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Cr, Ni and Cu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Low Carbon Microalloying Steel in a Cl^- Containing Environment 被引量:33
1
作者 Yanlei Zhou Jun Chen +1 位作者 Yang Xu Zhenyu Liu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68-174,共7页
The effects of Cr, Ni and Cu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low carbon microalloying steel in a CI- containing environment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orrosion proces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e ini... The effects of Cr, Ni and Cu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low carbon microalloying steel in a CI- containing environment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orrosion proces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e initial stage in which the corrosion rate increased with accumulation of corrosion products and the later stage in which homogeneous and compact inner rust layers started to protect steel substrate out of corrosion mediums. The results of X-ray diffraction (XRD) indicated that the rust layers of the three-group steels (Cr, Cr-Ni and Cr-Ni-Cu steels) were composed of α-FeOOH, β-FeOOH, γ-FeOOH, Fe3O4 and large amounts of amorphous compounds. The content of amorphous compounds of Cr-Ni-Cu steel was about 2%-3% more than that of Cr-Ni steel. The results of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EPMA) showed that Cr concentrated mainly in the inner region of the rust of Cr-Ni-Cu steel, inner/outer interface especially, whereas Ni was uniformly distributed all over the rust and Cu was noticed rarely after 73 wet/dry cycles. The addition of Cr and Ni was beneficial to the formation of dense and compact inner rust layer, which was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experimental ste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carbon microalloying steel Alloying elements Corrosion resistance Rust layer
原文传递
新颖的贝氏体/铁素体双相低碳微合金钢 被引量:22
2
作者 尚成嘉 杨善武 +1 位作者 王学敏 贺信莱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8-290,共3页
利用特殊微合金设计及终轧控冷工艺得到超细贝氏体/铁素体双相低碳微合金钢.该钢的组织由原奥氏体晶界上及晶粒内部的约5μm的准多边形铁索体及超细化的贝氏体板条束组成.铁素体的体积分数约20%.该双相低碳微合金钢的强度比同成分的全... 利用特殊微合金设计及终轧控冷工艺得到超细贝氏体/铁素体双相低碳微合金钢.该钢的组织由原奥氏体晶界上及晶粒内部的约5μm的准多边形铁索体及超细化的贝氏体板条束组成.铁素体的体积分数约20%.该双相低碳微合金钢的强度比同成分的全贝氏体钢略低,但其延伸率却大幅度提高.采取适当的回火处理,该双相钢屈服强度可达到700MPa,而延伸率大于25%,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塑性的新型低碳微合金双相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低碳微合金钢 贝氏体 铁素体 延伸率 屈服强度 塑性
下载PDF
低碳微合金钢高温快速回火的热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正宗 麻永林 +2 位作者 邢淑清 冯佃臣 李慧琴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23-126,共4页
通过低碳微合金淬火钢在620℃回火温度下不同回火时间的组织和低温冲击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热模拟机快速回火保温40 s时,析出物颗粒更细小、弥散地分布于基体铁素体之上,其夏比V口低温冲击值比传统回火保温70 min、快速回火保温8... 通过低碳微合金淬火钢在620℃回火温度下不同回火时间的组织和低温冲击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热模拟机快速回火保温40 s时,析出物颗粒更细小、弥散地分布于基体铁素体之上,其夏比V口低温冲击值比传统回火保温70 min、快速回火保温80和120 s的较高.实现快速回火达到传统回火的性能,从而节约时间和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微合金钢 析出物 热模拟 快速回火
