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1
作者 杨晓娟 曹官铭 +2 位作者 闫霞 程春瑞 杨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13期2515-2517,2600,共4页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所选取的114名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方...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所选取的114名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血气指标、治疗时间、半年内再次就诊次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气指标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半年内再次就诊次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比组的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 局部注药 支气管扩张 感染
原文传递
小针刀联合局部曲安奈德+利多卡因注射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10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小斌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11期103-105,109,共4页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局部曲安奈德+利多卡因注射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103例门诊患者小针刀联合局部药物注射,小针刀:患者坐位,患侧手掌心朝上,平放于治疗台上(腕下可垫一小脉枕),手指自...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局部曲安奈德+利多卡因注射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103例门诊患者小针刀联合局部药物注射,小针刀:患者坐位,患侧手掌心朝上,平放于治疗台上(腕下可垫一小脉枕),手指自然伸开,标记点用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医者带一次性无菌手套,左拇指紧压拇指掌指关节处,右手持一次性4号小针刀紧贴在左拇指边缘,小针刀口线与肌腱走行方向一致,针体垂直于掌面皮肤刺入,避开肌腱达骨面,纵形疏通剥离,硬结较大者,医者左手拇指固定住硬结,针刀稍提起,刀口线不变,在硬结上切1~3刀,不可过量切割。之后将针刀上提至皮下、鞘状韧带表面,轻轻下切,有韧带被切断的突破感,针刀刃勿深刺,再提针刀重复上述动作,纵形连续或不连续切割部分增厚鞘状韧带,直至手指伸屈自如,没有弹响声为止;出针后用无菌敷料块局部压迫3~5min防止出血,安尔碘消毒后,无菌敷料包扎2d,手术部位术后2d不沾水,以防感染,2d后也不可冷水洗手;若未愈,15d后再做一次治疗;术后休息1周,勿使拇指过多活动。局部曲安奈德+利多卡因注射:患者坐位,患侧手掌心朝上放置于治疗台上,在拇指掌指关节掌侧皮下找到明显压痛点或结节状物,用记号笔标记,局部常规消毒,曲安奈德20mg+O.9%生理盐水注射液1mL,2%利多卡因2mL,配成混合液,由标记点垂直进针直达腱鞘内,回抽无血后,缓慢推注药液约2mL,再将针稍退,回抽无血后向皮下浸润注射,拔出注射器,用消毒棉签或无菌敷料块压迫局部注射点1-2min,使药物充分吸收。治疗1次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拇指屈伸时疼痛情况、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2次),判定疗效。[绾幂]显效82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09%。[结论]小针刀联合局部曲安奈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弹响指 筋痹 伤筋 小针刀 局部药物注射 曲安奈德 利多卡因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立华 罗德 +4 位作者 李洪翠 宋振宇 谭婷婷 黄晓宇 苏松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11期26-35,共10页
目的比较不同内镜方式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NVUGB)的效果。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18年11月公开发表的... 目的比较不同内镜方式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NVUGB)的效果。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18年11月公开发表的、有关内镜治疗NVUGB的所有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文献筛选后,共37篇RCT最终被纳入分析,共306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金属钛夹与药物局部注射比较,即时止血成功率高(RR=1.12,95%CI:1.04~1.21)、再出血率低(RR=0.30,95%CI:0.22~0.42)、急诊外科手术率低(RR=0.24,95%CI:0.13~0.42);金属钛夹与热凝止血比较,再出血率低(RR=0.32,95%CI:0.16~0.65)、即时止血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6,95%CI:0.89~1.05)、急诊外科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43,95%CI:0.15~1.25);热凝止血与局部药物注射比较,即时止血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2,95%CI:0.98~1.05)、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8,95%CI:0.76~1.27)、急诊外科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3,95%CI:0.75~1.41)。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NVUGB的疗效优于药物局部注射和热凝止血,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 金属夹 局部药物注射 热凝止血 META分析
下载PDF
2HPAZV/7~10DZV化疗方案联合经支气管镜局部注射与单纯化疗对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4
作者 宁红娟 鱼宁彬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化疗联合经支气管镜局部药物注射与单纯化疗对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铜川市人民医院的95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2HPAZV/7~10DZV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目的比较分析化疗联合经支气管镜局部药物注射与单纯化疗对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铜川市人民医院的95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2HPAZV/7~10DZV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支气管镜局部注入左氧氟沙星0.2 g,丁胺卡那0.2 g,异烟肼0.2 g。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的痰菌涂片阴转率、免疫功能、血清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NF-γ)水平和症状的消失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痰菌涂片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D4+/CD8+以及CD4+均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L-4水平明显降低、INF-γ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IL-4、INF-γ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咳嗽、发热、咳痰、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的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经支气管镜局部注射对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化疗,不仅有助于患者症状的消失,还能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支气管镜 局部药物注射 耐多药肺结核
原文传递
局部药物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超 姜晓钟 赵云富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16-220,共5页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病,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局部药物注射是三叉神经痛的经典治疗方法,操作较简单,作为一种相对微创、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手段,仍不失为临床治疗的可选方法之一。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所...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病,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局部药物注射是三叉神经痛的经典治疗方法,操作较简单,作为一种相对微创、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手段,仍不失为临床治疗的可选方法之一。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所用药物较多,每种药物各有优缺点,也存在着一系列并发症及复发问题,如何提高治疗效果及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仍然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局部药物注射 复发 并发症
