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截肢者行走意图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蕾 王辉 +5 位作者 黄品高 林闯 郑悦 魏月 郭欣 李光林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70-1380,共11页
直立行走是人类独立生活和正常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功能之一.人因遭受工伤、交通事故、战争、自然灾害(地震等)、疾病(糖尿病、癌症等)、先天出生缺陷等意外和不幸造成下肢截肢,从而部分或全部丧失行走能力,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参与社会活... 直立行走是人类独立生活和正常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功能之一.人因遭受工伤、交通事故、战争、自然灾害(地震等)、疾病(糖尿病、癌症等)、先天出生缺陷等意外和不幸造成下肢截肢,从而部分或全部丧失行走能力,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下肢假肢是下肢截肢者恢复行走功能的唯一手段,其技术发展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为使下肢假肢使用者能像正常腿一样或接近的步态行走,关键是实现截肢者行走意图的自动精确识别.本文首先探索了行走意图识别的内涵;然后从信号源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截肢者行走意图识别方法的特点,尤其是神经功能重建作为补充的肌电信号(Electromyography,EMG)源的方法,并简述其研究进展,提出了一种融合生物力学信号和生物电信号的截肢者行走意图识别方法;最后对下肢截肢者行走意图识别方法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假肢 行走意图识别 肌电信号 生物力学信号 目标肌肉神经分布重建
下载PDF
利用多源运动信息的下肢假肢多模式多步态识别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高云园 孟明 +1 位作者 罗志增 佘青山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74-1578,共5页
运动状态识别对智能下肢假肢的控制非常关键,本文利用下肢表面肌电信号、腿部角度和足底压力信号在运动模式和步态分析中的优势和特点,对下肢假肢的多模式多步态识别进行研究。通过建立下肢运动信息系统,获取下肢多源运动信息。先提取... 运动状态识别对智能下肢假肢的控制非常关键,本文利用下肢表面肌电信号、腿部角度和足底压力信号在运动模式和步态分析中的优势和特点,对下肢假肢的多模式多步态识别进行研究。通过建立下肢运动信息系统,获取下肢多源运动信息。先提取下肢肌电信号的小波包能量作为特征,建立多个HMM对下肢假肢的运动模式进行识别;再根据大小腿和膝关节的角度信息,以及经阈值法后得到的足底压力信号,研究运动信息的模糊规则,进行下肢步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实现下肢假肢多种运动模式下多个步态的识别,多源运动信息在下肢假肢识别中的优势也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识别 多源信息 小波包 HMM 下肢假肢
下载PDF
人工特制假体在下肢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忠 林建华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6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特制假体在下肢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方式和疗效。方法35例下肢骨肿瘤患者,23例行定制带股骨(或胫骨)铰链式膝关节,8例行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4例行加长柄全髋置换。结果治疗后随访9~47个月,平均22个月,生存的30例按Enn...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特制假体在下肢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方式和疗效。方法35例下肢骨肿瘤患者,23例行定制带股骨(或胫骨)铰链式膝关节,8例行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4例行加长柄全髋置换。结果治疗后随访9~47个月,平均22个月,生存的30例按Enneking肢体肌肉骨骼肿瘤外科治疗重建术后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估。4~5分26例,3分3例,1分1例。结论采用合理的肿瘤边缘完整切除手术,选择特制人工假体并正确安装,辅以综合治疗,能有效提高下肢骨肿瘤保肢率及最大限度保留肢体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骨肿瘤 人工关节 保肢治疗
下载PDF
一种下肢运动意图识别算法性能实时测评系统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向新 田岚 +1 位作者 郑悦 李光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107,共9页
对腿部运动意图识别算法的实时性能进行综合可靠的评价是实现下肢假肢灵活稳定控制的前提。提出一种逐层分级的基于下肢运动意图识别算法的实时测评方法,对算法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运动意图识别速度进行综合评价。利用开发的运动意图... 对腿部运动意图识别算法的实时性能进行综合可靠的评价是实现下肢假肢灵活稳定控制的前提。提出一种逐层分级的基于下肢运动意图识别算法的实时测评方法,对算法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运动意图识别速度进行综合评价。利用开发的运动意图识别算法评测系统,对基于肌电信号源和机械信号源的两种运动意图识别算法进行了实时性能测试,发现肌电信号源的算法识别时间大于机械信号源算法,但是其算法稳定性优于机械信号源算法。进一步地,还利用该评测系统有效地区分出正常识别策略与异常识别策略,发现正常策略的动作识别稳定系数比异常策略高25%左右。因此,所提的基于下肢运动意图识别算法的实时测评方法,能够对不同信号源算法以及不同识别策略的实时性能进行有效评价,为智能下肢假肢控制系统开发提供可供参考的测试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假肢 运动意图识别 算法性能评价 算法测评系统
