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7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倒伏的茎秆特征及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1
1
作者 朱新开 王祥菊 +3 位作者 郭凯泉 郭文善 封超年 彭永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7-92,共6页
选用6个株高不同的小麦品种,在自然倒伏条件下,研究籽粒形成期倒伏植株的茎秆性状、倒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矮秆、基部节间较短、重心高度较低、穗下节间较长且株高构成指数大的植株有利于抗倒伏。小麦在籽粒形成期倒伏对产... 选用6个株高不同的小麦品种,在自然倒伏条件下,研究籽粒形成期倒伏植株的茎秆性状、倒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矮秆、基部节间较短、重心高度较低、穗下节间较长且株高构成指数大的植株有利于抗倒伏。小麦在籽粒形成期倒伏对产量、品质均有较大的影响,表现为产量下降,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有所上升,但蛋白质产量下降,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茎秆 倒伏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农作物倒伏及其评价方法 被引量:123
2
作者 田保明 杨光圣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7期111-114,共4页
倒伏是由外界因素引发的植株茎秆从自然直立状态到永久错位的现象。倒伏是作物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倒伏的严重性和对产量品质所造成的损失与作物生长环境和倒伏的发生时期有关。一般来说,适宜的生... 倒伏是由外界因素引发的植株茎秆从自然直立状态到永久错位的现象。倒伏是作物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倒伏的严重性和对产量品质所造成的损失与作物生长环境和倒伏的发生时期有关。一般来说,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的措施会引发倒伏或使倒伏程度加重。鉴于倒伏性对产量、品质的严重影响,国内外学者对作物的抗倒伏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笔者综述了对倒伏类型的划分,归纳为茎倒(折)、根倒和根茎复合倒伏三种类型,并对评价抗倒性的方法和指标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方法 农作物 生长环境 外界因素 作物生产 高产稳产 发生时期 产量品质 倒伏程度 产量提高 作物生长 抗倒伏性 严重性 国内外 抗倒性 类型 茎秆 植株 根茎
下载PDF
水稻倒伏对产量影响及倒伏和株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4
3
作者 李荣田 姜廷波 +2 位作者 秋太权 崔成焕 龚振平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7,共5页
选用了5个不同熟期、类型的黑龙江省目前典型高产水稻品种,设置了6个肥力水平,研究水稻倒伏对产量影响及倒伏和株高的关系。结果表明,倒伏使水稻品种结实率明显降低,收获损失加重,限制了产量潜力进一步提高;品种间抗倒性有差异... 选用了5个不同熟期、类型的黑龙江省目前典型高产水稻品种,设置了6个肥力水平,研究水稻倒伏对产量影响及倒伏和株高的关系。结果表明,倒伏使水稻品种结实率明显降低,收获损失加重,限制了产量潜力进一步提高;品种间抗倒性有差异,株高过高特别是下部两个节间过长是倒伏的重要原因。同时探讨了耐肥抗倒、收获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倒伏 产量 株高
下载PDF
玉米倒伏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4
4
作者 程富丽 杜雄 +2 位作者 刘梦星 靳小利 崔彦宏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5-108,共4页
采用试验与生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倒伏玉米植株性状表现及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种植密度、品种选择和氮钾肥对玉米抗倒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抗倒伏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株高和穗位高不能作为评价品种抗倒伏能力强弱的主要指标,... 采用试验与生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倒伏玉米植株性状表现及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种植密度、品种选择和氮钾肥对玉米抗倒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抗倒伏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株高和穗位高不能作为评价品种抗倒伏能力强弱的主要指标,茎秆基部节间粗和长粗比值小的品种具有较强的抗茎折能力;随着密度的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下降;氮钾肥配施能有效提高茎秆的抗倒伏能力。玉米吐丝1周后倒伏品种的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分别降低19.4%~30.2%、29.6%~31.8%、45.0%~5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倒伏 产量
