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韦努蒂与鲁迅异化翻译观比较 被引量:113
1
作者 王东风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0,共6页
本文对韦努蒂和鲁迅的异化翻译观进行了比较。从比较中不难看出,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观与鲁迅的异化翻译观在几个关键特征上十分相似、乃至相同,主要表现在二者皆视精英读者为异化翻译的目标读者群、视古语为异化表现、视选材为异化翻译的... 本文对韦努蒂和鲁迅的异化翻译观进行了比较。从比较中不难看出,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观与鲁迅的异化翻译观在几个关键特征上十分相似、乃至相同,主要表现在二者皆视精英读者为异化翻译的目标读者群、视古语为异化表现、视选材为异化翻译的重要环节、视翻译为一种政治和文化行为。他们的不同点也很突出,鲁迅的政治目的是保种救国,即自强,而韦努蒂异化翻译的政治目的则是要抵抗英美的政治,文化和语言霸权,即自抑。鲁迅的异化翻译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改良目标语言,但韦努蒂对于改良英语则不太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韦努蒂 异化翻译
原文传递
鲁迅翻译理论的发展及评价 被引量:17
2
作者 卢寿荣 张淼 《山东外语教学》 2002年第5期23-26,共4页
鲁迅早期的翻译活动以崇尚意译,到后期为了启迪民智,唤醒民众才改以直译为主,但他同时也注意区分不同对象,并补充以重译、复译乃至意译,因此一味批评鲁迅的"硬译"是没有道理的.
关键词 鲁迅 意译 重译 复译
下载PDF
从意识形态操纵角度看鲁迅之文学翻译论 被引量:16
3
作者 于洁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62,F0004,共3页
翻译是文化交流活动,它是不同文化语境的转换,并受制于文化之间的各种权力关系。中国传统翻译研究的标准是“忠实”,其主要侧重点是原著与译文之间的文本对比。本文分析操控论的渊源、发展及它对翻译研究的影响。并试图借鉴西方操控... 翻译是文化交流活动,它是不同文化语境的转换,并受制于文化之间的各种权力关系。中国传统翻译研究的标准是“忠实”,其主要侧重点是原著与译文之间的文本对比。本文分析操控论的渊源、发展及它对翻译研究的影响。并试图借鉴西方操控学派的研究视角对鲁迅的文学翻译理论及实践进行分析,揭示当时“意识形态”对鲁迅文学翻译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文学翻译 意识形态 翻译策略 操控
下载PDF
译者,异也——鲁迅“异化”翻译美学观之再阐释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智 王子春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36,共5页
鲁迅是一个有着独特见解的翻译理论家,他在充分吸收传统译论精华的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了保存"异国情调"的"异化"翻译观。"异化"的实质在于译作应再现原作"丰姿",暗含了审美选择、审美取向等美... 鲁迅是一个有着独特见解的翻译理论家,他在充分吸收传统译论精华的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了保存"异国情调"的"异化"翻译观。"异化"的实质在于译作应再现原作"丰姿",暗含了审美选择、审美取向等美学观点。本文从译者与读者的审美取向、译者的翻译审美策略、新表达的美学效应以及对译语的影响等方面解读鲁迅的"异化"翻译美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异国情调 异化 翻译美学观
原文传递
翻译家鲁迅的“中间物”意识——以鲁迅早期翻译方式的变换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崔峰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18,共5页
从"中间物"意识的角度,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对翻译家鲁迅的翻译思想、翻译实践等方面进行阐发,有助于我们认识鲁迅以翻译为途径,在中国文学、文化现代性追求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助于我们理解作为开拓者、探索者的翻译家鲁... 从"中间物"意识的角度,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对翻译家鲁迅的翻译思想、翻译实践等方面进行阐发,有助于我们认识鲁迅以翻译为途径,在中国文学、文化现代性追求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助于我们理解作为开拓者、探索者的翻译家鲁迅在思想发展、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摇摆变化、矛盾错误或意气用事之处;也有助于我们从历时的角度去观察鲁迅与历史和未来的关系,从而为其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翻译史上的地位重新评估。本文试以鲁迅早期翻译方式的变换为例,对鲁迅这一阶段的"中间物"意识进行阐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中间物”意识 翻译方式 现代性
原文传递
“场域—惯习”论下鲁迅的翻译实践活动 被引量:14
6
作者 骆萍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113,共4页