下载PDF
膝关节局部注药在全膝关节置换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高正玉 王英振 +2 位作者 徐红梅 王昌耀 吴继霞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4-657,共4页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中关节周围注射罗哌卡因、酮洛酸氨丁三醇、肾上腺素混合药物,联合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罗哌卡因、酮洛酸氨丁三醇对TKA的镇痛效果、术后康复的影响及副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行单侧...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中关节周围注射罗哌卡因、酮洛酸氨丁三醇、肾上腺素混合药物,联合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罗哌卡因、酮洛酸氨丁三醇对TKA的镇痛效果、术后康复的影响及副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行单侧TKA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术中将罗哌卡因、酮洛酸氨丁三醇、肾上腺素的混合液注射在膝关节周围,术后48h拔除引流管后,关节腔内注入罗哌卡因、酮洛酸氨丁三醇。对照组术中、术后均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Rameasay镇静评分,CPM膝关节活动度及副作用,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术后6、12、24h,第3、4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3.49~2.34,P<0.05),第2d时VAS评分无差别(t=1.99,P>0.05),CPM膝关节活动度在术后2~6d高于对照组(t=3.030~2.112,P<0.05),而在第7d以后活动度无差别(t=1.997~2.020,P>0.05)。两组副作用无差别(x2值1.657a,P>0.05)。[结论]TKA术中关节周围注药联合术后关节腔内注药可在术后早期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康复,且不会增加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 局部注药 镇痛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局部药物注射治疗老年空洞型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一明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7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局部药物注射治疗老年空洞型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4例老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局部药物注射治疗老年空洞型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4例老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经支气管镜局部药物注射(异烟肼注射液+利福平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痰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6个月,两组痰菌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6个月,两组病灶空洞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支气管镜局部药物注射治疗老年空洞型肺结核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且预后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局部药物注射 老年 空洞型肺结核 异烟肼 利福平
下载PDF
局部药物注射疗法配合小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患者CASCS及VA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用局部药物注射疗法配合小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患者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通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 目的:探讨用局部药物注射疗法配合小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患者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通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小针刀疗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局部药物注射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CASCS评分、VAS评分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ASCS评分、VAS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及情感职能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其VAS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及情感职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局部药物注射疗法配合小针刀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CASCS评分、VAS评分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药物注射 小针刀 神经根型颈椎病 CASCS VAS
下载PDF
不同方案治疗小儿血管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盛高 吴学均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929-932,共4页
目的研究单纯局部药物注射、单纯手术切除、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激光联合药物治疗等不同方案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200例小儿血管瘤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参考患儿家长意愿基础上,将纳入患儿按就... 目的研究单纯局部药物注射、单纯手术切除、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激光联合药物治疗等不同方案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200例小儿血管瘤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参考患儿家长意愿基础上,将纳入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单纯手术组(n=34)、单纯药物组(n=49)、手术联合药物组(n=51)、激光联合药物组(n=66)。单纯手术组采用单纯手术治疗,单纯药物组给予单纯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手术联合药物组先行局部药物注射再行手术治疗,激光联合药物组先行局部药物注射再行CO_2激光治疗。检测单纯药物组、手术联合药物组、激光联合药物组间血管内皮细胞,评估4组临床疗效,对所有患儿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统计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结果激光联合药物组治疗30 d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显著低于单纯药物组与手术联合药物组(P<0.05)。手术联合药物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的79.4%(P<0.05)。激光联合药物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显著高于单纯药物组的77.6%(P<0.05)。结论对小儿血管瘤先行局部药物注射,再行手术切除或CO_2激光治疗,可有效控制瘤体,改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儿童 局部药物注射 手术切除 二氧化碳激光疗法
下载PDF
放散式冲击波与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牛小育 黄广振 黄遂柱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880-883,共4页