原文传递
玉米抗倒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1
5
作者 丰光 黄长玲 邢锦丰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4,共3页
玉米倒伏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本文对玉米抗倒伏性的研究方法和进展进行了总结,从自然条件、栽培管理、病虫害、玉米自身形态以及茎秆性状等方面对玉米倒伏问题加以分析,并讨论了防治玉米倒伏的一些必要措施。
关键词 玉米 茎秆 倒伏 抗倒性
下载PDF
农作物倒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9
6
作者 田保明 杨光圣 +1 位作者 曹刚强 舒海燕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4期163-167,共5页
倒伏是由外界因素引发的植株茎秆从自然直立状态到永久错位的现象。倒伏是作物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倒伏的严重性和对产量品质所造成的损失与作物生长环境和倒伏的发生时期有关。一般来说,适宜的生... 倒伏是由外界因素引发的植株茎秆从自然直立状态到永久错位的现象。倒伏是作物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倒伏的严重性和对产量品质所造成的损失与作物生长环境和倒伏的发生时期有关。一般来说,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的措施会引发倒伏或使倒伏程度加重。作物倒伏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现象,它受到外界风雨、栽培技术、植物本身特性以及支持土壤系统等的多重影响。鉴于倒伏性对产量、品质的严重影响,国内外学者对作物的抗倒伏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笔者综述了对倒伏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作物倒伏与否主要受到4个系统共同制约:气候因素、生态因素、栽培因素和植物内在遗传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伏 抗倒性 影响因素分析 作物
下载PDF
基于小型无人机遥感的玉米倒伏面积提取 被引量:98
7
作者 李宗南 陈仲新 +2 位作者 王利民 刘佳 周清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07-213,共7页
该文使用2012年小型无人机遥感试验获取的红、绿、蓝彩色图像研究灌浆期玉米倒伏的图像特征和面积提取方法。研究首先计算和统计正常、倒伏玉米的30项色彩、纹理特征,然后比较特征的变异系数和相对差异评选出适宜区分正常、倒伏玉米的特... 该文使用2012年小型无人机遥感试验获取的红、绿、蓝彩色图像研究灌浆期玉米倒伏的图像特征和面积提取方法。研究首先计算和统计正常、倒伏玉米的30项色彩、纹理特征,然后比较特征的变异系数和相对差异评选出适宜区分正常、倒伏玉米的特征;通过分析发现,与红、绿、蓝色灰度比较,多项色彩、纹理特征的变异系数更大或不同类别间的相对差异更小,不适用于准确区分正常、倒伏玉米,最适于区分正常和倒伏玉米的特征是3项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红、绿、蓝色均值纹理特征。分别基于色彩特征和评选出的纹理特征提取倒伏玉米面积,对比2种方法的误差发现,基于红、绿、蓝色均值纹理特征提取倒伏玉米面积的误差最小为0.3%,最大为6.9%,显著低于基于色彩特征提取方法的。该研究结果为应用无人机彩色遥感图像准确提取倒伏玉米面积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图像处理 无人机 倒伏 玉米
下载PDF
水稻品种倒伏指数QTL分析 被引量:75
8
作者 肖应辉 罗丽华 +6 位作者 闫晓燕 高艳红 王春明 江玲 矢野昌裕 翟虎渠 万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8-354,共7页
利用由98个株系组成的Nipponbare(粳) /Kasalath(籼)∥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对水稻倒伏指数与株高、茎粗及单株生物量等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水稻倒伏相关性状QTL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株高、茎粗、... 利用由98个株系组成的Nipponbare(粳) /Kasalath(籼)∥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对水稻倒伏指数与株高、茎粗及单株生物量等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水稻倒伏相关性状QTL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株高、茎粗、单株生物量3性状与倒伏指数的相关系数均达1%显著水平。利用基于性状标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检测到与水稻倒伏指数、茎粗、株高和单株生物量有关的QTL共12个,其中与株高有关的3个分别位于第1、5和6染色体,对性状的解释率为11%~2 4 % ;与单株生物量有关的2个分布于第1和8染色体,对性状的解释率为9%~14 % ;与茎粗有关的3个分布在第1、3和6染色体,对性状的解释率为11%~2 5 % ;控制倒伏指数的4个,分别位于第1、3、8和12染色体上,对表型性状变异的解释率为10 %~18%。