下载PDF
计算机导航辅助与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影像学评价比较
5
作者 王德华 厉轲 +2 位作者 张森 王子明 黄伟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317-324,共8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CAS-TKA)与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在下肢力线和假体位置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行TKA的96例患者资料,年龄50~80岁,平均(67.4±6.7)岁。根据手术方式分为CAS-TKA组...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CAS-TKA)与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在下肢力线和假体位置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行TKA的96例患者资料,年龄50~80岁,平均(67.4±6.7)岁。根据手术方式分为CAS-TKA组(48例)和传统TKA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和下肢力线、手术时间、术中术后下肢力线及假体位置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手术侧别、术前髋膝踝角(HKA)、股骨远端外侧角(mLDFA)及胫骨近端内侧角(mMPT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TKA组手术时间较传统TKA组明显增加(P<0.05)。CAS-TKA组术中和术后下肢力线及冠状位假体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AS-TKA组的HKA、mLDFA与传统TK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TKA组的mMPTA较传统TKA组更偏中性对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TKA组术后HKA内外翻超过3°的偏移率显著低于传统TKA组(P<0.05),mLDFA和mMPTA内外翻超过3°的偏移率亦低于传统TK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股骨假体屈曲角及切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胫骨后倾角较传统TKA组更接近理想值(P<0.05)。结论:CAS-TKA可以获得更好的下肢力线及假体位置,显著改善传统TKA带来的高离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计算机导航 传统器械 下肢力线 假体位置
下载PDF
人机共融的主动型下肢假肢分层控制策略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伟亮 曹武警 +2 位作者 李瑨 魏小东 喻洪流 《生物信息学》 2017年第3期191-195,共5页
为研究当前主动型下肢假肢控制问题的解决策略,提出了主动型下肢假肢设计和分类的通用控制框架,包括3个分层结构:上层控制器、中层控制器、底层控制器。其中,上层控制器感知运动意图;中层控制器将运动意图转换为预期的装置状态,用于底... 为研究当前主动型下肢假肢控制问题的解决策略,提出了主动型下肢假肢设计和分类的通用控制框架,包括3个分层结构:上层控制器、中层控制器、底层控制器。其中,上层控制器感知运动意图;中层控制器将运动意图转换为预期的装置状态,用于底层控制器的跟踪参考;底层控制器通过反馈控制或者前馈控制计算出预期装置状态与当前装置状态的误差,驱动假肢执行这些命令,形成控制闭环。结果表明,该通用控制框架可完整阐释主动型下肢假肢的人—机—环境共融关系,明确了分层控制策略的层级任务,为未来主动型下肢假肢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型 下肢假肢 人机共融 通用框架 分层控制系统
下载PDF
下肢假肢机构的仿生构形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义勇 王人成 +2 位作者 王延利 张同戌 霍伟杰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9-462,共4页
下肢机构的仿生构形设计一直是拟人机器人与康复假肢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测量、分析健康人体下肢结构构形与步态模式特征,利用相似性原理,对下肢假肢机构进行仿生设计,结合实际科研项目的样机实验分析。所设计的新型下肢机构在运动学... 下肢机构的仿生构形设计一直是拟人机器人与康复假肢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测量、分析健康人体下肢结构构形与步态模式特征,利用相似性原理,对下肢假肢机构进行仿生设计,结合实际科研项目的样机实验分析。所设计的新型下肢机构在运动学和力学规划模式上逼近真实人体,能够实现拟人化的功能代偿,也可为机器人的拟人化设计提供设计参数和实验对比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假肢 仿生构形 设计 相似性原理
下载PDF
基于多源信息的下肢运动意图识别 被引量:3
8
作者 成旭 张定国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58,共5页
截肢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穿戴假肢可使截肢者恢复一定的自理能力。本文针对下肢智能动力假肢,研究多源传感信息融合的运动意图识别算法,实现对下肢运动模式的准确识别。为实现多源运动信息采集,本文研制了一套基于倍福(Beckho... 截肢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穿戴假肢可使截肢者恢复一定的自理能力。本文针对下肢智能动力假肢,研究多源传感信息融合的运动意图识别算法,实现对下肢运动模式的准确识别。为实现多源运动信息采集,本文研制了一套基于倍福(Beckhoff)I/O模块的多通道传感信息采集系统,采集了4位健康受试者的下肢运动数据。本文运用多种分类算法和融合策略,识别6种下肢常见运动模式,并比较了各种策略的分类效果。此外,本文将Stacking融合模型运用于下肢运动意图识别,融合多个分类器的决策,进一步提升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假肢 意图识别 分类器 多源信息融合 人机接口