下载PDF
低碳Nb-V微合金化高强度冷镦硼钢耐延迟断裂性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新龙 叶飞 +1 位作者 陈伟庆 刘振清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12,共3页
试验用低碳硼钢(%:0.13~0.21C、0.000 5~0.003 7B)和低碳Nb-V微合金化硼钢(%:0.18~0.24C、0~0.033Nb、0~0.050V、0.000 5~0.002 2B)分别由实验室50 kg真空感应炉和碳管炉冶炼,轧-锻成φ13 mm圆棒,然后加工成拉伸和带缺口的延迟断... 试验用低碳硼钢(%:0.13~0.21C、0.000 5~0.003 7B)和低碳Nb-V微合金化硼钢(%:0.18~0.24C、0~0.033Nb、0~0.050V、0.000 5~0.002 2B)分别由实验室50 kg真空感应炉和碳管炉冶炼,轧-锻成φ13 mm圆棒,然后加工成拉伸和带缺口的延迟断裂试样。经950℃水淬+200℃回火处理后钢的延迟断裂性由延迟断裂强度比R=σ_n(延迟断裂强度)/σ_e(拉伸强度)表示。结果表明,0.028%Nb-0.032%V微合金化0.000 5%B钢的σ_e为1 480 MPa,R值为0.665,均高于880℃油淬+400℃回火40Cr钢和35CrMo钢的σ_e和R值(σ_e分别为1 460 MPa和1 530 MPa,R值0.583和0.5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微合金化 高强度硼钢 延迟断裂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Mn-Mo-Nb-B低碳微合金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尹社会 高海林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28-631,共4页
利用SEM、电子探针、纳米压痕及高温变形热模拟机,研究低碳合金钢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冷却速度不同时,合金钢中贝氏体的显微组织不同。当冷却速率为0.50~1.00℃/s时,钢中组织为准多边形铁素体和粒... 利用SEM、电子探针、纳米压痕及高温变形热模拟机,研究低碳合金钢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冷却速度不同时,合金钢中贝氏体的显微组织不同。当冷却速率为0.50~1.00℃/s时,钢中组织为准多边形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冷却速度为3.00~10.00℃/s时,组织变为针状铁素体和板条贝氏体。针状铁素体组织的相变温度为620~600℃之间;试验钢中准多边形铁素体硬度最低,板条贝氏体硬度最高,贝氏体组织的本征硬度与维氏硬度均随冷却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基体本征硬度对合金钢维氏硬度的变化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微合金钢 力学性能 贝氏体显微组织 维氏硬度
下载PDF
LF合金加料及终点预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罗仁辉 朱荣 杨凌志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0,共3页
以新余钢厂110t钢包精炼炉(LF)冶炼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低C微合金化钢LF精炼时的合金加料和终点成分预报模型。50炉精炼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新余1#中碳铬合金与钼铁合金的所加入量预测结果基本准确,对精炼的终点成分Cr、Mo的预测值的... 以新余钢厂110t钢包精炼炉(LF)冶炼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低C微合金化钢LF精炼时的合金加料和终点成分预报模型。50炉精炼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新余1#中碳铬合金与钼铁合金的所加入量预测结果基本准确,对精炼的终点成分Cr、Mo的预测值的准确度也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C微合金化钢 LF 合金加料 终点成分 预报模型
下载PDF
超低碳Nb-V-Ti微合金钢热变形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家林 唐力 +3 位作者 任勇 李立新 吕学斌 姚成君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18,共4页
在热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变形条件及微合金元素Nb( 0 . 0 1 8%~0 . 0 56% )、V( 0 . 0 1 %~0 .0 2 % )、Ti( 0 . 0 1 %~0 .0 2 % )对0 . 0 6%~0 . 0 8%C实验钢的热变形行为的影响。在Sellas Tartat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应力 ... 在热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变形条件及微合金元素Nb( 0 . 0 1 8%~0 . 0 56% )、V( 0 . 0 1 %~0 .0 2 % )、Ti( 0 . 0 1 %~0 .0 2 % )对0 . 0 6%~0 . 0 8%C实验钢的热变形行为的影响。