在第1染色体R2 4 14 C86标记区间同时检测到控制倒伏指数、株高和单株生物量的QTL ,表明该染色体区域在控制水稻倒伏性状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株高、单株生物量和倒伏指数的显著相关。在第3染色体上检测到的qLI 3表现为增强水稻的抗倒能力,抗倒加性效应来自于高秆籼稻品种Kasalath的等位基因,且与株高、单株生物量等性状QTL不存在遗传连锁关系,有望用于中、高秆抗倒育种中分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倒伏 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 数量性状基因座
下载PDF
遮阴对夏玉米茎秆形态结构和倒伏的影响 被引量:74
9
作者 崔海岩 靳立斌 +4 位作者 李波 张吉旺 赵斌 董树亭 刘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497-3505,共9页
【目的】在太阳辐射不断减少的气候条件下,探讨遮阴(弱光胁迫)对夏玉米茎秆形态及其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以登海605(DH605)和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大田条件下设置花粒期遮阴(S1)、穗期遮阴(S2)、全生育期遮阴(S3)3个处理,遮光... 【目的】在太阳辐射不断减少的气候条件下,探讨遮阴(弱光胁迫)对夏玉米茎秆形态及其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以登海605(DH605)和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大田条件下设置花粒期遮阴(S1)、穗期遮阴(S2)、全生育期遮阴(S3)3个处理,遮光度为60%,以自然光为对照(CK),研究弱光胁迫对夏玉米茎秆性状及其倒伏的影响。【结果】遮阴后夏玉米株高、穗位高和叶面积指数,地上第3茎节长、茎节横截面积、茎秆穿刺强度均显著降低,且遮阴时期对其影响表现为S1<S2<S3;DH605和ZD958的茎秆穿刺强度分别较对照降低22.23%和24.41%。茎秆硬皮组织厚度和维管束数目及中央大维管束面积、木质部面积、韧皮部面积较对照也显著降低,田间倒伏率显著升高,全生育期遮阴两品种倒伏率分别高达36.5%和24.7%。遮阴后空秆率增加,收获穗数、穗粒数显著降低,产量下降,减产幅度表现为S3>S1>S2。【结论】夏玉米生长期内光照不足影响产量形成,改变植株形态,通过降低基部节间长度、粗度、穿刺强度和茎秆硬皮组织厚度,减少维管束数目,降低茎秆抗倒伏性能,且花前遮阴对田间倒伏率的影响大于花后遮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遮阴 茎秆 倒伏 显微结构
下载PDF
旱种水稻倒伏生理原因分析与对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8
10
作者 刘立军 袁莉民 +2 位作者 王志琴 徐国伟 陈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5-230,共6页
以籼型杂交稻汕优 6 3和粳稻 95 16为材料 ,研究了旱种水稻倒伏的原因。结果表明 :旱种水稻的倒伏率明显高于常规水种水稻 ,使得产量较水种水稻明显下降。旱种水稻基部节间充实程度 (秆壁厚度、单位长度节间重量 )、茎秆厚壁组织细胞壁... 以籼型杂交稻汕优 6 3和粳稻 95 16为材料 ,研究了旱种水稻倒伏的原因。结果表明 :旱种水稻的倒伏率明显高于常规水种水稻 ,使得产量较水种水稻明显下降。旱种水稻基部节间充实程度 (秆壁厚度、单位长度节间重量 )、茎秆厚壁组织细胞壁和表皮硅质层厚度、基部节间可用性糖含量及植株的生理活性 [剑叶叶绿素含量、根系氧化力、细胞分裂素 (玉米素+玉米素核苷 )含量 ]均不及常规水种水稻。施用硅、钾肥能提高旱种水稻植株的生理活性 ,增加抽穗期和成熟期基部节间可用性糖的贮存 ,增加茎秆厚壁组织细胞壁及表皮硅质层的厚度 ,提高茎秆基部节间充实程度 ,增强抗倒伏能力 ,最终提高旱种水稻的产量。孕穗期去 1/ 2叶 ,结果则相反。表明由于旱种水稻早衰 (植株生理活性低 ) ,影响了水稻基部节间的充实 ,造成旱种水稻发生倒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种水稻 倒伏 生理原因分析 对策
下载PDF
倒伏对夏玉米叶面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63
11
作者 刘战东 肖俊夫 +1 位作者 南纪琴 冯跃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07-110,共4页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生长后期受气候因素易发生倒伏,严重影响了玉米高产性能的发挥。以‘郑单958’夏玉米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抽雄期不同倒伏程度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生育期推移,LAI逐渐...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生长后期受气候因素易发生倒伏,严重影响了玉米高产性能的发挥。以‘郑单958’夏玉米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抽雄期不同倒伏程度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生育期推移,LAI逐渐减小,各处理差异显著,严重倒伏的A00处理后期LAI一直最小。随倒伏程度加重,穗长、穗粒数减少,百粒重下降,产量和生物产量降低;同时减产幅度增加,与未倒伏对照处理比较,A60、A45、A30和A00处理分别减产5.8%、24.3%、52.2%和89.9%。研究结果可为夏玉米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伏 叶面积指数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下载PDF
