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派筝曲《出水莲》的演奏技法及审美意象 被引量:1
1
作者 孔梅 《济宁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04-108,共5页
许守诚先生是我国老一辈古筝演奏家、教育家,是南派筝曲的代表人物之一。许守诚先生订谱的《出水莲》引入了潮剧声腔性特点,且在左手作韵和右手演奏技法上丰富多变。通过梳理南派筝曲《出水莲》的题材、作韵手法和演奏技法,分析其建立... 许守诚先生是我国老一辈古筝演奏家、教育家,是南派筝曲的代表人物之一。许守诚先生订谱的《出水莲》引入了潮剧声腔性特点,且在左手作韵和右手演奏技法上丰富多变。通过梳理南派筝曲《出水莲》的题材、作韵手法和演奏技法,分析其建立在音色、音高、主题基础上的音色美、韵律美及意境美的特征,可以进一步理解作品,并由此启发对传统音乐审美的思考,对深入了解潮州筝曲独特的风格及传统乐曲的继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水莲》 重三六调 作韵技法 审美意象
下载PDF
宋代院体画《出水芙蓉图》的易学阐释
2
作者 周利明 张阳 赵焱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63,共8页
《出水芙蓉图》是南宋院体画的代表作,是中国绘画史上最经典的荷花写生之一。宋代“崇文抑武”政策推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宫廷画院选拔画家“经学”与“画学”并重,给易学与画学互通创造了有利环境。该图为团扇形式,其形制、功用、... 《出水芙蓉图》是南宋院体画的代表作,是中国绘画史上最经典的荷花写生之一。宋代“崇文抑武”政策推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宫廷画院选拔画家“经学”与“画学”并重,给易学与画学互通创造了有利环境。该图为团扇形式,其形制、功用、象征意义与太极之理密切相关,造形、色彩均通五行之理,题材、材质均通黄中之理,布局、技法均通阴阳变化之理。对该图的易学阐释有助于揭示中国艺术精神,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水芙蓉图 太极 五行 黄中
原文传递
宗白华与魏晋南北朝美学研究
3
作者 顾春花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91-94,共4页
宗白华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和《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着重强调了魏晋南北朝美学的重要性。在宗白华的美学体系中,魏晋南北朝美学思想的最高美学理想是"芙蓉出水",这种美学理想具体表现为向内—... 宗白华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和《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着重强调了魏晋南北朝美学的重要性。在宗白华的美学体系中,魏晋南北朝美学思想的最高美学理想是"芙蓉出水",这种美学理想具体表现为向内——对人自身的关注,向外——对自然山水的挖掘和对文学艺术的表现。宗白华的研究肯定了"芙蓉出水"的美学理想,梳理了中国的两大传统美学理想,确立了魏晋南北朝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魏晋南北朝美学 芙蓉出水
下载PDF
复配絮凝剂对荷叶水提液的絮凝工艺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建伟 刘函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0-444,共5页
为了克服传统中药提取工艺中有效成分损失率高的缺点,提高药液的澄清度和药效,优化生产工艺,采用絮凝法对中药水提液进行除杂,并在实验中将絮凝剂壳聚糖与单宁复合使用,以水提液的絮凝率和黄酮损失率为衡量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优... 为了克服传统中药提取工艺中有效成分损失率高的缺点,提高药液的澄清度和药效,优化生产工艺,采用絮凝法对中药水提液进行除杂,并在实验中将絮凝剂壳聚糖与单宁复合使用,以水提液的絮凝率和黄酮损失率为衡量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优操作条件为壳聚糖投加量为1.071 g·L-1,单宁投加量为5.3579 g·L-1,温度为30℃,搅拌转数为60 r·min-1.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个因素随絮凝工艺条件的变化趋势及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复配絮凝剂处理荷叶水提液能够有效去除杂质,降低黄酮损失率,缩短生产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单宁 荷叶水提液 絮凝
下载PDF
江淮地区莲藕—水芹轮作栽培模式 被引量:5
5
作者 严从生 刘茂 +3 位作者 田红梅 江海坤 方凌 张其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5期13518-13518,13520,共2页
莲藕单一种植时易出现连作障碍,常引起僵藕,产量和品质下降,另外土地利用率低。开展莲藕—水芹一年两茬高效轮作模式集成研究,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该轮作模式主要包括茬口安排和栽培要点两个方面。其中,茬口安排为:莲藕3月底至4月上... 莲藕单一种植时易出现连作障碍,常引起僵藕,产量和品质下降,另外土地利用率低。开展莲藕—水芹一年两茬高效轮作模式集成研究,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该轮作模式主要包括茬口安排和栽培要点两个方面。其中,茬口安排为:莲藕3月底至4月上旬播种,7月中下旬始收,8月中旬采收完毕,及时清园、灌水、施有机肥、翻耕耙平土地,于9月中旬开始种植水芹,采收期为11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莲藕栽培要点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定植、科学管理(追肥、水位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水芹栽培要点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催芽和育苗、排种(排种前准备、排种、软化栽培)、田间管理(水分管理、施肥管理、其他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地区 莲藕-水芹轮作栽培模式 茬口安排 栽培要点
下载PDF
基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的荷叶水提物降脂作用机制研究