在Sellas Tartat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应力 应变曲线数学模型:动态回复模型σ(e) =σ0 + (σp-σ0 ) [1 -exp( -3 .2 3ε/εs) ] 0 .5 ,式中:σp 峰值应力,σ0 初始应力,ε变形应变,σs 加工硬化与回复进入稳态的临界应变;动态再结晶模型σ=σ(e) -(σp-σss) { 1-exp[-2. 3 63 (ε-εc)εc0 .342 5 ) 2 ] } ,式中:σss 动态再结晶进入稳态时的应力,εc 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利用该模型对0 .0 7%C~0 .0 1 8%Nb实验钢工业轧制时轧制压力进行了预测,其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变形行为 微合金钢 Nb 超低碳 应力-应变曲线 动态再结晶 Ti 临界应变 热模拟实验 微合金元素 再结晶模型 变形条件 动态回复 数学模型 峰值应力 初始应力 加工硬化 轧制压力 实测值 基础 稳态
下载PDF
低碳微合金钢中针状铁素体的形成与控制 被引量:59
8
作者 尚成嘉 胡良均 +3 位作者 杨善武 王学敏 赵运堂 贺信莱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1-476,共6页
低碳微合金钢连续冷却时都会产生多种类型的中温转变组织,低冷速下主要得到粒状贝氏体组织,高冷速下主要得到板条贝氏体组织.连续冷却时,在较高中温转变温度范围可形成针状铁素体,其转变受冷却速度和过冷温度影响.通过控冷可以在低碳微... 低碳微合金钢连续冷却时都会产生多种类型的中温转变组织,低冷速下主要得到粒状贝氏体组织,高冷速下主要得到板条贝氏体组织.连续冷却时,在较高中温转变温度范围可形成针状铁素体,其转变受冷却速度和过冷温度影响.通过控冷可以在低碳微合金钢中得到贝氏体和针状铁素体多相组织,利用针状铁素体能改善高强度低碳微合金钢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组织 低碳微合金钢 针状铁素体
下载PDF
Mn-Mo-Nb-B低碳微合金钢中温转变组织的演化 被引量:19
9
作者 尚成嘉 王学敏 +3 位作者 周召槿 梁鑫 缪成亮 贺信莱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7-291,共5页
利用金相、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结合纳米压痕仪研究了低碳Mn-Mo-Nb-B微合金钢的组织转变、晶粒的晶体学取向及其纳米力学性能.由1℃/s冷速连续冷却到室温所得组织主要是贝氏体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以1℃/s冷速连续冷却到560℃淬水... 利用金相、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结合纳米压痕仪研究了低碳Mn-Mo-Nb-B微合金钢的组织转变、晶粒的晶体学取向及其纳米力学性能.由1℃/s冷速连续冷却到室温所得组织主要是贝氏体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以1℃/s冷速连续冷却到560℃淬水所得组织为针状铁素体和淬水时形成的马氏体/贝氏体,其中相邻针状铁素体之间为小角晶界;前一试样中.粒状贝氏体的平均纳米压痕硬度(2.31 GPa)与后一试样中针状铁素体的平均纳米压痕硬度(2.22 GPa)极为接近取向差较小的针状铁素体组织在1℃/s冷速下连续冷却过程中碰撞、接合成粒状贝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微合金钢 针状铁素体 粒状贝氏体 晶粒取向 纳米硬度
下载PDF
国产CT80钢级连续油管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5
10
作者 毕宗岳 井晓天 +1 位作者 张万鹏 薛磊红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8-60,64,共4页
设计了碳-硅-锰-铬-钼-铌合金钢,开发出了以粒状贝氏体组织为主的高强度低碳微合金CT80钢级热轧卷板,通过ERW制管和热处理技术,研制出了31.75 mm×3.175 mm的CT80钢级连续油管,对其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管体组织... 设计了碳-硅-锰-铬-钼-铌合金钢,开发出了以粒状贝氏体组织为主的高强度低碳微合金CT80钢级热轧卷板,通过ERW制管和热处理技术,研制出了31.75 mm×3.175 mm的CT80钢级连续油管,对其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管体组织以多边形铁素体为主,辅以针状铁素体、细小的珠光体和M-A岛;管体纵向屈服强度583 MPa,抗拉强度703 MPa,伸长率29.3%;管体内压为34.47 MPa时疲劳寿命达到了634次;管体及焊缝具有良好的的抗HIC和SSCC性能;该连续油管性能指标达到了API 5C7和API 5ST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微合金钢 连续油管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热变形和加速冷却对低碳微合金钢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曲锦波 单以银 +3 位作者 赵明纯 杨柯 高珊 郑磊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47,共5页
利用 Gleeble- 15 0 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了热变形和加速冷却工艺对 3种低碳微合金钢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再结晶或未再结晶温区实施 1道次变形的晶粒细化效果不如 2道次变形的效果明显。在再结晶和未再结晶温区实施 4道次变形可... 利用 Gleeble- 15 0 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了热变形和加速冷却工艺对 3种低碳微合金钢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再结晶或未再结晶温区实施 1道次变形的晶粒细化效果不如 2道次变形的效果明显。在再结晶和未再结晶温区实施 4道次变形可以得到更细的组织 ,配合较高的冷却速度可以形成部分针状铁素体组织。随着冷却速度的提高 ,组织变得更细 ,并且针状铁素体的数量增加。在相近的变形和冷却条件下 ,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变形 加速冷却 低碳微合金钢 显微组织
