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失眠的不同频段低频振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聂晓 彭德昌 +4 位作者 李海军 戴西件 万爱兰 聂思 刘雪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4-208,共5页
目的 应用静息态低频振幅算法探讨原发性失眠(PI)患者在不同频段(Slow-4:〉0.027~0.073 Hz,Slow-5:0.01~0.027Hz)大脑自发活动的变化。方法 44例PI患者(PI组)及44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睡眠志愿者(对照组)均接受fMRI扫描,应... 目的 应用静息态低频振幅算法探讨原发性失眠(PI)患者在不同频段(Slow-4:〉0.027~0.073 Hz,Slow-5:0.01~0.027Hz)大脑自发活动的变化。方法 44例PI患者(PI组)及44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睡眠志愿者(对照组)均接受fMRI扫描,应用静息态fMRI数据处理助手(DPARSFA)进行数据预处理,SPM8软件包进行全因素方差分析PI组和对照组及不同频段脑功能活动特点。之后,对PI组和对照组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别观察两个频段ALFF值差异,同时分析ALFF值差异脑区与临床量表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频段间一些脑区的ALFF值存在差异,包括双侧尾状核头、双侧岛叶、双侧颞上回、双侧内侧额叶、双侧眶额皮质、双侧颞下回(P〈0.01,AlphaSim校正)。与对照组相比,PI组双侧小脑后叶、左侧额上回、内侧额叶ALFF减低,而左侧颞中回、右侧颞上回、双侧后扣带回、双侧楔前叶ALFF增高(P〈0.01,AlphaSim校正)。此外,Slow-5频段更容易发现PI患者异常的大脑自发活动。结论 PI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神经元的自发活动异常且具有频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失眠 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下载PDF
正常老年人静息状态脑功能磁共振的默认网络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洪英 王世杰 +3 位作者 杨明 刘斌 马占龙 滕皋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89-1191,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老年人静息状态下的功能磁共振(fMRI)默认网络结构及意义。方法正常健康老年受试者18人,接受静息fMRI扫描;通过时程相关方法检测fMRI数据低频波动信号中以后扣带回为种子区的默认网络,经SPM2软件单样本t检验,激活脑区阈值... 目的探讨正常老年人静息状态下的功能磁共振(fMRI)默认网络结构及意义。方法正常健康老年受试者18人,接受静息fMRI扫描;通过时程相关方法检测fMRI数据低频波动信号中以后扣带回为种子区的默认网络,经SPM2软件单样本t检验,激活脑区阈值设为经校正的P<0.001,激活像素范围>5。结果与后扣带回相关的静息状态网络连接的脑区有:前额叶内侧区、海马、颞极、颞中上回、丘脑枕部、楔叶及楔前叶、部分视皮层、顶下小叶。海马区和顶下小叶呈侧化性激活。结论正常老年人存在基本完整的静息状态fMRI默认网络结构,其部分呈侧化性可能是与老年期脑功能重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低频信号波动 默认网络 静息状态
下载PDF
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产生低频起伏与高维混沌信号及其演化过程 被引量:12
3
作者 孔令琴 王安帮 +1 位作者 王海红 王云才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66-2272,共7页
利用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产生了低频起伏及关联维数为12.2的高维混沌状态.实验研究了低频起伏到高维混沌的演变过程.实验表明,当偏置电流Ib<1.03Ith时,随着反馈强度的降低,低频起伏的峰峰值先增大后减小,平均周期一直减小,直至进入稳... 利用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产生了低频起伏及关联维数为12.2的高维混沌状态.实验研究了低频起伏到高维混沌的演变过程.实验表明,当偏置电流Ib<1.03Ith时,随着反馈强度的降低,低频起伏的峰峰值先增大后减小,平均周期一直减小,直至进入稳定状态,但不能转化为混沌.当偏置电流Ib>1.03Ith时,随着反馈强度的降低,低频起伏的峰峰值一直增大,平均周期一直减小,直至进入无周期的高维混沌状态.确立了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在反馈强度及偏置电流改变下将会经历稳定激发、低频起伏和混沌三个区域.数值模拟分析了偏置电流和反馈强度对低频起伏及混沌载波的制约关系.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起伏 混沌 半导体激光器 反馈
原文传递
Modulatory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calp Acupuncture on brain activation in the elderly as revealed by resting-state fMRI 被引量:11
4
作者 Wai-Yeung Chung Song-Yan Liu +7 位作者 Jing-Chun Gao Yi-Jing Jiang Jing Zhang Shan-Shan Qu Ji-Ping Zhang Xiao-Long Tan Jun-Qi Chen Sheng-Xu W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2126-2131,共6页
