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经肌间隙入路改良TLIF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
9
作者 黄钿锋 郑文忠 +1 位作者 陈昆 林洪光 《颈腰痛杂志》 2015年第5期392-395,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肌间隙入路改良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Transformian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分析2010-08-2013-10我院选择采用经肌间隙入路改良TLIF治疗50例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 目的探讨经肌间隙入路改良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Transformian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分析2010-08-2013-10我院选择采用经肌间隙入路改良TLIF治疗50例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选择L3-4与L4-5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责任节段腰椎不稳者。评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以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结果患者VAS评分、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根据JOA评分标准,优42例、良8例,平均改善率84.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改良TLIF治疗中老年L3-4,L4-5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明显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隙入路 改良经椎间孔椎间植骨融合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不稳
下载PDF
自体骨与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的疗效
10
作者 于国政 姜文理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第6期59-61,共3页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的临床治疗中自体骨与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4月该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患者50例,并以奇偶数法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用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参照...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的临床治疗中自体骨与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4月该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患者50例,并以奇偶数法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用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参照组使用自体骨环形植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融合优良率(72.00%)与术后1个月的JOA评分为(23.24±2.57)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5,P=0.023,t=2.896,P=0.006)。结论椎间融合器植骨能够更快速的促进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失稳患者的植骨融合,相对于自体骨环形植骨更有利于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 椎间融合器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失稳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双侧TLIF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11
作者 李勇 杜健 徐王兵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技术治疗腰椎节段性滑脱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经验。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1月67例腰椎滑脱患者,行双侧TLIF减压与钉棒内固定术,并进行分析。评价标准:视觉模拟评价法(VAS),功能障碍指数(ODI)评... 目的:探讨双侧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技术治疗腰椎节段性滑脱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经验。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1月67例腰椎滑脱患者,行双侧TLIF减压与钉棒内固定术,并进行分析。评价标准:视觉模拟评价法(VAS),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影像学观察滑脱角、椎间隙高度、椎体滑移距离及手术用时、出血量、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3~11个月,2例拒绝接受随访,2例随访中失去联系。滑脱角、椎体滑移距离、椎间隙高度均恢复良好,融合情况可。VAS评分:术前(8.59±0.91)分,术后1周(1.62±0.79)分,末次随访(1.09±0.49)分;ODI评分:术前(48.6±5.6)分,术后1周(13.5±2.3)分,末次随访(11.8±2.6)分。手术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TLIF对腰椎滑脱的治疗效果明显,对于恢复腰椎的稳定、缓解疼痛、功能改善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腰椎不稳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手术经验
下载PDF
后路斜向腰椎关节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强 邹德威 +1 位作者 马华松 海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14-81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斜向腰椎关节固定术(POLAr)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并神经根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后路腰椎侧后方对神经根管彻底减压,后路斜向腰椎关节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80例,男28例,女52例;...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斜向腰椎关节固定术(POLAr)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并神经根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后路腰椎侧后方对神经根管彻底减压,后路斜向腰椎关节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80例,男28例,女52例;平均年龄58.5岁;其中融合2个节段者56例,3个节段者20例,4个节段者4例。[结果]全部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前症状完全缓解。经6个月~6a(平均2a)随访,除5例患者外都获得了牢固的椎间骨性融合;临床疗效:优62例,良15例,可3例,优良率95%。[结论]采用后路斜向腰椎关节固定术(POLAr)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能够恢复椎问高度,重建腰椎轴向排列和载荷,能尽可能地保留脊柱后部结构,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植骨融合牢固,POLAr术式是一种有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神经根管狭窄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退行性不稳 神经根管减压 脊柱椎间融合术 POLAR
下载PDF
单侧钉棒+可撑开腰椎后路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强 邹守平 +1 位作者 胡维帆 赵强 《颈腰痛杂志》 2013年第5期384-386,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可撑开腰椎后路融合器(韩国Medyssey)植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手术减压+突出髓核摘除、椎间植骨+可撑开腰椎后路融合器植入、单侧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可撑开腰椎后路融合器(韩国Medyssey)植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手术减压+突出髓核摘除、椎间植骨+可撑开腰椎后路融合器植入、单侧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结果本组29例获随访,时间8-14个月,平均10个月,腰腿痛症状均有好转,其中优22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复查X片均获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约4-6个月。结论采用单侧钉棒固定+可撑开腰椎后路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可有效减少骶脊肌失神经萎缩、降低医源性椎管狭窄的发生率,维持良好的椎间隙高度和腰椎的生理前凸,为椎间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症 单侧钉棒固定 可撑开融合器