下载PDF
一种低碳微合金管线钢的热变形行为 被引量:9
12
作者 林武 李红英 +2 位作者 曾翠婷 宾杰 魏冬冬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40-947,共8页
采用MMS-200热力模拟实验机进行高温压缩试验,研究一种低碳微合金管线钢在应变速率为0.1,1.0和5.0s-1,变形温度为800~115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及流变应力特征,利用透射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高温压缩变形后的组织,采用Zener-Hollomon... 采用MMS-200热力模拟实验机进行高温压缩试验,研究一种低碳微合金管线钢在应变速率为0.1,1.0和5.0s-1,变形温度为800~115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及流变应力特征,利用透射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高温压缩变形后的组织,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正弦函数来描述实验钢的热变形流变应力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变形速率的提高而增大;实验钢在高温压缩过程中存在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2种软化机制,在较高变形温度和较低应变速率条件下,才发生动态再结晶;在获得的流变应力解析式中,结构因子A、应力水平参数α和应力指数n分别为2.6×1018s-1,0.012MPa-1和5.73,热变形激活能为518.73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微合金钢 热变形 流变应力 动态回复 动态再结晶
下载PDF
690MPa级高强韧低碳微合金建筑结构钢设计及性能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雯婷 崔君军 +3 位作者 陈振业 冯阳 赵阳 陈礼清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0-352,共13页
基于JMatPro热力学软件计算并考虑化学元素间相互影响,设计了690 MPa级抗震耐蚀防火功能结构一体化高强建筑用钢,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主要为:Fe-0.08C-0.3Si-1.1Mn-0.12(Nb+V+Ti)-1.6(Cr+Cu+Ni+Mo)-0.002B-0.004N。经实验室冶炼和控... 基于JMatPro热力学软件计算并考虑化学元素间相互影响,设计了690 MPa级抗震耐蚀防火功能结构一体化高强建筑用钢,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主要为:Fe-0.08C-0.3Si-1.1Mn-0.12(Nb+V+Ti)-1.6(Cr+Cu+Ni+Mo)-0.002B-0.004N。经实验室冶炼和控轧控冷工艺(TMCP)处理后,采用EPMA、EBSD等多种微观分析和性能测试手段对该低碳微合金钢的微观组织特征、强韧化机理和力学性能、防火性及耐蚀性等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低碳微合金钢TMCP状态下的微观组织包含粒状贝氏体、板条贝氏体和贝氏体铁素体;室温下屈服强度达700 MPa,抗拉强度为878 MPa,屈强比为0.80,断后延伸率为20%,并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低碳微合金钢在600℃保温1~3 h时,均达到耐火性能要求;并对其在海洋环境下的耐蚀性进行了评价,发现粒状贝氏体对耐腐蚀性能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低碳微合金钢具有良好的强韧性源于析出强化、细晶强化、位错强化和固溶强化的综合作用;对低温冲击断口截面组织分析表明,裂纹会多次穿过板条贝氏体呈"Z"字型扩展以消耗更多的能量,也是该钢具有良好低温韧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微合金钢 微观组织 强韧化机理 力学性能 耐火性能 耐腐蚀性能
原文传递
奥氏体变形条件下低碳微合金钢中的贝氏体相变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维娟 李胜利 王方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73,共4页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低碳MnNbTi钢进行了奥氏体区变形和变形后的冷却试验,借助于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变形和冷却速度对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形变量的增大,奥氏体向铁素体的相变增加,向贝氏体的相变减少,贝...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低碳MnNbTi钢进行了奥氏体区变形和变形后的冷却试验,借助于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变形和冷却速度对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形变量的增大,奥氏体向铁素体的相变增加,向贝氏体的相变减少,贝氏体中的铁素体和小岛由细长条状逐渐向近等轴状变化,铁素体板条间的小岛逐渐变化为存在于某些铁素体的晶界上。随着变形后的奥氏体冷却速度增大,铁素体量减少,贝氏体量增加,粒状贝氏体也逐渐由板条贝氏体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微合金钢 奥氏体变形 贝氏体