The specific mechanisms by which acupuncture affects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re unclear. In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calp Acupuncture system, acupuncture needles are applied at the middle line of the vertex, an... The specific mechanisms by which acupuncture affects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re unclear. In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calp Acupuncture system, acupuncture needles are applied at the middle line of the vertex, anterior parietal-temporal oblique line, and the posterior parietal-temporal oblique line. We conducted a single-arm 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 in which seven healthy elderly volunteers (three men and four women;50–70 years old) receiv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calp Acupuncture at MS5 (the mid-sagittal line between Baihui (DU20) and Qianding (DU21)), the left MS6 (line joining Sishencong (EX-HN1) and Xuanli (GB6)), and the left MS7 (line joining DU20 and Qubin (GB7)). After acupuncture,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emonstrated changes in the 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 and regional homogeneity in various areas, showing remarkable enhancement of regional homogeneity in the bilateral anterior cingulate, left medial frontal gyrus, supramarginal gyrus, right middle frontal gyrus, and inferior frontal gyrus.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based on a seed region at the right middle frontal gyrus (42, 51, 9) decreased at the bilateral medial superior frontal gyrus. Our data preliminarily indicates that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calp acupuncture in healthy elderly participants specifcally enhanc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brain regions involved in cogni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brain network regulation system and the surrounding adjacent brain regions. The study was approved by the Ethics Committee of the China-Japan Union Hospital at Jilin University, China, on July 18, 2016 (approval No. 2016ks0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CALP Acupuncture acupoint specificity brain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healthy elderly volunteers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 regional homogeneity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强迫耗散非线性系统的局域阻塞流型 被引量:9
5
作者 罗哲贤 马镜娴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7-25,共9页
本文将正压涡度方程约化为强迫耗散的KdV方程,求得了该方程的一个定常解.这个定常解描述了非绝热加热、耗散、非线性平流和线性频散共同作用所形成的阻塞流型.在确定性初条件、随机性初条件和随机热源扰动的情况下,积分时间大于60天的... 本文将正压涡度方程约化为强迫耗散的KdV方程,求得了该方程的一个定常解.这个定常解描述了非绝热加热、耗散、非线性平流和线性频散共同作用所形成的阻塞流型.在确定性初条件、随机性初条件和随机热源扰动的情况下,积分时间大于60天的三组试验表明:该阻塞流型闭合高压中心位置维持定常,而阻高中心强度的演变显示出清晰的准两周或一个月左右的低频振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压 涡度 强迫耗散 非线性 阻塞流
