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颈椎椎弓根相邻解剖结构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树成 张鹏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通过观测下颈椎椎弓根及其与相邻的脊髓、硬脊膜、神经根和椎动脉的关系,特别是与硬脊膜、硬膜外窦的关系,为安全、准确地置入下颈椎弓根螺钉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对32具成人C3~C7段颈椎标本进行测量,内容包括:椎... 目的通过观测下颈椎椎弓根及其与相邻的脊髓、硬脊膜、神经根和椎动脉的关系,特别是与硬脊膜、硬膜外窦的关系,为安全、准确地置入下颈椎弓根螺钉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对32具成人C3~C7段颈椎标本进行测量,内容包括:椎弓根与其上下神经根的距离、与硬脊膜的距离、与椎动脉和硬膜外窦的关系。结果椎弓根与其上神经根的间距为1.18~1.40 mm,与其下神经根间距为2.33~3.11 mm,与硬脊膜的间距为2.75~3.33 mm;椎弓根与椎动脉和硬膜外窦几乎没有距离。结论颈椎弓根内邻脊髓、硬膜窦,外邻椎动静脉,上下有神经跨越,且椎弓根较狭小,充分评估且个体化,才能防止损伤周围重要解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椎弓根 螺钉内固定 相邻解剖结构 尸体标本 解剖
下载PDF
脊柱虚拟手术系统辅助下颈椎椎弓根置钉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曹珺 蒋振营 +3 位作者 何飞 袁义伦 王勇 陈要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8-553,共6页
目的:评价脊柱虚拟手术系统(spinal virtual surgery system,SVSS)辅助下行颈椎椎弓根置钉的准确性。方法:对收治的有术后多层螺旋CT(MSCT)复查资料的27例行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下颈椎疾患病例,分为SVSS 3D技术辅助手术组(A组,10例)和MSCT... 目的:评价脊柱虚拟手术系统(spinal virtual surgery system,SVSS)辅助下行颈椎椎弓根置钉的准确性。方法:对收治的有术后多层螺旋CT(MSCT)复查资料的27例行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下颈椎疾患病例,分为SVSS 3D技术辅助手术组(A组,10例)和MSCT 3D技术辅助手术组(B组,17例)。两组病例术前均行螺旋CT扫描,A组原始数据导出CT工作站,格式转换后导入SVSS系统行三维重建;B组原始数据直接在CT工作站行三维重建。两系统都选择VR和MPR重建,开展术前个体化评估以指导手术。术后螺旋CT复查评估置钉准确性,螺钉穿破评价参照Richter分级标准。结果:A组术后10例共50枚螺钉中44枚(88%)完全位于椎弓根内;6枚(12%)穿破椎弓根,其中1级穿破5枚(10%),2级穿破1枚(2%)。B组术后17例共76枚螺钉中67枚(88.16%)完全位于椎弓根内;9枚(11.84%)穿破,其中1级穿破6枚(7.89%),2级穿破3枚(3.95%)。两组间穿破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VSS可应用于实施术前个体化评估、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及术后疗效评估和康复锻炼指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虚拟手术系统 多层螺旋CT 下颈椎椎弓根 三维重建 精确性
下载PDF
下颈椎经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3
作者 周树成 张鹏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7期53-54,共2页
目的:对椎弓根在相应椎体上的进钉角度以及进钉点的部位进行研究,同时对椎弓根的结构和与之相邻的神经、脊髓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32个成年人,以其C3~7段颈椎作为标本,采用量角器及游标卡尺测量相应角度及长度,并且对... 目的:对椎弓根在相应椎体上的进钉角度以及进钉点的部位进行研究,同时对椎弓根的结构和与之相邻的神经、脊髓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32个成年人,以其C3~7段颈椎作为标本,采用量角器及游标卡尺测量相应角度及长度,并且对标本的相应进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在术者对颈椎的标本进行不同程度的定位之后,以椎弓根标本中下平面上1/2椎弓根高处作为横坐标,纵坐标C3为侧块外缘内(2.4±0.9)mm,C5为侧块外缘内(2.8±0.7)mm,C6为侧块外缘内(3.7±0.7)mm,C7为侧块外缘内(5.5±1.3)mm,各个侧块外缘距离没有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患者下颈椎的各个部位中,横突后结节与关节突的切迹最高点以及侧块外缘解剖在解剖学上的标志位置最为显著,临床意义十分重大,在手术过程中较容易被发现,因此能够提高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椎弓根 螺钉 内固定 应用解剖 硬膜外窦
下载PDF
基于Mimics软件分析不同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联合零切迹融合器内固定方式的可行性
4
作者 侯志鹏 叶森琦 +3 位作者 赵刘军 张吉辉 于亮 顾勇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 通过Mimics软件建立正常下颈椎三维图像,比较分析不同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联合零切迹融合器内固定方式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自2021-01—2022-09进行颈椎CT扫描检查后颈部正常的患者,将50例颈椎CT数据采用Mimics软件分析,通过三维重... 目的 通过Mimics软件建立正常下颈椎三维图像,比较分析不同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联合零切迹融合器内固定方式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自2021-01—2022-09进行颈椎CT扫描检查后颈部正常的患者,将50例颈椎CT数据采用Mimics软件分析,通过三维重建得到C_(3~7)三维图像。