布迪厄社会学核心概念"场域"与"惯习"的引入有助于分析翻译场域和译者惯习的互动形态关系。本文以鲁迅的翻译实践活动为个案,通过考察鲁迅早、中、晚期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的嬗变剖析译者惯习与翻译场域的关系以及... 布迪厄社会学核心概念"场域"与"惯习"的引入有助于分析翻译场域和译者惯习的互动形态关系。本文以鲁迅的翻译实践活动为个案,通过考察鲁迅早、中、晚期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的嬗变剖析译者惯习与翻译场域的关系以及鲁迅的翻译活动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 惯习 鲁迅 翻译选材 翻译策略
下载PDF
鲁迅小说中方言词语的英译评析——鲁迅著作杨、戴英译本学习札记 被引量:11
7
作者 孟伟根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34-38,共5页
通过分析杨宪益、戴乃迭对鲁迅小说中方言词语的翻译,评析其再现原作风貌的成就,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鲁迅小说 方言词语 翻译
下载PDF
鲁迅白话小说译作中句法欧化现象的历时变化——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邵莉 王克非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3-142,148,共11页
鲁迅的译作对于现代汉语欧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对译作中欧化现象的探讨却很有限且常忽略其历时变化。本文以鲁迅白话小说译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四种典型欧化句法结构在译作中的历时变化,即,修饰语+"的"+人称代词、以"的&... 鲁迅的译作对于现代汉语欧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对译作中欧化现象的探讨却很有限且常忽略其历时变化。本文以鲁迅白话小说译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四种典型欧化句法结构在译作中的历时变化,即,修饰语+"的"+人称代词、以"的"为标记的复杂定中结构、"被"字句、"是"+形容词+"的"结构。研究基于历时语料库,对译作中欧化句法结构的使用频率与用法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从而概括其历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所考察的四种典型欧化句法结构中,一类结构的使用频率上升,三类结构使用频率下降,去欧化趋势明显,用法上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去欧化趋势,但欧化进程并未停止。鲁迅译作中四种典型欧化句法结构的历时变化揭示了句法欧化现象中的去欧化趋势,欧化与去欧化的共存为理解现代汉语历时演变的复杂性提供了独特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白话小说翻译 句法结构 欧化 去欧化 历时语料库
原文传递
从林纾、鲁迅的翻译看翻译批评的多重视野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云虹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104,共4页
作为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翻译家,林纾和鲁迅对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对于他们的翻译,学界一直毁誉参半,并由此引发了旷日持久的"直译"与"意译"、"归化"与"... 作为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翻译家,林纾和鲁迅对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对于他们的翻译,学界一直毁誉参半,并由此引发了旷日持久的"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之争。本文以林纾和鲁迅的翻译为考察对象,对翻译批评的维度和视野进行重新审视,指出任何拘泥于语言层面和文本比较或把"信"视为惟一尺度的评价都不足以对翻译作品和翻译现象做出合理的阐释与客观的判断。翻译批评应从特定的历史环境出发,关注不同的文化、政治因素,并充分重视译者对翻译的认识和定位在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构建从表面走向深层、从单一走向多元、从静止走向动态的多重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鲁迅 翻译批评 多重视野
原文传递
鲁迅、梁实秋翻译论战追述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全福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87-91,共5页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 ,鲁迅和梁实秋之间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翻译论战。论战持续了八年之久 ,其战辞之激烈、战文之繁密 ,实为中国文史所罕见。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 ,实事求是地对鲁。
关键词 鲁迅 梁实秋 翻译论战
全文增补中
鲁迅小说英译本在美国的接受研究——以王际真译本、杨氏夫妇译本和莱尔译本为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奂瑶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84-96,共13页