下载PDF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低频振幅算法功能性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学敏 候亚男 +4 位作者 刘江涛 张开元 李坤成 陈彪 吴涛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活动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观察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脑血氧水平依赖信号(BOLD)的低频振幅(ALFF)改变。采集29例帕金森病患者(PD),其中16例认知功能正常组(PDCN);13例认知功能障碍组...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活动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观察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脑血氧水平依赖信号(BOLD)的低频振幅(ALFF)改变。采集29例帕金森病患者(PD),其中16例认知功能正常组(PDCN);13例认知功能障碍组(PDCI)以及16例健康志愿者(HC)的BOLD数据,运用ALFF算法分析,获得每个被试者的统计图,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t〉2.05为阎值,显示PDCI相对于HC及PDCN的ALFF增高和减弱的区域,且对PD组不同脑区的ALFF与认知测试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PDCN组相比,PDCI组ALFF减弱的脑区分布在在尾状核(-3,9,12)、枕叶(0,-78,-15)和内侧颞叶(42,9,-27);而活动增强的脑区主要分布在额上叶(9,63,24)。和HC组相比,PDCI在楔前叶(12,-57,36)、顶下小叶(-42,-54,45)的活动增强;而在后侧皮质(6,-8,-18)以及尾状核(-3,9,12)的活动减弱。PD组ALFF改变的区域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北京版(MoCA)以及神经心理学测试得分(包括记忆力、注意力、视空问功能以及执行功能)有显著相关性。结论PDCI静息状态下表现出异常的脑功能活动方式,这些异常活动可能与帕金森病痴呆(PDD)的产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障碍 静息态 低频振荡幅度
原文传递
大脑功能性别差异的分数低频振幅静息态fMRI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佳子 邓克学 +1 位作者 徐春生 李传富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 MRI)技术,探讨健康年轻成人静息状态下大脑分数低频振幅(f ALFF)的性别差异。方法选取108名健康年轻成人(其中男54名,女54名)进行静息态f MRI扫描,利用AFNI软件,使用f ALFF算法,比较男性组和女性组之...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 MRI)技术,探讨健康年轻成人静息状态下大脑分数低频振幅(f ALFF)的性别差异。方法选取108名健康年轻成人(其中男54名,女54名)进行静息态f MRI扫描,利用AFNI软件,使用f ALFF算法,比较男性组和女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男性组在左侧楔前叶、楔叶、中央前回、额上回和海马旁回,以及右侧颞上回的f ALFF较女性组明显增强;女性组在左侧额中回和右侧颞下回的f ALFF较男性组明显增强。结论静息状态下,男性和女性的脑神经自发活动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男女性别在行为和认知领域存在性别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 性别差异 分数低频振幅
原文传递
海温热力强迫-涛动和低频振荡机理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韧 余志豪 蒋全荣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5-143,共9页
用动力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讨论了大气对海温热力强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对于行星尺度系统,海温热力场的持续强迫作用可以很快激发出稳定的大气平衡态响应,该响应表现出明显的大尺度东-西及南-北向涛动特征。对于天气尺度系统,海温热力... 用动力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讨论了大气对海温热力强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对于行星尺度系统,海温热力场的持续强迫作用可以很快激发出稳定的大气平衡态响应,该响应表现出明显的大尺度东-西及南-北向涛动特征。对于天气尺度系统,海温热力场则主要激发出大气低频振荡。研究结果揭示了海温热力构型与大气响应形式的基本对应关系和动力过程,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温场 热力强迫 涛动 低频振荡机理 大气 海气相互作用
下载PDF
黄河中下游地区夏季逐候降水量的低频振荡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黄嘉佑 符长锋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79-383,共5页