原文传递
功能性反馈疗法在下肢假肢装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志彬 蒋宛凌 +2 位作者 舒彬 周梅 刘夕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28-632,共5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反馈疗法在下肢假肢装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单侧下肢截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反馈组。常规组按照治疗师的指导进行训练,反馈组借助步态评估与反馈训练系统提供的声音反馈进行训练。分别在步行训练前、步行训练5d... 目的:探讨功能性反馈疗法在下肢假肢装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单侧下肢截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反馈组。常规组按照治疗师的指导进行训练,反馈组借助步态评估与反馈训练系统提供的声音反馈进行训练。分别在步行训练前、步行训练5d与10d后,测定两组患肢的承重能力和步行时空参数。结果:常规组及反馈组训练5d、10d后,假肢脚全足、足跟、足尖承重力均比训练前显著提高(P<0.01),双侧步长、患侧步长时间、双侧支撑时间与训练前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反馈组训练5d后,全足、足跟、足尖的承重力均大于常规组(P<0.01),患侧步长、患侧步幅、患侧支撑相时间、步速优于常规组(P<0.05);与训练5d比较,反馈组训练10d,假肢全足、足尖的承重力、患侧步长、健侧摆动相时间、患侧支撑相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功能性反馈疗法能提高下肢假肢装配后的承重能力,改善步态,缩短训练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反馈治疗 下肢假肢 假肢训练 步态分析
下载PDF
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动力下肢假肢运动意图识别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本跃 倪钰 +1 位作者 盛敏 赵丽丽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031-3038,共8页
传统动力下肢假肢运动意图识别算法常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分类器,在特征选择方面则需要手工提取.针对该问题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运动意图识别研究中,通过在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算法更适应于基于短时行为样本数据的运动... 传统动力下肢假肢运动意图识别算法常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分类器,在特征选择方面则需要手工提取.针对该问题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运动意图识别研究中,通过在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算法更适应于基于短时行为样本数据的运动意图识别,同时抑制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运动意图识别中的过拟合.在意图识别数据集中进行滑动窗口预处理,目的是对时间序列样本做数据增广,扩增目标数据集能够使训练集更加丰富全面,提高识别的精度,运用改进后的卷积神经网络对增广后的数据集进行特征学习与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13类运动模式下的识别率达到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下肢假肢 运动意图识别 短时时间序列样本 改进卷积神经网络 自学习特征
原文传递
Design and Control of a Pneumatically Actuated Transtibial Prosthesis 被引量:1
11
作者 Hao Zheng Xiangrong Shen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5年第2期217-226,共10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and control of a pneumatically actuated transtibial prosthesis, which utilizes a pneumatic cylinder-type actuator to power the prosthetic ankle joint to support the user's locomotion. 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and control of a pneumatically actuated transtibial prosthesis, which utilizes a pneumatic cylinder-type actuator to power the prosthetic ankle joint to support the user's locomotion. The pneumatic actuator has multiple advantages over the traditional electric motor, such as light weight, low cost, and high power-to-weight ratio.