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机诗歌中的士族意识 被引量:9
1
作者 孙明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76,共7页
前人对陆机诗歌有情还是无情的争议,以及对陆机诗歌的抬高和贬低,都与他诗歌中的士族意识密切相关。士族意识的形成是魏晋文学史上的重要现象之一,陆机诗歌中的士族意识标志着中国诗史上士族意识的成熟。陆机诗歌对中国诗史的最大贡献... 前人对陆机诗歌有情还是无情的争议,以及对陆机诗歌的抬高和贬低,都与他诗歌中的士族意识密切相关。士族意识的形成是魏晋文学史上的重要现象之一,陆机诗歌中的士族意识标志着中国诗史上士族意识的成熟。陆机诗歌对中国诗史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他第一次深刻地表现了士族意识。陆机诗歌中的士族意识主要表现在家族情结、乡曲之思、功名意识等方面。陆机诗歌展现了一个士族文人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他的自负、冲突、忧思、孤独。较之于建安诗人,陆机诗歌的确缺乏刚健的风骨,但较之于六朝时代盛行的玄言诗和宫体诗,陆机表现士族意识的诗歌毕竟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既有一定的力,也有一定的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机 士族意识 家族情结 乡曲之思 功名意识
原文传递
陆机太康事迹考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林莉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8-60,63,共4页
本文通过排比大量典籍文献,认真考证陆机在太康年间的事变,得出一些与目前通行观点不同的结论:陆机在太康元年被徒往寿阳,而非洛阳;太康五年陆机初次入洛;太康十年陆机仍在故乡,并未入洛求仕。
关键词 陆机 太康 入洛
下载PDF
陆机的儒风旨趣及其繁缛风格的形成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宝 《殷都学刊》 2009年第1期65-70,共6页
陆机的道德人格和社会价值判断以儒学价值观为主导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以儒学文艺观为核心的批评体系和创作风格趣向。他的儒学文艺观包括文质观、有益政教的诗学观等方面,创作中体现出儒学经典的隶事化和大量使用比物起兴手法的倾... 陆机的道德人格和社会价值判断以儒学价值观为主导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以儒学文艺观为核心的批评体系和创作风格趣向。他的儒学文艺观包括文质观、有益政教的诗学观等方面,创作中体现出儒学经典的隶事化和大量使用比物起兴手法的倾向。然而,陆机并未有力地贯彻儒家文质并济、辞理兼美的中和原则,宏富的才学使之在作品内容呈现方面走向炫博的路子,对于辞藻的偏嗜又使其作品呈现出繁缛的主要风格。陆机的儒风旨趣对其繁缛风格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机 儒学文艺观 繁缛
下载PDF
论陆机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运好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0-676,共7页
西晋是建安之后第一个辞赋繁荣时期,陆机是西晋赋家中最为优秀的作家之一。就题旨论,体物言志是陆机小赋斑斓艺术世界的底色,然其状物昭晰切状,其言志所表现的覆国亡家之余对仕隐、乡情、生命的独特感受,具有强烈的主体色调。就艺术论,... 西晋是建安之后第一个辞赋繁荣时期,陆机是西晋赋家中最为优秀的作家之一。就题旨论,体物言志是陆机小赋斑斓艺术世界的底色,然其状物昭晰切状,其言志所表现的覆国亡家之余对仕隐、乡情、生命的独特感受,具有强烈的主体色调。就艺术论,情与物、心与物、理与境——三组二元相生的关系,形成陆赋独特的抒情方式。就语言论,文辞清丽,音韵疏亮,是陆赋语言的基本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论 艺术世界 言志 西晋 抒情方式 陆机 基本风格 艺术论 心与物 二元相 作家 主体 音韵 仕隐 生命 色调 建安 关系 感受 赋家
下载PDF
略论陆机拟古诗的创新
5
作者 薛泉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28-31,共4页
陆机拟古诗 ,与原古诗相比 ,虽然表现出较强的模拟性 ,但在诗意、物象、表现手法、韵律、词采等方面又有不同程度的创新 ,更具文人色彩 ,体现了诗歌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我们研究陆机拟古诗不应忽视的。
关键词 陆机 拟古诗 创新 模拟性 诗意 物象 表面手法 韵律 词采 诗歌
下载PDF
“缘情”的追求与困境:论陆机的抒情诗 被引量:1
6