本文使用主分量分析黄河中下游地区(河南省)68站1982—1987年夏季(6—8月)逐侯降水量的主要时空特征,并用非整波技术分析所提取的第一主要分量频谱分布的低频振荡特点.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降水主要低频振荡周期为6—12候(30—60天)月际... 本文使用主分量分析黄河中下游地区(河南省)68站1982—1987年夏季(6—8月)逐侯降水量的主要时空特征,并用非整波技术分析所提取的第一主要分量频谱分布的低频振荡特点.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降水主要低频振荡周期为6—12候(30—60天)月际振荡及季问振荡15—24候(75—120天).它们年际变化有准两年振荡,其中月际低频振荡与赤道地区的纬向风准两年周期振荡有同相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低频振荡 准两年振荡 早涝
下载PDF
基于低频波动挖掘和高频校正的风电超短期预测 被引量:6
10
作者 韩丽 李梦洁 乔妍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750-2758,共9页
相较于风电高频分量较高的随机性,风电的低频波动分量更能代表风电的未来走向。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低频波动挖掘和高频校正的风电超短期预测方法。为解决在全部低频过程中利用输入风电序列直接挖掘相似过程时出现的模式不匹配的问题,采... 相较于风电高频分量较高的随机性,风电的低频波动分量更能代表风电的未来走向。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低频波动挖掘和高频校正的风电超短期预测方法。为解决在全部低频过程中利用输入风电序列直接挖掘相似过程时出现的模式不匹配的问题,采用分类挖掘的方式。首先将低频波动过程划分为上爬坡、下爬坡、低出力、恒出力和其他5类模式,根据历史风电数据分别获取5类模式集。然后考虑输入序列的波动变化趋势将其截取为目标序列,在判断目标序列所属类别的基础上,挖掘所属模式集中的相似波动过程,进而得到相似波动的未来趋势,将其组成未来趋势矩阵。为解决直接依据低频分量得到预测结果的高频分量缺失问题,以未来趋势矩阵为输入,以风电实际值为输出,建立基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高频校正模型,利用LSTM模型学习低频波动性输入与实际输出的关联性,弥补低频波动模式中的高频分量,使得模型预测结果既利用波动性挖掘保证模式相似的准确性,又学习了高频分量保证风电功率的完整性。最后,以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提供的加州海岸某风电场数据进行算例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低频波动 高频校正 长短期记忆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的不同频段低频振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章晨蕾 谭永明 +3 位作者 何来昌 钟军 郭建强 周福庆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8-582,共5页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静息状态下不同频段(Slow-4:0.027~0.073 Hz;Slow-5:0.01~0.027 Hz)低频振幅(ALFF)脑功能活动特点。方法 43例CSM患者及41例健康对照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均匹配)(HC)均接受头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静息状态下不同频段(Slow-4:0.027~0.073 Hz;Slow-5:0.01~0.027 Hz)低频振幅(ALFF)脑功能活动特点。方法 43例CSM患者及41例健康对照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均匹配)(HC)均接受头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扫描。应用rs-fMRI数据处理助手(DPARSF)进行数据预处理,运用ALFF算法,得到每个受试者在Slow-4和Slow-5频段上的脑图,应用SPM8软件包进行全因素方差(ANOVA)分析CSM组和HC组及不同频段脑功能活动特点。之后,对CSM组和HC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观察两个频段ALFF值差异,同时分析ALFF值差异脑区与临床功能评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频段间一些脑区的ALFF值存在差异,与HC组比较,CSM组在Slow-5亚频段ALFF值增高的脑区包括左侧距状裂及其周围皮层(体素数目为171,P=4.7688),减低的脑区包括右侧枕上回(体素数目分别为131,P=-3.9288)。CSM组在Slow-4亚频段ALFF值增高的脑区有左侧距状裂及其周围皮层(体素数目为265,P=4.5445),减低的区域有左侧小脑(Crus2区)、右侧丘脑、右侧颞上回(体素数目分别为189、185、122,P值分别为-3.2871、-5.0553、-4.824)。结论 CSM患者存在多个与认知功能相关脑区神经元的自发活动异常,并且CSM患者异常活动脑区在不同亚频段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原文传递