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develop a compact and lightweight transtibial prosthesis, leveraging the multiple advantages provided by this highly competitive actuator.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details of the prosthesis are described, includ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s, the layout of the actuation mechanism,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torque capacity. Through the authors' design calculation, the prosthesis is able to provide sufficient range of motion and torque capacity to support the lo- comotion of a 75 Kg individual. The controller design is also described, including the underlying biomechanical analysis and the formulation of the finite-state impedance controller. The testing results of human subject indicate that the prosthesis is able to generate a natural walking gait and sufficient power output for its amputee us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er limb prosthesis powered prosthesis rehabilitation robotics assistive robotic devices
原文传递
下肢假肢疲劳测试试验机系统开发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砺宗 陈升泰 +2 位作者 杨诚晓 佘顺顺 钱文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4-108,共5页
为检测下肢假肢质量,开发了一套基于VC编译器、运动控制器与伺服电缸一体的下肢假肢疲劳测试系统。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设计了符合要求的加载结构,搭建了电气与控制系统,同时设计了静态匀速加载的闭环算法与实时动态正弦力跟随算法,并完成... 为检测下肢假肢质量,开发了一套基于VC编译器、运动控制器与伺服电缸一体的下肢假肢疲劳测试系统。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设计了符合要求的加载结构,搭建了电气与控制系统,同时设计了静态匀速加载的闭环算法与实时动态正弦力跟随算法,并完成上位机软件的编制,软件系统包括点动调试与自动回零、参数设置、试验数据输入、实时图像与数据显示、历史数据图显等功能模块。完成对实际假肢试件的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证明了该系统测试装置与控制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可应用于下肢假肢各关节材料性能的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假肢 闭环力控 运动控制卡 脉冲输出 疲劳试验
下载PDF
基于CPG的下肢假肢步态规划及运动仿真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旭辉 简震 +1 位作者 丁志娟 张远方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35-138,共4页
针对现有假肢产品体积庞大、步态质量不佳的问题,将四连杆机构与磁流变阻尼器结合,设计了一种磁流变阻尼假肢膝关节,并基于磁流变阻尼假肢膝关节建立了下肢假肢虚拟样机模型。采用一组具有相位耦合关系的中枢模式发生器对下肢假肢进行... 针对现有假肢产品体积庞大、步态质量不佳的问题,将四连杆机构与磁流变阻尼器结合,设计了一种磁流变阻尼假肢膝关节,并基于磁流变阻尼假肢膝关节建立了下肢假肢虚拟样机模型。采用一组具有相位耦合关系的中枢模式发生器对下肢假肢进行了步态规划,得出了各关节的角度曲线。为验证所得关节角度曲线的合理性,利用SolidWorks Motion对下肢假肢进行了运动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关节角度曲线的驱动下,下肢假肢的步态特征具有良好的仿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规划 下肢假肢 中枢模式发生器 关节角度曲线 运动仿真
下载PDF
基于复合摆线的下肢假肢步态规划及运动仿真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旭辉 胡慧娜 +2 位作者 简震 丁志娟 方紫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2期13691-13695,共5页
针对现有假肢产品步态质量不佳的问题,结合四连杆机构和磁流变(magnetorhedogical,MR)阻尼器设计了一种磁流变阻尼下肢假肢。基于复合摆线理论对下肢假肢进行了步态规划,并对所得轨迹曲线进行了优化。通过对轨迹曲线的逆运动学求解,得... 针对现有假肢产品步态质量不佳的问题,结合四连杆机构和磁流变(magnetorhedogical,MR)阻尼器设计了一种磁流变阻尼下肢假肢。基于复合摆线理论对下肢假肢进行了步态规划,并对所得轨迹曲线进行了优化。通过对轨迹曲线的逆运动学求解,得到了下肢假肢的膝关节和髋关节曲线。为验证关节曲线和下肢假肢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采用SolidWorks Motion对下肢假肢进行了运动仿真,并且利用关节电机进行轨迹跟随实验。