油菜茎秆理化性质与倒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4
12
作者 张建 陈金城 +1 位作者 唐章林 王瑞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63-765,共3页
油菜植株茎秆内部的理化特性,尤其是木质素含量、粗纤维含量及机械组织的面积与茎的抗倒伏关系密切。试验测定了9种田间表现不同类型材料的木质素含量、粗纤维含量、木质素密度、粗纤维密度和机械组织面积等理化性状,结果表明木质素含... 油菜植株茎秆内部的理化特性,尤其是木质素含量、粗纤维含量及机械组织的面积与茎的抗倒伏关系密切。试验测定了9种田间表现不同类型材料的木质素含量、粗纤维含量、木质素密度、粗纤维密度和机械组织面积等理化性状,结果表明木质素含量、机械组织面积在抗倒材料和不抗倒材料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倒伏材料分别为倒伏材料的1.2倍和1.5倍。木质素和粗纤维的密度在不同表现类型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其与植株茎秆倒伏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倒伏 茎秆 理化性质
下载PDF
大豆倒伏性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54
13
作者 周蓉 王贤智 +7 位作者 陈海峰 张晓娟 单志慧 吴学军 蔡淑平 邱德珍 周新安 吴江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5,共9页
利用来自中豆29x中豆32的165个重组自交系F10进行2年田间试验,以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与大豆倒伏及形态性状有关的QTL。结果表明,2年分别检测到25个和19个与大豆倒伏及茎杆性状和根系性状有关的QTL,分布于A2、C1、C2、D1a、F、G、I和L... 利用来自中豆29x中豆32的165个重组自交系F10进行2年田间试验,以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与大豆倒伏及形态性状有关的QTL。结果表明,2年分别检测到25个和19个与大豆倒伏及茎杆性状和根系性状有关的QTL,分布于A2、C1、C2、D1a、F、G、I和L连锁群,可解释4.4%~50.1%的表型变异。在F连锁群上,2年均检测到倒伏主效QTL(qLD-15-J)和株高主效QTL(qPH-15—2);G连锁群有1个主茎节数QTL、A2和L连锁群上分别有1个根重QTL在2个年度重复出现。在倒伏QTL的附近检测出株高、根重、茎叶重、茎粗、主茎节数和分枝数QTL,表明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性状与抗倒性普遍关联;QTL定位结果与表型相关分析一致,反映了这些形态性状表型相关的遗传特性。部分性状QTL存在共位性,但是未在2个年度稳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倒伏 茎杆性状 根系性状 QTL
下载PDF
倒伏对玉米机械粒收田间损失和收获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5
14
作者 薛军 李璐璐 +9 位作者 谢瑞芝 王克如 侯鹏 明博 张万旭 张国强 高尚 白氏杰 初振东 李少昆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74-1781,共8页
通过大田机械粒收过程田间植株倒伏、机收落穗、落粒损失的大样本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模拟倒伏控制试验,研究了倒伏率与机械粒收产量损失率及收获效率之间的定量化关系。结果表明,黄淮海夏玉米区田间倒伏率、机械粒收落穗率、落粒率均高于... 通过大田机械粒收过程田间植株倒伏、机收落穗、落粒损失的大样本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模拟倒伏控制试验,研究了倒伏率与机械粒收产量损失率及收获效率之间的定量化关系。结果表明,黄淮海夏玉米区田间倒伏率、机械粒收落穗率、落粒率均高于北方和西北春玉米区。大田自然条件下,倒伏对产量损失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落穗损失,倒伏率每增加1%,落穗率增加0.15%;分区分析表明,倒伏每增加1%,春玉米区落穗率增加0.12%,夏玉米区落穗率增加0.15%;不同类型收获机械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全喂入式机械时落穗率随倒伏率增加呈指数递增趋势,采用半喂入式机械时落穗率和倒伏率呈线性增加趋势,即倒伏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对机械粒收落穗损失的影响更大。在倒伏控制试验条件下,倒伏每增加1%,落穗率增加0.59%;落粒与倒伏则呈显著负相关,可能与倒伏增加使进入机械的果穗减少从而降低了机械落粒有关;收获速度随倒伏率增加呈指数递减趋势,降低收获机割台可以减少落穗损失,但是降低了收获速度。通过选用抗倒伏品种、构建高质量群体、适时收获等防止倒伏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玉米机械粒收的田间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倒伏 机械粒收 落穗与落粒 收获速度