rTMS治疗食管癌患者抑郁疗效的功能磁共振评估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亮 郭志伟 +1 位作者 母其文 蔡梦杰 《西部医学》 2019年第4期614-619,共6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食管癌患者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大脑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住院的22例食管癌抑郁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单次rTMS治疗组(s-rTMS组,12例)和多次rTMS治疗组(m-rTMS组,1...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食管癌患者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大脑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住院的22例食管癌抑郁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单次rTMS治疗组(s-rTMS组,12例)和多次rTMS治疗组(m-rTMS组,10例)。s-rTMS组只接受1次rTMS治疗(10Hz,110%静息运动阈值强度,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m-rTMS组接受连续5d rTMS治疗(两组参数完全相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低频振幅(ALFF)的变化和差异,并计算HAMD、SDS评分改变量与ALFF改变量的相关性。结果 rTMS治疗后,s-rTMS组和m-rTMS组两组HAMD及SD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m-rTMS组比s-rTMS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s-rTMS组ALFF明显增高的脑区包括双侧前额叶(PFC)、双侧前扣带回(ACC)、右侧丘脑(THA)、右侧海马HIP(HIP);m-rTMS组ALFF明显增高的脑区包括在双侧PFC、双侧ACC、右侧苍白球、右侧HIP;与s-rTMS组比较,m-rTMS组治疗后双侧PFC、双侧ACC、右侧尾状核头的ALFF增加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ACC的ALFF改变量与HAMD评分改变量均呈显著负相关;m-rTMS组治疗前后右侧HIP的ALFF改变量与HAMD评分改变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高频rTMS治疗为食管癌抑郁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多次rTMS刺激比单次rTMS刺激具有更好的疗效,其抗抑郁疗效可能与rTMS对大脑神经活动的调节尤其是对ACC及右侧HIP神经活动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抑郁 重复经颅磁刺激 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下载PDF
风电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自适应分频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13
作者 李从善 甄子凯 +3 位作者 和萍 武小鹏 范嘉乐 张晓伟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3,92,共10页
针对风电接入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为充分发挥风电参与系统调频能力,解决交直流并网故障引起的直流系统电压和交流电网频率波动问题,本文在现有下垂控制基础上提出了附加自适应分频控制策略。将直流电压偏差信号作为控制器输入信号,通... 针对风电接入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为充分发挥风电参与系统调频能力,解决交直流并网故障引起的直流系统电压和交流电网频率波动问题,本文在现有下垂控制基础上提出了附加自适应分频控制策略。将直流电压偏差信号作为控制器输入信号,通过一阶低通滤波器将输入信号分为高频波动信号和低频波动信号,根据风电和直流输电系统各自调频能力的不同,将高频波动信号附加在风电机组转子侧换流器有功功率控制环,低频波动信号附加在直流有功功率控制外环,同时将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实时功率裕度与直流电压变化量引入分频控制,实时调整低通滤波器的时间常数,动态调整功率输出,提高系统稳定性。在PSCAD/EMTDC中搭建仿真模型,仿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下垂控制 自适应分频控制 高频波动 低频波动 协调控制
下载PDF
柴油机润滑系统低频油压波动现象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建文 申加伟 +4 位作者 刘洋 张志权 王超 崔永 田少聪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0-108,共9页
针对布置有主油道信号油反馈泵后泄流调压结构的柴油机润滑系统,通过高频压力波动数据的频谱分析和泵阀瞬态仿真,论证了低频压力波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阀芯调压过程振动失稳。其低频波动频率范围一般为20 Hz~30 Hz,波动幅值占整体压力波... 针对布置有主油道信号油反馈泵后泄流调压结构的柴油机润滑系统,通过高频压力波动数据的频谱分析和泵阀瞬态仿真,论证了低频压力波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阀芯调压过程振动失稳。其低频波动频率范围一般为20 Hz~30 Hz,波动幅值占整体压力波动幅值的50%~80%。研究发现通过在信号油道中设置阻尼孔可以衰减甚至消除低频油压波动现象,有效减小压力波动对发动机运行可靠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润滑系统 低频波动 阻尼孔
下载PDF
