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4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枇杷果实成熟和贮藏过程中有机酸的代谢 被引量:58
1
作者 何志刚 李维新 +3 位作者 林晓姿 潘葳 苏德森 庄林歆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26,共4页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解放钟和早钟六号枇杷成熟过程中及其在8-10℃低温保鲜与MAP保鲜过程中有机酸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枇杷鲜果中有机酸有苹果酸、乳酸、草酸、酒石酸、富马酸、柠檬酸、丙酮酸等,其中主要有机酸为苹果酸(约占85%),...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解放钟和早钟六号枇杷成熟过程中及其在8-10℃低温保鲜与MAP保鲜过程中有机酸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枇杷鲜果中有机酸有苹果酸、乳酸、草酸、酒石酸、富马酸、柠檬酸、丙酮酸等,其中主要有机酸为苹果酸(约占85%),其次为乳酸(约占10%),草酸、酒石酸的含量较低,富马酸微量,不含乙酸和琥珀酸。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与贮藏时间的延长,有机酸的种类增加,总酸含量下降,有机酸代谢消耗主要是苹果酸的代谢消耗。MAP保鲜主要是通过抑制苹果酸的代谢来减少有机酸在贮藏过程中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成熟 贮藏 有机酸代谢
下载PDF
枇杷的营养及功能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64
2
作者 张玉 王建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02-604,共3页
枇杷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枇杷还具有极高的医疗价值,枇杷的果实、种子、花、叶子均可以入药,本文就枇杷的营养成分和医疗作用,枇杷的主要功能成分和现代药理,以及功能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进... 枇杷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枇杷还具有极高的医疗价值,枇杷的果实、种子、花、叶子均可以入药,本文就枇杷的营养成分和医疗作用,枇杷的主要功能成分和现代药理,以及功能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功能成分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营养 功能成分
下载PDF
枇杷叶面积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0
3
作者 卢美英 潘介春 《福建果树》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本试验用方格法、鲜重法、纸重法、光电面积仪法、求积仪法、面积对叶长直线回归估测法、面积对叶宽直线回归估测法、面积对叶长宽积的直线回归估测法和面积对长宽积的系数直线回归估测法等九种方法 ,测定了白梨、解放钟、霞钟和太城四... 本试验用方格法、鲜重法、纸重法、光电面积仪法、求积仪法、面积对叶长直线回归估测法、面积对叶宽直线回归估测法、面积对叶长宽积的直线回归估测法和面积对长宽积的系数直线回归估测法等九种方法 ,测定了白梨、解放钟、霞钟和太城四号四个枇杷品种的叶面积 ,其中以光电面积仪法测定的数据为标准叶面积(其测定的相对误差小于 1% )。经方差分析证明 ,九种方法所测面积无显著差异 ,均可应用 ,而其中的直线回归法和系数法操作简便 ,不必摘叶。故本文给出的回归方程和系数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叶面积测定 直线回归法 回归方程
下载PDF
枇杷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与倍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5
4
作者 张凌媛 郭启高 +3 位作者 李晓林 曾洪 谭健民 梁国鲁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9-233,共5页
以16个枇杷品种的二倍体和自然多倍体为试材,研究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和气孔密度与倍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气孔密度与倍性相关性不显著;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气孔叶绿体数平均值分别为14.22、17.98和17.46,多倍体气孔叶绿体数比... 以16个枇杷品种的二倍体和自然多倍体为试材,研究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和气孔密度与倍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气孔密度与倍性相关性不显著;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气孔叶绿体数平均值分别为14.22、17.98和17.46,多倍体气孔叶绿体数比二倍体有明显增多,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而多倍体之间差异不显著;品种间叶绿体数有明显差异,但各品种叶绿体数分布有近似规律;以16为界来判定倍性,叶绿体数少于16的为二倍体,大于或等于16的为多倍体,对二倍体和多倍体判定的准确率分别达92.8%和94.2%。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对于多倍体枇杷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可作为判定枇杷倍性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保卫细胞 叶绿体数 气孔 倍性鉴定
下载PDF
枇杷主要种类的RAPD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陈义挺 赖钟雄 +5 位作者 郭志雄 郭玉琼 蔡英卿 陈菁瑛 陆修闽 吴金寿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58-261,共4页