下载PDF
灌浆期风灾倒伏对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2
15
作者 曹庆军 曹铁华 +3 位作者 杨粉团 Lamine Diallo 李刚 王立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07-1113,共7页
为了评估风灾倒伏造成的玉米产量损失,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灌浆期风灾倒伏后捆扶处理、未倒伏以及倒伏上层和倒伏下层玉米籽粒建成和品质形成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倒伏后第6 d玉米倒伏覆盖下层植株籽粒灌浆速率和籽粒含水率分别是... 为了评估风灾倒伏造成的玉米产量损失,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灌浆期风灾倒伏后捆扶处理、未倒伏以及倒伏上层和倒伏下层玉米籽粒建成和品质形成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倒伏后第6 d玉米倒伏覆盖下层植株籽粒灌浆速率和籽粒含水率分别是对照处理(未倒伏)的26.9%和136.0%,倒伏使籽粒灌浆速率显著降低,后期籽粒脱水速度减慢。在产量上,倒伏后捆扶、倒伏上层、倒伏下层单株产量分别比对照减产11.75%、10.51%和29.88%,倒伏对下层被覆盖玉米植株影响较大,倒伏减产原因主要是由于穗粒数的减少,其次灌浆速率降低造成百粒重下降。田间45个定位点,倒伏最高减产29.68%,平均减产14.75%,进一步验证了灌浆期风灾倒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大。相关分析表明,籽粒建成过程中籽粒干重与淀粉、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18~0.861和0.580~0.797(P〈0.01),与蛋白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风灾倒伏对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影响较大,而对淀粉含量影响较小。在倒伏后及时进行捆扶处理对降低玉米产量与品质损失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灾 倒伏 玉米 灌浆特性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玉米生长后期倒伏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16
作者 薛军 王克如 +5 位作者 谢瑞芝 勾玲 张旺锋 明博 侯鹏 李少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45-1854,共10页
倒伏是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生产中玉米一般在生理成熟期收获,前人关于倒伏研究也多集中在生育前期茎秆发育过程或者是生理成熟前的某一阶段,而对生理成熟后倒伏研究较少。玉米机械粒收一般在生理成熟后2—4周进行,倒伏将会... 倒伏是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生产中玉米一般在生理成熟期收获,前人关于倒伏研究也多集中在生育前期茎秆发育过程或者是生理成熟前的某一阶段,而对生理成熟后倒伏研究较少。玉米机械粒收一般在生理成熟后2—4周进行,倒伏将会增加机械粒收过程中的产量损失,降低籽粒品质,使收获难度加大,收获效率以及玉米种植效益明显降低,成为制约玉米种植密度进一步提高和机械粒收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本文从玉米生育后期植株的衰老生理及其影响因素角度进行综述,提出增强玉米后期抗倒伏能力的措施与建议。分析表明,玉米生育后期植株自然衰老将导致叶片、茎秆和根系活力下降,使茎秆含水量、可溶性糖、半纤维素及总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降低,细胞壁变薄、细胞间缝隙变大;同时,茎秆和根系PAL、POD和PPO酶活性下降,抗病能力减弱;茎腐病病原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分解细胞壁中的纤维素,降解寄主细胞,孢子迅速萌发形成菌丝并进入表皮细胞、皮层和维管束组织,加速茎秆组织失水干缩过程,植株空心变软甚至腐烂,茎秆质量下降。而基于密植高产机械粒收技术需求的增密种植、田间站秆籽粒脱水会加速并延长玉米衰老进程,使茎秆质量和抗病能力进一步下降,导致生理成熟后的倒伏风险加大。为有效控制倒伏、加速我国玉米密植高产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建议:(1)增强玉米生育后期茎秆衰老和倒伏的理论研究;(2)加强玉米抗倒种质创制,选育早熟、耐密植、籽粒脱水快、抗逆性强、适宜机械粒收的品种;(3)通过构建优质土壤耕层,集成宜机收品种、合理密植、肥水科学运筹、化学调控和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关键技术,创制高质量健康群体,提高生育后期茎秆的抗倒伏能力;(4)根据各地气候、生态条件,因地制宜制定降低玉米生育后期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茎秆衰老 倒伏 机械粒收 茎腐病
下载PDF
不同产量水平下小麦倒伏与茎秆力学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49
17
作者 郭翠花 高志强 苗果园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155,共5页
