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哌卡因浸润麻醉对椎管内分娩镇痛下自然分娩后会阴疼痛镇痛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71
1
作者 朱圆 熊亚 +4 位作者 李红雨 王丹 陈妍 鲁开智 甯交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91-695,共5页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和利多卡因对椎管内分娩镇痛下自然分娩后会阴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我院产科74名经阴道分娩并接受椎管内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产妇,其中初产妇60例,经产妇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和利多卡因对椎管内分娩镇痛下自然分娩后会阴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我院产科74名经阴道分娩并接受椎管内分娩镇痛的足月单胎产妇,其中初产妇60例,经产妇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n=37)。在会阴切开术或会阴修补术前进行0.75%罗哌卡因或1%利多卡因会阴局部浸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对分娩过程中及分娩后会阴疼痛进行评价分级,并对产妇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在注药后1 min (33 vs 26例,P=0.043),产后3 h (31 vs 20例,P=0.006)、4 h (27 vs 11例,P<0.001)、6 h (20 vs 0例,P=0.030),罗哌卡因组VAS为0的产妇多于利多卡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坐立(11 vs 0例,P<0.001)、排尿(22 vs 3例,P<0.001)和睡觉(32 vs 24例,P=0.030)时,罗哌卡因组VAS评分为0的产妇人数均多于利多卡因组。罗哌卡因组对分娩镇痛满意的产妇(评价为非常满意和满意)多于利多卡因组(36 vs 29例,P=0.013)。罗哌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静脉pH值、碱剩余、乳酸含量、二氧化碳分压和血红蛋白含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会阴浸润麻醉较之于利多卡因能提供更快和更长时间的镇痛,可显著提高椎管内分娩镇痛下自然分娩产妇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利多卡因 麻醉 局部 自然分娩 镇痛 产科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不同镇痛方式对肝切除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5
2
作者 黄永侨 华福洲 +3 位作者 邬林泉 魏根 徐国海 胡衍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比较切口浸润联合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对肝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48例,男37例,女11例,年龄40~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 目的比较切口浸润联合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对肝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48例,男37例,女11例,年龄40~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切口浸润联合静脉镇痛组(T组),关腹前用0.375%罗哌卡因30ml切口逐层浸润联合PCIA;硬膜外镇痛组(E组),术后行单纯0.2%罗哌卡因100ml PCEA。两组均在缝皮前约3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记录术后2、6、12、24和48h静息和运动时疼痛VAS评分,术后第1、2和3天的活动距离,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E组术后12、24和48h静息和运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T组(P<0.05),但两组VAS评分均<4分;T组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活动距离明显长于E组(P<0.05);T组术后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E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头痛、皮肤瘙痒、低血压、尿潴留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硬膜外镇痛比较,切口浸润联合静脉镇痛更有利于肝切除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浸润 术后镇痛 快速康复外科 肝切除
下载PDF
髂筋膜间隙阻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3
作者 吴泽昊 王云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996-1002,共7页
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依靠局部麻醉药在髂筋膜间隙内扩散到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从而实现其支配区域的镇痛。超声引导下FICB在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股骨近端骨折及髌骨骨折等手术中应用... 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依靠局部麻醉药在髂筋膜间隙内扩散到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从而实现其支配区域的镇痛。超声引导下FICB在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股骨近端骨折及髌骨骨折等手术中应用广泛。为了明确髂筋膜间隙的解剖、注射局部麻醉药后药液的扩散方式与范围,以及临床效果,文章对FICB解剖和药液扩散程度、技术改良和临床效果进行了综述。腹股沟韧带上FICB相比较经典FICB和股神经阻滞,扩散范围更广、效果更佳。未来尚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入路FICB后药液弥散至椎旁间隙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局部麻醉药 神经阻滞麻醉 闭孔神经 镇痛 超声引导
原文传递
连续股神经阻滞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9
4
作者 范丹 冀承杰 +2 位作者 徐广民 吕波 蔡兵 《四川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709-713,共5页