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的渤海水位低频波动数值模拟
15
作者 李相豪 夏颖颖 宋德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0-1081,共12页
风松弛导致亚潮尺度的水位低频波动是渤黄海秋冬季常见的海洋动力过程,这一过程的数值模拟要求模型空间范围要覆盖整个渤黄海区域甚至是整个东部陆架海区域。对于以渤海海峡为开边界的渤海模型,则由于风区过小无法再现这一过程。针对这... 风松弛导致亚潮尺度的水位低频波动是渤黄海秋冬季常见的海洋动力过程,这一过程的数值模拟要求模型空间范围要覆盖整个渤黄海区域甚至是整个东部陆架海区域。对于以渤海海峡为开边界的渤海模型,则由于风区过小无法再现这一过程。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渤海模型上使用集合卡尔曼滤波(ensemble Kalman filter,ENKF)进行同化,成功再现了这一现象,并进一步分析了ENKF同化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渤海的水位低频波动与输入渤海的开边界水位有关,仅使用潮汐数据和风场数据无法准确地模拟出渤海水位的变化,然而通过ENKF同化则可以再现渤海内的水位低频波动,且同化效果优于两类不同开边界输入的结果。ENKF同化的准确性与集合数目以及观测数据采样位置有关。集合数目越多同化效果越强,但超过40个集合后,同化效果改善不明显。使用的观测数据应尽量均匀分布且要远离开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波动 数据同化 集合卡尔曼滤波 渤海 开边界
下载PDF
云南雨季逐候降水量的低频振荡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华 陶云 +1 位作者 段旭 孙绩华 《气象科技》 2006年第1期52-56,共5页
应用主分量方法分析了云南省84站1991~2000年雨季(5~10月)逐候降水量的主要时空特征,并用非整波技术分析了所提取的第1、第2主分量频谱分布的低频振荡特点,同时分析了低频振荡现象与El Nino(La Nina)事件及云南雨季降水多、少之... 应用主分量方法分析了云南省84站1991~2000年雨季(5~10月)逐候降水量的主要时空特征,并用非整波技术分析了所提取的第1、第2主分量频谱分布的低频振荡特点,同时分析了低频振荡现象与El Nino(La Nina)事件及云南雨季降水多、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云南地区雨季降水主要低频振荡周期为6候(30天)、10候(50天)的月际振荡和15~17候(75~85天)的季节内振荡;②云南雨季的候降水每年都存在30天振荡周期,30天振荡是云南雨季固有的振荡;③当发生El Nino或La Nina异常气候事件时,云南雨季的候降水存在50天振荡周期;④当云南雨季存在75~85天振荡时,云南主汛期(6~8月)降水距平百分率为正(除2000年为零距平);当云南雨季不存在75~85天振荡时,云南主汛期降水距平百分率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分量分析 低频振荡 EL Nina(La NINA 雨季降水
下载PDF
早发性抑郁患者基于低频振幅比特低频振幅下脑区功能活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鹏 李峰 +2 位作者 王长明 薄奇静 王传跃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8期2158-2162,共5页
目的利用静息态磁共振技术对早发性抑郁症患者特异性脑区进行定位。方法选择20例我院收治的早发抑郁症患者20例和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与患者相匹配的20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分别给予功能磁共振(fMRI)扫描,分别应用低频振幅(ALFF)、... 目的利用静息态磁共振技术对早发性抑郁症患者特异性脑区进行定位。方法选择20例我院收治的早发抑郁症患者20例和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与患者相匹配的20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分别给予功能磁共振(fMRI)扫描,分别应用低频振幅(ALFF)、比特低频振幅(fALFF)方法进行基于体素的组间比较,分析其静息态脑功能的差异。结果 (1)在右侧缘上回、左侧额中回、右侧中央沟盖、左侧额上回及右侧眶部额中回的ALFF值强于健康对照组,在舌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小脑10区、左侧颞中回区域的ALFF值弱于健康对照组;(2)在右侧眶部额中回、右侧眶部额下回、右侧缘上回、右侧中央沟盖、左侧眶部额下回、左侧扣带回及右侧枕中回的fALFF强于健康对照组,在左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右侧楔叶及右侧梭状回区域的fALFF值弱于健康对照组。结论早发性抑郁患者在前额叶、扣带回、边缘系统等多个区域脑自发活动强于健康受试者;在大脑额叶后部、颞叶前部、枕叶及小脑部分区域等多个区域脑自发活动弱于正常受试者;且ALFF及fALFF算法均存在相对一致性,显示这些特定脑区的脑自发活动异常可能是早发抑郁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比特低频振幅
下载PDF
Possible Influences of ITCZ in Asian Monsoon Regions on Rainy Season Anomaly of North China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苏平 蒋尚城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018-1028,共11页
