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下肢康复机器人与儿童悬吊联合使用对运动障碍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运用随机分组法将40例运动功能障碍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20例。对照组运用Bobath疗法、Rood技术、物理因子疗法,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目的:研究下肢康复机器人与儿童悬吊联合使用对运动障碍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运用随机分组法将40例运动功能障碍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20例。对照组运用Bobath疗法、Rood技术、物理因子疗法,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下肢康复机器人和儿童悬吊训练,每周治疗5 d,每天1次,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ment,GMFM)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康复治疗一个疗程后,粗大运动功能测量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运动功能障碍儿童,在Bobath疗法、Rood技术、物理因子疗法等康复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下肢康复机器人和儿童悬吊训练,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效果更明显。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7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A组(下肢康复机器人)、B组(悬吊运...目的:分析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7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A组(下肢康复机器人)、B组(悬吊运动训练)、C组(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悬吊运动训练),每组30例。比较三组训练后下肢Fugl-Meyer评估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分、伯格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Holden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y iation category scale,FAC)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6 min walk test,6MWT)及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训练前,三组下肢FMA、BBS、FAC评分、6MWT、MBI、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C组下肢FMA、BBS、FAC、MBI评分均明显更高于A组、B组,6MWT长于A组、B组,NIHSS评分低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对患者采取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可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与步行能力,增强患者平衡与下肢运动功能,并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康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下肢康复机器人与儿童悬吊联合使用对运动障碍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运用随机分组法将40例运动功能障碍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20例。对照组运用Bobath疗法、Rood技术、物理因子疗法,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下肢康复机器人和儿童悬吊训练,每周治疗5 d,每天1次,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ment,GMFM)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康复治疗一个疗程后,粗大运动功能测量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运动功能障碍儿童,在Bobath疗法、Rood技术、物理因子疗法等康复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下肢康复机器人和儿童悬吊训练,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效果更明显。
文摘目的:分析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7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A组(下肢康复机器人)、B组(悬吊运动训练)、C组(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悬吊运动训练),每组30例。比较三组训练后下肢Fugl-Meyer评估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分、伯格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Holden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y iation category scale,FAC)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6 min walk test,6MWT)及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训练前,三组下肢FMA、BBS、FAC评分、6MWT、MBI、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C组下肢FMA、BBS、FAC、MBI评分均明显更高于A组、B组,6MWT长于A组、B组,NIHSS评分低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对患者采取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悬吊运动训练,可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与步行能力,增强患者平衡与下肢运动功能,并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