作者 常为群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0-115,共6页
陆机在诗歌创作中追求情感的表现,而后人却认为其诗"不见情性"。造成这一矛盾现象的原因在于:陆机诗虽然注重情感抒发,但由于其精神情感处于复杂的矛盾状态,而这种矛盾意义虽然不大,却难以抒写传达,从而导致陆机诗歌情感内容... 陆机在诗歌创作中追求情感的表现,而后人却认为其诗"不见情性"。造成这一矛盾现象的原因在于:陆机诗虽然注重情感抒发,但由于其精神情感处于复杂的矛盾状态,而这种矛盾意义虽然不大,却难以抒写传达,从而导致陆机诗歌情感内容偏于浅淡的弱点。同时陆机"立象以尽意"的以理性分析见长的诗歌观念和"意在笔先"的创作方式,也在客观上削弱了诗歌情感内容的动人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机 抒情诗 诗歌创作 情感
下载PDF
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观及其诗歌创作 被引量:2
7
作者 郭丽平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32-138,共7页
陆机适应时代重情的风尚在其《文赋》中提出“诗缘情”的观点,强调诗歌抒写人的情感,揭示了诗歌本质规律和诗歌创作的基本特征。陆机诗歌中功业未成的悲哀往往和生命短促易逝的悲感连在一起,其感慨世事盛衰,吉凶倚伏,世道险峻,人生险恶... 陆机适应时代重情的风尚在其《文赋》中提出“诗缘情”的观点,强调诗歌抒写人的情感,揭示了诗歌本质规律和诗歌创作的基本特征。陆机诗歌中功业未成的悲哀往往和生命短促易逝的悲感连在一起,其感慨世事盛衰,吉凶倚伏,世道险峻,人生险恶的叹世之作同样流露出浓重的生命悲剧感。陆机诗歌中的乡情交织着深刻的功名失落及客游见轻的心理失衡产生的不遇之感,曲折动人;其有些赠答诗回忆往事,思念友人,情真意切。要之,“诗缘情”的理论主张由陆机提出,并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较好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机 《文赋》 诗缘情 诗歌创作
下载PDF
论陆机诗学主张与其创作实践的矛盾——以陆机的“诗缘情”说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吉星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9-72,共4页
陆机提出"缘情"说,认为诗歌因为情感波动而作,但是陆机的诗歌却往往缺少真情。陆机理论主张与其创作实践相脱节之原因有二:其一是玄学思想的影响,其二是陆机的功名欲念也让陆机写出了大量缺乏真情实感的应酬之作。
关键词 陆机 玄学 功名欲念 矛盾
下载PDF
徐志摩诗歌与陆机文论的契合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桂玲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0-12,共3页
徐志摩的诗作情动于衷,词采华妙,风骨毕现,恰如陆机在《文赋》所提出的"诗缘情而绮靡"而又不乏"质理"。这种貌似偶然实则必然的契合,极大地显示了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现代作家的意识与潜意识之中的渗透。
关键词 徐志摩 陆机 缘情 绮靡 质理
下载PDF
“周处自新”与世族门阀、乡品择士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春雨 《安康师专学报》 2006年第5期49-52,共4页
“周处自新”是《世说新语》中得到广泛流传的故事,学者普遍认为此则故事并非信史,但对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故事背后所隐含的社会意义并未有深入的探讨。汉魏到南北朝时期世族门阀制度的萌芽和发展,乡品择士制度的实行,作为历史背景对于... “周处自新”是《世说新语》中得到广泛流传的故事,学者普遍认为此则故事并非信史,但对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故事背后所隐含的社会意义并未有深入的探讨。汉魏到南北朝时期世族门阀制度的萌芽和发展,乡品择士制度的实行,作为历史背景对于“周处自新”故事的产生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处 世族门阀 乡品 陆机 陆云
下载PDF
试论陆机的构思理论
11
作者 赵盛德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40-43,共4页