应用 14个 10聚体随机引物对解放钟、森尾早生、早钟 6号、贵州野生、台湾枇杷、栎叶枇杷、乌脐、白梨、洛阳青、俨糖枇杷、湖北六二等 11个枇杷品种或种类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 ,共得到 13 0条扩增带 ,其中 3 3条为非多态性条带 ,... 应用 14个 10聚体随机引物对解放钟、森尾早生、早钟 6号、贵州野生、台湾枇杷、栎叶枇杷、乌脐、白梨、洛阳青、俨糖枇杷、湖北六二等 11个枇杷品种或种类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 ,共得到 13 0条扩增带 ,其中 3 3条为非多态性条带 ,多态性程度为 74.62 %。进行聚类分析 ,以D1=0 .5 99进行划分时 ,可将枇杷的 11个遗传资源分成栽培和非栽培两个类群。以D2 =0 .64 9进行划分时 ,8个普通种可分为两个类群 ,即白肉类群和红肉类群 ,并在DNA分子水平上说明枇杷果肉色泽可作为分类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RAPD分析 品种 种类 遗传资源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与枇杷叶片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 被引量:33
6
作者 潘东明 郑国华 +2 位作者 谢厚钗 林切 林耀源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254-257,共4页
在28±1℃干燥胁迫和渗透胁迫条件下,探讨了水分胁迫下2a 生枇杷实生苗叶片 SOD 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 MDA 的累积、细胞膜相对透性与叶片组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叶片相对含水量的下降,SOD 活性降低,MDA ... 在28±1℃干燥胁迫和渗透胁迫条件下,探讨了水分胁迫下2a 生枇杷实生苗叶片 SOD 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 MDA 的累积、细胞膜相对透性与叶片组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叶片相对含水量的下降,SOD 活性降低,MDA 含量上升,细胞膜透性增大.叶片相对膜透性与相对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 r=-0.8794--0.95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叶片 水分胁迫 超氧物歧化酶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对冷藏枇杷果实木质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9
7
作者 吴锦程 陈群 +1 位作者 唐朝晖 夏海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75-179,共5页
以“解放钟”枇杷为试材,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对4℃冷藏枇杷果实木质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0 g/LSA浸果20 m in处理能抑制枇杷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肉桂醇脱氢酶(CA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从而抑制... 以“解放钟”枇杷为试材,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对4℃冷藏枇杷果实木质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0 g/LSA浸果20 m in处理能抑制枇杷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肉桂醇脱氢酶(CA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从而抑制果实木质素的形成,降低果实硬度,说明SA具有减缓冷藏枇杷果实木质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木质化 外源水杨酸
下载PDF
采后枇杷果实的质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47
8
作者 宋肖琴 张波 +3 位作者 徐昌杰 张九凯 李鲜 陈昆松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9-384,共6页
为全面了解采后枇杷果肉组织木质化现象,应用质构仪,采用质地多面分析(TPA)方法,对洛阳青、大红袍、夹脚和大叶杨墩4个枇杷品种果实的采后质地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和0℃2个贮藏温度下,4个品种枇杷果实的硬度、黏着性、凝聚... 为全面了解采后枇杷果肉组织木质化现象,应用质构仪,采用质地多面分析(TPA)方法,对洛阳青、大红袍、夹脚和大叶杨墩4个枇杷品种果实的采后质地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和0℃2个贮藏温度下,4个品种枇杷果实的硬度、黏着性、凝聚性、弹性、咀嚼性和回复性都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增加,而出汁率均明显下降;且4个品种枇杷果实在0℃冷藏40d转3d货架(20℃)后,各TPA参数增加更显著。4个品种枇杷果实各TPA参数与出汁率间均呈显著负相关性,而绝大多数TPA参数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证实TPA试验法可用于评价采后枇杷果实的质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果实 质地多面分析(TPA) 木质化 出汁率
下载PDF
枇杷花芽和营养芽形成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43
9
作者 刘宗莉 林顺权 陈厚彬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9-344,共6页
以大田‘早钟6号’枇杷为试材,研究了花芽分化期营养芽与花芽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激素平衡(比值)的作用。结果表明:低水平GA3和低水平IAA对枇杷花序原基的形成和花器官的分化起促进作用,在花芽诱导期相对较高的ZT水平和ABA水平有利... 以大田‘早钟6号’枇杷为试材,研究了花芽分化期营养芽与花芽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激素平衡(比值)的作用。结果表明:低水平GA3和低水平IAA对枇杷花序原基的形成和花器官的分化起促进作用,在花芽诱导期相对较高的ZT水平和ABA水平有利于花芽分化;在形态分化期,也要求较高的ZT水平和ABA水平。ABA含量在枇杷成花过程中的变化特征最明显,暗示其在枇杷的成花中扮演主导角色,没有ABA的持续升高,就不能导向成花;另一个有可能与之起作用的是IAA,后者在关键的时候(8月中旬)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花芽诱导 花芽分化 IAA GA3 ZT ABA
