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既有框架结构抽柱加固改造实践
1
作者 赵勇 苏野 《江西建材》 2023年第6期129-131,共3页
目前,新建项目逐渐减少,对既有建筑的改造工程逐渐增多。改造过程中,依据功能需求,局部抽柱后跨度增加变为大空间的情况时常出现。根据使用功能需求和施工可行性选择有针对性的加固设计方案,以做到技术可行、经济适用。
关键词 局部抽柱 结构加固设计 组合梁等效刚度
下载PDF
Thermal Radiation Effect on the MHD Turbulent Compressible Boundary Layer Flow with Adverse Pressure Gradient, Heat Transfer and Local Suction
2
作者 Michalis Xenos 《Open Journal of Fluid Dynamics》 2017年第1期1-14,共14页
The combined effect of magnetic field, thermal radiation and local suction on the steady turbulent compressible boundary layer flow with adverse pressure gradient is numerically studied. The magnetic field is constant... The combined effect of magnetic field, thermal radiation and local suction on the steady turbulent compressible boundary layer flow with adverse pressure gradient is numerically studied. The magnetic field is constant and applied transversely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flow. The fluid is subjected to a localized suction and is considered as a radiative optically thin gray fluid. The Reynolds Averaged Boundary Layer (RABL) equations with appropriate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transformed using the compressible Falkner Skan transformation. The nonlinear and coupled system of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PDEs) is solved using the Keller box method. For the eddy-kinematic viscosity the Baldwin Lomax turbulent model and for the turbulent Prandtl number the extended Kays Crawford model are us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ow field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 applied magnetic field, thermal radiation, and localized suction, moving the separation point, xs , downstream towards the plate’s end, and increasing total drag, D .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rmal radiation and magnetic field has a cooling effect on the fluid at the wall vicinity. The combined effect has a greater influence in the case of high free-stream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 Magnetic Field THERMAL Radiation local suction TURBULENT Flow COMPRESSIBLE Boundary Layer
下载PDF
局部抽吸对边界层流动稳定性的影响和控制研究
3
作者 陆昌根 曹卫东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2-328,共7页
在边界层壁面上,设计局部抽吸结构,采用直接数值模拟的方法,获得稳定的三维基本流。在此基础上,研究稳定及最不稳定的二维扰动T-S波的时、空演化机制;进一步探讨了局部抽吸的形式、强度大小及分布结构对二维T-S波的非线性演化影响及其... 在边界层壁面上,设计局部抽吸结构,采用直接数值模拟的方法,获得稳定的三维基本流。在此基础上,研究稳定及最不稳定的二维扰动T-S波的时、空演化机制;进一步探讨了局部抽吸的形式、强度大小及分布结构对二维T-S波的非线性演化影响及其对增长率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局部抽吸结构诱导产生的三维基本流是扰动波得以快速增长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这是由于平均流剖面的改变及展向速度的出现,增强了流体运动中的不稳定性、扩大了中性曲线的不稳定区域范围。在最不稳定的二维扰动T-S波的非线性演化过程中,由于非线性作用的不断增强,逐渐激发产生出三维扰动波及高次谐波,其三维扰动波的流向波数和频率与二维扰动波的流向波数和频率相同;同时展向速度的大小对二维扰动波的增长、流动的失稳、流向涡的形成等方面都起着激励的作用。随着时、空的不断发展和非线性作用的迅速加强,正、负相间的流向涡逐渐形成,强度逐渐增大,流向涡的影响区域也在不断扩大,涡的形状逐渐拉伸变长,并出现强的剪切层,流动开始失稳等其它机制;这些结论与文献[4、5]的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抽吸 边界层 展向速度 非线性 T-S波
下载PDF
利用局部抽放 治理采面瓦斯超限积聚
4
作者 于辉华 孙浩 姚嵩 《煤炭技术》 CAS 2002年第3期25-27,共3页
针对工作面回风巷瓦斯超限、上隅角瓦斯积聚 ,影响煤矿正常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 ,分析了工作面瓦斯来源 ,提出了防止回风巷瓦斯超限、上隅角瓦斯积聚的途径和方法 ,对所有瓦斯超限积聚的走向长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瓦斯积聚 局部抽放 安全生产 回风巷 上隅角
下载PDF
局部附面层抽吸对高负荷扩压叶栅流动特性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绍文 郭爽 +1 位作者 宋宇飞 陈浮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7-410,共4页