陆机的《文赋》是一部古典的文学艺术创作论 ,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文学艺术创作的特征和规律。特别是对艺术构思论述得更为精辟 ,许多观点至今还有它的理论价值 ,如“笼天地于形内 ,挫万物于笔端”等。陆机认为艺术构思是文学艺术创作的... 陆机的《文赋》是一部古典的文学艺术创作论 ,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文学艺术创作的特征和规律。特别是对艺术构思论述得更为精辟 ,许多观点至今还有它的理论价值 ,如“笼天地于形内 ,挫万物于笔端”等。陆机认为艺术构思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核心 ,抓住了这个核心 ,就抓住了创作的根本。他从艺术构思的基础、过程和方法 ,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论述。它是我国第一部文学艺术创作论。值得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学理论研究家进一步探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机 《文赋》 构思理论 文学艺术创作论 艺术构习 构思方法 文学理论
下载PDF
从陆机《辩亡论》看赤壁之战的战址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盛佳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2-156,共5页
陆逊之孙, 陆抗之子的陆机, 在《辩亡论》中指出赤壁之战曹军的进军路线是:“浮邓塞之舟, 下汉阴之众”, 邓塞是今襄樊市市区; 与陈寿“公自江陵征备, 至巴丘, ……公至赤壁”吻合, 因为江陵为汉县, 包括今荆州市市区和江陵县, 荆门市... 陆逊之孙, 陆抗之子的陆机, 在《辩亡论》中指出赤壁之战曹军的进军路线是:“浮邓塞之舟, 下汉阴之众”, 邓塞是今襄樊市市区; 与陈寿“公自江陵征备, 至巴丘, ……公至赤壁”吻合, 因为江陵为汉县, 包括今荆州市市区和江陵县, 荆门市市区和沙洋县, 以及潜江市; 巴丘乃云梦泽的古称, 正好循古代夏口至江陵走夏水航线一致。加之文聘为江夏郡太守, 郡址先沔口 (今汉阳), 后石阳 (今黄陂), 所以赤壁之战战址是黄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壁之战 黄陂 陆逊 陈寿 黄州 古代 路线 一致 沙洋县 潜江市
原文传递
陆机乐府的女性书写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铸 刘艳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45-48,共4页
西晋诗人陆机乐府的女性书写,或代女性立言,于同情之中型塑出贞顺而理性的弃妇形象,或为"冶容"观照,从观赏的角度对女性的容貌、体态进行描摹。由弘扬"女德"到赏悦"女色",对传统文人的政教理念既有承继,... 西晋诗人陆机乐府的女性书写,或代女性立言,于同情之中型塑出贞顺而理性的弃妇形象,或为"冶容"观照,从观赏的角度对女性的容貌、体态进行描摹。由弘扬"女德"到赏悦"女色",对传统文人的政教理念既有承继,又有疏离,进而影响了齐梁时期的艳情诗创作,有其不容忽视的文学史意义,标示了魏晋南北朝诗歌创作中女性书写及女性观念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机 乐府 女性书写 女德 女色
下载PDF
论《文选》对陆机诗歌的选录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璐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8年第2期27-31,58,共6页
萧统《文选》选录陆机诗歌52首,居入选作家之冠。从选录数量来看,萧统关注陆机的赠答诗、乐府诗、杂拟诗和行旅诗,蕴含丰富的批评思想,并通过结构的匠心安排,勾勒诗歌发展轨迹,反映文学思潮变迁。《文选》所录陆机诗歌不仅艺术性高,而... 萧统《文选》选录陆机诗歌52首,居入选作家之冠。从选录数量来看,萧统关注陆机的赠答诗、乐府诗、杂拟诗和行旅诗,蕴含丰富的批评思想,并通过结构的匠心安排,勾勒诗歌发展轨迹,反映文学思潮变迁。《文选》所录陆机诗歌不仅艺术性高,而且特色鲜明,其中赠答诗显示吴地情结,乐府诗描写士族生活,杂拟诗实践缘情理念,行旅诗表现羁宦主题。萧统选录的意义在于,揭示陆机诗歌艺术特色,肯定陆机诗歌开创价值,深化陆机诗歌理论内涵,促进陆机诗歌文本传播,在陆机接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陆机 诗歌 选录
下载PDF
论陆机诗歌创作思想内容与表达技巧
15
作者 郭庆如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第7期175-176,共2页
西晋时期传统儒教精神弱化,文学的政教功能被抛弃,创作的技巧和形式问题得到了重视。陆机作为"太康之英",是这一时期文坛的代表人物,进行了大量文学创作实践,在诗歌创作技巧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对后世文学创作也... 西晋时期传统儒教精神弱化,文学的政教功能被抛弃,创作的技巧和形式问题得到了重视。陆机作为"太康之英",是这一时期文坛的代表人物,进行了大量文学创作实践,在诗歌创作技巧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对后世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机 诗歌创作 表现技巧