目的比较放散式冲击波与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65例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0)。2组患者均给予穿平底鞋、... 目的比较放散式冲击波与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65例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0)。2组患者均给予穿平底鞋、减少负重及主动锻炼等常规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给予醋酸曲安奈德和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2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给予放散式冲击波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4次。对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15、22、90天的足踝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足踝功能的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进行比较,治疗后第90天评估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第8、15、22、90天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第8天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22、90天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第8、15、22、90天AOFA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第8天观察组患者AOF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第15天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2、90天观察组患者AOF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33/35)、76.67%(23/3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204,P<0.05)。结论放散式冲击波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的近期疗效弱于局部药物注射治疗,但远期疗效优于局部药物注射治疗,其可有效缓解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足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筋膜炎 冲击波治疗 局部药物注射
下载PDF
中医辨证施治联合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治疗68例咯血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龙建明 高梅梅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5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施治联合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注药治疗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8例大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施治.结果 ...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施治联合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注药治疗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8例大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施治.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24~48h止血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48~72h止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次出血率、二次灌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治联合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药治疗大咯血患者,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咯血 中医辨证施治 纤维支气管镜 局部注药
下载PDF
双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腔周围注射混合药物镇痛效果的临床配对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苟文隆 陈继营 +3 位作者 张国强 许猛 耿磊 贾艳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9-30,33,共3页
目的观察关节腔周围注射混合药物在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60例行同期双侧TKA患者共120例膝关节,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膝关节。实验组膝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盐酸罗哌卡因+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目的观察关节腔周围注射混合药物在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60例行同期双侧TKA患者共120例膝关节,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膝关节。实验组膝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盐酸罗哌卡因+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肾上腺素),对照组没有运用关节周围注射药物。术前、术后分别记录双侧静止与活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膝关节HSS评分以及术后引流量。结果术后6、12、24 h实验组静止和活动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48、72 h实验组与对照组静止和活动时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术后引流量及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关节腔周围注射混合药物可以有效缓解TKA术后早期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局部药物注射 镇痛
下载PDF
敏感触发点局部药物注射治疗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
13
作者 王笑笑 朱丽波 +1 位作者 孙文婷 张信美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20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敏感触发点局部药物注射治疗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P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1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慢性疼痛门诊收治的MPPS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敏感触发点局部药物注射治疗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P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1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慢性疼痛门诊收治的MPPS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敏感触发点局部药物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整体印象改善评分(PGI-I),判定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敏感触发点局部药物注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治疗后,两组PGI-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中均未发现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敏感触发点局部药物注射治疗对于MPPS患者有一定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敏感触发点 局部药物注射 疼痛 整体印象改善评分
下载PDF