目的探讨连续股神经阻滞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对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64例,用数字随机表均分为2组:超声引导下行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组(A组)和连续股神经阻滞复合局部... 目的探讨连续股神经阻滞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对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64例,用数字随机表均分为2组:超声引导下行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组(A组)和连续股神经阻滞复合局部浸润麻醉组(B组);术中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记录术毕12h、术毕1d、术毕2d、术毕3d、术毕5d静息时VAS评分和持续被动运动VAS评分;记录术前、术毕1d、术毕2d、术毕3d、术毕5d白细胞计数、血糖、C-反应蛋白(CRP)变化;记录患者术后镇痛满意率、术后额外镇痛药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在术毕12h、术毕1d、术毕2d静息时VAS评分和运动VAS评分明显减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3d、术毕5d静息和运动VAS评分B组小于A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在术后1d均有升高,在术后3d达到峰值,术后5d回落到术前水平;与A组比较,B组C-反应蛋白(CRP)在术后1d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白细胞计数、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额外镇痛药使用次数(1.8±0.8)次高于B组(0.6±0.7)次(P<0.05)。A组患者满意率为24例(75%)低于B组的31例(96.8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减轻术后疼痛应激反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股神经阻滞 局部浸润麻醉 老年患者 膝关节置换手术 镇痛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浸润麻醉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28
5
作者 马宁 李露 +1 位作者 杨庆国 王东信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5-559,共5页
目的:评价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浸润麻醉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ASA分级Ⅰ-Ⅲ级,年龄50~80岁,体重45~9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 n=30):连续股神经阻滞... 目的:评价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浸润麻醉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ASA分级Ⅰ-Ⅲ级,年龄50~80岁,体重45~9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 n=30):连续股神经阻滞+浸润麻醉组( A组)、连续股神经阻滞组(B组)、连续股神经阻滞+单次坐骨神经阻滞组(C组)。3组麻醉诱导前均放置股神经阻滞导管,之后C组行单次坐骨神经阻滞。 A组上假体之前,在关节囊后部注射混合药物20 ml,上完假体缝合之前,左右侧副韧带及切口处注射混合药物20 ml。混合药物为罗哌卡因2.5 mg∕ml、芬太尼2.5μg∕ml、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 mg∕ml。 B组依照上述方法注射生理盐水40 ml。术后行PCA,镇痛药物为0.2%罗哌卡因250 ml,背景输注速率5 ml∕h,PCA剂量5 ml,锁定时间30 min,持续镇痛48 h。采用口服曲马多进行补救镇痛,维持VAS评分≤5分。于术后4、8、12、24、48 h时记录静态VAS评分,于术后8、12、24、48 h时记录动态VAS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曲马多用量。于术后12、24、48 h时评价患肢运动功能,拔除股神经阻滞导管后72 h时评价患肢感觉和运动功能。记录置管处渗血∕液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或C组比较,A组术后4~24 h时静态VAS评分、术后8~24 h动态VAS评分降低,曲马多用量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术后各时点患肢运动阻滞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术后12 h时患肢运动阻滞评分降低( P<0.05)。3组患者置管处渗血∕液、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浸润麻醉可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提供更加充分的术后镇痛效果,且不影响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麻醉 局部 疼痛 手术后 镇痛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原文传递
局部浸润罗哌卡因联合静脉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早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春爱 赵振文 王承祥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评估伤口单次局部浸润罗哌卡因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的效果及术后早期膝关节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选择腰麻下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50例,根据镇痛方式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25例):术毕切口浸润0.25%罗哌卡因... 目的评估伤口单次局部浸润罗哌卡因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的效果及术后早期膝关节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选择腰麻下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50例,根据镇痛方式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25例):术毕切口浸润0.25%罗哌卡因20 ml,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照组(25例):术毕切口浸润生理盐水20 ml,术后行PCI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不同时间评定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膝关节主动活动度(ROM)、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4、6、8、12 h VAS评分:罗哌卡因组分别为1.28分±1.03分、2.17分±1.67分、2.13分±1.76分、2.38分±0.34分,对照组分别为2.75分±1.09分、3.25分±1.29分、4.50分±1.51分、4.62分±1.6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48 h VAS评分:罗哌卡因组分别为3.20分±1.21分、3.17分±0.84分,对照组分别为3.28分±1.21分、3.56分±1.1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组与对照组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膝关节ROM及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联合PCIA用于TKA术后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有利于膝关节术后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局部浸润 全膝关节置换术 镇痛 康复
下载PDF