下载PDF
MeJA与低温预贮对枇杷冷害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5
10
作者 金鹏 吕慕雯 +2 位作者 孙萃萃 郑永华 孙明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1-468,共8页
研究了低温预贮(10℃6d)结合茉莉酸甲酯(MeJA10μmol·L-1)处理对‘解放钟’枇杷果实冷害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发现低温预贮与MeJA结合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冷藏枇杷的冷害指数,抑制果实硬度的上升和出汁率的下降;此外,显著减少枇杷果... 研究了低温预贮(10℃6d)结合茉莉酸甲酯(MeJA10μmol·L-1)处理对‘解放钟’枇杷果实冷害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发现低温预贮与MeJA结合处理,能够有效降低冷藏枇杷的冷害指数,抑制果实硬度的上升和出汁率的下降;此外,显著减少枇杷果实中丙二醛(MDA)的积累并抑制细胞膜透性的升高,维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OD)较高的活性,并降低超氧阴离子(O2-.)生成速率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结果表明,低温预贮与MeJA结合处理可以维持枇杷果实活性氧代谢平衡,延缓膜脂过氧化进程,从而减轻枇杷在冷藏过程中的冷害症状,延长果实贮藏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果实 低温预贮 茉莉酸甲酯 活性氧 冷害
原文传递
枇杷胚乳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彭晓军 王永清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228-231,共4页
以枇杷人工授粉 5~ 8周的幼果为材料 ,取细胞形成期的胚乳进行培养 ,结果表明 :低温处理的幼果的胚乳形成愈伤组织的频率有所提高 ;来自预培养在MS分别附加 6 -BA ,GA3 ,2 ,4 -D的 3种培养基中 2~ 4d的胚乳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明显提高 ;... 以枇杷人工授粉 5~ 8周的幼果为材料 ,取细胞形成期的胚乳进行培养 ,结果表明 :低温处理的幼果的胚乳形成愈伤组织的频率有所提高 ;来自预培养在MS分别附加 6 -BA ,GA3 ,2 ,4 -D的 3种培养基中 2~ 4d的胚乳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明显提高 ;6 -BA、2 ,4 -D、GA3 对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有显著影响 ,其中 2 ,4 -D是诱导胚乳愈伤组织的主导因素 ,在 3种激素的共同作用下 ,诱导率最高达 33 3%。经 1~ 2代增殖的愈伤组织在培养基MS +ZT2mg/L+NAA 0 1mg/L和MS +ZT 3mg/L +NAA 0 1mg/L中分化芽苗数最多 ,芽苗分化率最高达 18 0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伤组织诱导 不定芽发生 枇杷 胚乳培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枇杷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罗华建 刘星辉 谢厚钗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33-37,共5页
水分胁迫使枇杷(解放钟及长红3号品种)叶片水势(ψL)和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下降,引起叶片O-2产生速率增大,启动膜脂过氧化,从而导致细胞伤害.水分胁迫下,枇杷叶片SOD、POD活性均增加,而CAT活性和GSH、AsA含量则品种间差异... 水分胁迫使枇杷(解放钟及长红3号品种)叶片水势(ψL)和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下降,引起叶片O-2产生速率增大,启动膜脂过氧化,从而导致细胞伤害.水分胁迫下,枇杷叶片SOD、POD活性均增加,而CAT活性和GSH、AsA含量则品种间差异明显.解放钟CAT轻度胁迫时活性增加,中度及严重胁迫下活性比对照显著降低,而长红3号则保持比对照高的水平;水分胁迫下,解放钟叶片GSH、AsA含量均明显降低,而长红3号则在轻度及中度胁迫下明显增加,严重胁迫时GSH含量显著降低,AsA含量仍比对照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枇杷 活性氧代谢
下载PDF
枇杷花粉干冻法超低温保存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王家福 刘月学 +1 位作者 刘小军 林顺权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4年第1期1-2,20,共3页
采用花粉干冻法对枇杷花粉超低温保存进行了研究。将枇杷盛花期的花粉干燥后直接液氮超低温保存,取出后观察其萌发率。结果表明:花粉的含水量是决定枇杷花粉超低温保存成败的关键因素。脱水至30%左右的含水量能够保证超低温保存花粉的... 采用花粉干冻法对枇杷花粉超低温保存进行了研究。将枇杷盛花期的花粉干燥后直接液氮超低温保存,取出后观察其萌发率。结果表明:花粉的含水量是决定枇杷花粉超低温保存成败的关键因素。脱水至30%左右的含水量能够保证超低温保存花粉的生活力;解冻温度及方式对超低温保存后花粉的生活力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花粉干冻法 超低温保存 种质资源
下载PDF
不同类型枇杷果实着色期间果肉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33
14
