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子地台西缘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9
1
作者 周东晓 彭渤 +8 位作者 王勤 方小红 邬思成 赵亚方 刘静 陈丹婷 王欣 谭长银 万大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71,共13页
本文分析扬子地台西缘黑色页岩土壤(BSS)及其成土新鲜黑色页岩(FB)的主、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黑色页岩土壤成土地球化学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黑色页岩土壤明显亏损MgO、CaO、Na2O、P2O5和LOI(有机质),而富集Al2O3和Fe2O3等主量组... 本文分析扬子地台西缘黑色页岩土壤(BSS)及其成土新鲜黑色页岩(FB)的主、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黑色页岩土壤成土地球化学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黑色页岩土壤明显亏损MgO、CaO、Na2O、P2O5和LOI(有机质),而富集Al2O3和Fe2O3等主量组分;且明显亏损Ba、V、Ni、Cu、Zn和Sr等微量元素,但其他微量元素则不然。与成土母岩相比,黑色页岩土壤的化学组成相对均一。主量组分对黑色页岩与黑色页岩土壤之间化学组成有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与CaO、Na2O和MgO等碱质组分、LOI所代表的有机质等的淋滤释出,及Fe2O3和Al2O3等氧化物的次生富集有关,其影响程度顺序为:CaO>Na2O>LOI>MgO>Al2O3>Fe2O3>MnO>K2O>SiO2>P2O5。推断黑色页岩风化-成土过程中有机质、黄铁矿、方解石、钠长石、斜绿泥石等不稳定矿物的化学蚀变分解和长石等硅酸盐矿物的水解导致CaO、LOI、Na2O、MgO、K2O和SiO2等主量组分,以及V、Cr、Ni、Cu、Zn、Ge、Ba、Sr等微量元素的淋滤释出;而黏土矿物、铁-锰氧化物等次生矿物的次生富集,导致Fe2O3、MnO和Al2O3等主量组分,以及Pb、Cs、Co、Th、Sc、Ga、Rb、REE等微量元素在土壤中形成次生富集。故而黑色页岩可为环境重金属污染源,而黑色页岩土壤本身也可存在重金属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页岩土壤 下寒武统黑色页岩 主量元素 微量元素 化学组成差异 风化-成土作用
下载PDF
贵州下寒武统黑色页岩稀土元素组成及示踪特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玉松 张杰 毛瑞勇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9,共13页
通过对贵州省织金、凤冈、开阳、天马、天星、大方等地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以及大方下志留统下部龙马溪组进行化学分析,研究常微量元素特征和稀土元素组成及示踪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黑色页岩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其次为Al2O3、Fe2O3和K2O;... 通过对贵州省织金、凤冈、开阳、天马、天星、大方等地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以及大方下志留统下部龙马溪组进行化学分析,研究常微量元素特征和稀土元素组成及示踪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黑色页岩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其次为Al2O3、Fe2O3和K2O;微量元素中As、Mo、Pb、W等富集最为明显,以Mo、Pb、Co等含量最高。V/Cr、Ni/Co等比值表明黑色页岩多形成于贫-缺氧沉积环境,局部存在弱氧化条件;稀土元素属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型。研究区黑色页岩形成于大陆边缘区还原海水沉积并伴有热水沉积参与的环境,物质来源受陆源和幔源、深部物质加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下寒武统黑色页岩 常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物源示踪
原文传递
黔北黑色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被引量:55
3
作者 杨剑 易发成 +1 位作者 刘涛 李虎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4-94,共11页
本文采用ICPMS方法研究了黔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条件。黑色岩系稀土总量在金属富集层之Mo矿层中出现峰值,向剖面上、下大致依次减小,代表了一种非正常海水沉积作用。Eu、Ce呈负异常,反映黑色岩系形... 本文采用ICPMS方法研究了黔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条件。黑色岩系稀土总量在金属富集层之Mo矿层中出现峰值,向剖面上、下大致依次减小,代表了一种非正常海水沉积作用。Eu、Ce呈负异常,反映黑色岩系形成于干燥气候的陆棚边缘浅海的还原环境。稀土模式,连同La/YbCe/La、La/YbREE图解特征,说明黑色岩系为正常海水与岩浆热卤水混合沉积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S方法 混合沉积 热卤水 矿层 沉积作用 特征和 ICP—MS 图解
下载PDF
黔北黑色岩系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被引量:40
4
作者 杨剑 易发成 侯兰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5-289,共5页
黔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主要由硅质岩、磷块岩、多元素富集层、黑色页岩等组成。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各岩类的矿物成分特征,重点进行了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黑色岩系微量元素总量在金属富集层之钼矿层达到峰值,显... 黔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主要由硅质岩、磷块岩、多元素富集层、黑色页岩等组成。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各岩类的矿物成分特征,重点进行了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黑色岩系微量元素总量在金属富集层之钼矿层达到峰值,显示出在剖面上从下到上先渐次增加后又有所回落的趋势。黑色岩系中Ba、As、Sb等元素的浓集系数普遍较高,高于有关热水沉积物的统计数据,反映出较强的热水沉积作用的特征。各岩类U/Th比值均大于1,钼矿层甚至达119,表明受到较强的热液活动的影响。δU=1 73~1 99>1,表现为缺氧沉积环境。在Zn Ni Co三元图中,也显示了热水沉积的特点。可见,黑色岩系形成于缺氧滞流海盆,热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岩石地球化学 缺氧环境 热液沉积