Vast convective activities over tropical zones are analyzed for both wet and dry summers in North China. An ITCZ synthesis index is designed using OLR data. The index can demonstrate quite clearly and objectively the ... Vast convective activities over tropical zones are analyzed for both wet and dry summers in North China. An ITCZ synthesis index is designed using OLR data. The index can demonstrate quite clearly and objectively the seasonal features of deep convection in Asia monsoon areas. The differences of ITCZ activities in Indian as well as East Asian monsoon regions in winter-spring period are significant and so is the time-lagged correlation, which would be able to provide a new way to the long-lead prediction of summer rain in North China.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s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 are also different between wet and dry years. The intensity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 is stronger and the area is larger in wet years than that in dry years in both hemispheres, The fluctuation moves from south to north successively in wet years, which may lead to the leap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northwards, while it remains quasi-stationary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or the equatorial zone in dry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ught/rainy summer in North China OLR ITCZ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
下载PDF
高压涡轮全环非定常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9
作者 邵飞 綦蕾 +1 位作者 罗建桥 刘东华 《航空发动机》 2014年第2期31-37,共7页
为了进一步准确地掌握涡轮内部复杂流动特征,采用全环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某型高压涡轮内部非定常流动,重点分析了上游导叶尾迹和激波在动叶流动中的非定常作用机制,探讨了引起动叶通道内及叶片表面压力分布周期性变化的非定常扰... 为了进一步准确地掌握涡轮内部复杂流动特征,采用全环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某型高压涡轮内部非定常流动,重点分析了上游导叶尾迹和激波在动叶流动中的非定常作用机制,探讨了引起动叶通道内及叶片表面压力分布周期性变化的非定常扰动。数值结果表明:与尾迹作用相比,由导叶激波引起的非定常效应更为明显,尾迹引起的非定常扰动在动叶0.5倍轴向弦长位置下游较为突出。在动叶流场中及叶片表面上的静压变化显示,在动叶通道内还存在低频扰动,对局部流场的非定常扰动明显。最后指出,在非定常计算时采用区域缩放法对流场中非定常扰动的预测存在一定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定常 激波 高压涡轮 上游尾迹 低频扰动 数值模拟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九边形MMC环流注入和抑制混合控制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文慧 刘飞 +3 位作者 庄一展 黄艳辉 刁晓光 查晓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8850-8861,共12页
九边形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是一个三端口AC/AC/AC变换器,可替代两个独立AC/AC变换器以减少器件数量,可实现两个低频系统与工频系统互联。拓扑输入、输出端口电流在桥臂上的叠加,导致全桥单元电容电压... 九边形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是一个三端口AC/AC/AC变换器,可替代两个独立AC/AC变换器以减少器件数量,可实现两个低频系统与工频系统互联。拓扑输入、输出端口电流在桥臂上的叠加,导致全桥单元电容电压低频波动,需要容值更大的直流电容抑制电容电压波动。此外,9个桥臂间环流包含较大直流分量与交流分量,造成桥臂电流应力提升。文中基于九边形MMC拓扑结构,推导电容电压波动表达式,分析环流产生机理,并设计一种环流注入和环流抑制混合控制,实现桥臂间电容电压均衡,降低电容电压纹波率和桥臂电流幅值。最后,在RT-lab仿真平台上验证环流控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边形MMC 低频波动 电容电压波动 环流注入 环流抑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