作者 熊作明 周春华 陶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910-2914,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枇杷果实着色过程中果肉类胡萝卜素的变化特点,探讨果肉外观颜色差异形成的原因。【方法】以‘大红袍’、‘青种’分别代表红沙和白沙两类不同枇杷品种,自果实开始着色起,分期采样,进行枇杷果肉类胡萝卜素提取、纯...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枇杷果实着色过程中果肉类胡萝卜素的变化特点,探讨果肉外观颜色差异形成的原因。【方法】以‘大红袍’、‘青种’分别代表红沙和白沙两类不同枇杷品种,自果实开始着色起,分期采样,进行枇杷果肉类胡萝卜素提取、纯化和HPLC分析。【结果】果实进入着色期后,果肉叶黄质含量迅速下降,至果实成熟时下降平缓,而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β-隐黄质和玉米黄素成分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采收前7~14d上升迅速。果实成熟后,‘大红袍’果肉的类胡萝卜素总量为‘青种’的2倍以上;两品种果肉叶黄素类色素含量接近,但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较大,‘大红袍’的胡萝卜素含量是‘青种’的4倍左右。【结论】胡萝卜素积累的多少,尤其是β-胡萝卜素含量的高低是造成‘青种’和‘大红袍’果肉类胡萝卜素总量积累差异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这两个品种果肉色泽深浅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类胡萝卜素 α-胡萝卜素 Β-胡萝卜素 叶黄质 β-隐黄质 玉米黄素
下载PDF
NO处理延缓采后枇杷果实木质化劣变及其与能量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38
15
作者 陈发河 张美姿 吴光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25-2434,共10页
【目的】枇杷果实采后生命活动旺盛,衰老速度快,常温下极易变质腐烂。低温贮藏虽然可以有效延长贮藏期,减少腐烂,但会出现果皮难以剥离、果肉木质化并褐变、质地糙硬少汁等品质劣变现象,这是造成冷藏枇杷商品性丧失和损失的主要原因,已... 【目的】枇杷果实采后生命活动旺盛,衰老速度快,常温下极易变质腐烂。低温贮藏虽然可以有效延长贮藏期,减少腐烂,但会出现果皮难以剥离、果肉木质化并褐变、质地糙硬少汁等品质劣变现象,这是造成冷藏枇杷商品性丧失和损失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其市场拓展的限制因素,是当前枇杷果实在冷链集散和流通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探讨外源NO处理对冷藏枇杷果肉木质化劣变进程的作用机制,并分析木质化劣变与能量代谢的关系,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采后枇杷果实低温品质劣变进程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和贮运保鲜技术奠定基础。【方法】将‘解放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果实在密闭容器中用0(对照组)、15和25μL·L-1 NO熏蒸2 h后,取出通风20 min,然后将各处理果实置于5℃、相对湿度85%条件下贮藏,测定冷藏期间各处理组果实细胞膜透性、硬度、出汁率、木质素含量、ATP含量、ADP含量、AMP含量、能荷值及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H+-ATPase和Ca2+-ATPase活性的变化,并分析NO处理后木质素含量与能荷值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枇杷果实细胞膜透性和硬度逐渐上升,出汁率逐渐下降,贮藏10 d后木质素含量迅速上升,果实冷害症状明显。与对照组相比,NO处理能延缓细胞膜透性和硬度的上升及出汁率的降低,显著抑制木质素的合成,较好地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减轻果实冷害的发生。冷藏期间,枇杷果实ATP含量逐渐下降,贮藏前10 d ADP含量迅速下降并最终维持在较低水平,贮藏中后期(15—30 d)SDH、CCO、H+-ATPase和Ca2+-ATPase活性急剧下降,表明线粒体功能受损导致枇杷果实能荷水平迅速下降。与对照组相比,NO处理可以延缓ATP、ADP含量的下降,且显著抑制贮藏中后期SDH、CCO、H+-ATPase和Ca2+-ATPase活性的降低,保持枇杷果实较好的线粒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果实 木质化 能量代谢 一氧化氮
下载PDF
贮藏条件对枇杷贮藏期及主要品质和生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4
16
作者 刘勤 俞炳杲 王薛修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7-31,共5页
采用室温(25±5)℃、低温(3±1)℃两种温度和散装、自然降氧、气调3种方式组成6种贮藏条件,研究其对“照种“枇杷(EriobotryajaponicaLindl.)果实的保鲜效果及其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室... 采用室温(25±5)℃、低温(3±1)℃两种温度和散装、自然降氧、气调3种方式组成6种贮藏条件,研究其对“照种“枇杷(EriobotryajaponicaLindl.)果实的保鲜效果及其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室温下,即使采用气调,对批把贮藏的效果也不明显;低温可明显延长贮在期,尤以低温气调能大大延缓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等品质的损失,果实可贮藏40d以上.这与低温和低氧抑制果实呼吸和乙烯产生有关.低温散装或自然降氧虽能延缓果实衰老腐烂,但贮藏后期果实品质下降,腐烂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贮藏条件 品质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对枇杷果肉木质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17
作者 吴锦程 唐朝晖 +2 位作者 陈群 夏海琳 赖育兰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5-239,共5页