下载PDF
贵州—湖南黑色岩系的有机碳和有机硫特征及成因意义 被引量:23
5
作者 杨剑 易发成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7-463,共7页
黑色岩系是多种元素的富集体,其中常产出许多大型超大型矿床,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地学界的重视。然而,关于黑色岩系的成因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对贵州—湖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有机碳和有机硫的研究,表明黑色岩系的有机碳和有机硫含量较... 黑色岩系是多种元素的富集体,其中常产出许多大型超大型矿床,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地学界的重视。然而,关于黑色岩系的成因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对贵州—湖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有机碳和有机硫的研究,表明黑色岩系的有机碳和有机硫含量较高,因而本文认为黑色岩系形成于低能、缺氧还原的浅水台地边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有机质 还原环境 贵州-湖南省
下载PDF
黔北黑色岩系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9
6
作者 易发成 杨剑 +1 位作者 侯兰杰 汪建中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7-374,共8页
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 ,系统测定了黔北黑色岩系的铂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 :金属富集层是铂族元素富集的首选层位。根据铂族元素丰度、元素相关性、特征参数值和元素配分模式 ,认为铂族元素并非来源于地外物质 ,而是海底含矿热卤水沿深... 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 ,系统测定了黔北黑色岩系的铂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 :金属富集层是铂族元素富集的首选层位。根据铂族元素丰度、元素相关性、特征参数值和元素配分模式 ,认为铂族元素并非来源于地外物质 ,而是海底含矿热卤水沿深大断裂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活化分析 元素地球化学 铂族元素 金属富集层
下载PDF
黔北黑色岩系干酪根特征与碳同位素指示意义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剑 易发成 钱壮志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9-103,共5页
 对发育于黔北震旦纪寒武统黑色岩系进行干酪根及碳同位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黑色岩系干酪根组份平均含量达87.5%,干酪根类型为 型;镜质体反射率表明其形成温度为60℃~250℃之间;有机元素组成以高碳含量为特征,基本上w(C)>w(O)>w...  对发育于黔北震旦纪寒武统黑色岩系进行干酪根及碳同位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黑色岩系干酪根组份平均含量达87.5%,干酪根类型为 型;镜质体反射率表明其形成温度为60℃~250℃之间;有机元素组成以高碳含量为特征,基本上w(C)>w(O)>w(H);所含有机质属轻碳同位素类型,δ13CPDB值为-23.74‰~-31.63‰之间指示为一种压力较大,海水较深,闭塞近古陆海湾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碳同位素 干酪根类型 指示意义 镜质体反射率 震旦纪 Δ^13C 压力 有机 组份
下载PDF
湘中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0
8
作者 余昌训 彭渤 +6 位作者 唐晓燕 谢淑容 杨广 尹春艳 涂湘林 刘茜 杨克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7-570,共14页
以湘中发育于下寒武统黑色页岩之上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安化东坪、烟溪,桃江,宁乡等地的典型土壤及相应成土母岩,利用等离子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分析技术,对土壤、成土母岩(黑色页岩)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包括重金属... 以湘中发育于下寒武统黑色页岩之上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安化东坪、烟溪,桃江,宁乡等地的典型土壤及相应成土母岩,利用等离子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分析技术,对土壤、成土母岩(黑色页岩)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包括重金属元素、稀土元素等)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湘中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土壤风化作用强烈,风化指数CIA均在73以上。强烈的风化使得土壤具有明显贫CaO、Na2O,而富Al2O3、Fe2O3的化学组成特征。土壤因继承成土母岩(黑色页岩)的特征而富集Mo、Cd、Sn、Sb、U、V、Cr、Co、Ni、Cu、Zn、Tl、Pb、Th等多种重金属元素,其综合富集指数(EI值)平均在3以上,最高达17。地质累计指数(Igeo)评价结果显示,土壤重金属的富集已达到污染程度,土壤存在Cd、Mo、Sb、U、Sn、V、Cu、Tl、Ba等重金属的污染,并以Cd、Mo、Sb等重金属污染最强,达中度至极强污染程度。重金属与主量元素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赋存于黏土矿物和铁氧化物(针铁矿)等矿物相中,其中Ba、Sn、Th、Cu、Sc等主要赋存黏土矿物中;Zn、Ni、Mn、Co、Cd、Tl、Pb等则主要赋存于铁氧化物矿物(针铁矿)中;而Cr、V、Mo、Sb、U等则不受黏土矿物和铁氧化物矿物的控制。此外,不同地区土壤的Zr/Hf、Ta/Nb、Nd/Sm等元素比值相对稳定,依次为36.20、0.085、5.30(n=73),并与相应的成土母岩(黑色页岩)相应值基本一致。土壤与成土母岩具有相同的稀土配分型式,且成土过程中稀土元素不发生明显的分异。微量元素比值和稀土元素特征指示土壤中的重金属来自成土母岩(黑色页岩)本身,为自然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页岩土壤 下寒武统黑色页岩 重金属污染 湘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