下载PDF
论陆机拟乐府的创作模式
16
作者 陈倩 吴大顺 《怀化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94-99,共6页
陆机主要采用拟篇的方法创作乐府诗,在主题、用语和结构三方面都表现出了鲜明的拟篇特色。陆机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创立了兼顾因循和创新的拟乐府创作模式,建构了特定的拟篇程序,确立了拟乐府的文本形式,从而将拟篇上升为一种普世的创作... 陆机主要采用拟篇的方法创作乐府诗,在主题、用语和结构三方面都表现出了鲜明的拟篇特色。陆机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创立了兼顾因循和创新的拟乐府创作模式,建构了特定的拟篇程序,确立了拟乐府的文本形式,从而将拟篇上升为一种普世的创作方法。该创作模式为后世文人效仿,对拟乐府体式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机 《乐府诗集》 拟乐府 拟篇 创作模式
下载PDF
陆机作品用韵考
17
作者 安牧阳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92-94,共3页
陆机现存作品十卷,大部分为韵文,其作品用韵,可以归纳系连出37个韵部,基本与周祖谟先生考证的魏晋宋时期韵部相吻合,但是亦有比较多的韵部混用现象。研究陆机作品用韵情况对于了解魏晋时期音韵,特别是西晋音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陆机 作品 用韵 特点
下载PDF
论何逊对陆机赠答诗的接受
18
作者 陈璐 《临沂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01-107,共7页
何逊承袭陆机赠答诗词句、写法、意向,描写旅途所见,叙述仕宦经历,剖析自我心境,表达思乡之情。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运用陆机诗歌意象,改变固有结构,刻画人物形象,抒写仕途悲怨;二是借鉴陆机诗歌写法,转换艺术形式,展现心路历程,... 何逊承袭陆机赠答诗词句、写法、意向,描写旅途所见,叙述仕宦经历,剖析自我心境,表达思乡之情。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运用陆机诗歌意象,改变固有结构,刻画人物形象,抒写仕途悲怨;二是借鉴陆机诗歌写法,转换艺术形式,展现心路历程,凸显游子心态;三是吸收陆机议论成分,摈弃心理描写,叙述日常生活,表达思妇闺怨。何逊接受的意义在于,体认陆机羁旅情结,发展陆机宦游形象,丰富陆机风尘内涵,促进陆机诗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逊 陆机 赠答诗 接受
下载PDF
论陆机对汉魏乐府的接受
19
作者 唐会霞 《安康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45-48,共4页
"太康之英"陆机,是继三曹之后大力创作乐府诗歌的重要作者。他的乐府诗积极接受汉魏乐府的影响,几乎全部运用古题,并在题材、内容、主题、风格上极力模拟前人作品。在模拟的同时,陆机也力求创新。他的诗语言丰富,辞藻华丽典雅... "太康之英"陆机,是继三曹之后大力创作乐府诗歌的重要作者。他的乐府诗积极接受汉魏乐府的影响,几乎全部运用古题,并在题材、内容、主题、风格上极力模拟前人作品。在模拟的同时,陆机也力求创新。他的诗语言丰富,辞藻华丽典雅,对仗工整,叙事性减弱而抒情性增强,使乐府诗进一步走向了文人化的道路,深远地影响了后代诗人,并对汉魏乐府成为经典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机 汉魏乐府 接受
下载PDF
王夫之的潘岳、陆机比较批评分析
20
作者 曾毅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9-21,共3页
在潘岳、陆机比较批评历史上,王夫之的批评颇具特色。他许以潘岳为"俗":从创作内容、创作目的、主体诗气、艺术表现形式等俱是如此。他还认为陆机的诗歌创作以与弟陆云"俱入洛"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创作符合王夫... 在潘岳、陆机比较批评历史上,王夫之的批评颇具特色。他许以潘岳为"俗":从创作内容、创作目的、主体诗气、艺术表现形式等俱是如此。他还认为陆机的诗歌创作以与弟陆云"俱入洛"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创作符合王夫之标举的雅的规范,且体现了"晋宋风味"这种诗美,而后期创作与潘岳一样,体现着俗。由此可知王夫之的潘、陆比较批评乃是早期陆机与潘岳的比较,批评的结果乃是雅、俗之别。如此鸿沟批评在潘、陆比较批评史上为第一次。如此批评也体现着王夫之诗学思想的某些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潘岳 陆机 比较批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