多模式镇痛在局部麻醉经皮椎间孔镜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亮 巫一鸣 +7 位作者 李勇 冯新民 杨建东 陶玉平 蔡俊 张圣飞 张志强 黄吉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7期690-693,共4页
目的探讨在局部麻醉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联合右美托咪定行多模式镇痛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自2014-12-2016-12行局部麻醉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10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术中采用常规穿刺部位行局部浸润麻... 目的探讨在局部麻醉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联合右美托咪定行多模式镇痛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自2014-12-2016-12行局部麻醉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10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术中采用常规穿刺部位行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多模式镇痛(观察组)。比较2组术前(T0)、切皮后1 min(T1)、椎间孔成形后(T2)、椎间盘处理(T3)、手术结束即刻(T4)及术后2 h(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T1、T2、T3、T4时间点HR、MAP低于对照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观察组与对照组T0、T5时间点HR、MAP、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时,通过氟比洛芬酯及右美托咪定的多模式镇痛方式可以取得满意的镇静、镇痛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保障了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局部麻醉 多模式镇痛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的围术期镇痛效果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被引量:20
8
作者 卢钊楷 刘卫锋 +1 位作者 陈醒霞 陈怀佳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33期34-39,共6页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的围术期镇痛效果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接受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H组、M组、L组,每组20例,三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罗...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的围术期镇痛效果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接受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H组、M组、L组,每组20例,三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罗哌卡因双侧腰方肌阻滞,罗哌卡因浓度分别为0.5%、0.375%、0.25%,完成腰方肌阻滞后进行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治疗及随访。观察术后2、6、12、24、48 h的静息时、运动时VAS评分和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满意度评分等围术期镇痛指标。观察术中用药量(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地时间、总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观察入室时(T0)、开始切皮时(T1)、切除肿瘤时(T2)及拔除气管导管时(T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观察术后6、12、24、48 h时的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比例、CD4^(+)比例、CD8^(+)比例及CD4^(+)/CD8^(+)。观察恶心呕吐、下肢运动阻滞、皮肤瘙痒、尿潴留和感觉减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6、12、24、48 h的静息时、运动时VAS评分与术后2 h相比均显著升高(P均<0.05),M组、H组患者在术后6、12、24 h的静息时、运动时VAS评分与L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均<0.05),M组、H组患者在术后48 h的运动时VAS评分与L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均<0.05)。M组、H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丙泊酚用量、舒芬太尼用量与L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均<0.05),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镇痛满意度评分与L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均<0.05)。三组患者MAP、HR在T1、T2时与T0时相比均显著升高(P均<0.05),M组、H组患者在T1、T2时MAP、HR与L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均<0.05)。三组患者术后12、24、48h的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比例、CD4^(+)比例、CD4^(+)/CD8^(+)与术后6 h相比均显著升高(P均<0.05),M组、H组患者术后12 h的T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麻醉药物 罗哌卡因 结直肠癌 超声引导 腰方肌阻滞 腹腔镜手术 T淋巴细胞亚群 围术期镇痛
下载PDF
推拿局部镇痛机制探讨 被引量:17
9
作者 周强 程英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1376-1378,共3页
疼痛是困扰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传统的中医推拿治疗在缓解经筋系统疼痛方面疗效肯定。既往对推拿镇痛的研究多集中在中枢水平对疼痛的调制方面,而中医经筋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以痛为腧",局部施以适当推拿治疗后,能产生什么物质... 疼痛是困扰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传统的中医推拿治疗在缓解经筋系统疼痛方面疗效肯定。既往对推拿镇痛的研究多集中在中枢水平对疼痛的调制方面,而中医经筋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以痛为腧",局部施以适当推拿治疗后,能产生什么物质,从而发挥镇痛作用?经过查阅相关文献,探讨推拿手法与局部镇痛物质之间的关系,为中医"以痛为腧"的理论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痛为腧 阿是穴 推拿 局部镇痛 腺苷
下载PDF
推拿局部镇痛机制的概述 被引量:17
10
作者 郭朝卿 程英武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07-110,共4页