第一组模拟右侧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联合零切迹融合器内固定,第二组模拟左侧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联合零切迹融合器内固定,第三组模拟双侧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联合零切迹融合器内固定。观察并比较3组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与零切迹融合器螺钉的相互位置。结果 第一组48例C_(3、4)节段零切迹融合器下位螺钉与颈椎前路椎弓根钉相交,46例C_(4、5)节段零切迹融合器下位螺钉与颈椎前路椎弓根钉相交,第二组C_(3、4)、C_(4、5)节段所有零切迹融合器下位螺钉与颈椎前路椎弓根钉相交,其余零切迹融合器螺钉与颈椎前路椎弓根钉均处于安全位置。第三组C_(3~7)节段中零切迹融合器螺钉与颈椎前路椎弓根钉均处于安全位置。调整零切迹融合器下位螺钉的角度后,第一组C_(3、4)节段、C_(4、5)节段零切迹融合器下位螺钉的尾倾角均大于第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右侧下颈椎前路椎弓根钉(采用刘建东的方法置钉)联合零切迹融合器内固定是可行性的,但是还需要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来验证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三柱损伤 颈椎前路椎弓根钉 零切迹融合器 内固定 MIMICS软件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颈椎椎弓根植钉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曹珺 何飞 +4 位作者 何利平 李超 代耀军 张春强 黄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5-530,共6页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multi-spiralCT,MS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8具防腐处理颈椎标本,MSCT扫描后采集信息传送至工作站,根据下颈椎椎弓根植钉需求,进行容积成像(volume rendering,VR)以判断病情...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multi-spiralCT,MS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植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8具防腐处理颈椎标本,MSCT扫描后采集信息传送至工作站,根据下颈椎椎弓根植钉需求,进行容积成像(volume rendering,VR)以判断病情,多平面重组(multi-plannar reformation,MPR)行个体化分析,设计各个椎弓根螺钉的理想通道,测量相关参数。然后参照测量数据,分别在8具标本植入椎弓根螺钉。植钉完成后,再次对标本扫描,通过MPR对所植螺钉进行准确性评估。2007年5月-2009年11月,对28例行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患者,常规颈椎MSCT检查并行VR/MPR重建,评估病情,确定最短固定节段,采集目标椎弓根植钉数据。结果单枚螺钉植入时间为(392±62)s。植钉前测量除1个椎弓根闭锁(1.25%,1/80)、5个椎弓根冠状位直径<3mm(6.25%,5/80)不适于植钉外,共植钉74枚。一次植钉成功率为95.95%(71/74)。其中68枚(91.89%)螺钉完全位于椎弓根内;6枚(8.11%)发生穿破,按Richter分级标准:1级5枚(6.76%),2级1枚(1.35%);该椎弓根螺钉穿破率与文献报道解剖标志定位法穿破率(47.37%)以及椎板开窗探查法穿破率(2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bumi法(6.70%)、漏斗技术(7.10%)、管道疏通法(5.20%)及计算机导航技术(11.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应用28例,术前测量发现1个目标椎弓根部分缺失、1个裂纹骨折,调整手术方案,术中共植钉121枚。术后17例(76枚)MSCT复查见67枚(88.16%)完全位于椎弓根内;9枚(11.84%)发生穿破,其中1级6枚(7.89%),2级3枚(3.95%)。结论MSCT三维重建技术可对下颈椎椎弓根固定理想钉道进行术前个体化准确测评,术中严格按照个体化参数植钉,可提高植钉的精确度和安全性;利用MPR图像对螺钉植入的准确性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 椎弓根内固定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个体化术前设计
原文传递
贵州地区人群下颈椎后路经椎弓根置钉的相关解剖学观察
6
作者 王远政 田晓滨 +4 位作者 刘洋 李波 孙立 张一 田家亮 《贵州医药》 CAS 2012年第10期869-872,共4页
目的通过对贵州地区大样本成人下颈椎椎弓根的解剖学观察,为后路经椎弓根置钉技术提供临床相关解剖学参数。方法在我院门诊对排除颈椎骨质破坏性疾病的本地区成人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进行颈椎薄层CT扫描,收集图像原始数据导入Mimics软... 目的通过对贵州地区大样本成人下颈椎椎弓根的解剖学观察,为后路经椎弓根置钉技术提供临床相关解剖学参数。方法在我院门诊对排除颈椎骨质破坏性疾病的本地区成人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进行颈椎薄层CT扫描,收集图像原始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行三维重建,并利用其软件功能在三维重建图像上测量经椎弓根置钉的相关解剖学参数,包括C3-7椎弓根最窄处的高度、宽度,椎弓根通道长度(轴线长度),椎弓根内倾角及头倾角。结果通过100例成人活体下颈椎CT图像重建测量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下颈椎椎弓根最窄处的高度大于宽度,C3-7平均椎弓根高度为7.24~7.42mm,平均椎弓根宽度为4.94~7.11mm,平均椎弓根轴线长度为31.98~34.01mm,椎弓根外倾角平均值分别为C346.3°、C447.2°、C548.8°、C640.1°、C737.5°,椎弓根头倾角平均值分别为C311.2°、C46.8°、C5-1.8°、C6-6.9°、C7-10.8°。结论大样本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相关参数CT测量对该术的临床运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发现椎弓根形态个体差异大,术前必须制定个体化置钉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