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沈立锋 郭峭峰 张晓文 张展 通信作荇:张春,Email:hzzhangchun@yeah.net张春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7-449,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穿支蒂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07年7月到2011年12月,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25例,穿支动脉来源分别为腓动脉18例,胫后动脉6例,足背动脉1例。皮瓣面积4cm×... 目的探讨穿支蒂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07年7月到2011年12月,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25例,穿支动脉来源分别为腓动脉18例,胫后动脉6例,足背动脉1例。皮瓣面积4cm×10cm~9cm×33cm。结果供区直接缝合9例,游离植皮16例,有3例皮瓣术后出现静脉淤血,2例经滴血疗法最终皮瓣成活,1例皮瓣远端1/3坏死,经清创后游离植皮治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个月,所有皮瓣蒂部平整,外表美观,患者较为满意。结论穿支螺旋桨皮瓣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中比其他带蒂皮瓣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 穿支皮瓣 螺旋桨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小腿和足部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皮肤缺损修复58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煜 陈伟高 李剑琴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489-2490,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小腿内侧皮瓣和游离植皮修复小腿和足部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1年11月使用小腿内侧皮瓣植皮和游离植皮修复小腿和足部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缺损的58例病例,按照缺损部位、面积大小、手术方法、... 目的探讨小腿内侧皮瓣和游离植皮修复小腿和足部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1年11月使用小腿内侧皮瓣植皮和游离植皮修复小腿和足部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缺损的58例病例,按照缺损部位、面积大小、手术方法、治疗结果等进行比较。其中小腿内侧皮瓣植皮23例,游离植皮35例。结果 58例患者术后切缘均为阴性,全部患者进行了6个月至5年的随访,平均随访29个月。小腿内侧皮瓣植皮23例中,存活21例,坏死1例,部分坏死1例,成活率91.3%,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创面无复发。游离植皮35例,存活17例,坏死8例,部分坏死10例,成活率48.6%,肢体功能较差,创面复发2例,后均行截肢手术。小腿内侧皮瓣植皮存活率明显高于游离植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腿内侧皮瓣是修复小腿和足部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缺损的有效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和足部 恶性黑色素瘤 术后缺损 小腿内侧皮瓣
下载PDF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伟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6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体会.方法:对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我科治疗的37例小腿中下段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患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创面大部分为骨质或肌腱外露,无法植皮修复,皮瓣面...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体会.方法:对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我科治疗的37例小腿中下段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患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创面大部分为骨质或肌腱外露,无法植皮修复,皮瓣面积3.8cmx4.0cm-8.0cmx6.2cm.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手术,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1期愈合,术后随访5-11个月,皮瓣质软、弹性良好、外观正常,皮瓣2点辨别觉5-12mm,供瓣区瘢痕不明显.足底皮瓣患者在随访期间.足底感觉无明显异常.结论: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效果肯定,皮瓣成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皮瓣修复 足部及小腿中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