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区瑞庆 覃朋 林春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0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和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4月—2024年1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 目的:探讨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和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4月—2024年1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后的胫前肌最大等长收缩时的积分肌电值(iEMG)、简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Barthel指数(BI)变化情况。结果:干预4周,两组患者在iEMG、FMA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BI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并且治疗组干预4周的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增强患者步行能力,并显著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肌电生物反馈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下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在急性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楠 刘绪涛 谢豪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6期1755-1758,共4页
目的评价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在急性脑卒中(ACS)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青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ACS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康复方案不... 目的评价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在急性脑卒中(ACS)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青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ACS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康复方案不同分为tDCS组和联合组,各42例。tDCS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功能锻炼+tDCS治疗,联合组在tDCS组基础上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采用中国人卒中量表(CSS)评定神经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FMA-L)评定运动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评定平衡功能,采用巴氏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生存质量,并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tDCS组(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4,P<0.05)。治疗后,两组FMA-L、BBS、BI和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CSS、TUGT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而联合组FMA-L、BBS、BI和SS-QOL量表评分分别为(28.86±3.47)、(44.84±6.31)、(72.26±8.67)、(183.34±25.06)分,均高于tDCS组[(23.10±5.11)、(39.06±7.28)、(61.80±8.31)、(161.25±33.84)分],CSS、TUGT分别为(9.75±2.16)、(19.29±8.50)分,均低于tDCS组[(15.08±2.71)、(26.13±11.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满意度为92.86%,明显高于tDCS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82,P<0.05)。结论tDCS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治疗ACS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神经、运动、平衡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经颅直流电刺激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疗效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同步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彭基 张盘德 +4 位作者 刘翠华 彭小文 何慧斌 曾义新 赵荣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15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究功能性电刺激同步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功能性电刺激... 目的探究功能性电刺激同步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功能性电刺激同步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站起-行走"计时测试(TUGT)结果。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I)评分分别为(18.96±3.37)、(25.58±4.1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4.42±3.15)、(16.36±3.5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步行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TUGT为(15.86±4.69)s,短于对照组的(23.54±4.1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81, P=0.000<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TUGT为(8.42±1.13)s,短于对照组的(18.97±2.6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14, P=0.000<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同步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可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显著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探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脑卒中 足内翻下垂 步行功能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改善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罗津宁 鲍晓 +3 位作者 刘惠宇 王日升 张林剑 朱丽芳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2期1196-1200,共5页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梗死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下肢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对下肢痉挛肌肉加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梗死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下肢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对下肢痉挛肌肉加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症治疗。使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后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各时间点各组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各时间点,治疗组MAS、FMA、BBS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P <0. 05)。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能明显改善痉挛性下肢瘫痪的肌肉痉挛,提高患者平衡能力和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痉挛 A型肉毒毒素 肌张力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下载PDF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配合头针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障碍的效果
5
作者 刘现岭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15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采用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配合头针疗法治疗的效果及对步行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下肢智能反...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采用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配合头针疗法治疗的效果及对步行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头针疗法.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步长长于对照组步速快于对照组,步宽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简化Fugl-Meyer量表评分及Berg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配合头针疗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障碍,提升其步行能力,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头针疗法 脑卒中 步行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辅助治疗对不完全性腰段脊髓损伤患者下肢功能的改善作用
6
作者 汤婷婷 金旦飞 刘莹莹 《医疗装备》 2022年第2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辅助治疗对不完全性腰段脊髓损伤(SCI)患者下肢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就诊的78例不完全性腰段SC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9例... 目的探讨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辅助治疗对不完全性腰段脊髓损伤(SCI)患者下肢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就诊的78例不完全性腰段SC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辅助治疗,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肌力、运动功能[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估]及步行能力[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与SCI步行指数联合评估]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腘绳肌及股四头肌肌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腘绳肌及股四头肌肌力分级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MA、FAC及SC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FAC及SC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辅助治疗不完全性腰段SCI患者可显著增强其下肢肌力,促进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腰段 不完全性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下肢肌力 运动功能 步行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