既往对推拿镇痛的研究多集中在脊髓或中枢水平对疼痛的调制方面,而中医经筋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以痛为腧",在患者的局部给予推拿治疗后,其疼痛往往能够得到减轻或消除,而其局部的某些物质究竟发生了如何的变化值得研究者进行观... 既往对推拿镇痛的研究多集中在脊髓或中枢水平对疼痛的调制方面,而中医经筋疾病的治疗原则是"以痛为腧",在患者的局部给予推拿治疗后,其疼痛往往能够得到减轻或消除,而其局部的某些物质究竟发生了如何的变化值得研究者进行观察,本研究就是探讨推拿手法与局部镇痛物质和致痛物质之间的关系,为中医"以痛为腧"的理论提供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局部镇痛 以痛为腧 阿是穴
原文传递
椎间孔浸润麻醉在椎间孔镜术中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16
11
作者 俞海明 姚学东 +1 位作者 叶晖 张荣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123-2127,共5页
[目的]探讨辅助椎间孔周围浸润麻醉对经皮腰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中镇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单节段腰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椎间孔浸润组和逐层浸润组。椎间孔浸润组于棘突旁开约4 cm予0.5%利多卡因行关节突外侧及椎间... [目的]探讨辅助椎间孔周围浸润麻醉对经皮腰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中镇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单节段腰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椎间孔浸润组和逐层浸润组。椎间孔浸润组于棘突旁开约4 cm予0.5%利多卡因行关节突外侧及椎间孔浸润麻醉;逐层浸润组采用逐层利多卡因浸润麻醉。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椎间孔成形及后纵韧带处理时的疼痛,采用Likert五分量表法评价患者对局麻手术的体验,并对再手术意愿进行调查。[结果]椎间孔浸润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逐层浸润组有3例术中在椎间孔成形时由于不能耐受疼痛而临时增加静脉强化镇痛;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孔浸润组椎间孔成形VAS评分为(4.74±1.05)分,逐层浸润组(7.48±1.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纵韧带处理时椎间孔浸润组VAS评分(3.74±0.62)分,逐层浸润组(5.22±0.8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孔浸润组的局麻体验评价选择好和很好的占75.00%,而逐层浸润组仅31.25%;再手术意愿椎间孔浸润组为87.00%,而逐层浸润组为46.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椎间孔周围浸润麻醉可以显著减少椎间孔镜术中的疼痛,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局部麻醉 镇痛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与局麻药联合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牧野 谭晶 +1 位作者 张瑜 崔晓光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5期545-548,共4页
局部麻醉药能够阻断神经冲动的发生与传递,可逆性地引起感觉缺失,从而产生麻醉效果。然而,以往局部麻醉药物作用时间较短,术后镇痛效果不佳,限制了局麻药物的应用。随着近年来医疗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众多药物的不断出现,临床上多以局麻... 局部麻醉药能够阻断神经冲动的发生与传递,可逆性地引起感觉缺失,从而产生麻醉效果。然而,以往局部麻醉药物作用时间较短,术后镇痛效果不佳,限制了局麻药物的应用。随着近年来医疗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众多药物的不断出现,临床上多以局麻药物与辅助药物联合应用的方式,获得更为良好的镇痛效果的同时减少了药物的用量。多项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高选择性的α_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以不同的方式与局麻药配伍应用后,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其起效时间、作用时效、作用效果等。本文主要就右美托咪定与局麻药物联合应用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局麻药 镇痛
下载PDF
开腹手术后切口局部持续浸润麻醉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锦玉 王菊香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使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研究开腹手术后使用切口镇痛泵持续切口浸润麻醉的镇痛疗效和副反应。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间在我院普外科接受经右侧肋缘下切口进行开腹手术的30例患者(手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 目的使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研究开腹手术后使用切口镇痛泵持续切口浸润麻醉的镇痛疗效和副反应。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间在我院普外科接受经右侧肋缘下切口进行开腹手术的30例患者(手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生理盐水持续切口浸润,n=15)和切口镇痛泵组(罗哌卡因持续切口浸润麻醉,n=15),所有患者同时使用舒芬太尼静脉麻醉自控泵,分别记录术后疼痛评分、累计舒芬太尼使用量、恶心呕吐发生、术后镇静评分、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有无切口感染等。结果使用切口镇痛泵进行术后切口局部持续浸润麻醉无明显副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使用切口镇痛泵组具有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P<0.05),更少的舒芬太尼使用量(P<0.05),更短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P<0.05)和平均住院时间(P<0.05)。结论使用切口镇痛泵进行切口持续浸润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止痛方法,可以加速患者术后恢复,减少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麻醉 罗哌卡因 切口浸润 术后镇痛
下载PDF