6
作者 洪祝平 张建华 +6 位作者 史月姣 郑化仙 李振宇 徐靖 王瑛 杨继鸿 李振皓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4年第2期41-47,共7页
目的研究荷叶水提物、荷叶碱、原荷叶碱及脱氢荷叶碱对脂代谢通路AMPK/SREBP1/ACC1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荷叶水提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用FFA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HepG2细胞模型和BOD... 目的研究荷叶水提物、荷叶碱、原荷叶碱及脱氢荷叶碱对脂代谢通路AMPK/SREBP1/ACC1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荷叶水提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用FFA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HepG2细胞模型和BODIPY染色进行胞内脂质蓄积情况检测,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AMPK、SREBP1及ACC1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从荷叶水提物中共鉴定出15种化合物,主要为生物碱类和黄酮类化合物。FFA诱导后,荷叶碱、原荷叶碱均能降低HepG2细胞内脂质含量,下调升脂蛋白SREBP1及p-ACC1,并上调降脂蛋白p-AMPK的表达水平。此外,荷叶碱、原荷叶碱与荷叶水提物联合可增强降脂效果。结论荷叶碱及原荷叶碱可能为荷叶水提物中的主要降脂成分,其作用机制与调控AMPK/SREBP1/ACC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水提物 荷叶碱 原荷叶碱 非酒精性脂肪肝 AMPK/SREBP1/ACC1通路
原文传递
“去饰取素”与谢灵运辞赋审美观的玄学色彩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晶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5,共7页
受魏晋玄学思潮影响,谢灵运在《山居赋序》中提出的"去饰取素"与其赋序中同时提到的"意实言表"、"遗迹索意"一样具有浓厚的玄学色彩,其内涵复杂微妙。总体风格上的"废张、左之艳辞"而取"... 受魏晋玄学思潮影响,谢灵运在《山居赋序》中提出的"去饰取素"与其赋序中同时提到的"意实言表"、"遗迹索意"一样具有浓厚的玄学色彩,其内涵复杂微妙。总体风格上的"废张、左之艳辞"而取"朴素自然"是其表层含义;审美鉴赏上的"超越辞藻形式"而取"心境的素朴"是其深层含义。大谢归隐始宁而玄佛仙兼融的心灵世界又丰富了"去饰取素"的玄理内涵,也使《山居赋》的玄理指向有别于西晋以来的其他玄言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灵运 辞赋审美观 去饰取素 玄学色彩
下载PDF
论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中的空间书写
8
作者 李慧苹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86-91,共6页
《上种红菱下种藕》是一部慢步调的小说,为了对小说的空间书写作深刻意义上的挖掘,将小说在空间形态上分成公共空间、家宅空间和心理空间,并从这三个空间维度看到城市化发展给乡村空间格局带来的变化,同时感受到身处市场经济改革浪潮之... 《上种红菱下种藕》是一部慢步调的小说,为了对小说的空间书写作深刻意义上的挖掘,将小说在空间形态上分成公共空间、家宅空间和心理空间,并从这三个空间维度看到城市化发展给乡村空间格局带来的变化,同时感受到身处市场经济改革浪潮之中人物的心路历程。小说透露的空间意识不仅书写了时代变迁,而且通过心理空间的建构表现出人们从乡村到城市的心理空间的变化。王安忆艺术性地用文学记录了新世纪初中国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让读者从其平凡细致的日常书写中见证历史的滚滚洪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种红菱下种藕》 王安忆 空间 现代化文明 传统乡村 城镇
下载PDF
仁和镇浅水莲藕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9
作者 丁志杰 《中国果菜》 2017年第7期58-60,共3页
仁和镇种植莲藕历史悠久,辖区内地势低洼,适合莲藕生长。本文从品种选择、催芽消毒、藕田选择、整地施肥、藕田管理等方面论述了浅水藕的栽培技术;多年生产实践证明,该项技术成熟可靠,对当地生产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浅水莲藕 品种选择 催芽消毒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水泡去心法与机械去心法对莲子中主要有效成分影响的比较
10
作者 何爱娇 郑春茂 石功亮 《中南药学》 CAS 2012年第9期672-674,共3页
目的探讨水泡去心法及机械去心法对莲子中水溶性多糖、总黄酮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新鲜广昌常规莲,将样品分为A、B、C、D、E及F组,对A、C、D、E及F组采用水泡去心法,B组则采用机械去心法。A、C、D组分别在50℃浸泡... 目的探讨水泡去心法及机械去心法对莲子中水溶性多糖、总黄酮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新鲜广昌常规莲,将样品分为A、B、C、D、E及F组,对A、C、D、E及F组采用水泡去心法,B组则采用机械去心法。A、C、D组分别在50℃浸泡1 h、2 h及3 h,E组及F组则分别在65℃及75℃中浸泡1 h。检测并比较各组总黄酮及水溶性多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6组的总黄酮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与A组相比,B组水溶性多糖含量及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C组及D组水溶性多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E组及F组SOD活性显著降低,且以F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机械去心法较水泡去心法更能保留莲子中有效成分,水泡去心法丢失有效成分可能与水泡时间及温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 去心 水溶性多糖 总黄酮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