在低速条件下实验研究了局部附面层吸除对高负荷扩压叶栅内流动特性的影响。实验对叶栅壁面进行了墨迹流动显示,并采用五孔气动探针测量了叶栅出口截面参数,得到了该截面的二次流速度矢量分布。结果表明,吸力面两端附面层吸除能有效减... 在低速条件下实验研究了局部附面层吸除对高负荷扩压叶栅内流动特性的影响。实验对叶栅壁面进行了墨迹流动显示,并采用五孔气动探针测量了叶栅出口截面参数,得到了该截面的二次流速度矢量分布。结果表明,吸力面两端附面层吸除能有效减小角区三维分离、抑制通道涡发展,而在吸力面中部抽吸不能有效抑制角区三维分离流动;在角区分离线起始位置后采用吸力面两端吸气方式时,吸气量越大流动改善的效果越好,其余方案时吸气量变化对流动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负荷叶栅 局部附面层吸除 吸气位置 吸气量
原文传递
高负荷吸附式压气机叶栅开槽方案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绍文 郭爽 +1 位作者 陈浮 王仲奇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30,共5页
在低速条件下对三种吸气槽方案的高负荷吸附式压气机叶栅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通过墨迹流场显示法对叶栅壁面流场进行了测量,利用五孔气动探针对叶栅出口截面进行了扫掠,并对不同叶高的型面静压进行了采集,详细分析了全叶高吸气方式... 在低速条件下对三种吸气槽方案的高负荷吸附式压气机叶栅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通过墨迹流场显示法对叶栅壁面流场进行了测量,利用五孔气动探针对叶栅出口截面进行了扫掠,并对不同叶高的型面静压进行了采集,详细分析了全叶高吸气方式和两种局部吸气方式对叶栅流场结构和负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吸力面两端吸气对抑制角区分离流动、减弱通道涡强度和尺度、提高叶栅内流动性能的效果要优于其它两种方式,积聚在角区的低能流体由于较大的吸气量而被大量吸除是性能改善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负荷扩压叶栅 局部边界层吸除 吸气位置 吸气量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局部负压吸引对手术室烟雾PM2.5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谭文君 朱皓阳 +7 位作者 马涛 张喆 冯哲 董鼎辉 向俊西 吴荣谦 张毓萍 吕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25-1329,共5页
[目的]探讨局部负压吸引对手术室烟雾PM2.5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主设计的问卷调查外科手术室100名医护人员对手术烟雾的认知及防护现状;在50例肝胆外科开腹手术中应用负压吸引装置,分别在吸引管开口距电刀笔头约1cm、5cm、10cm及20c... [目的]探讨局部负压吸引对手术室烟雾PM2.5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主设计的问卷调查外科手术室100名医护人员对手术烟雾的认知及防护现状;在50例肝胆外科开腹手术中应用负压吸引装置,分别在吸引管开口距电刀笔头约1cm、5cm、10cm及20cm处进行吸引,利用智能PM2.5检测仪检测主刀医师口鼻处约5cm范围内的空气中PM2.5的浓度;观察20例左/右半肝切除术中,利用超声刀或高频电刀分离肝脏组织切割中的PM2.5浓度在局部负压吸引前后的变化。[结果]89%手术室医护人员接触手术烟雾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但仅10%的医护人员有较强的防护意识;负压吸引前,主刀医师口鼻附近PM2.5浓度为148.95μg/m3,吸引位置距离切割位置1cm、5cm、10cm及20cm时,PM2.5浓度分别为4.53μg/m3、28.08μg/m3、93.78μg/m3与129.76μg/m3;20例左/右半肝切除术中,超声刀切割肝脏组织产生的PM2.5浓度约为电刀切割的2倍,经距离切割处5cm负压吸引后,超声刀、电刀切割肝组织产生的PM2.5浓度分别减少了77%、79%。[结论]手术室医护人员对外科手术烟雾的认知水平和防护能力较低;局部负压吸引可明显降低手术烟雾中PM2.5的浓度,对医护人员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吸引管距离烟雾源头5cm时为手术中最佳的吸引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烟雾浓度 高频电刀 超声刀 防护意识 局部负压吸引
下载PDF
局部附面层吸除对高负荷扩压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绍文 郭爽 +1 位作者 陈浮 王仲奇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36-1841,共6页
实验研究了低速条件下局部附面层吸除对高负荷扩压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采用五孔气动探针测量了叶栅出口截面气动参数,并对叶片表面静压进行了测量,详细分析了局部吸气方式、吸气量和吸气位置对叶栅出口截面总压损失和负荷能力的影响.结... 实验研究了低速条件下局部附面层吸除对高负荷扩压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采用五孔气动探针测量了叶栅出口截面气动参数,并对叶片表面静压进行了测量,详细分析了局部吸气方式、吸气量和吸气位置对叶栅出口截面总压损失和负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吸力面两端吸气和中间吸气方式均能够有效吸除叶栅流道内低能流体,增加叶栅的气动负荷,从而提高叶栅的气动性能;采用吸力面两端吸气对叶栅气动性能的改善要优于吸力面中间吸气;叶栅气动性能的改善主要在靠近叶展中部区域,而对角区核心区和端部区域的影响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负荷扩压叶栅 局部附面层吸除 吸气位置 吸气量 气动性能
原文传递
锁定钢板外固定术联合局部负压吸引治疗儿童下肢开放性骨折58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钧 《双足与保健》 2018年第13期3-4,共2页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外固定术+局部负压吸引治疗儿童下肢开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8例儿童下肢开放性骨折患儿,采取锁定钢板外固定术联合局部负压吸引治疗。结果该组58例患儿治疗优良率为96.55%。结论锁定...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外固定术+局部负压吸引治疗儿童下肢开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8例儿童下肢开放性骨折患儿,采取锁定钢板外固定术联合局部负压吸引治疗。结果该组58例患儿治疗优良率为96.55%。结论锁定钢板外固定术联合局部负压吸引治疗,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负压吸引 儿童 骨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