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药物局部注射法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路 张艺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2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药物局部注射法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UGH)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市东南医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溃疡性UGH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9例... 目的:探讨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药物局部注射法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UGH)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市东南医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溃疡性UGH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药物局部注射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应激反应指标及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皮质醇(Cor)、生长激素(GH)和抗利尿激素(ADH)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对溃疡性UGH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药物局部注射法对其进行治疗能显著提高止血的效果,减轻其机体的应激反应,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金属钛夹 药物局部注射 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 不良反应 应激反应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行支气管冲洗及局部注药治疗急性肺脓肿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王琼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9年第8期836-839,共4页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行支气管冲洗及局部注药联合内科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肺脓肿的疗效。方法对86例急性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予以经支气管镜行支气管冲洗及局部注药联合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予以单纯内科常规治疗。结果...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行支气管冲洗及局部注药联合内科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肺脓肿的疗效。方法对86例急性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予以经支气管镜行支气管冲洗及局部注药联合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予以单纯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成功45例,失败1例;对照组治疗成功32例,失败8例,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体温恢复正常、咳痰咳嗽消失以及住院时间方面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经支气管镜行支气管冲洗及局部注药联合全身用药治疗急性肺脓肿,能显著提高疗效,减少住院天数,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支气管冲洗 局部注药 急性肺脓肿
下载PDF
单纯瘤体切除与局部药物注射治疗牙龈瘤
16
作者 王益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创伤小、保留患牙且复发率低的牙龈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160例门诊诊断明确的牙龈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按传统手术术式,在切除瘤体的同时,拔除病变所波及的牙齿,并去除病变所波及的牙周膜、骨膜及邻... 目的探讨一种创伤小、保留患牙且复发率低的牙龈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160例门诊诊断明确的牙龈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按传统手术术式,在切除瘤体的同时,拔除病变所波及的牙齿,并去除病变所波及的牙周膜、骨膜及邻近的骨组织;治疗组则在单纯瘤体切除的同时,局部注射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甲硝唑混合液。比较两组的感染率和复发率。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感染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纯瘤体切除与局部药物注射相结合是保留患牙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瘤 局部药物注射
下载PDF
预用局部浸润麻醉对瘢痕疙瘩内药物注射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杰 吴烈霞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 观察预用局部浸润麻醉对瘢痕疙瘩皮损内药物注射疼痛的影响。方法 自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苏州明基医院美容整形外科收治46例(92个区域)瘢痕疙瘩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6个区域/组,并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设定... 目的 观察预用局部浸润麻醉对瘢痕疙瘩皮损内药物注射疼痛的影响。方法 自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苏州明基医院美容整形外科收治46例(92个区域)瘢痕疙瘩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6个区域/组,并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设定每一患者2种注射方法的先后次序。观察组预用局部浸润麻醉后对瘢痕疙瘩内注射药物;对照组常规注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两组疼痛程度和重度疼痛的比例。统计比较两组治疗时长。对照组VAS评分数据以年龄为检验结果变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结果 观察组VAS评分为(6.41±1.79)分,对照组为(8.29±1.74)分,经配对t检验两组差值为(-1.88±1.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时长为(10.68±5.05)min,对照组为(7.02±3.95)min,两组差值为(3.66±1.6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重度疼痛比例为41.30%,对照组为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AS评分数据以年龄为检验结果变量,ROC曲线分析结果:ROC曲线下面积为0.917,标准误为0.070,95%CI为(0.779,1.000)。以50岁为临界值预测轻中度疼痛,其敏感度(sensitivity,SEN)为83.3%,特异度(specificity,SPE)为97.5%,约登指数为0.808,较其他临界值更大。结论 预用局部浸润麻醉可以有效减轻瘢痕疙瘩内药物注射的疼痛程度,可提高患者接受度并且完成必要的多次治疗。预用局部浸润麻醉使治疗时长平均增加数分钟,患者可接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以50岁为临界值预测轻中度疼痛较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用局部浸润麻醉 瘢痕疙瘩 药物注射治疗 疼痛 ROC曲线
原文传递
经气管镜局部注药治疗气管内膜结核疗效分析
18
作者 王艳红 张志学 于凤翥 《智慧健康》 2021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为了观察经气管镜下局部注射药物治疗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近二年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最后确诊的气管内膜结核,共计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全身化疗基础上,给予经电子支气管镜下局部... 目的为了观察经气管镜下局部注射药物治疗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近二年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最后确诊的气管内膜结核,共计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全身化疗基础上,给予经电子支气管镜下局部注射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在全身化疗基础上给予雾化治疗。密切观察两组病例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变化以及纤维支气管镜下改变。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2个月后临床症状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效率χ^(2)=6.515,P<0.05;总有效率χ^(2)=7.111,P<0.01);治疗2个月后胸部影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效率χ^(2)=4.148,P<0.05;总有效率χ^(2)=4.0,P<0.05);治疗6个月后气管镜下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效率χ^(2)=5.333,P<0.05;总有效率χ^(2)=5.4,P<0.05)。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局部注药治疗气管内膜结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支气管镜 局部注药治疗 气管内膜结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