下载PDF
外加微米ZrC颗粒对低碳微合金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忠东 牛建平 +1 位作者 才庆魁 黄文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7-640,683,共5页
本文研究了ZrC颗粒加入量对低碳微合金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试验钢进行了各种力学性能的测试,并用金相显微镜和TEM观察了试验钢的微观组织,用SEM观察了ZrC颗粒的分布状态及拉伸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加入ZrC颗粒后,试验钢的晶粒都... 本文研究了ZrC颗粒加入量对低碳微合金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试验钢进行了各种力学性能的测试,并用金相显微镜和TEM观察了试验钢的微观组织,用SEM观察了ZrC颗粒的分布状态及拉伸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加入ZrC颗粒后,试验钢的晶粒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细化,当加入ZrC颗粒体积含量为1.1%时,晶粒被细化到5.5μm,此时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冲击韧性和维氏硬度分别达到635MPa、517.5MPa、20.66%、215.0J/cm2和214 Hv5,获得了最佳综合力学性能;添加ZrC颗粒后,试验钢的组织仍为铁素体,拉伸断口仍为韧窝状;轧制态试验钢中ZrC颗粒分布较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微合金钢 微米级ZrC颗粒 晶粒细化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Nb对低碳微合金钢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商艳 郭盈利 丁桦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5,共5页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3种含铌或不含铌低碳钢在850~1150℃,应变速率分别为0.05、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采用应变硬化速率-应力(θ-σ)曲线图较精确地获得了C-Mn钢的流变应力和峰值应力;用-dθ/dσ-σ曲线获取了...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3种含铌或不含铌低碳钢在850~1150℃,应变速率分别为0.05、1、1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采用应变硬化速率-应力(θ-σ)曲线图较精确地获得了C-Mn钢的流变应力和峰值应力;用-dθ/dσ-σ曲线获取了含Nb试验钢的应变和应力值;用回归法确定了双曲线本构方程中的变形激活能,确定了3种试验钢发生动态再结晶的激活能分别为234.867、261.276、301.751 kJ/mol。随Nb含量的增加,试验钢的再结晶激活能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 低碳微合金钢 热变形 应力-应变曲线 动态再结晶 激活能
原文传递
低碳微合金钢微细板条状组织在单向拉伸中的反常转动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善武 尚成嘉 +1 位作者 王学敏 贺信莱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9-584,共6页
采用光学与电子显微术研究了一种低碳微合金钢中充分细化的板条贝氏体组织的室温变形行为,分析了拉伸变形样品中未变形区、均匀变形区与缩颈区的组织形态差别。实验表明:未变形区与均匀变形区中各束板条的空间取向(板条长轴的指向)基本... 采用光学与电子显微术研究了一种低碳微合金钢中充分细化的板条贝氏体组织的室温变形行为,分析了拉伸变形样品中未变形区、均匀变形区与缩颈区的组织形态差别。实验表明:未变形区与均匀变形区中各束板条的空间取向(板条长轴的指向)基本是随机的;但在缩颈区,所有板条接近平行于拉伸轴向,说明某些板条在拉伸过程中发生了大角度的转动,这一现象不能单由晶体学得到解释。通过与另外两组不同组织形态样品的对照比较,发现板条转动程度与板条长度以及长宽比密切相关。据此提出板条界面阻碍位错运动导致可动滑移系的自然选择与板条连续转动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微合金钢 板条状组织 拉伸变形
下载PDF
控轧控冷工艺冷却速度对低碳微合金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范光辉 韩高辉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64-166,共3页
采用显微组织观察、室温拉伸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的冷却速度(0.5.5,25°C/s)对低碳微合金高强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速度对低碳微合金高强钢的显微组织影响较大,经25°C/s冷却速度的试验钢组织... 采用显微组织观察、室温拉伸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的冷却速度(0.5.5,25°C/s)对低碳微合金高强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速度对低碳微合金高强钢的显微组织影响较大,经25°C/s冷却速度的试验钢组织主要为不同取向的板条马氏体以及少量铁素体,马氏体内有大量位错及少量M・A岛。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屈强比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逐渐升高,而断后伸长率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冷却速度对试验钢强度影响显著,经25°C/s冷却速度的试验钢,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达到996 MPa和894 MPa的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轧控冷 冷却速度 低碳微合金钢 强度