下载PDF
腰后路改良PLIF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合并下腰椎不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宁明亮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4期52-54,共3页
目的 研究腰后路改良PLIF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合并下腰椎不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35例有腰椎管狭窄合并下腰椎不稳的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观察组1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PLIF对患者治疗... 目的 研究腰后路改良PLIF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合并下腰椎不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35例有腰椎管狭窄合并下腰椎不稳的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观察组1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PLIF对患者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后PLIF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7%(P〈0.05);观察组术后融合率高于对照组,术中临近节段退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后PLIF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合并下腰椎不稳,获得同等减压效果的同时保留部分后方结构,椎体稳定性更好,提高了椎间融合率,临床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后PLIF椎间融合术 腰椎管狭窄 下腰椎不稳 传统PLIF术
下载PDF
撑开型椎间融合器在腰椎不稳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廖德允 谢文伟 +3 位作者 姚汉刚 熊秉刚 黎明华 苏厂尧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撑开型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患者术前、术后症状进行评定,测量患者术前、术后椎间隙前凸角度及动力位片椎体间角度活动域,观察融合率和并发症... 目的探讨撑开型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患者术前、术后症状进行评定,测量患者术前、术后椎间隙前凸角度及动力位片椎体间角度活动域,观察融合率和并发症。结果ODI评分:术后优良率和末次随访优良率分别为90.1%和93.5%。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个月),随访率100%,融合率100%。融合节段椎间隙前凸角度5.2°±1.5°,动力位片术前椎间活动域为20.5°±1.5°,术后椎间活动域为4.5°±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融合器脱出、塌陷、移位等并发症。结论撑开型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症,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和疗效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症 椎间融合术 融合器
下载PDF
半椎板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疗效对比
16
作者 吕国栋 闫生亮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目的分析半椎板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半椎板切除、间盘摘除、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8例,按JOA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影像学观察术后椎间隙高度恢复情况,同全椎板切除... 目的分析半椎板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半椎板切除、间盘摘除、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8例,按JOA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影像学观察术后椎间隙高度恢复情况,同全椎板切除组术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后8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21个月,优6例(75%),良2例(25%),优良率100%;全椎板切除术后9例获随访,优3例(33.3%),良2例(22.2%),可2例(22.2%),差2例(22.2%),优良率55.6%;采用Wilconxon秩和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半椎板切除、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椎板切除 椎间植骨融合 退行性腰椎不稳 疗效
下载PDF
椎间打压植骨联合单cage治疗下腰椎不稳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杨智斌 闫生亮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观察椎间打压植骨联合单cage治疗下腰椎节段不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下腰椎不稳患者(男27例,女51例),应用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后路椎间打压植骨联合单cage加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随访6-36个月。结果经动态X线... 目的观察椎间打压植骨联合单cage治疗下腰椎节段不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下腰椎不稳患者(男27例,女51例),应用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后路椎间打压植骨联合单cage加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随访6-36个月。结果经动态X线检查显示患者植骨融合率94.8%,融合节段稳定;按JOA评分标准评价术后临床症状改善优良率93.6%。结论后路椎间打压植骨联合单cage加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下腰椎不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骨打压植骨 椎间融合 下腰椎不稳 椎弓根钉内固定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 被引量:7
18
作者 方煌 陈安民 +2 位作者 罗永湘 夏仁云 易成腊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64-466,共3页
目的 观察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的早期临床疗效。 方法  2 0 0 0年 9月~ 2 0 0 2年 2月 ,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 -棒系统复位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 19例 ,男 5例 ,女 14例 ,年龄 4 7~ 6 ... 目的 观察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的早期临床疗效。 方法  2 0 0 0年 9月~ 2 0 0 2年 2月 ,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 -棒系统复位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 19例 ,男 5例 ,女 14例 ,年龄 4 7~ 6 8岁。病变节段 L4~ 510例 ,L3~ 4 3例 ,L5~ S1 2例 ,L3~ 4 、L4~ 54例。术后随访自行拟定下列标准评价临床疗效 :优 :症状完全消失 ;良 :症状明显改善 ;可 :症状好转 ;差 :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结果 术后 17例获得 4~ 18个月 (平均 8.1个月 )随访 ,结果 :优 12例、良 4例、可 1例 ,优良率 94 .1%。术后 6个月均获得植骨融合 ,有骨桥形成 ,无内植物松动断裂。 结论 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 ,具有复位固定优良、对椎管干扰小及易获得植骨融合等优点 ,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横突间植骨 手术治疗 退变性腰椎失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