为探讨晋中晚熟冬麦区高产与倒伏的矛盾,研究小麦基部茎节形态结构与抗倒力学的关系,该文采用SAN-CMT6104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材料测试仪,对大田不同产量水平及倒伏程度下的小麦基部第2茎节进行了弯折力、惯性矩、弹性模量、抗弯刚度和弯... 为探讨晋中晚熟冬麦区高产与倒伏的矛盾,研究小麦基部茎节形态结构与抗倒力学的关系,该文采用SAN-CMT6104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材料测试仪,对大田不同产量水平及倒伏程度下的小麦基部第2茎节进行了弯折力、惯性矩、弹性模量、抗弯刚度和弯曲强度等生物力学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量水平随基本苗的过量增加,拔节期最高分蘖峰值的增加,群体倒伏时间提早,面积加大。虽然成穗数差异不大,但穗粒数降低,特别是千粒质量明显降低,产量递减。表明受该地区自然条件与种植制度的制约,合理的基本苗(450万/hm2左右),通过返青后适期适量的水肥调控,保持稳健的最高分蘖数是关系高产不倒的两个重要的群体临界指标。研究明确了倒伏与基部第2茎节形态结构、株高、节间距与力学指标弯折力、惯性矩、弹性模量、抗弯刚度、弯曲强度都呈负相关。而茎秆干质量、茎秆外径、壁厚与弯折力、惯性矩、弹性模量、抗弯刚度、弯曲强度都呈正相关。说明随着基本苗的过量增加与拔节最高茎蘖数的增加,基部茎秆力学负荷降低,就会发生倒伏。研究筛选出与茎节抗倒、群体质量、植株形态结构以及产量结构关系密切的两个力学指标,即"弯曲强度"与"弹性模量",可作为抗倒育种或株型育种以及高产群体架构设计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力学特性 力学测试 小麦 茎秆 倒伏 产量
下载PDF
大豆苗期茎秆对荫蔽胁迫响应的生理机制初探 被引量:49
18
作者 刘卫国 蒋涛 +2 位作者 佘跃辉 杨峰 杨文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146,共6页
以自然光为对照,用遮阳网模拟荫蔽胁迫环境,对耐荫抗倒性具有典型差异的两个大豆基因型(南豆12和南冬抗022-2)的茎秆形态建成、乙烯释放量、内源赤霉素(GA3)含量及扩张蛋白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苗期荫蔽胁迫致使不耐荫品种南冬抗022-... 以自然光为对照,用遮阳网模拟荫蔽胁迫环境,对耐荫抗倒性具有典型差异的两个大豆基因型(南豆12和南冬抗022-2)的茎秆形态建成、乙烯释放量、内源赤霉素(GA3)含量及扩张蛋白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苗期荫蔽胁迫致使不耐荫品种南冬抗022-2节间过度伸长、变细、株高增加,初花期及成熟期倒伏率极显著高于强耐荫品种南豆12;荫蔽胁迫下的南冬抗022-2在保持低水平GA3含量同时,乙烯释放量显著增加;而强耐荫性品种(南豆12号)通过降低GA3含量、维持低水平的乙烯释放量,从而保持其正常的茎秆形态建成,防止倒伏的发生。虽然荫蔽胁迫提高了两基因型扩张蛋白活性,但南冬抗022-2始终较南豆12号高,这与其节间伸长情况一致。有望应用扩张蛋白活性,并与赤霉素含量和乙烯释放量相结合,及时反映并提前预测大豆节间的伸长趋势,为在间套作条件下,通过生理指标在苗期筛选耐荫抗倒大豆品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荫蔽胁迫 倒伏
下载PDF
Anatom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lodging resistance in wheat 被引量:47
19
作者 Eryan Kong Dongcheng Liu +7 位作者 Xiaoli Guo Wenlong Yang Jiazhu Sun Xin Li Kehui Zhan Dangqun Cui Jinxing Lin Aimin Zhang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2013年第1期43-49,共7页
Anatom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ems affect lodging in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 cultivars. Traits associated with lodging resistance, such as plant height, stem strength, culm wall thickness, pith diame... Anatom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ems affect lodging in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 cultivars. Traits associated with lodging resistance, such as plant height, stem strength, culm wall thickness, pith diameter, and stem diameter, were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in earlier studies. However, the solid stem trait was rarely considered. In this study, we measured a range of anatom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n solid and hollow stemmed wheat cultivar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ere detected between resistance to lodging and several anatomical features, including width of mechanical tissue, weight of low internodes, and width of stem walls. Morphological features that gave the best indication of improved lodging resistance were increased stem width, width of mechanical tissue layer, and stem density.