结果表明:在关节曲线的驱动下,下肢假肢能够实现连续稳定的行走,具有良好的步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假肢 复合摆线 步态规划 关节曲线 运动仿真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用于大腿假肢远程加工的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大伟 吴磊 吴锡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索使用专业假肢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制作系统进行远程制作大腿假肢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互联网,将异地假肢临床接待室的8例大腿截肢患者残肢尺寸数据传送到计算机假肢制作加工中心,利用软件数据模型库选择相应的大腿假肢接受腔口... 目的探索使用专业假肢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制作系统进行远程制作大腿假肢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互联网,将异地假肢临床接待室的8例大腿截肢患者残肢尺寸数据传送到计算机假肢制作加工中心,利用软件数据模型库选择相应的大腿假肢接受腔口型圈并按照尺寸表进行数据模型修改,将修改后的数据模型进行实体模型加工并送至假肢临床接待室给患者适配假肢。给患者试穿假肢后按照大腿假肢临床功能评估进行评价。结果 7例患者大腿假肢临床功能评估达到要求。结论通过严谨的残肢尺寸测量并进行计算机设计和远程加工的模式是可行的。该模式可解决偏远地区大腿截肢患者无法制作假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肢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大腿假肢 远程加工
下载PDF
术前下肢对线畸形对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假体位置与术后下肢对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宝禧 方淑莺 +4 位作者 傅明 张志奇 邬培慧 黄志宇 孙红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下肢对线畸形对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假体安装角度以及术后下肢对线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198例(245膝)因退行性骨关节炎行初次TKA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3例,女175例... 目的探讨术前下肢对线畸形对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假体安装角度以及术后下肢对线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198例(245膝)因退行性骨关节炎行初次TKA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3例,女175例;年龄43-90岁,平均67岁。单膝151例,双膝47例。病程1个月-30年,中位时间8.99年。于下肢全长正位X线片测量术前及术后1周股骨与胫骨机械轴线夹角(femorotibial angle,FT),分别代表手术前后下肢对线角度;术后1周股骨机械轴线与关节线夹角(mechanical femoral angle,MF)、胫骨机械轴线与关节线夹角(anatomical tibial angle,AT),分别代表股骨、胫骨假体安装角度。对手术前后FT及MF、AT进行相关分析。根据术前下肢对线畸形程度将患者分为5组:内翻畸形≥20°组(A组)、内翻畸形10-20°(B组)、内翻畸形≤10°(C组)、外翻畸形〈10°(D组)、外翻畸形≥10°(E组),对各组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记录术后下肢对线优良率。结果 245膝手术前后FT分别为(171.53±9.12)、(177.38±3.57)°,术后MF及AT分别为(89.00±2.68)、(88.62±2.16)°。术前FT与术后FT及MF相关(r=0.375,P=0.000;r=0.386,P=0.000),与AT无相关(r=0.024,P=0.710)。术后FT与MF、AT亦相关(r=0.707,P=0.000;r=0.582,P=0.000)。各组组内术后FT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前F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与B、C、D、E组比较,B、C组分别与D、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及D、E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术后下肢对线优良率为70.2%(172/245),A、B、C、D、E组分别为27.8%(5/18)、66.0%(62/94)、74.4%(67/90)、88.9%(32/36)、85.7%(6/7);各组间下肢对线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A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下肢对线 假体
原文传递
面向人机融合的智能动力下肢假肢研究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37
17
作者 王启宁 郑恩昊 +1 位作者 陈保君 麦金耿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80-1793,共14页
智能动力下肢假肢在残疾人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解决人-智能假肢-环境融合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实现假肢穿戴者安全、流畅运动的必要条件.本文针对此问题,综述了面向人机融合的智能动力下肢假肢研究,包括智能动力下肢假肢的仿生结... 智能动力下肢假肢在残疾人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解决人-智能假肢-环境融合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实现假肢穿戴者安全、流畅运动的必要条件.本文针对此问题,综述了面向人机融合的智能动力下肢假肢研究,包括智能动力下肢假肢的仿生结构和控制方法、人体运动意图识别、复杂环境下的人-智能假肢融合、以及用于下肢假肢的感知替代和反馈,深入探讨了智能动力下肢假肢人机融合研究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最后,本文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动力下肢假肢 人机融合 运动意图识别 感知替代