布比卡因局部浸润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切口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吴进 汪正平 +2 位作者 颜涛 彭中美 李士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点布比卡因切口局部浸润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四个切口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60例择期行LC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损伤前组(A组)在麻醉后切皮前用3ml 0.25%布比卡因分别对四个切口(分别为剑突下、右腋前线肋缘下、右锁骨... 目的探讨不同时点布比卡因切口局部浸润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四个切口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60例择期行LC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损伤前组(A组)在麻醉后切皮前用3ml 0.25%布比卡因分别对四个切口(分别为剑突下、右腋前线肋缘下、右锁骨中线肋缘下以及脐孔)进行全层浸润,总共12 ml;损伤后组(B组)在手术结束后患者清醒之前进行全层浸润;对照组(C组)不予局麻药。术后采用VAS分别记录四个切口疼痛,所有患者术后均不用镇痛药。结果对于剑突下切口,B组的静态VAS在术后8 h内显著小于C组(P<0.05),B组的动态VAS在术后24 h内显著小于C组(P<0.05)。术后24 h内,三组患者其他三个切口的静态和动态VAS均小于1,且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前或术后患者清醒前用0.25%布比卡因局部浸润可以显著减轻剑突下切口术后疼痛,而另外三个切口因基本无痛,可以不行局部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局部浸润 布比卡因 镇痛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宁贤友 尹学军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上肢手术90例,术后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0.158%甲磺酸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B组0....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上肢手术90例,术后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0.158%甲磺酸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B组0.238%甲磺酸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C组0.238%甲磺酸罗哌卡因。手术结束前20min接自控镇痛泵,输注速率0.05ml/(kg·h),PCA1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术后4、8、16、32、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esay镇静评分、术后运动神经阻滞恢复评分(改良Bromage分级)及PCA使用的次数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三组在术后4、8、16、32、48h各时间点均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VAS1.58±9;1.90±0.8;1.62±0.6;1.59±0.7;1.53±0.7)(P〉0.05);三组间Ramesay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肢体麻木不适、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PCA使用的次数明显多于B、C两组(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在低浓度(0.158%-0.238%)时,舒芬太尼能够明显的增强镇痛效果,但在浓度达0.238%时单纯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却具有相似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局部 投药和剂量 舒芬太尼 治疗应用 药物疗法 联合 臂丛 麻醉 局部 神经传导阻滞 镇痛 方法
原文传递
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东海 崔梁玉 +3 位作者 李燕 王缠生 王春娣 王卫东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8期1568-1569,1572,共3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妇产科住院的足月妊娠初产妇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镇痛组(观察组)和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镇痛组(对照组),每组各5...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妇产科住院的足月妊娠初产妇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镇痛组(观察组)和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镇痛组(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泵注药物为0.5ug/mL的舒芬太尼联合0.09%罗哌卡因100mL,对照组泵注药物为2.5ug/mL的芬太尼联合0.09%罗哌卡因100mL。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前后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结果]给药前两组产妇的VAs疼痛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给药后5、10、30、60和90min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第一、第二程和第三产程用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阴道分娩率和剖宫产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和低血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镇痛效果更明显、起效快、不延长产程、对母婴无不良反应,可安全用于分娩镇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治疗应用 芬太尼/治疗应用 麻醉药 局部/治疗应用 分娩 镇痛 产科
下载PDF
0.2%左旋布比卡因切口局部持续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11
17
作者 朱慧莉 黄新华 潘云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51-1352,共2页
目的评价0.2%左旋布比卡因切1:7局部持续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拟行剖宫产术孕妇30例,年龄20~30岁,体重60-80kg,ASA分级Ⅰ或Ⅱ级,术毕采用切口局部持续镇痛装置给予0.2%左旋布比卡因,剂量2ml/h。采用VAS... 目的评价0.2%左旋布比卡因切1:7局部持续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拟行剖宫产术孕妇30例,年龄20~30岁,体重60-80kg,ASA分级Ⅰ或Ⅱ级,术毕采用切口局部持续镇痛装置给予0.2%左旋布比卡因,剂量2ml/h。采用VAS评分法评价疼痛程度,VAtS评分〉3分,追加曲马多50mg,记录术后48h内镇痛有效(未追加曲马多,VAS评分≤3分)情况及追加曲马多用量;于术前30min、术后24和48h时测定血清泌乳素浓度,记录初乳时间,观察局麻药中毒、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8h内镇痛有效率为80%,追加曲马多用量为(95±15)mg,初乳时间为(24±6)h;未见局麻药中毒反应发生。与术前30min时比较,术后24和48h时血清泌乳素浓度升高(P〈0.05)。结论0.2%左旋布比卡因切口局部持续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较好,产妇泌乳早,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局部 剖宫产术 镇痛 疼痛 手术后
原文传递