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99% of the variation in lodging resistance could be explained by the width of the mechanical tissue layer, suggesting that solid stemmed wheat has several anatomical features for increasing resistance to lodging. In addition, microsatellite markers GWM247 and GWM340 were linked to a single solid stem QTL on chromosome 3BL in a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the cross Xinongshixin(solid stem)/Line 3159(hollow stem). These markers should be valuable in breeding wheat for solid 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MARKER SOLID stemmed WHEAT lodging resistance ANATOMICAL FEATURE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on reduced lodging of high-yield and-density maize 被引量:47
20
作者 XUE Jun XIE Rui-zhi +5 位作者 ZHANG Wang-feng WANG Ke-ru HOU Peng MING Bo GOU Ling LI Shao-ku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2717-2725,共9页
Increasing plant densit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enhance maize yield, but often increases lodging rate and severity, significantly elevating the risk and cost of maize production. Therefore, lodging is a major factor r... Increasing plant densit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enhance maize yield, but often increases lodging rate and severity, significantly elevating the risk and cost of maize production. Therefore, lodging is a major factor restricting future increases in maize yield through high-density planting. This paper reviewed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ize lodging rate and plant morphology, mechanical strength of stalks, anatom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alks, root characteristics, damage from pests and diseases,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genomic characteristics. The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these factors and explored possible ways to improve lodging resistance were also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provide a basi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increasing maize lodging resistance under high-density planting conditions and can be used to develop maize cultivation practices and lodging-resistant maize cultiv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ZE lodging resistance stalk strength high yield high plant dens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