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腓肠内侧动脉分叶皮瓣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风景 姚建民 +5 位作者 张兴群 马亮 张龙春 徐一波 王鹏 祝震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8-421,共4页
目的 探讨腓肠内侧动脉分叶皮瓣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以腓肠内侧动脉为主干,第1、2肌皮穿支构成分叶皮瓣移植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6例,皮瓣面积4.5 cmx10.0 cm-6.0 cmx17.0 cm.结果 5例腓肠内... 目的 探讨腓肠内侧动脉分叶皮瓣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以腓肠内侧动脉为主干,第1、2肌皮穿支构成分叶皮瓣移植修复手、足部软组织缺损6例,皮瓣面积4.5 cmx10.0 cm-6.0 cmx17.0 cm.结果 5例腓肠内侧动脉分叶皮瓣顺利成活,1例分叶皮瓣因皮瓣下产生积血,出现静脉危象,经血管探查、清除积血后危象解除,皮瓣成活.术后随访4-12个月,平均7个月,皮瓣外观和功能恢复良好,分叶皮瓣平均两点辨距觉为6 mm;3例皮瓣供区遗留线性瘢痕,3例遗留植皮瘢痕,肢体活动不受影响.结论 腓肠内侧动脉分叶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方法可靠,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内侧动脉 分叶皮瓣 软组织损伤
原文传递
游离旋股外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修复足踝部非负重区创面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广峰 邓呈亮 +6 位作者 吴必华 吴祥奎 聂开瑜 祁建平 金文虎 魏在荣 王达利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5-25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旋股外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修复足踝部非负重区皮肤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28例内外踝、足背、踝后侧等足踝部非负重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其中车祸伤16例,机器绞伤8例,摔伤4例;伴跟腱...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旋股外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修复足踝部非负重区皮肤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28例内外踝、足背、踝后侧等足踝部非负重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其中车祸伤16例,机器绞伤8例,摔伤4例;伴跟腱外露10例,伴足背肌腱外露16例,伴骨外露12例,创面大小10 cm×8 cm~16 cm×13 cm。应用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于对侧大腿前外侧探查旋股外侧动脉穿支穿出点,选择2个超声动脉搏动声响较强的穿出点予以标记,将相应穿支作为皮瓣的血管蒂。设计旋股外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修复,每叶皮瓣的宽度均须小于8 cm,以确保供瓣区可直接拉拢缝合。先整体切取皮瓣,夹蒂试验判断穿支血管供血良好后裁剪分叶,将分叶重新组合对创面进行修复,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常规抗炎、抗凝、抗痉挛治疗,指导患者功能锻炼,随访观察6~28个月。结果本组28例中,切取分叶皮瓣每叶大小9.0 cm×4.5 cm~17.0 cm×7.0 cm,1例皮瓣的1个分叶因术后皮瓣远端受压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27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形无臃肿,外观满意。供瓣区创面均一期愈合,对行走无明显影响。结论游离旋股外侧动脉穿支分叶皮瓣,可以提高分叶皮瓣的成功率,减少供瓣区并发症,是修复足踝部非负重区的理想皮瓣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股外侧动脉 分叶皮瓣 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