下载PDF
智能下肢假肢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8
作者 杨鹏 刘作军 +1 位作者 耿艳利 赵丽娜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80,共5页
智能假肢是将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应用于假肢的产物,可显著提高假肢装置的安全性、功能性和舒适性,使得假肢能够达到与健肢相同的运动效果.根据人体运动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利用先进的传感器融合与智能控制技术,对速度、路况、步态等运动... 智能假肢是将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应用于假肢的产物,可显著提高假肢装置的安全性、功能性和舒适性,使得假肢能够达到与健肢相同的运动效果.根据人体运动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利用先进的传感器融合与智能控制技术,对速度、路况、步态等运动状态进行有效的识别,是实现假肢协调控制的基础.本文在介绍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智能假肢的控制从理论分析、样机研制、实验测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下肢假肢 运动状态 协调控制 传感器融合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后下肢力线及假体力线与疗效和假体松动率的关系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硕 冯硕 +4 位作者 徐崇俊 唐金龙 裴方 查国春 陈向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780-3785,共6页
背景:对于全膝关节置换后最佳下肢力线的争议仍然较多,而国内对于下肢力线与临床疗效关系的研究较少。目的:分析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下肢力线(髋-膝-踝角)、股骨假体力线(股骨假体角)、胫骨假体力线(胫骨假体角)与临床疗效... 背景:对于全膝关节置换后最佳下肢力线的争议仍然较多,而国内对于下肢力线与临床疗效关系的研究较少。目的:分析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下肢力线(髋-膝-踝角)、股骨假体力线(股骨假体角)、胫骨假体力线(胫骨假体角)与临床疗效、假体松动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18例(139膝),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摄患肢下肢全长X射线片、测量置换前后股骨胫骨机械轴夹角(髋-膝-踝角)、股骨假体远端内侧角(股骨假体角)、胫骨假体近端内侧角(胫骨假体角)。术后定期随访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评价全膝关节置换后临床疗效。随后根据最新随访复查X射线片,采用EWALD标准查找假体松动、骨溶解、断裂的迹象。分析全膝关节置换后下肢力线(髋-膝-踝角)、股骨假体力线(股骨假体角)、胫骨假体力线(胫骨假体角)与临床疗效、假体松动率的关系。结果与结论:①118例(139膝)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5.8±6.2)个月,未发现假体松动、骨溶解、断裂的迹象;②对于下肢力线,中立组与内翻组、外翻组置换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中立组评分最高;③对于股骨假体力线,只有中立组与外翻组之间置换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且中立组评分更高;④胫骨假体力线3组间置换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提示传统全膝关节置换后中性力线[下肢力线中立组髋-膝-踝角=(180±3)°]依然为全膝关节置换后推荐的恢复力线,应当尽量避免术后内、外翻力线。短期随访中,全膝关节置换后下肢力线及假体力线对假体松动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膝骨关节炎 冠状面 下肢力线 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 髋-膝-踝角 股骨假体角 胫骨假体角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下肢假肢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8
20
作者 马玉良 徐文良 +2 位作者 孟明 罗志增 杨家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73-1376,1381,共5页
下肢假肢的膝关节是一种具有高度非线性、时变、强耦合的阻尼系统,传统控制方法很难达到良好控制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将神经网络(NN)应用于下肢假肢控制.以学习矢量量化(LVQ)神经网络为基础,提出神经网络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该... 下肢假肢的膝关节是一种具有高度非线性、时变、强耦合的阻尼系统,传统控制方法很难达到良好控制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将神经网络(NN)应用于下肢假肢控制.以学习矢量量化(LVQ)神经网络为基础,提出神经网络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选择适当的参考模型和自适应算法,利用参考模型输出与实际系统输出之间的误差信号,由自适应算法计算当前的控制量以控制智能下肢假肢,达到自适应控制的目的.该方法不需要进行性能指标的变换,容易实现且自适应速度快,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下肢假肢 自适应控制 学习矢量量化(LVQ) 神经网络(NN) 参考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