本文首先梳理关于鲁迅小说的英译活动,选取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英译本,再从译本再版或重印、读者评价、选集收录和文献引用等方面分析它们在美国的接受状况,并结合政治历史背景探讨影响接受状况的因素。研究表明,王际真译本出版后... 本文首先梳理关于鲁迅小说的英译活动,选取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英译本,再从译本再版或重印、读者评价、选集收录和文献引用等方面分析它们在美国的接受状况,并结合政治历史背景探讨影响接受状况的因素。研究表明,王际真译本出版后曾获得美国媒体广泛关注,但囿于政治局势骤变和中美文学传统差异,译本传播范围有限;尽管受冷战环境和意识形态冲突影响,杨氏夫妇译本仍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美国学术界和教育领域流通的主要译本;莱尔译本获得的读者反馈良好,却未能成功打开美国大众读者市场,主要与出版社、销售渠道等因素有关。此外,20世纪末鲁迅小说作为了解中国的社会历史文本的重要性下降,也影响了该译本在美国的接受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英译本 中美文学交流 政治历史背景 译本接受 海外传播
下载PDF
《狂人日记》是科幻小说吗?——论鲁迅与科幻的渊源,兼论写实的虚妄与虚拟的真实 被引量:8
12
作者 宋明炜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35,共18页
本文从文学史、科幻诗学、再思写实主义的角度,对鲁迅《狂人日记》做出尝试性的新解读。《狂人日记》与科幻小说的关联有三个层面的启示:青年鲁迅的科幻翻译与他后来文学创作之间有一些重要关联;鲁迅《狂人日记》从主题到写作风格上对... 本文从文学史、科幻诗学、再思写实主义的角度,对鲁迅《狂人日记》做出尝试性的新解读。《狂人日记》与科幻小说的关联有三个层面的启示:青年鲁迅的科幻翻译与他后来文学创作之间有一些重要关联;鲁迅《狂人日记》从主题到写作风格上对中国科幻新浪潮发生深刻影响;在科幻的视野中重读《狂人日记》,有助于重新思考写实主义和文学想象力之间的关系。科幻小说反直觉的写作,打破了熟悉的文学常规,试图重建有关真实的知识。如果把《狂人日记》作为科幻小说来阅读,那么这篇小说中发生的叙事结构变化,正对应着将"眼前熟悉的现实"悬置而发出虚拟的问题,也对应着鲁迅生活的时代发生在美学、科学、文学诸多领域的变革。本文旨在从文学史线索和小说诗学的角度,提供考量文学再现、现实、知识之间关系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狂人日记》 翻译 写实主义 科幻诗学 真实
原文传递
王际真英译《阿Q及其他》叙事建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慎 朱健平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3-89,128,共7页
蒙娜·贝克的翻译叙事建构理论为王际真英译鲁迅小说集Ah Q and Others—Selected Stories of Lusin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该译本的叙事建构策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译者在恰当的社会历史语境下选择恰当的作者进行译介,进行了... 蒙娜·贝克的翻译叙事建构理论为王际真英译鲁迅小说集Ah Q and Others—Selected Stories of Lusin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该译本的叙事建构策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译者在恰当的社会历史语境下选择恰当的作者进行译介,进行了译本的时空建构;对所译介作者的作品进行了更高层次的和文本内的选择性采用;通过副文本将鲁迅作品的精神与西方价值观关联,并通过改变部分文本段落的语域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对译文进行了参与者的重新定位。通过这三种建构策略,该译本成为了早期鲁迅小说英译最高水平的译本,兼具充分性与可接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际真 《阿Q及其他》 叙事 建构
原文传递
翻译的政治与翻译的艺术——以瞿秋白和鲁迅的翻译观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今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8-142,共5页
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中国翻译界展开过多次论争,左翼阵营中鲁迅同瞿秋白关于翻译原则的讨论颇为引人注目。瞿秋白虽然赞扬鲁迅的译文“的确是非常忠实的”,但仍从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理论的角度,就当时“直译式”的文章所表现出... 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中国翻译界展开过多次论争,左翼阵营中鲁迅同瞿秋白关于翻译原则的讨论颇为引人注目。瞿秋白虽然赞扬鲁迅的译文“的确是非常忠实的”,但仍从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理论的角度,就当时“直译式”的文章所表现出的问题与鲁迅进行了商榷。瞿秋白强调要用“绝对的白话”去翻译,与他鼓吹欧化文艺的大众化和革命大众文艺的创造紧密相连。鲁迅的翻译主要着眼于提高,而不是普及,目标在于精神界之战士,还不是暂时与文学和翻译无缘的大众。鲁迅和瞿秋白都注重翻译的功用性,但鲁迅始终没有否认文学与翻译艺术本身的独立性及其本体的目的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鲁迅 翻译论争 翻译理论
下载PDF
鲁迅翻译观的嬗变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红梅 《学术探索》 CSSCI 2012年第8期125-129,共5页
