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龙脊梯田景区干湿季节下多层级地表径流氮、磷元素变化特征研究
1
作者
徐德兰
王凯杰
+1 位作者
朱学莲
郑文俊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57-66,共10页
氮、磷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要元素,也是流域水生态系统内源负荷重要的影响因子。为探讨龙脊梯田景区氮、磷元素在干湿季节条件下迁移规律,对960~800 m、800~680 m、680~550 m、550~400 m、400~210 m自上而下5个层级水质总氮、总磷、氨氮...
氮、磷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要元素,也是流域水生态系统内源负荷重要的影响因子。为探讨龙脊梯田景区氮、磷元素在干湿季节条件下迁移规律,对960~800 m、800~680 m、680~550 m、550~400 m、400~210 m自上而下5个层级水质总氮、总磷、氨氮、硝态氮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龙脊梯田景区多层级地表径流氮、磷元素浓度在干湿季下差异不显著(p≥0.01),氨氮和总磷两者浓度都较低;总氮和硝态氮浓度湿季低于干季;但总氮、硝态氮浓度在800~680 m第2层级上达到最高。在200~800 m海拔总氮、氨氮、硝态氮浓度随海拔高度成正比且位于村落和农田密集区;进而说明,干湿季降水量变化和村落、农田的密集程度是影响龙脊梯田景区流域水质中氮、磷元素浓度变化迁移路径及其流失特征的主要原因,需要加强对景区村落和农田氮素污染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脊梯田景区
干湿季
氮、磷
多层级
地表径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脊梯田景区干湿季节下多层级地表径流氮、磷元素变化特征研究
1
作者
徐德兰
王凯杰
朱学莲
郑文俊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植物与生态工程学院
广西旅游产业研究院
出处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57-66,共10页
基金
桂林市科技开发重大专项(20180102-2)。
文摘
氮、磷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要元素,也是流域水生态系统内源负荷重要的影响因子。为探讨龙脊梯田景区氮、磷元素在干湿季节条件下迁移规律,对960~800 m、800~680 m、680~550 m、550~400 m、400~210 m自上而下5个层级水质总氮、总磷、氨氮、硝态氮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龙脊梯田景区多层级地表径流氮、磷元素浓度在干湿季下差异不显著(p≥0.01),氨氮和总磷两者浓度都较低;总氮和硝态氮浓度湿季低于干季;但总氮、硝态氮浓度在800~680 m第2层级上达到最高。在200~800 m海拔总氮、氨氮、硝态氮浓度随海拔高度成正比且位于村落和农田密集区;进而说明,干湿季降水量变化和村落、农田的密集程度是影响龙脊梯田景区流域水质中氮、磷元素浓度变化迁移路径及其流失特征的主要原因,需要加强对景区村落和农田氮素污染的防控。
关键词
龙脊梯田景区
干湿季
氮、磷
多层级
地表径流
Keywords
longji
terraces
scenic area
dry
and
wet
season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multi-level
surface
runoff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龙脊梯田景区干湿季节下多层级地表径流氮、磷元素变化特征研究
徐德兰
王凯杰
朱学莲
郑文俊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