下载PDF
Effect of Strain Rate on the Ferrite Grain Refinement in a Low Carbon Nb-Ti Microalloyed Steel during Low Temperature Deformation 被引量:4
19
作者 B.Eghbali A.Abdollah-zadeh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51-855,共5页
Grain refinement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develop new generation low carbon microalloyed steels possessing excellent combin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ferrite grain refi... Grain refinement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develop new generation low carbon microalloyed steels possessing excellent combin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ferrite grain refinement at the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of 865℃, above Ar3, with different strain rat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single pass isothermal hot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for a low carbon Nb-Ti microalloyed steel. The physical processes that occurred during deformation were discussed by observing the optical microstructure and analyzing the true stress-true strain responses. At strain rates of 0.001 and 0.01s^-1,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work hardening behavior during hot deformation and strain-induced transformation (SIT) leads to dynamic flow softening in flow curves. Optical microscopy observation shows that ultrafine and equiaxed ferrite with grain sizes of 2μm can be obtained by applying deformation with strain rate of 0.1 s^-1 due to SIT just after deformation. Furthermore, increasing the strain rate from 0.001 to 0.1 s^-1 reduces both the grain size of the equiaxed ferrite and the amount of deformed ferr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carbon microalloyed steel Hot compression Grain refinement Strain induced transformation
下载PDF
连续油管用低碳微合金钢控轧控冷显微组织与疲劳性能
20
作者 黄志国 李艳艳 蒋波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59,共7页
为满足连续油管用低碳微合金钢强韧性要求的针状铁素体和贝氏体复相组织特征,通过设计控轧控冷生产工艺制备了5.3 mm厚的连续油管用热轧板材。通过低周疲劳试验分析了热轧板材的低周疲劳性能,并对低周疲劳断口进行了观察,同时分析了热... 为满足连续油管用低碳微合金钢强韧性要求的针状铁素体和贝氏体复相组织特征,通过设计控轧控冷生产工艺制备了5.3 mm厚的连续油管用热轧板材。通过低周疲劳试验分析了热轧板材的低周疲劳性能,并对低周疲劳断口进行了观察,同时分析了热轧板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采用终轧温度810℃、冷却速度为52℃/s、卷取温度为450℃生产的低碳微合金钢的疲劳寿命为3784周。低周疲劳断口的瞬断区形貌以韧窝为主,断裂方式属于韧性断裂。拟合得出的低周疲劳应变与疲劳寿命的关系公式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可用于预测不同应变幅条件下的疲劳寿命。试验钢力学性能满足要求,显微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与M/A岛,其中铁素体体积分数约为74%,且主要以针状铁素体形式存在,使得试验钢具有良好的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低碳微合金钢 控轧控冷 低周疲劳性能 疲劳断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