业内对鲁迅翻译的研究大多聚焦在他的"硬译"风格和异化理论。然而纵观鲁迅的翻译生涯,可知鲁迅的翻译观经历了曲折的流变过程,从编译、意译,到直译乃至"硬译",最终他强调应视受众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每次... 业内对鲁迅翻译的研究大多聚焦在他的"硬译"风格和异化理论。然而纵观鲁迅的翻译生涯,可知鲁迅的翻译观经历了曲折的流变过程,从编译、意译,到直译乃至"硬译",最终他强调应视受众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每次流变都揭示了鲁迅在思想上的转变和对中西文化与文学的重新思考。本文缕析鲁迅翻译观的发展脉络,梳理他翻译策略的变迁,描画了鲁迅作为一个建构新文化的现代主义者和备受争议的翻译家的本真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翻译理论 硬译 直译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鲁迅翻译思想 被引量:7
16
作者 穆婉姝 程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5-118,共4页
鲁迅不是一般的翻译家,而是思想家型的翻译家,用翻译来"转移性情,改造社会"是鲁迅不变的初衷,也是他一生奋斗的目标。在我国新文学运动的拓荒年代,鲁迅以其勇于面对现实揭露虚伪的大无畏的精神,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政治敏感,... 鲁迅不是一般的翻译家,而是思想家型的翻译家,用翻译来"转移性情,改造社会"是鲁迅不变的初衷,也是他一生奋斗的目标。在我国新文学运动的拓荒年代,鲁迅以其勇于面对现实揭露虚伪的大无畏的精神,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政治敏感,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攀登"通天塔"的道路,为繁荣我国译坛做出了杰出贡献,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可以借鉴与学习的宝贵经验。鲁迅的翻译思想至今仍启迪我们对翻译的研究,对中国文化的构建和发展,对中西文化交流,仍然具有深刻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翻译思维 生态翻译学 视角
下载PDF
“为起义的奴隶搬运军火”--鲁迅文学翻译思想演变的文化解读之一 被引量:7
17
作者 骆贤凤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13-117,共5页
鲁迅的文学翻译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1903~1908年)晚清时期的意译倾向、(1909~1929年)“五四,,时期的“直译”思想以及30年代(准确地说。应该是1929~1936年)的“硬译”观。研究发现,这种文学翻译思想的演变不是偶然... 鲁迅的文学翻译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1903~1908年)晚清时期的意译倾向、(1909~1929年)“五四,,时期的“直译”思想以及30年代(准确地说。应该是1929~1936年)的“硬译”观。研究发现,这种文学翻译思想的演变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因为每一次演变都是有其深刻的文化成因。改造社会和“为人生”、新文化运动、社会革命和发展现代汉语的需要分别为每一演变提供了动力和缘由。伴随着其文学翻译思想的演变·鲁迅也完成了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文学翻译思想 文化 演变
下载PDF
鲁迅翻译思想今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叶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2-45,共4页
鲁迅先生翻译思想虽然在形式上流于散论,但其内容却涉及到翻译的许多重要方面,如翻译目的、翻译原则、重译、翻译批评以及翻译本质等,而且许多内容在今天看来仍不失新鲜,可说是折射出中国传统译论的精华。
关键词 鲁迅 翻译思想 教益
下载PDF
瞿秋白翻译理念释绎——兼谈其与鲁迅在翻译问题上的争议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明 赵新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0-106,共7页
瞿秋白是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翻译事业的积极提倡者和理论创建者,他的翻译理念——对翻译的认识、理解与要求,直接影响了一个时代的革命文艺翻译成绩,他关于翻译作品的批评意见及翻译理念相关的讨论积累无疑是今天我们... 瞿秋白是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翻译事业的积极提倡者和理论创建者,他的翻译理念——对翻译的认识、理解与要求,直接影响了一个时代的革命文艺翻译成绩,他关于翻译作品的批评意见及翻译理念相关的讨论积累无疑是今天我们的一份宝贵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鲁迅 文艺翻译 翻译理念
下载PDF
描述翻译研究视角下的鲁迅翻译观探析
20
作者 王晓利 黄勤 《外语教育》 2007年第1期169-173,178,共6页
鲁迅作为一位多产的翻译实践家,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翻译理论家。在多年的翻译实践中,鲁迅形成了自己较为完整和系统的翻译观。本文将从描述翻译研究的视角出发,以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和图... 鲁迅作为一位多产的翻译实践家,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翻译理论家。在多年的翻译实践中,鲁迅形成了自己较为完整和系统的翻译观。本文将从描述翻译研究的视角出发,以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和图里的规范论为依据,对鲁迅的翻译观作一定的探讨,以期丰富当今的鲁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翻译研究 多元系统论 规范论 鲁迅 翻译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