将“解放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L ind l.cv.Jiefangzhong)果实于4℃和12℃下贮藏,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采后枇杷果肉木质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贮藏的枇杷果肉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 ineammon ia lyase,PAL)、4... 将“解放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L ind l.cv.Jiefangzhong)果实于4℃和12℃下贮藏,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采后枇杷果肉木质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贮藏的枇杷果肉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 ineammon ia lyase,PAL)、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oum arate coenzym e A ligase,4-CL)、肉桂醇脱氢酶(c innamyl alco-hol dehydrogenase,CA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高于12℃贮果,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低于12℃贮果。4℃贮藏的枇杷果肉硬度和木质素含量不断增加,果肉木质化较为严重;12℃贮藏的枇杷果肉硬度和木质素含量低于4℃贮果,果肉木质化程度较低。低温诱导PAL和POD活性的上升是导致枇杷果肉发生木质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果肉木质化 贮藏温度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过氧化物酶(POD)
下载PDF
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枇杷果实和叶片中的有机酸 被引量:28
18
作者 陈发兴 刘星辉 +1 位作者 林华影 陈立松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对枇杷有机酸进行有效分离与测定,EG40淋洗液在线发生器能降低背景电导,获得较好的重现性和平稳的基线.测定结果表明,枇杷果实和叶片中有机酸组分和含量有较大差别.果实中以苹果酸为主,其次为奎尼酸和酒石酸,而柠檬酸... 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对枇杷有机酸进行有效分离与测定,EG40淋洗液在线发生器能降低背景电导,获得较好的重现性和平稳的基线.测定结果表明,枇杷果实和叶片中有机酸组分和含量有较大差别.果实中以苹果酸为主,其次为奎尼酸和酒石酸,而柠檬酸、草酸和顺乌头酸等含量较低.叶片中以奎尼酸为主,苹果酸、柠檬酸和草酸含量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色谱法 枇杷 果实 叶片 有机酸 柠檬酸 苹果酸
下载PDF
枇杷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研究Ⅱ生长抑制剂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家福 刘月学 林顺权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2年第4期1-4,8,共5页
在枇杷种质资源离体保存中,加入植物生长抑制剂可以延缓枇杷试管苗的生长速度,延长保存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有利于枇杷种质保存的3种生长抑制剂浓度分别是:多效唑(PP333)2~5mg/L、矮壮素(CCC)25mg/L、脱落酸(ABA)10mg/L;其中浓度为5mg/... 在枇杷种质资源离体保存中,加入植物生长抑制剂可以延缓枇杷试管苗的生长速度,延长保存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有利于枇杷种质保存的3种生长抑制剂浓度分别是:多效唑(PP333)2~5mg/L、矮壮素(CCC)25mg/L、脱落酸(ABA)10mg/L;其中浓度为5mg/L的多效唑效果最为理想。高浓度的甘露醇(>5g/L)对试管苗会造成毒害,不利于枇杷种质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种质资源 离体保存 生长抑制剂
下载PDF
枇杷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保存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家福 刘月学 +1 位作者 宋刚 林顺权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05-310,共6页
不同的基本培养基对枇杷胚愈伤组织的诱导有较大影响 ;不同品种的鱼雷形胚的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有明显差异 ;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和碳源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 .比较而言 ,以 B5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 0 .5mg· L-12 ,4 - D和 1mg&... 不同的基本培养基对枇杷胚愈伤组织的诱导有较大影响 ;不同品种的鱼雷形胚的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有明显差异 ;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和碳源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 .比较而言 ,以 B5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 0 .5mg· L-12 ,4 - D和 1mg· L-1BA组合诱导的愈伤组织的质量最佳 .蔗糖作为碳源 ,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 ,而山梨醇则对细胞分化有利 .附加 0 .1mg· L-12 ,4 - D和 0 .5mg· L-1BA的 B5培养基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继代、增殖 ,低温和弱光照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保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种质离体保存 胚性愈伤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