达克罗宁胶浆在前列腺增生患者导尿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子丹 莫玉娇 +1 位作者 陀健琳 陈小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10期1191-1194,共4页
目的 探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盐酸丁卡因胶浆在改善前列腺增生导尿患者舒适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需要留置导尿管的5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依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盐酸丁卡因胶浆在改善前列腺增生导尿患者舒适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需要留置导尿管的5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依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观察组取8~10F改良后双腔气囊尿管1根,表面抹少许达克罗宁胶浆起润滑作用,边插入尿管边推注达克罗宁胶浆约1.5 ml,至后尿道膜部推注达克罗宁胶浆5 ml并拔出尿管,用手指捏住龟头,剩余的达克罗宁胶浆涂抹拟留置16F导尿管前端15 cm范围,达克罗宁胶浆注入4 min后,按常规导尿法留置已涂抹达克罗宁胶浆的16F导尿管.对照组向尿道内注入丁卡因胶浆5 ml后,按常规导尿法留置16F导尿管.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阵挛性疼痛的发作时间、总持续时间、阵发性溢尿情况,以及置管过程梗阻感及置管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置管梗阻感和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觉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痉挛疼痛持续时间和痉挛疼痛发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阵发性溢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克罗宁组留置导尿管过程无明显梗阻感,自觉疼痛程度较轻.达克罗宁胶浆辅助导尿可使护士置管顺畅,患者痛苦减轻,舒适度改善,而且达克罗宁胶浆在防治导尿术后尿道、膀胱痛性阵挛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导尿管插入术 麻醉 局部 镇痛 丁卡因 达克罗宁
原文传递
氢吗啡酮给药方式对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罗哌卡因镇痛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小玲 周述芝 +5 位作者 廖晓军 刘虹新 曹丹 石庭伟 徐璞 邱德亮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0年第5期361-363,367,共4页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不同给药方式超前镇痛对关节腔内注射0.25%罗哌卡因用于膝关节镜术后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2016年收治的90例择期单侧膝关节镜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IA、IV、N组,每组30例。IA组术后关节腔内注射0.6 mg氢...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不同给药方式超前镇痛对关节腔内注射0.25%罗哌卡因用于膝关节镜术后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2016年收治的90例择期单侧膝关节镜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IA、IV、N组,每组30例。IA组术后关节腔内注射0.6 mg氢吗啡酮,IV组术前静脉注射0.6 mg氢吗啡酮,N组术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术后,每组患者均使用20 ml 0.25%罗哌卡因关节腔内注射。记录3组术后的疼痛数字评分(NRS)、Ramsay评分、舒适度评分(BCS)、术后恢复质量量表(40-item quality of recovery score,QoR40)评分、帕瑞昔布术后首次使用时间和24 h总量、术后24 h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6、24 h,IA、IV组的静态、动态NRS均低于N组;术后24 h,IA组动态NRS低于I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帕瑞昔布术后首次使用时间早于IA、IV组,总量高于IA、IV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24 h,3组患者的儿茶酚胺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Ramsay评分、BCS评分,QoR40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氢吗啡酮关节腔内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给药方式均能增强关节腔内注射20 ml 0.25%罗哌卡因的膝关节镜术后镇痛效果,机体的应激反应被有效抑制,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吗啡酮 罗哌卡因 局部麻醉 超前镇痛 应激 膝关节镜
下载PDF
局麻膝关节镜围手术期疼痛控制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旭 刘玉杰 +4 位作者 王志刚 李众利 魏民 王晓 朱娟丽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967-969,共3页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与氟比洛芬酯两种药物在局麻膝关节镜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将72例膝关节镜局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P)组:脂肪乳+0.9%氯化钠注射液;氟比洛芬酯(F)组:氟比洛芬酯+0.9%氯化钠注射液;罗哌卡因(R)组:罗哌卡因+脂肪乳...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与氟比洛芬酯两种药物在局麻膝关节镜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将72例膝关节镜局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P)组:脂肪乳+0.9%氯化钠注射液;氟比洛芬酯(F)组:氟比洛芬酯+0.9%氯化钠注射液;罗哌卡因(R)组:罗哌卡因+脂肪乳;联合应用(C)组:氟比洛芬酯+罗哌卡因。比较4组术中和术后1、2、4、8、12、24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不良反应发生率、补充性曲马多用量及时间、患者满意度以评价各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2、4h静息和运动时罗哌卡因、氟比洛芬酯均有效且两种药物具有协同作用,术后8h静息和运动时只有氟比洛芬酯有效。术后1、12、24h时各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F组与P组行射频消融术时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局麻膝关节镜围手术期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联合应用罗哌卡因在术后早期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麻醉 局部 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